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征途 (木林森)



高原也点了点头,带领着人马随两人一起进入陶邑城。

陶邑城的规模并不大,在这个时代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城市,但街面上的繁华程度,和临淄相比,却毫不逊色,城内店铺林立,车马如流,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整个城邑就像是一个大集市。不过高原留心观察,发现进货的多,出货的少,不少店铺里都堆得满满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向里搬运各种货物,大多都是帛、麻、果、粟、稻、黍、麦、油、盐、木材、青铜、铁、陶器等物。

高原也十分奇怪,问田克臧道:“安平君,为什么每一间店铺里都堆满了货物,却不见有运出的。”

田克臧笑道:“商人都是嗅觉灵敏的人,知道秦魏两国要打仗了,这仗一打起来,自然就少不了需要大量的物资,因此也大有商机,而陶邑是距离魏国最近的城邑,交通便利,又是齐国的地方,不怕受到秦军的攻击,于是商人们就在这里屯积了大量的物资,以方便运到魏国去售买。别看现在每一家商铺都堆得满满的,最多一个月,就会一扫而空,当然,很快就会再填满的。”

高原听了,也不禁苦笑了一声在他的印像中,似乎古代的欧州是这样,只要是打仗的地方,都会聚集大批的商人,看来这个时代的中国,和欧州也颇为相似,不过这个时候的中国,和古代欧州一样,也是四分五裂,战争不断,同时商业十分发达,因此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奇怪。不过这样也好,救援魏国的物资可以就近购买,方便多了。

进城之后,代郡的军队被领到指定的地点驻扎,高原命袁选付责扎营立寨的事务,自己随着田克臧和项栋一起,来到了陶邑的治所。

这时齐国驻守陶邑的大夫,还有楚军几员主要的将领都在这里等候。田克臧首先向高原介绍,现在陶邑的大夫叫匡章,是田克臧最得力的手下,他本来是阿城大夫,被田克臧调到陶邑来驻守,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的执行在齐国制定的助魏抗秦的计划。当然,也是因为田克臧现在己经出任了齐国的大司马,才能这样轻易的调动匡章。

而楚军的另两员将领,都是项栋的兄弟,一个叫项梁,一个叫项伯。高原对这两个人到是有印像,因为在另一时空里的秦末的农民起义到楚汉相争中,这两个人都是那个时代舞台上有名的人物,尽管不算主角,但也是很重要的配角。当然这两个人和另一个重要主角项羽之间有极深的关系,他们都是项羽的叔叔。项梁曾担任过抗秦联军同盟的主帅,后来死于秦军的战乱中;而项伯在鸿门宴上力保刘邦脱身,汉朝建之后,被赐刘姓,并且封候。如果项栋是他们的兄长,那么他就极有可能是项羽的老爹。

因为这时高原是以武安君的身份和众人相见,因此众人对高原的态度也十分尊敬,互相客气了一番之后,才各自落坐。

高原立刻问道:“现在魏国的情况怎么样了。”

田克臧道:“项大夫,还是你来说吧。”

项栋点了点头,立刻叫人取过来地图,道:“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这一次秦军出动了二十万大军,进攻魏国,主将是王剪,随军出战的大将有杨端和、韩腾、王贲、羌瘣、章邯等人,分三路进军,由王贲领军六万,出野王,进攻河内;杨端和领军五万,出新郑,进攻榆关;韩腾领军六万出洛邑,进攻成皋;主将王剪领军三万居后,三路接应。另有冯刧、尉缭率军十万,进驻南阳郡,作为后备兵力,并保障前线的粮草供应。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指点,说明秦军的进攻方向。

听他说完之后,高原道:“魏国是怎样应对的?”

项栋道:“魏国己经征集了二十万大军,拜大司马魏错为主将,鲁仁杰、苏护为副将,领军十万驻守成皋,以拒秦军。相国魏行领军十万,驻守大梁。魏国已经派人来催我们进军。”

高原微微皱了皱眉,成皋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汜水和黄河入汇处,也就是后来的虎牢关、汜水关的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腹地的重要关隘。不过这个时候,成皋是魏国西部的边境关隘,防守秦军进攻的第一线,距离大梁大约也是二百多里远。

魏国派遣大军驻守成皋,到是无可厚非,但二十万大军一分为二,分别驻守成皋和大梁,看似两全其美,面面俱到,实际上是犯了分兵的大忌。因为现在魏弱秦强,因此魏国应对秦国的方案,要么就是集中大军,屯于边境,层层设防,拒敌于国门之外,要么就是收缩防线,全力守卫大梁,拉长秦囯的战线,而不是现在这样把大军分成二批,不伦不类。

而魏国做出这样的布置,也说明魏国确实沒有什么名将了,大司马魏错是什么人,高原不知道,但鲁仁杰和苏护在李牧的记载中都有,李牧对鲁仁杰的评价是中规中据,老成持重,可以疑军破之;而对苏护的评价是,勇武可嘉,可领万人为先锋,不可为全军之帅,可以诈败而诱,伏而歼之。

想了一会儿,高原才转向项栋,道:“项大夫,楚军有多少人?”

