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三人合力击破了一个鸳鸯阵的同时,其他的南阳军士兵也都纷纷和鸳鸯阵接战,虽然其他南阳军的士兵没有他们三人那么强的实力,但和其他普通的秦兵相比,还是要强过了不少,而且也不是三人攻击一个鸳鸯阵,至少是其中十几名士兵之力,与一个鸳鸯阵交战。
尽管鸳鸯阵配合精妙,但南阳军的士兵确实战斗力强捍,由其是南阳军的士兵也似乎找到了对付鸳鸯阵的办法,就是首先打开挡在鸳鸯阵前的两面大盾,只要将这两面大盾击开,鸳鸯阵的威力就下降了一半。因此南阳军的士兵一上来就猛烈的撞击大盾,等把这两面大盾撞开之后,再一起杀上,凭借自己强悍的战斗力,将其他的代军杀散,击破鸳鸯阵。
由其是曹无伤、石无为、杨无畏三人,各带领着一队士兵冲杀,一连打破了好几个鸳鸯阵,只杀得代军的士兵纷纷丧命。结果在双方初一交手时,鸳鸯阵就接二连三的被击破,再加上有其他的秦军助战,因此一连被打破了三四十余个鸳鸯阵。而逃下来的士兵则立刻在后阵重新组成鸳鸯阵,再度投入到战斗中去。
不过尽管如此,秦军的伤亡也同样好不到那里去,伤亡的士兵只比代军多,绝不出代军少,就是战斗力强劲的南阳军,也同样伤亡了不少。
高原见在阵列后方的战车上,纵观战场,对战场上发生的情况看得十分清楚,心里也不由的感叹,南阳军的战斗力果然是强捍,背嵬军自从成军以来,还没有遭遇到这样强劲的对手。但这个时候,代军同样也没有退后的余地,只能拼死力战,和秦军硬拼到底。
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交战之后,代军同样也摸索到一些对付对手的办法,因为对手的个人实力要远强于自己,一但失去了两面大盾的掩护,其他的士兵根本就挡不住对手,因此要与对方抗衡,首先就是要保住两面大盾不失。
于是在与对方交战的时候,两名盾牌手首先将盾牌拄地,用盾牌下端的尖刺插入地面,并用身体顶着盾牌,同时预备的五名士兵也都会上来,帮助他们一起顶住盾牌。这本来是鸳鸯阵对抗骑军或是战车的办法,现在也用上来对付南阳军。
尽管南阳军的士兵个个悍勇异常,但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单以个人的冲击力,当然是拼不过三四个人,别说是他们,就连曹无伤、石无为、杨无畏三人,也都被盾牌挡住,连撞了好几下,都无法撞破。
而守住了盾牌之后,鸳鸯阵的威力立刻大増,前排的狼笼兵和长枪手,后排的投枪手和弓弩手纷纷在盾牌的掩护下,和南阳军交战。尽管南阳军的士兵人人悍勇,但在鸳鸯阵的精妙战术配合下,依然占不到多少便易。不过南阳军士兵超强的战斗力,也使代军士兵不可能以像对付其他士兵那么轻松,因此在激战当中,双方的伤亡都不少。
但南阳军的士兵毕竟只有三千人,只有背嵬军人数的一半,而其他的秦军士兵就相差太远,和鸳鸯阵交战,伤亡就要远远大于代军,不过总体来看,秦军毕竟是人数众多,比代军的一倍还多,而且又有三千南阳军充当主要支柱,因此双方一时杀了个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而且如果时间长了,代军恐怕还是抵挡不住。
不过就是这样,也让在城上观战的鲁仁杰和苏护叹为观止了,因此他们是和南阳军交过手的,对南阳军强捍的战斗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像,在战场上,两人是亲眼看到,每一个普通的南阳军士兵都可以一个人击杀数名魏军的士兵,而几名南阳军的主将更是强得难以想像,在他们看来,天下跟本就没有一支军队能够与南阳军相对抗。
但现在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代军不仅能够和南阳军抗衡,而且丝毫也不弱于下风,也令两人震惊无比,代军的战斗力,竟也强悍到这个地步吗?看来挡住秦军,并不是不可能的。
第三六八章荥口之战(三)
虽然双方的步军势均力敌,而且秦军的后劲明显要强于代军,时间长了,代军肯定不是对手,但还不等代军露出败状,双方的骑军对决就己经分出了胜负。
首先在兵力上,秦军的骑军只有三千人,只有蕃勇军的一半,就算是加上三百辆战车,也远远不及蕃勇军。何况秦军的骑军仍然还是老式骑俱,平形马鞍,没有马蹬,而蕃勇军都是使用了新式的马俱。本来蕃勇军的士兵就是草原游牧民族组成,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用上了新式马俱,更是如虎添翼。
