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征途 (木林森)



大禹死后,其子夏启就凭借九座青铜宝鼎的神威,改禅让制为传袭制,并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之后,定都于殷后,将九鼎迁移至此,成为商朝的传国之宝。而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周朝又得到了这九座青铜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迁至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洛邑的太庙之中,从此以后,九鼎就为周室所有,仍然是做为祭祀用的盛器,诸候向周天子进贡的贡品,按照地域装在九鼎中,向天帝祭献。

而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室衰弱,于是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在周定王时期,楚国强大,楚庄王以攻击陆浑之戎为名,率军逼近洛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遣大夫王孙满劳军,而楚庄王在接待王孙满时,向他询问九鼎后小大轻重,虽然被王孙满以“鼎之轻重,诸候不可相问”驳回,但这也表明,诸候们己经开始有了灭周之心。

后来楚灵王、秦武王、楚顷襄王、齐湣王等诸候也有动心争夺九鼎,而周朝周旋在各大国之间,费尽心机,利用各大国互相牵制,竭立的保住九鼎。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在前307年,秦武王派樗里疾率领百辆战车先到达周都洛邑,周赧王派遣士兵列队迎接,秦武王入城参观九鼎,和力士孟贲比试举鼎,结果失手落鼎,折断胫骨而死。秦军以为触怒天帝,因此不敢再动九鼎,周室总算是免强保住了九鼎不失。

但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一超独霸的局面已经形成,周室也终于无力回天了,公元前256年,秦国出兵进攻周室,周赧王姬延不敌秦军,只得献城投降,并将九鼎献于秦国。秦军将九鼎带回咸阳,那知在渡过泗水时,代表豫州的那只宝鼎竟落入河中不见,虽然秦军派人下河打劳,也一无所获,因此被秦军带回咸阳的,只有这八只宝鼎。

不过即使是只得到了八只宝鼎,但秦昭襄王仍然十分高兴,将这八只宝鼎放置在秦国淤宗庙中,也是做为祭祀用的盛器,然后经由孝文王、庄襄王,一直传到了秦王政的手里。

这时在这八座宝鼎中,装满了向天帝和秦国历代先祖、先王祭献的贡品。秦王政首先恭恭敬敬跪在神台前,连拜了九拜,然后向天帝和秦国历代先祖、先王宣该祭文,表示自已灭赵的功绩,并且向供台上献上了几件从赵国王宫里搜罗出来的宝物,其中有赵王的王冠,青铜剑,大印等等,还有赵国的传国之宝,和氏壁。

随后嫔妃、宗室、文武官员们也都依次向神位跪拜行礼,秦王政这才开始封赏这次灭赵之战的有功将士。

首先受封的是这一次攻赵的秦军主将王剪,虽然这一次灭赵之战,秦军的损失也非常重大,而且差一点就被赵军击败,但毕竟最终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王剪做为全军的主将,自然是功不可没。

而且从战事发展的进程来看,王剪的指挥基本也没有什么失误,之所以处处被动,主要的原因就足赵军的主将是李牧,这几十年以来,能够和李牧打成这个样孑的将军,王剪还是第一个,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他在井陉拖住李牧,杨端和也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攻破漳水,占领邯郸,因此秦军最终转败为胜,王剪的作用也确实不容低估的。

秦王政加封王剪为上将军,爵位晋升为大庶长,食邑增加两千户,赐黄金百镒。上将军是秦国最高的武将官职,并不常设,只而能被封为上将军,无一不是为秦国立下特大功劳的武将,如为秦国攻取巴蜀的名将司马错,取得长平之战胜利的白起。因此王剪受封为上将军,也就能够和这些名将并列。

大庶长是商鞅变法之后设立的爵位,名列二十级爵位中的第十八级,仅次于关内使、彻候,相当于列国的上卿之位,己经可以有资格获得封地了。

第二位受封的就是韩腾,他被封为大将军,爵位少上造,赐食邑五千户,赐黄金二百镒,并将韩腾部的军队赐号南阳军。

其实谁都清楚,这一次灭赵之战,功劳最大的并不是王剪,而是韩腾。秦军在南线突破漳水,攻占邯郸,都是韩腾部军的功劳,而且韩腾又率军驰援井陉,派人刺杀李牧,又率先攻破赵军的大寨,可以说如果没有韩腾,这一次秦国的灭赵之战,是铁定失败的。

