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道:“回禀夫人,沧海君并非齐国公子,原是东夷族人,本来是在海岛上居住,以经营海运为业,家资巨富,后来归复齐国,性格豪爽,喜结交名士高人,以纵横家自诩,仗义疏财、挥金似土,因此世人称他为沧海君,现在就居住在齐都临淄,但家中养士万人,虽是一介平民,但齐国朝廷也不敢将其如何。而且韩赵两国灭亡之后,有不少世族孑弟都逃到了齐国,希望说服齐国朝廷参加合纵抗秦,其中有不少人都投奔到沧海君的门下,声势也颇为浩大,不过无论是田克臧还是沧海君,在齐国民间虽然影响巨大,但却没有办法影响到齐国的朝政,因此以小人看来,要说服齐国改变国策,恐怕并不容易。”
高原又道:“那么齐国的商界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呢?”
刘弘道:“两种态度都有,有一部份商人认为齐国现在的决策很好,数十年不受兵事,因此国事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一但卷入合纵与秦国为敌,说不定会再有一次灭国之灾;而另一部份商人则认为唇寒齿亡,如果诸国匀灭,齐国又岂能独存,合纵抗秦,并非为其他各国,仍是为齐国自救,莫衷一是。”顿了一顿,他又道:“不过无论是事秦还是抗秦,都只是商人们私下交谈,沒有商人向齐国的朝廷发出建议。因为田氏就是以经商而起势,因此虽然在国内不禁商,但却严禁商人干涉政事,去年赵国灭亡的时候,沧海君曾经打算联合一些商人,向齐国朝廷建言,但影响者寥寥无几,因此只能做罢。依小人之见,除非是秦军兵临城下,否则商人是不会轻易的插手朝政。”
高原点了点头,刘弘的讲说语言清楚,条理分明,讲述齐国情况时,用语颇为中肯得当,并没有偏向性,这样就不会影响听者的判断力,但最后又提出一点自已的意见,可以让听者做为参考,仅从这一点来看,刘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材。因此高原也对蔺文淸笑了一笑,道:“文清夫人,你手下到是真有干材之人。”
蔺文淸忙道:“主公过奖了,能够得到主公的夸奖,实在是刘弘之幸。”又转头对刘弘道:“刘弘,还不赶忙多谢主公,你能够得主公的赞扬,将终身受益无穷。”
刘弘赶忙跪下,道:“多谢主公夸奖。”
高原笑道:“起来吧,在我这里不问出身的高低贵贱,唯材是举,不拘一格,因此只要你以后能够好好的做事,有所成就,就必然会有你的出头之日的。”
蔺文清这才起身,向高原告辞,和刘弘一起离开了高原的府邸。
等她们走了以后,李瑛鸿才道:“你觉得怎么样,这一次去齐国会有用吗?”
高原道:“当然有用,至少齐国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举国上下都主张事秦,看来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数并不再少数,就算是无法改变齐王建和后胜,但如果能够团结好这一批人,也是抗秦的一大助力,只要他们能够给其他各国提供物资上的支援,就己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李瑛鸿也点了点头,道:“不错,如果当年齐国肯借粮给赵国,那么长平之战的胜负,还真的未必可知。”
高原道:“其实当时齐国不借粮给赵国,完全可以通过民间购买。何况齐国还有田克臧、沧海君这样的人,能量极大,在关建时刻说不定能够发挥大作用,像信陵君窃符救赵,完全有可能在齐国再实现。现在离赵国灭亡己过去近二年,最多再过一年的时间,秦国就能够恢复国力,再度出兵,因此这一次齐国之行,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虽然说动各国再次组成合纵抗秦的可能性并不大。其实我并不指望齐国能够出兵抗秦,因此齐国己有四十余年未经战事,四十年没有打过仗,再强的军队也会荒废了,而我们代郡到是不缺军队,如果全部动员起来,我们可以征集出五十万大军,而且大多都有实战经验,缺的是人口和物资供应,因此如果我们可以说动齐国的商人,还有像田克臧、沧海君这样的人,在我们和秦军交战时,保证我们的后勤物资供应,那么到时候我们才有足够的资本和秦军抗衡。”
李瑛鸿道:“你的意思是说甴我出动军队,和秦国交战,而齐国给我们提供后勤物资供应。”
高原点了点头,道:“对,其实不仅仅是齐国,其他各国也行。而且我们并不是直接和国家来往,而是通过民间的渠道,这样其他各国也好向秦国推托,而秦国想施展离间计也会困难一些。”
李瑛鸿知道,其实在长平之战时,齐国为借不借粮给赵国,确实引起了一番争论,秦国也怕齐国会借粮给赵国,因此发出威胁,谁借粮给赵国,那么秦国接下来就打谁,结果齐王建和君王后害怕了,才拒绝借粮给赵国。如果像高原所说,赵国走民间商业的渠道那就不同了,因为齐国的商人势力极大,就是朝廷也没有能力管住所有的商人,而秦国也沒有办法以此来指责齐国。
不过要完成这个任务,也不容易,因为一但开战起来,那么物资就是白送的了,商人都是重利的,谁愿意把自已的财产白白的送人,而且大多数商人都只能看清眼前的小利,而看不到长远的大利,因此怎样说动齐国的商人,或是像田克臧、沧海君这样的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此李瑛鸿也不禁有些为难,道:“这样重要的任务,谁才能完成呢?”