本来草原游牧民族就是尚武好战的民族,而且自从归顺高原以来,还是首次上战场作战,因此人人都攒足了一口气,要在这一战中有好的表现,也在高原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其实这一战还沒有打,胜负就己经判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两边的战况都差不多,双方还没有相遇,隔着五六十步的距离,蕃勇军的士兵就以弓箭首先向秦军展开进攻,秦军虽然也用弓箭还击,但明显不敌蕃勇军,在几轮弓箭之后,秦军的伤亡要远远大于蕃勇军,连战车也翻覆了十几辆。随后双方接近,展开了近身作战。
尽管秦军骑军的斗志并不在代军之下,也确实十分用力,但双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几乎是一个时代的差距,因此秦军更本就不是对手,不一会儿就被蕃勇军杀得人仰马翻,伤死无数,而战车更是翻覆倾辙,伤亡惨重,不一会儿两翼的秦军就被蕃勇军击散,而蕃勇军立刻分出一支人马,继续追击秦军,而其余的部份则从两侧向秦军的主阵沖杀过来,支援步军的做战。
幸好是这时秦军还有一个方阵的弓弩兵,当下韩腾立刻下令,将这个方阵分成两批,分别迎此蕃勇军的骑军,阻止蕃勇军攻击战场中的秦军,因为秦军一向是以强弓硬弩而闻名于诸国,因此这时也正是秦军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一时箭矢密如雨点,尽向蕃勇军射去。
不过面对秦军的强弓硬弩,蕃勇军并没有一味的正面强突,而是分出数支百人的小队,分别从不同的方向,轮番的冲击秦军的阵地,并且用弓箭向秦军还击,同时其他的军队寻找机会,攻击秦军的步军。
尽管秦军的弓弩确实厉害,但面对蕃勇军这样撒线的游动进攻,也同样的防不胜防,毎一轮蕃勇军的小队冲过之后,虽然都会被射落几个人,但秦军的阵列中,也同样会有更多的士兵被射中,因为骑军是在高速的移动当中,因此秦军的命中并不高,相反,秦军的弓弩手是在原地静止不动,伤亡当然就要大得多了,现在能够守住自己的阵地己经十分免强了,根本无法阻挡蕃勇军向步军战场进攻。
这时己有几支骑军小队杀入到战场中,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冲杀,而是保持着三四十步的距离,以弓箭射击,等秦军追出来,立刻撤走。
战场也呈显出一个混乱状态,双方的步兵、骑兵,战车互相交错在一起,枪戟戈枪交击、盾牌相撞、箭弩呼啸,战马嘶鸣,战士怒吼,大战场中又分成了数个小战场,而每个小战场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根本就看不出谁占上风,谁处于劣势。
但在战车上观战的高原却松了一口气,虽然这时战场仍然处于一个胶着状态,而且局面也十分混乱,但高原对整个战局把握得十分清楚,每一个局部的战场,都清晰的反映在高原的头脑中,现在最大的战场仍然是双方的步军对战,尽管代军处于下风,但仍然还可以坚持,而代军的骑军参战之后,立刻取得了战场中的主动权,秦军己经明显的对代军的骑军没有什么办法,因此战局这样发展下去,胜利将最终属于代军。
而就在这时,秦军阵中的号角再度吹响,秦军主动撤军了。
虽然韩腾在用兵的能力上不及高原,但他对整个战局的观察力并不比高原逊色,因此对战局的情况也了解得十分清楚,虽然现在双方处于一种僵持状态,但韩腾却十分敏锐的发现,尽管代军的步军阵法十分精妙,但在南阳军带领秦军的打击下,仍然不是对手,但代军的骑军却要远比秦军的骑军、战车强得多,至少在这一支秦军中,对代军的骑军基本沒有什么办法。
因此韩腾也十分清楚,等时间长了,秦军显然是敌不过代军的,只能趁着现在秦军还并未溃败,极时撤退,还能够脱身,如果等到秦军败了,代军随后追击,那么秦军可就是溃败了。
撤军的号角吹响之后,秦军立刻开始从战场上撤退,这个时候也体现出秦军确实是训练有素,在撤退中丝毫不乱,互相交错掩护,依次后退,令代军找不到太多的可趁之机。而且鸳鸯阵虽然也可以用来进攻作战,但却并不适合于追击,因为在追击中,前排的盾牌手和长枪兵基本都沒有用。
如果对方是溃败,代军当然可以不在保持鸳鸯阵的队列,进行自由追攻,但现在秦军撤退有序,还要防止秦军的反击,因此每一个鸳鸯阵仍然保持着完整的阵形,这样一来,自然就快不起来,甴其是最前排的两名盾牌手,毎一面方盾都重达数十斤,举着这样重的盾牌,当然是跑不快的,同时也影响了全队的追击速度。
相似小说推荐
-
不败军神 (会变的尺) 创世VIP2015-09-27 战争幻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
-
初唐大地主 (施兇) 起点VIP2015-08-16 两晋隋唐 到了古代能做什么?争权?扛锄头起义?玩不起!泡妞?初唐悍妞多!艳福多!经商?士农工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