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征途 (木林森)



不过公孙衍的运气似乎不好,在与张仪斗法的过程中,始终棋差一招,处处受制,在历史中的名头远没有苏秦响,因此有一些史料张冠李戴,将一些公孙衍的事迹都安在苏秦身上,结果给人以苏秦就是合纵的创立者的印像,而不知道有公孙衍这个人。

其实公孙衍的才能并不在张仪之下,在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就发起了第一次合纵联军,联合魏、赵、韩、燕、楚五国,并推举楚怀王为合纵长,进攻秦国。但张仪从中游说分化合纵,使燕、楚两国背盟,结果五国联军被秦国打得大败,第一次合纵伐秦,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随后东方六国又先后组织了四次合纵联军攻秦,分别为:

公元前298年,孟偿君约韩、魏两国合纵联军攻秦,结果被秦国击败。

公元前287年,苏秦佩六国相印,联合齐、魏、赵、韩、燕、楚六国合纵攻秦,迫使秦昭王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韩、楚等国部分土地,十五年不敢再出函谷关。这也是合纵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而苏秦也由此名震天下,和张仪并尊。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担任魏国上将军,组成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联军,大败秦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

公元前241年,赵国大将庞煖组织魏、赵、韩、楚、卫五国合纵伐秦,但临阵之际,楚国突然撤军,结果联军被秦国打得大败,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合纵了。

当然,如果这一次三国组成合纵成功,将是第六次合纵。

从总体来看,不计救援其他国家,而是主动进攻秦国组成的合纵共有五次,结局二胜三败,并不占优,因此高原并不看好合纵,也不能说没有原因。

但除了最后一次以外,前四次合纵,都由公认优秀的纵横家组织,结果两胜两败,高原一时也分不出其中的原因来。如果说信陵君组织合纵成功,是因为信陵君精通兵法,但苏秦并不是以兵法闻名,何况那时的秦国,还有名将白起坐镇,但苏秦组织的合纵也取得了成功,因此主将是否精通兵法,看来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不过既然淳于钟秀这样问高原,她自然有自己的答应,不仅是高原颇感兴趣,就连李瑛鸿也十分好奇,虽然李瑛鸿不喜欢处理政务,但合纵连横可不是普通的政务,而是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李瑛鸿对讨论合纵连横的问题,并不排斥。

见高原和李瑛鸿都注视着自己,淳于钟秀这才道:“其实说穿了很单简,合纵是集众弱而攻一强,东方六国合力,自然远强于秦国,只要是能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沒有战不胜秦国的道理,因此合纵的胜利,就是因为各国团结,而合纵失利,往往就是内部首先分裂。”

听完了淳于钟秀的这一番话之后,高原若有所思,而李瑛鸿道:“钟秀的意思,想要合纵成功,首先要求合纵的各国团结,但怎样才能让合纵的各国团结一致呢?”

淳于钟秀笑了一笑,道:“团结与否,其实就在于‘势’,若是大势所趋,各国必会团结一致,如果势不所趋,则纵有公孙衍、孟偿君这样的奇材,也是无计可施。”

李瑛鸿还是半懂不懂,道:“那么什么是‘势’呢?”

但高原却听懂了淳于钟秀的意思,道:“钟秀认为现在合纵的大势己成了?”

淳于钟秀笑道:“夫君以为呢?现在韩、赵、魏、燕皆亡,秦国势不可挡,如果这时还不算大势已成,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算大势己成呢?”

李瑛鸿看了看他们两人,道:“你们两人不要打哑迷好不好,能不能给我说详细一点。”

高原笑了一笑,道:“钟秀所说的‘势’,就是指各国不得不组成合纵的形势,只有在这种形势下,各国才会放下私心,团结一致对抗秦国,这才是合纵的成败关建所在。”

淳于钟秀道:“公孙衍也是天纵之材,不在张仪之下,只是他虽然首创合纵,但那时秦国并非天下独强,齐、楚两国的实力均不在秦国之下,而三晋虽然稍逊,也并非不堪一击,因此那时各国并不畏惧秦国,只是借合纵之机,企图混水摸鱼而已,自然不能齐心协力,秦国只要从中挑拔分化,不难击破合纵,公孙衍之败,并非其材不如张仪,而是不得其时,当时的天下未能真正形成合纵之势。而后来孟尝君再组合纵,情况也和公孙衍相似,当时秦齐两国并立,齐国不过借合纵之势弱秦,加入合纵的,不过只有齐、韩、魏三国,而秦国还得到赵、宋两国的暗助,故此孟尝君也只能失败。”

李瑛鸿点了点头,道:“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这两次合纵失败,果然是合纵之势未成,那么后来的合纵呢?苏秦不是组成了一次成功的合纵吗?”

