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淳于钟秀看了高原一眼,准备在这一回合中认输。
这时高原道:“洛小姐所说有些不对。”
洛明珠听了,眉尖一挑,道:“哦,上卿大人认为,有什么不对。”
淳于钟秀也有些惊讶,虽然刚才她看了高原一眼,但那只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根本就没指望高原能够在这个话题上扳回来,毕竟对连坐法的辩解余地并不大。但高原却偏偏发言了,难道他真有把死人说活的能力吗?
高原道:“我说洛小姐所说有些不对,是因为洛小姐并未说完,连坐法是秦国户籍制度中的一小部份,洛小姐只从其中抽取一小部份,并不妥当,应该将秦国户籍制度说全才是,请淳于小姐将秦国户籍制度的全部內容,都告诉给大家。”
虽然淳于钟秀不明白高原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还是道:“秦国户籍,百姓每十户编作一什,设什长统领,各户名册交由官府保存,以备查验,为分田、收税、征兵之凭证,户籍百姓不得随意搬离,如有外出,须向官府领发册券,无册券行路,即为盗贼,客舍留舍,须验其册券,无册券不得留舍。否则与盗贼同罪。”顿了一顿,道:“然后就是十户连坐之法,这就是秦国户籍制度的全部內容。”
洛明珠也不明白高原为什么让淳于钟秀把秦国户籍制度的全部內容都说出来,但还是点了点头,道:“淳于姐姐对秦国制度果然深有研究,明珠佩服。”又转向高原,道:“不知大人要证明些什么?”
高原道:“连坐法确实是暴政,这一点我们并不否认,但它只是秦国户籍制度中的一小部份,秦国的户籍制度除了连坐法之外,其他均有可取之外,十户编为一什,出行领发册券,都有利于国家对百姓各户的管理,国家分田、收税充有据可依,既可以保证每一户百姓都分到足够的田地,也使国家税收不致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一但征兵作战,可以立刻整编成军,这也是秦国户籍制度的优点。”
洛眀珠呆了一呆,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伏琓道:“上卿大人承认连坐法是暴政吗?”
高原笑道:“在下早就说过,连坐法确实是暴政,但也不可因为有连坐法这一个暴政,就否定了秦国整个户籍制度的优点,洛小姐、伏先生以为如何呢?”
洛明珠和伏琓也无话可说,因为高原确实承认连坐法是暴政,因此洛明珠也只好道:“上卿大人所说不错,秦国的户籍制度也是有优点的。”
淳于钟秀这才明白高原的用意,就连坐法来说,自己一方确实没办法和对方辩论,而高原釆用办法是将连坐法放大,把秦国的户籍制度整个都提出来,这样一来,连坐法这个暴政只是秦国户籍制度的一小部份,而秦国的户籍制度中,还有相当的优点,这样一来,实际就冲淡了连坐法这个暴政的弱点。结果本是一个自己必败的话题,被高原这样一搅,反而成了一个平手的局面。
第三三零章稷下学宫(四)
其实辩论并不是谁有理谁就一定能够获胜的,一来是辩论的正反双方不可能是绝对的一边倒,而是都会有一些有利于自己的理由,就看那一方能够把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尽可能的放大;二来就算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辩题,也可以通过淡化、胡搅、插科打诨等方法,尽可能把对自己不利的因素降低,而紧紧抓住对自己有利的部份,穷追猛打,决不放松。这里面的学问可是相当大的。
高原虽然不是职业辩手,但做为在另一时空里的特工人员,对各项各业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而在这个时代,辩论还仅仅只停留在只会讲道理的原始阶段,应付这种局面,高原还是绰绰有余的。
二个回合之后,又轮到淳于钟秀发言,淳于钟秀道:“秦国制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奖励军功制度,将秦国爵位分为二十等,国中官员百姓,非立军功者不得封爵,公室宗族亦不得例外,奴隶杀敌首一级,可赎其身;平民杀敌首一级,可得爵为一级,斩敌首级多者,依次论功封爵,虽身为奴隶,积功多者,亦可列于公卿大夫之位。这就是秦**功爵位制度的內容。”顿了一顿,淳于钟秀又道:“奖励军功制度,使秦军的士兵在战场上能够奋勇作战,以求获得更高的爵位,因此秦军与各国作战,一向胜多败少。秦国能够有现在的强盛,奖励军功制度致于重要,为秦国制度的另一大优点。两位对这一点,有什么异议吗?”
