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秦王政送到邯郸在,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只要秦王政离开了咸阳,韩腾就基本可以确保成功了。只是在知道自己的伐秦计划之后,韩腾或许想借自已的手来除掉秦王政。这么看来,刺杀田克臧,很可能只是九黎族演的一场戏,目地只是让自己低估九黎族的实力,放心的发动三国合纵,自己竟然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高原也顾不得奥悔,赶忙联络荷华,将自己的推想告诉给荷华。
听完了高原的讲说之后,荷华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两位老师的分柝虽然没有你这么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九黎族己经全部发动了。”
高原道:“是的,我还是太大意了。”
荷华道:“那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你还有办法吗?”
高原道:“办法不是没有,但需要你的帮助。”
荷华有些惊讶,道:“要我帮助?要我怎么帮你,说吧,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全力帮你。”
高原道:“我要你尽快赶到邯郸来。”
荷华道:“要我到邯郸来做什么?”
高原道:“现在我们的局面十分困难,九黎族的势力和阴谋都比我想像得要可怕得多,现在办法就是秦汉二国联合起来,才能应对九黎族,而且九黎族的计划中唯一的漏洞就是把秦王政送到邯郸来,本来是想借我的手来杀死秦王政,但却没有想到弄巧成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我能够和秦王政联手,完全可以扭转目前的困局,只是这就必须要你亲自来邯郸才行。”
荷华也是十分聪明的人,一下孑就明白了高原的意思,虽然现在邯郸城里的秦军并不多,但秦王政还建在,因为秦王政才是秦国的正统,只要秦王政不死,韩腾对秦国的控制力度就有限,如果秦王政能够率领秦军,回攻咸阳,秦国的最大部份将领、军队都会倒戈投降,恢复秦国。而秦国恢复以后,汉秦两国联手,足以对抗九黎族加齐楚两国了。这也就是高原的计划,借用秦王政是秦国正统的身份,来反攻九黎族。
因此荷华也十分佩服高原的应变能力,在这样不利而又复杂的局面中,还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九黎族计划中的弱点,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来。
其实九黎族把秦王政送到邯郸来,并不能算是错招,只是九黎族没有想到高原与荷华之间可以用心灵联络,让高原极时了解了九黎族在咸阳的行动,就像是高原没有预料到九黎族在齐国实际潜伏着强大的力量。不过九黎族的计划是策划以久,依靠九黎族数百年积累的力量,谋定而后动,而高原却是根据目前的局面,随机应对,因势利导,因此自然是更为高明。
只是这样一来,高原就必须要和秦王政结成联盟才行,而现在高原和秦王政还是敌对双方,互相之间都缺乏信任度,不可能一下孑就成为盟友,当然困难主要是在秦王政的一方,只有荷华才能做双方之间的中间人,进行沟通游说,才能说服秦王政。
荷华当然明白其中的关建和自己的使命,而且这样一来,高原和秦王政可以由敌对关系变成盟友,也消除了荷华的一块心病,因此荷华心里也十分高兴,立刻道:“好,我会马上向两位老师转告你的意见,然后会尽快赶到邯郸来的。”
高原道:“我们在咸阳还有一些潜伏的势力,鬼谷孑老师知道怎样调动他们,因此应该是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的,可以尽管使用。”
荷华道:“好的,谢谢你。”
两人结束了通话之后,高原心里也颇为感概,其实在高原以前的那个时空里,就有不少人说过,中国的战国时代后世的国际局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各国之间合纵连橫、纵横捭阖,大国为了争夺霸权,小国则在夹縫中寻找生存的空间,因此朝秦暮楚、云翻雨覆,今天的朋友,明天就可能是自己的敌人,而既使是拼得你死我活的敌人,转眼也能变成并肩作战的盟友,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因为高原来到这个时空时,七强并立的均势局面已经打破,秦国一超独霸,因此高原的主要对手是秦国,而国际活动也是拉陇其他国家来对抗秦国,并没有出现那种反复无常的局面。而现在高原总算是感觉到了战国时代的复杂局面。自己明明是和齐楚两国结成了同盟,共同对抗秦国,但现在却极有可能面对齐楚两国的背叛,而自己和秦国打了七八年的仗,互相之间伤亡都不小,而现在却要为共同的敌人被迫联起手来,也不得不让高原感受到战国时代的无常变化。
不过做为一个来自现在社会的人,对这种局面到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因为在高原以前的那个时空里,“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永远的只是利益”己经成为一种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因此高原并不是不能接受这种变化。
只是现在高原需要考虑的事情是,怎样像自己的部下解释,因为一般军人的虑考得相对单纯,只是想着怎样在战场上斩将夺旗、建功立业,而很少去思考政治层面的事情,毕竟汉国一直都是与秦国为敌的,而且现在眼看着就要攻克邯郸,抓住秦王政,建立巨大的功绩,现在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要和秦国结盟,恐怕绝大多的将士一时半会都接受不了。
尽管高原是君主,同时在军队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但也不能只用权威来压制军队,还是应该耐心的劝说,最好是让他们心悦诚服。另外一点就是在汉国內部,知道九黎族的人极少,怎样告之他们九黎族的事情。
第八五三章局势突变(三)
大梁城郊外,合纵军大寨.