淳于钟秀道:“是啊,虽然苏秦组织的合纵只比孟偿君晚了十一年,但当时天下的大势己大不相同,当时秦国以白起为将,出兵在伊阙,攻打韩、魏二国,斩获韩军二十四万,攻陷五座城,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又大破魏军,俘虏魏将公孙喜,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并挟胜势迫使楚国讲和,楚襄王更是娶秦女为妇,以示臣服。一时天下均惧秦国,而这个时候苏秦组织合纵,也就是水道渠成了。各国自然是要齐心协力,同抗秦国。”

“至于信陵君组织的合纵,则更是大势所趋,那时秦国己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虽有邯郸之败,但国力仍然雄厚之极,而赵国衰弱,天下以无一国可以对抗秦国,自是国国自危,只能团结起来对抗秦国,因此信陵君登高一呼,自然是从者如云,结果合纵联军大败秦国,迫使秦国退守函谷关。”

“而在六年以后,庞煖再度组织合纵伐秦,本想借上一次信陵君合纵大胜之势,再败秦国,无奈时运己不济,秦国经过上一战之败以后,对各国的威胁己大减,而无迫眉之急,各国也就不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何况庞煖的才能、声望均不可和信陵君相比,结果在临战之前,楚军就被秦军惊退,余下四国也是各怀鬼胎,自然不是秦国的对手。纵看五次合纵,均以势而成,又因无势而败。”

李瑛鸿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道:“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为什么有的合纵成功,有的失败呢。还是钟秀高明。”

高原也频频点头,淳于钟秀对历次合纵成败得失的分析确实十分准备到位,可以看出,淳于钟秀对合纵连横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研究,实际就是各国不是到了危机关头,万不得己的时候,是不会真正团结一至组成合纵的。

这时淳于钟秀又道:“现在秦国已灭韩、赵、魏三国,几乎占据天下大半,统一之势,几不可挡,好在是夫君崛起,击败秦军,又攻占燕国,才算是阻止了秦国的统一势头,但秦国虽然有燕代之败,但国力仍远在齐楚之上,齐楚两国并非没有有识之士,在这个时候,只有和我们联合一致,才能和秦国相抗衡,因此钟秀才认为,现在合纵之势己成,夫君到不用担心齐楚两国共有异心。而我们军队的战斗力或许不在秦军之下,但无奈国小人少,实力不足,难以和秦国长期抗衡,而且新得燕地,尚不稳定,因此正好是一次组织合纵伐秦的大好时机,合纵若是成功,我们就可以伺机收复赵国旧地,扩大国土,増强实力,合纵若是不成,消耗秦国的国力,为我们赢得发展的时间,不知夫君以为如何。”

第七八七章合纵连横(三)

听完了淳于钟秀的这一番长篇大论之后,高原也承认,淳于钟秀说得确实有道理,现在组成合纵,确实是大势己成,当然,如果齐楚两国真的能够齐心协力的参加合纵,对高原来说当然是不会排斥的。

而且淳于钟秀的这一番意见还提醒了高原,以前自己只看到了合纵不利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合纵有利的一面,如果合纵成功,自然可以击败秦国,扩大自己的疆土,但就算是合纵不成功,同样也能起到消耗秦国国力的作用,对自己也未必是不利的,只要自己小心一点,不要把自己的军队都赔进去了,说不定还能趁着双方激战,从中混水摸鱼,实现让自己从中获利。

这样一想,高原的思路顿时豁然开朗了起来,既然合纵己是势在必成,那么自己也就不要再纠结合纵会怎样对自己不利,而是应该多想一想,自己怎样利用这一次合纵,将自已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高原点了点头,笑道:“还是钟秀说得对,如果这一次合纵的大势将成,那么我们确实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将合纵长的位置抢到手里,这样在将来合纵伐秦的战斗中,为我们争取最大的利益。”

李瑛鸿也笑道:“是啊,如果钟秀是男儿身,成就一定不在张仪苏秦之下。”

淳于钟秀见自已的一番议论,让高原大受启发,心里也十分高兴,她在高原府里住了四五个月,对高原的家庭情况己经十分了解,知道高原的妻妾可都不是只能给高原暖床的,毎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不同的价值,李瑛鸿是李牧的养女,是高原维系李牧旧部的一条重要纽带,而且在高原外出的时候,她还能够代理高原坐镇主政,让高原没有后顾之忧;而蔺文清则是掌握着数万镒黄金的商业经营,是高原重要的一条财政来源;云瑶更不用说,身为八万余白灵族人的大祝师,就足以举足轻重了。就是耿燕羽和剑舞姬两人,也不是完无作用,耿燕羽操持家务,让众人可以安心做事;剑舞姬则是以自己的歌舞之技,为高原以娱耳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