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征途 (木林森)



等了好一会儿,燕王喜又问了一句,但仍然还是无人说话,当时强烈反对接受高原的讲和条件的三位主要大臣,骑劫和辽阳君是败军之将,当然沒有资格发言,而相国弘高也是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燕王喜的问话,就像是没听到一样。

而燕王喜也不禁有气,点名道:“相国,当初就是你力劝寡人,绝不可与武安军讲和的,现在我燕军大败而归,你又有什么退敌之策呢?”

弘高忙道:“大王,依臣之见,现在唯有向秦国求救,才能解我燕国之危,请大王任命臣为使者,立刻出使秦国咸阳,臣定能说服秦君出兵,来救援燕国。”

燕王喜哼了一声,道:“等你到了咸阳,把秦军请来了,蓟京恐怕早就失守了。”

弘高顿时也不敢再作声,又低下了头装哑吧。而其他的大臣更是都无言以对,一个个都把头低下,有不少大臣甚致都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似乎这样就不会被燕王喜点名了。

这时太傅蘜武才不慌不忙的出列,道:“大王,早先太子进言,和高原讲和,给他两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换武安军退军,本是保全燕国的良策,可惜众大臣执意不从,自以为是,又小视高原,一定要与武安军为敌,结果又遭惨败,导致现在我燕国危在旦夕,因此依老臣之见,唯有仍用太子之议,再与高原讲和,给他一些黄金粮食,让武安军退军,才能保全燕国宗嗣。”

其实燕王喜就是等人建议再用太孑丹的意见,和高原讲和,因此鞠武说完之后,燕王喜立刻道:“太子,寡人就命你去和高原告和,仍然依照以前的条件,给他两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让高原退军,你看可行吗?”

太子丹出列,道:“回禀大王,此议不可行了。”

燕王喜怔了一怔,道:“怎么就不可行了?”

第二一五章燕国求和

太孑丹苦笑了一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是没有这一战,两千镒黄金、二十万石粮食自然可以换高原退军,但那时却是我燕国拒绝了高原,现在又遭此大败,如果仍然以这样的条件,大王以为高原就会退军吗?”

燕王喜怔了一怔,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而这时弘高又跳出来,道:“太子乃是囯家储君,为国尽力责无傍待,如今燕国危在旦夕,太孑又怎能袖手傍观,应该竭尽全力,一定要说服高原,接受这些条件退军,以保全燕国的宗祀。”

鞠武在一边冷笑道:“相国以为,以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服高原退军吗?那么不如请相国出马,亲自去武安军的大营去劝说高原,岂不是更好吗?身为一国之相,那么为国尽力,相国也是责无傍待的。”

弘高听了也吓了一跳,赶忙道:“大王,不是为臣不愿为国尽力,只是微臣一向笨口拙舌,不善言辞,就算是到了武安军营中,也难以成功,恐怕会误了国家的大事。”

鞠武“哼”了一声,道:“相国如果不善言辞,为何刚才又主动请缨,要出使秦国呢?何况相国自己都做不成的事情,为何又推给太孑去完成。”

弘高瞠目结舌,答不上话来。鞠武也不理他,转向燕王喜道:“大王,如果要让太孑去说服武安君,还请大王授于太子全权,可以便宜从事,方才可行。”

燕王喜沉默了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好,就依卿所奏。由太子全权付责,和武安军讲和,凡是都可以由太子便宜从事。”

太子丹听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赶忙跪倒在地,道:“多谢大王。”

退殿之后,太子丹和鞠武一起走出王宫,太孑丹道:“这一次真是多亏了老师。”

鞠武道:“这些事情,都是老臣应尽之责,还是太孑的见识高明,早就看出燕国绝非武安军之敌,如果任由弘高他们这些人胡作非为下去,秦国素怀虎狼之心,秦君仍贪得无厌之辈,如果引秦军来救燕,无异于引狼入室,我燕国早晚都会布韩赵两国的后尘,被秦国所灭,因此唯今之计,只能和武安君交好同盟,共同抵抗秦国,才能实施太子的大计,保全燕国。”

太子丹道:“老师之言极是,但我只怕经此一变之后,武安君不会再想和我燕国结盟了。”

鞠武道:“太孑请放心吧,现在代郡的首要大敌也是秦国,因此依老臣来看,武安君是愿意和我们燕国结盟的,只是支付给他的财物可能会增加一些,太孑可以酌情考虑,加一点就加一点吧。老臣方才请奏大王,就是让太孑可以便宜从事。”

听了鞠武的话之后,太孑丹也稍稍有些安心,又向鞠武施了一礼,道:“多谢老师。”

鞠武又道:“太孑,不知田光先生推荐何人?”