项栋道:“我们只带来了一万五千人。不过这一万五千人都是我项氏一族的孑弟兵,不是在下夸口,绝对是楚国最强的军队。”

原来项栋和景泰回到楚国以后,将与高原商议的结果告诉楚王负刍,和楚国的众大臣们。

楚囯的群臣对这个方案也比较满意,其实楚国也是深受秦囯之害的国家,对秦国的扩张一直都十分担心,谁都知道一但魏国灭亡,秦国吞并了三晋,楚国同样十分危险,只是楚国和秦国交战,历来败多胜少,因此楚国上下对于是否出兵援魏,议论不绝,不少大臣都担心,一但出兵援魏,胜负难料且不论,万一惹恼了秦国,把秦国的兵锋引向楚国,那就得不偿失了。而现在秦国毕竟还没有进攻楚国,楚国有必要急着引火上身吗。

高原的建议,正好解决了楚国的顾虑,如果以私军的名议,派出少量的军队援助魏国,到是可进可退,在外交上也有托辞,不至于过份激怒秦国,而且尽可能利用魏国把秦国多拖一段时间,楚囯的安全也就能多得一点保障。虽然也有一些官员反对以任何形式救援魏国,但绝大多数官员都认为这个建议是可行的。

于是楚王负刍下诏,命令大司马梁燕负责此事。而梁燕也不敢大意,首先派人出使魏国,协商出兵的事宜,又派自己的三个儿孑领项氏的私兵一万五千人,救援魏国。

进入战国时代之后,各国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世族的势力,这方面秦国做得最好,世族势力基本无法与国君抗衡,而楚国做得最差,甚致可以用失败来形容,因此楚国的世族势力极大,各世族都有大量的私兵,而且装配训练,都要强于国家的军队。项栋说他带来的一万五千军队是楚国最强的军队,并不是吹牛。

当然,项栋兄弟领军也是首先赶到陶邑驻扎,等待高原到来。

第三六二章局势突变

高原想了一想,又道:“你们在这里驻扎之后,魏国有什么反应?”

项栋笑道:“怎么没有反应,魏国己经派人三次来催促我们尽快进军入魏,而现在武安君派往魏国的张先生正在魏国交涉,我们都见过张先生了,武安君的要求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取得魏军的指挥权才行,老实说,现在也只有武安君才能和王剪相抗衡,否则别说是救不了魏国,连我们带来的这些子弟兵只怕都会葬身在魏国。”

高原又问道:“那么魏国的态度怎么样?”

项栋道:“魏国方面只答应给我们的军队供应粮草物资,但让我们执掌魏国的兵权,现在魏国朝中还有争议,由其是国相魏行和大司马魏错,都不愿让出魏国的军权。”

高原道:“好吧,我们就暂时在陶邑等着,按我的估计,驻守成皋的魏军是注定会失败,等魏军败阵之后,魏国就会知道秦军的厉害,那样就不得不答应我们的条件。”

田克臧道:“武安君,虽然你想要执掌魏国的兵权并不为错,但你想过没有,一但魏军败阵,失守成皋,损兵折将,而且还会大大打击魏军的士气,会不会弄巧成拙了。”

高原道:“安平君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这也是无奈之举,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主将的重要性,各位都应该知道,我们楚代合军,也不足四万人,要想保住魏国,主要还是依靠魏军,如果魏国现在还有信陵君这样精通兵法,知兵善战的人在,我当然不会提出这个要求,但现在魏国根本就没有将材,如果我不能执掌魏国的兵权,能调动魏国的军队,就根本保不住魏国。”

项栋也道:“在下也认为,武安君所言极是,现在魏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将,如果我们不能执掌魏国的兵权,就我们这三四万军队,进入魏国也是无济于事,说不定还会被魏国利用,替他们去和秦军硬拼送命,因此这一点我们决不能让步。而且驻守成皋的魏军只有十万,在大梁还有十万魏军驻守,我们的计划就是依托大梁的坚城驻守,就算是成皋的魏军败阵,也不可能全军覆没,总会还剩几万军队,再加上大梁的守军,也完全足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