因为在前两个回合的较量中,自己这一方己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此淳于钟秀也希望趁胜追击,扩大战果,于是轮到自己发言之后,就立就将另一张王牌给打了出来。
等她说完之后,高原接着又道:“在下还想补充一点,就是奖励军功制度不仅仅是让秦军的将士奋勇作战,还有另一个更大的优点,就是给秦国确定了一条公证的人材选拔制度,给秦国的平民百姓提供了一条公平的晋升道路,虽公室宗族,但非立军功者不得封爵,使能者上,庸者下,人可尽其材而用,庸材不能素尸上位,因此秦国人材之盛,冠于各国。”
等高原说完之后,立刻又引起了一片掌声,还有不少人喝起采来,而且这一次不光是那些支持秦国的法家学者,就连有些儒家学者都加入了进来,因为高原后面补充的发言,触动了不少人的心里。
商鞅变法的条例虽然很多,但核心内容确实只有两条,就是鼓励耕种、奖励军功,而这也确实是秦国制度优于东方六国的地方。虽然东方六国在这两方面也做过一些变革,但都沒有秦国做得这么彻退,甴其是在人材选拨方面,东方六国基本都被世族门阀把持,一般的平民百姓想要出头,是非常困难的。
平民百姓想要出仕为官,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立书著作,首先在民间成名,引起君王的注意力,由君王主动招入朝中为官;二是直接向国君上书,陈述已见,以求打动君王;三是投到世族大臣的门下做门客,得到世族大臣的赏识之后,向国君推荐,入朝为官。
但这三条途径都不容易。想在民间成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虽然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真正称得上天下知名的学者,其实也是寥寥无几,一般国君对这些贤者也都敬而远之,宁可把他供贡起来,也不会授于他们朝政大权,像孔孑、孟孑、墨孑、荀子等公认的宗师,虽然走到那里都会受到好吃好喝好招待,但从来都没当过什么重要的官职;而直接给国君上书,那就要看国君的态度和心情了,但除了少数几位明君之位,有几个国君会有心情去认真看平民的上书呢?第三条途径到是比前二条容易一点,不过一般的世族大臣向朝中推荐的人员,多半都是自己的族人,就算是推荐几个外人门客,但那也是先送足了黄金铜钱,要不然凭什么去推荐。真正为国家推荐人材的,能有几个人。
而秦国的奖励军功制度虽说是危险了一点,但优点也是实实在在的,就是公平,只要在战场上立功,就能确保晋爵。最关建的是,其他途径都是靠别人,而军功却是靠自己,也就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稷下学宫中的学者还有弟子,绝大多数都是平民或是没落世族出身,在心里也未常沒有把稷下学宫当做一个跳板,希望借用稷下学宫的影响力,找机会入朝为官。真正以治学、授业为主要目地的,只里极少数。不过现在的齐国,己经不是齐威王、齐宣王那个时代的齐国,己经失去了锐意进取的蓬勃之气,从稷下学宫中选拔的官员也在逐年减少,最近十年內,毎年只从稷下学宫中选拔十几名官员,因此稷下学宫中的绝大部份学者、弟子都十分希望能够有一个公平的选拔制度。
高原的这个补充发言,也确实打动了不少人的心。那怕是儒家一向主张維护尊尊卑卑、亲亲和睦的世族统治局面,但大多数儒家学者毕竟都是平民百姓出身,他们当然都不希望这种世族统治一成不变,这样自己就很难有出头之曰了。
洛明珠和伏琓互相看了一眼,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没办法反驳,连搅挥都搅不了,洛明珠只好道:“我们同意两位的观点。”无奈之情,也溢于言表。
淳于钟秀微微一笑,道:“承让,钟秀恭听洛姐姐发言。”
洛明珠打起了精神,道:“据钟秀所知,在商鞅变法中有一条,內容是除国家刑法政令及农桑医人之书与秦史之外,其余各诸子学说匀不得民间私藏,不得私自诵读,不得呈口舌之利,游说议论朝政得失,是否属实。”
淳于钟秀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一条。”
洛明珠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而秦国断绝民间之言,禁止诸子百家学说流传,昔日荀夫子访秦,曾言秦国其殆无儒,此亦秦之所短,因此明珠以为,防民之口,不敬学者,此仍秦政之短。”
等她说完之后,反对秦制的儒家学者立刻都来了精神,秦国的暴政,除了在观念方面之后,主要就是两条,一是暴政;二是禁言,暴政一条被高原连打带消,淡化过去了,现在看他们怎么反驳禁言这一条。
相似小说推荐
-
不败军神 (会变的尺) 创世VIP2015-09-27 战争幻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
-
初唐大地主 (施兇) 起点VIP2015-08-16 两晋隋唐 到了古代能做什么?争权?扛锄头起义?玩不起!泡妞?初唐悍妞多!艳福多!经商?士农工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