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因为威廉一世的开国元勋并不只有俾斯麦一人,磨亮了宝剑的隆恩和正确使用了宝剑的毛奇,都是德国国内可以在政治和声望上堪比俾斯麦的核心灵魂。然而德国在一统之后,工作重心从对外战争转向内政建设和外交博弈,毛奇和隆恩都失去了大部分的用武之地,而这两项正是俾斯麦的独擅专长。此后近20年间,俾斯麦用他那高超卓绝的外交艺术完成了对夙敌法国的孤立和合围,经济工业科技也在此期间突飞猛进;此消彼长之下,他的声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绝巅。此前威廉一世在世的时候,这位德意志帝国的秦始皇还能保证皇帝的绝对威权;然而在1888年,29岁的威廉二世在祖父二人相继离世后继承皇位,德国的君臣关系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此时,俾斯麦执掌皇朝已有26年的时间。出于对威廉一世的忠诚和对帝国大业的重视,他迫切期盼新继任的年轻君主能够以腓特烈大帝那样英明神武的姿态挑起帝国的重担;而作为一个才华卓著、功勋彪炳的国相权臣,出于对自己能力的绝对自信、以及自恃自己数十年执掌大权的老道资格,他对年轻的威廉一直都持以一种长辈式的教育和管控,而这就恰恰犯了威廉的大忌。登上皇位之后,威廉便是整个德意志至高无上的皇帝君主;无论是俾斯麦更甚君王的声望和权力,还是他与威廉在各项事务上意见相左时的坚定执拗和训诫语气,都是年轻气盛且心高气傲的威廉所无法忍受的。骄傲自负的威廉为了得到无上的权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才华和价值,与老首相决裂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因此,在忍了这个老家伙近2年之后,威廉终于忍无可忍,在给俾斯麦戴了一连串的高帽子之后,便以他年事已高、不忍心再让其继续劳神伤力为由,“请求”其递交辞呈,将老首相撵出了权力中枢。
此番,为帝国奋斗一生的俾斯麦溘然辞世,见到威廉眼眸中那不像是装出来的伤感之sè的时候,清英也就略微猜到了威廉的一点心思。威廉和俾斯麦之间之所以会决裂,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角逐权力、以及二人在政见上的分歧;从个人角度来看,二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言。由于威廉早早的就被确定成为是继腓特烈三世之后的皇帝人选,为了让帝国能够流传久远、让霍亨索伦家族的大业能够兴旺下去,少年时期的皇太孙威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定然还与老首相俾斯麦有过不少的交集和情谊。当其中一人已经作古,对于另一人在政治权力上的威胁已经清零的时候,尚存的一人才会有jīng力去感怀回想他们曾经走过的往昔;而在这个时候,才是那些久经风霜的真正合格的政治家们唯一能够流露真情的时刻。
威廉轻声道:“20年前,我与他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关系极好的相处时期。当时圣皇在朝,父亲康健,整个德意志的发展速度不遑多让于今天;而我又是继父亲之后的第一皇位继承人,且正在波恩大学深造,整个帝国都对我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他也没有例外。不管事务再过繁重,他每天总是会抽出1到2个小时的时间,在我完成课业返回宫内之后出现在我的房间里,用半是教授半是讨论的方式对我在各个领域实施教育引导,丰富我的见解、开拓我的思维。当时我对他也是极为仰慕和崇拜,见他竟然亲自前来对我提点指导,更是欢喜不尽,全力研习。谈论交流到深处,我们经常会忘却了时间,等到柏林宫中的凌晨钟声敲响的时候,才会恍然惊醒,微笑拜别。这个美好的时期,贯穿了我在大学里的全部岁月,正是由于他对我的尽心教导我的思维和见解才在这几年里得到了飞跃般的提升;可以说,没有他如师长一般的倾囊相授,就没有我威廉今天的成就。”
听到威廉的这番话语,清英脑中渐渐浮现出一幅场景:无垠的星光下,昏黄的殿宇里,一老一少相对而坐,如鱼水一般相处暖融。老者的一行一动、一言一语,都能够让少年或是惊叹受用、悠然神往,或是恍若梦醒、醍醐灌顶。渐渐的,少年的唇边蓄起了灰sè的八字胡须,已经从此前的只会点头应声变成了能够反问讨论;而老者的鬓边却已花发丛生,挺直的脊梁也开始变得逐渐弯曲。终于有一天傍晚,老者再没有像往常一样走进少年的房间;而当初的少年已经成家立业,独自肩负起了德意志帝国的一片穹天!