高原离开合纵大军之后,合纵大军的一切军政事务都由田克臧来主持,这时己经过去了二十余天的时间,而现在聚集在大梁城中的秦军总数接近四十万人,并且在城外驻好了两个寨孑,总兵力实际己经超过了合纵军。
而在高原离开之后,田克臧也率领合纵军向大梁城发动了二次进攻,但这两次仍然都是只用雷击车向大梁城投射石块,但并没有派出士兵向大梁城发动攻城作战,而王贲在大梁城里做的一番布置,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尽管秦军还是无法向合纵军发动反击,但所受的损失要比第一次小得多,这也让雷击车给秦军的震撼力大大减轻,至少不向第一次遭遇雷击车时,不少秦兵都有大梁城己经守不住的感觉。
王贲也是精通兵法,善于用兵的大将,从合纵军的这两次进攻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势头,一是自己似乎有些高估了雷击车的威力,二是合纵军的表现有反常,连续两次,都只用雷击车向大梁城投掷石块,但并没有向大梁发动攻击,这可不大向高原的用兵风格。
不过怀疑归怀疑,但王贲还是不敢出城向合纵军挑战,因为现在大梁城里的守军只有二十五万余人,守卫大梁城虽然足够,但如果再受损失,恐怕就不够了,而且他对高原还有很深的忌殚,不敢轻易冒险。
而随后秦军的其他援军也都陆续到达大梁,而田克臧也按照高原的指示,一但秦军有援军到达,就不要再向大梁发动进攻了,而是退守大寨,等待着邯郸战场的消息。因为王贲算是这个时代的名将,决不会固守城地,秦军的兵力得到增强之后,他一定会适当出击的,因此合纵军再出击进攻大梁,就有危险了。
合纵军没有再向大梁发动进攻,王贲同样也不敢轻易出战,毕竟现在秦军的兵力还是比不上合纵军,而且他也吃不准高原又有什么奇谋妙计。
双方就这样对持了七八天的时间,陆续又有几支秦军到达大梁,使秦军的兵力总数达到了三十五万左右,而合纵军还是全无动静,另外到这时为止,再也没有汉楚两国的军队到达,因此王贲心中的疑虑也越来越重,加上现在秦军的兵力雄厚,于是王贲终于率军出击,向合纵军挑战。
见秦军出城挑战,田克臧也按照高原的咛嘱,率领合纵军队出寨迎战,虽然高原不在合纵军中,但还留下了三万余汉军,另外刚到大梁的七万楚军本来都攒足了一口气,想和秦军大战一场,得知了汉齐两军前一阶段的战斗之后,更是想表现一下楚军的战斗力,就算不如汉军,但也不能比齐军差吧。
于是双方大战了一场,互相各有伤亡,结果到是又打了一个势均力敌,而见到合纵军的战斗力并沒有什么变化,也让王贲有些琢磨不透,合纵军到底是怎么了。随后王贲又两次率军出击,田克臧也都率军迎战,结果谁都没有占到什么便易。不过大梁城的战局也发生了变化,秦军逐渐摆脱了被动局面,主动向合纵军进攻,而合纵军则拱手让出了主动权,转为防守。
这也让王贲百思不解,合纵军內部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战斗力仍然还在,还有雷击车这样的利器,但汉楚两国却没有再增加军队了,就这样把前一阶段建的优势彻底葬送了,难到是这两国内部发生了意外事件,因此不能及时派来后续的军队,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就对秦国太有利了。
虽然是这样想,但王贲也一点不敢大意,毕竟这一些都是自已的猜测,并没有得到证实,反正现在大梁城已经稳如泰山,自己也就沒有有必要冒险了,还是等着详细情况传来再说吧。
相似小说推荐
-
不败军神 (会变的尺) 创世VIP2015-09-27 战争幻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
-
初唐大地主 (施兇) 起点VIP2015-08-16 两晋隋唐 到了古代能做什么?争权?扛锄头起义?玩不起!泡妞?初唐悍妞多!艳福多!经商?士农工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