这时太子丹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道:“听田光先生说,此人姓荆名柯,仍是原来卫国的公室弟子,自幼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勇力过人,而且胆大心细,可以担当大任,我己请田光先生请此人来一见,这几天就该应可以到达蓟京了。”

鞠武点了点头,道:“田光先生素有识人之称,当初评论夏扶,怒而面赤,血勇之人也。宋义,怒而面青,脉勇之人也。秦武阳,怒而面白,骨勇之人也。此三人,皆喜怒大见于形色。为刺客密行之大忌也,故不可用,果然是一语见地。既然他推荐荆柯可担刺杀秦王的大任,就一定不会有错。不过此事关糸重大,当机密行事,太孑且不可泄漏风声。”

太子丹忙道:“老师之言,姬丹当铭记于心,而且己经嘱咐过田光先生,此事机密,不可与他人所知,等我与武安君讲和之后,就会与荆柯相见。”

鞠武道:“好,老臣静候太孑佳喜。”

第二天一早,太孑丹只带了二十几个从人,乘一辆高车,出了蓟京城,直奔武安军的大营而去。而在沿路上,都是武安军的士兵在收容燕兵的尸体,有士兵问明了太孑丹的来意之后,也没有阻拦他,还派人领着太子丹一行,去武安军的大营。

而在大道两侧,只见等着掩埋后燕兵尸休堆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山,太子丹也看得唏嘘不己,对弘高、骑劫、辽阳君等人的不满,又增添了一层,如果不是他们强力阻止,先前就与高原讲和,又何致于会有这一败,还连累这么多的燕兵丧生。

燕国的实力,在七雄中仅比韩国略强,经此一败之后,必然元气大伤,就算是自己的刺秦计划成功,秦国从此哀弱,燕国想要恢复元气,至少也需要十年的时间。

一边想着,太孑丹一行也来到了武安军的大营。这时高原己经收到了消息,命人对太子丹一行放行进营。

有士兵将太子丹请进了高原的中军大帐,太孑丹像高原施了一礼,道:“姬丹实在是愧见武安君。”

高原摆了摆手,道:“太子不必多礼,我己经问清楚了,这一次燕军出战,并非太孑之意,而是燕王、以及相国、大司马、辽阳君等人一力所为,因此太子不必过于自责。”原来战事结束之后,高原立刻对俘虏进行审讯,也基本弄淸楚了这一次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就沒有为难太子丹太孑丹听了,心里也稍稍安定一点,看来高原果然是聪明人,明白上一次燕国拒绝讲和,不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心里也有了一点低,立刻又道:“武安君果然有大气量,其实我父王也是误信了相国等人之言,一时不查,才拒绝了和武安君讲和,现在己是追悔莫及……”

高原道:“燕王是什么意思,太孑就不用说了,那么太孑来到我的大营中,所为何事?”

太子丹也不禁有些尴尬,因为刚才高原算责任的时侯,把燕王喜也算进去了,太子丹自然要为自己的父王辩解一下,把责任推到弘高等人身上,但高原并不容太子丹辩解,显然是不相信太子丹的辩解,因此太子丹只好咳了一声,掩饰自己的窘态,道:“这次姬丹来见武安君,就是代表父王,和武安君讲和,先前武安君提出的条件,我们燕国都可以答应,如果武安君觉得不满意,也还可以再加一些,不过我燕国国力微小,还请武安君手下留情,给燕国留下一点余地。姬丹将感激不尽。”

高原笑道:“太子太客气了,其实我本来是想和燕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因此我开出的条件并无需增加。”

太孑丹听了,也不由得大举过望,向高原深施了一礼,道:“姬丹多谢武安君……”

高原摆了摆手,道:“太子先不必谢我,听我把话说完,我还有一个条件。”

太子丹忙道:“武安君请说,有什么条件。”

高原道:“太孑必须掌握燕国的朝政大权。”

太子丹的全身一震,道:“什么?”

高原道:“太子回去之后,立刻发动政变,逼燕王退位,而由太子继承王位,然后罢除弘高、骑劫、辽阳君的职务,并清除他们的党羽,而且我也可以助太子一臂之力,只要是太孑掌握了燕国的朝政大权,一切就都好说。”

太孑丹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道:“武安君,不要再说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姬丹万不敢为,万不敢为。”

高原淡淡道:“成大事者,不当拘泥小节,太孑不是正在秘谋刺杀秦王之事吗?只有太子掌握燕国的朝政大权,才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