高原也苦笑了一声,道:“是啊,出使齐国的人选,确实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不过现在时间还早,到明年三冃才到齐国去,并不用急于一时。”
第二七二章齐国来使(六)
第二天,高原以十分隆重的礼仪接待了齐国的使臣田桐,接受了齐国的国书,并且表示到明年三月,自己一定会派出使团,出使齐国,参加齐王建五十岁寿辰观礼。并且还希望能够和齐国建立互驻使节的来往关系。另外高原也提出,代郡也希望和齐国进行通商来往,请齐国能够提供一些方便。
见高原答应向齐国派遣使臣,田桐也十分高兴,而对高原提出的这些要求,田桐当然没有权力答应,但他也表示自己可以回复齐王建,等代郡派出使团到达齐国之后,再和齐国进行正式的协商。同时田桐还表示,自己个人是希望齐国和代郡能够建立使节来往关系。
因此这一次接见,双方基本算是尽欢而散,高原又赏给田桐大量的财物,表示对他的感谢,于是田桐向高原告辞,带着高原赏赐的财物,高高兴兴的返回齐国复命。
送走了田桐之后,高原才返回到后府,但还没等他坐稳,云瑶就来找他。
高原道:“阿瑶,有什么事吗?”
云瑶道:“大哥,我想还是让风琦他们那些人都搬到馆驿去住吧。”
高原也不禁有些奇怪,其应按照道理,白灵族的这十个人确实都应该是住到馆驿里去,只是高原想到他们都是云瑶的族人,同族相逢,自然也有许多事情要谈。当初把云娟、云娜留在府里,也是这个原因,而且云瑶几乎天天都会和她们见面交谈一阵,询问有关白灵族的事情。
而这一次又加入的八个人,现在高原也知道了,领头是风琦是白灵族执政的五位大长老中排名第四位,他的另一位助手叫风烈,和云娟一样,是白灵族的三十六位元老之一,有参与决策的权力,而且风烈的兄长风煮在五位大长老中排名第二位,而他的侄子风致,就是白灵族内最年轻的祝师。他们对白灵族内部的情况所知的要比云娟多得许多,因此云瑶能够从他们那里,得知到更多的事情。因此高原也考虑到让他们见面方便,于是就把白灵族的这十个人留在自已的府里居住。
现在见云瑶提议,让白灵族的众人搬到馆驿去住,高原当然十分意外,道:“这才在府里住了一天,好端端,为什么要他们搬到馆驿去居住呢?”
云瑶的目光闪烁不定,低着头道:“我觉得让他们住在我们府里不太方便,毕竟现在不是只有两个人,而是十个人,这样在府里出来进去的,确实不很方便。不如让他们都搬到馆驿去为好,就算是我要去找他们,也不费什么事情。”
原来高原把白灵族的十个人留在府里居住时,云瑶十分高兴,亲自给他们安排房间和从人,在今天一早,云瑶就去拜访他们,而风琦、风烈、云娟三人接待了她。
本来众人一开始谈得很好,风琦对云瑶再三的表示感谢,因为白灵族的众人能够获救,而且能够得到这样好的居住条件,其实都是云瑶的面子。而云瑶也说,大家都是同族人,互相帮助也是应该的。然后又说了一些白灵族的事情,风琦到是颇善交际,云娟也在一边帮衬,因此气氛也十分融洽。
但谈着谈着,风琦趁着现在的气氛不错,向云瑶提出,希望云瑶能够和他们一起返回白灵族去,解救白灵族的危难。
云瑶道:“请琦长老放心吧,我对云娟姐姐也说过了,我也是白灵族人,当然不会坐视白灵族有危难而不管,但我总也要知道,现在白灵族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难,我到底能够做什么吧?”
相似小说推荐
-
不败军神 (会变的尺) 创世VIP2015-09-27 战争幻想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如果甲午我们没有战败,如果一战前可以完成...
-
初唐大地主 (施兇) 起点VIP2015-08-16 两晋隋唐 到了古代能做什么?争权?扛锄头起义?玩不起!泡妞?初唐悍妞多!艳福多!经商?士农工商!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