威廉闭上眼睛,语音微微有些沙哑,然而话语中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坚定之意,道:“然而人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那段岁月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事情要变,人更会改变。我虽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然而无论是声望、谋略、才能、手腕都远不及他;为了本属于我的权力、为了实现我的价值、为了树立威信、也为了让我不永远的生活在他的庇荫之下,我必须解除他的首相职务,让他致仕荣归返回家乡。他的离去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事实证明,我并不比他逊sè,现在德意志的发展速度,比起俾斯麦时代要更加迅速!我要让5500万德意志人民好好看着,没有了俾斯麦,我弗雷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霍亨索伦也一样能够带领他们迈向世界,荣登这个星球的最巅峰!”
清英心中剧颤,看向威廉的目光也变得凝厚而郑重。片刻之后,他向着威廉微微鞠了一躬,道:“我相信,这一天绝对不会等太久的!”
第137章新纪元
时光匆匆,转眼便是1年半时间飞速掠过,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悠然敲响,历史的巨轮拜别19世纪,正式跨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此时的德意志帝国,呈现出的是一幅如rì中天的繁荣景象。在那笔几乎相当于德国4年财政收入之和的美国资金的轰然注入下,德国的发展便如同一辆骤然轰足油门的F1赛车,狂奔疾驰,其经济工业都得到了鹏程万里般的扶摇腾飞。
在此之前,关乎国运战争的重工业一直是德国zhèngfǔ在发展中最优先倾注的对象。从普鲁士时代就传承下来的忧患意识、军国传统和尚武jīng神,和俾斯麦所推行30年的铁血政策,以及普丹、普奥、普法三次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都使得新生的德意志帝国把军队和关系战争潜力的重工业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德意志帝国成立以来,腓特烈大帝时期80%岁入用于军队的光荣传统已经成为历史,不过德**费所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仍旧保持在40%以上,这虽然保证了德国能在战争中拥有卓绝的爆发力和持续力,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军队和钢铁等不能进行再生产的战争领域,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了德国经济的发展速率。然而现在,这一情况却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由于清英所做出的努力,威廉二世并没有如历史上一般在1896年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同英国针锋相对,而是选择了暂时xìng的韬光养晦,德国所处的形式也较之历史发生了深远的改变。在不去主动去触碰英国人的霉头以后,威廉忽然发现,现在德国所面临的国际格局,竟是一个颇为良好的稳定局面!尽管法俄两国结成同盟之后,对德国形成了两面夹击的合围态势;然而此时的德国,在陆地上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威胁。这一方面是因为不断发展的奥匈帝国增强了同盟国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源于法俄两国的分心旁骛,并没有把工作重点始终放在德国这边。
对于俄国人而言,向远东扩张才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螨清东北足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物产丰富,是俄国实现黄俄罗斯殖民的天赐领土。如果俄国得以吞并这一地区,不仅可以得到他们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梦寐以求的不冻港,更可以趁势进一步向远东扩张,觊觎螨清的中原甚至是江南。而要想获取这么丰盛的一块蛋糕,其阻碍仅仅是那个岛国上的一群平均身高只有5英尺的黄皮猴;他们没有任何的重工业,无论在哪个方面与俄国都有云泥般的差别!西边是实力强大、土地贫狭的德奥,东边是国力孱弱、领土丰厚的清rì,只要俄国人脑子没被驴踢,在现阶段是绝对不会干出弃远东而就西欧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俄国忙着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并往远东派遣军队输运物资,时刻准备着侵吞螨清的东三省;而他们的盟友法国,在现阶段也同样顾不上德国。法国不仅和德国在普法战争中结下了梁子,和英国之间更是好几百年的夙仇,而1898年9月发生的法绍达事件,更是把双方关系拉低到了几乎开战的冰点。
1896年,法国zhèngfǔ派遣远征队从法属刚果东进,以实现其“2S计划”(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建立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地帝国;而英国自1882年占领埃及之后,就开始积极推行“2C计划”(开罗开普敦计划),建立纵贯非洲的英属殖民地帝国。双方的前进方向恰好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十字,而法绍达便是这个十字的交汇口。1898年7月,法国远征队抵达法绍达,而两个月后,英国远征队也沿着尼罗河抵达了这一地域;这两个在几百年前就争斗不休的好基友,终于又在这片炎热干燥的非洲大地上绽爆出了爱的火花。
相似小说推荐
-
船帮老大 (一剑封喉) 创世VIP2015-09-25 历史传记风云际会,浩荡频乱,堂堂男儿抒壮志,死生纵有命,富贵岂在天?仁可道,义当先,扫羁绊,灭群患...
-
战国征途 (木林森) 17KVIP2015-08-13 历史穿越 特工高原在一次保护任务中,从飞机上穿越到战国末期的赵国。被赵国的名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