因此尽管韩腾由一个地方官员一举晋升到大将军,成为秦**方仅次于王剪的将军,可以自领一军,独当一面了,几乎是连跃数级,但秦国的文武大臣们都不觉得意外,因为秦国一向是以军功论奖的。

第三个受封的是杨端和,也被封为大将,爵位普升为大上造,加食邑一千户,赐黄金百镒。

受封的秩序,其实就体现了功劳的大小,不过韩腾毕竟是外将,而且原来的官职并不高,因此只能排在王剪之后受封。而杨端和能够在第三位受封,完全就是托了韩腾的福。因为韩腾入赵参战后,划归为杨端和部统领,那么韩腾所立下的功劳,自然也就有杨端和一份。结果不仅第三个受封,而且也被封为大将军,爵位还出韩腾高一级。

王剪晋升上将军,又増加了两位大将军,现在秦国一共有三名大将军,另一个是驻守在赵地的蒙武。这也构成了秦**方的最高权力集团,可以参与朝政大事。

接下来是其他的诸将都没有晋升官职,毕竟这一次秦军也只是惨胜,诸将也都没有立什么大的功劳,只是反打嬴了,当然人人都有功,只是还不足以晋升官职,不过秦王政还是依据诸将的表现,将他们的爵位分别晋升了一到二级,又増加了不等的食邑数量和黄金,而凡是参战的秦军士兵,爵位也都可以晋升一级,没有爵位的,则赐一级公士爵位。

而韩腾部下的诸将,也都有不少人获得了封赏晋爵,成为这一次封赏的最大赢家。

当然,中下级官兵的封赏,不会在宗庙进行,这里只封赏主要的将领。而封赏完将领之后,秦王政又当众宣布,赐荷华封号弄玉公主,并代替自己,主持日常的祭祀。

弄玉原是秦穆公的小女儿的名字,生得姿容无双,聪颖绝伦,善于吹笙,嫁给萧史为妻,在华山定居,萧史善能吹箫,夫妻合奏,能够能够感天动地,使百兽驯服,百鸟合声。后来夫妻合奏的乐曲竞然引得两条青龙下界,两人同乘青龙上天,后来秦穆公为记念女儿,在太华山为他们夫妻建庙,封萧史为太华山神使,弄玉为太华山神女。

因此秦王政将弄玉做为荷华的封号,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第一九三章使命

“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果然有点意思,众卿以为如何呢?”

听了秦王政的询问之后,大臣们也是一阵小声的议论。蒙毅首先道:“大王,臣看高原在代郡发布的新条令,奖励军功,鼓励耕种,清查土地,造册录籍,推进法制,这些法令和我秦国当年商君主持变法革新,有颇多相似之处,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在代郡崛起。请大王不可轻视。”

弱顿也道:“是啊,现在高原己得到李牧旧部的拥护,而且初到代郡,就敢对地方豪强下手,威摄人心,决不容小视。如果真的让他在代郡变法成功,国富兵强,未来必是我秦国的心腹大患。”

王绾道:“高原占据代郡,现在又收取了云中、雁门、上谷三郡,现在己有四郡之地,方圆千余里,而人口己不下百万,但他却没有称王,也没有称候,只是称君,可见其人见识器量均为不凡,非等闲之辈可比,大王切不可因为其现在势弱,而轻视了他。”

秦军虽然撤军了,但也向代郡派遣了大量的探子,打探高原的动向。高原在代郡发布新法令,打压豪强势力等等举动都被秦国的探孑打听清楚,回报到了咸阳,让秦王政和秦国的文武大臣都了解清楚。

高原在代郡推行的新法令,其实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新的变法革新,而且带有很浓厚的法家彩色。

战国时期,几乎每一个国家发生过类似变法革新的行动,但以商鞅变法为一个分水岭,在商鞅变法之前,列国的变法基本都是有法家主导,如李悝在魏国变法、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尽管吴起是公认的兵法,但他在楚国变法的内容,却仍是法家的性质。因此在这一时期,也是法家最活跃的一段时期。

但在商鞅变法之后,风向似乎就变了,无论是齐威王、齐宣王两代的新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革,还是后来燕昭王励精图治,都和法家无关,唯一和法家能粘上一点边的,就是屈原在楚国推行的新政,但屈原的新政仅仅只是刚刚制定出来,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贬离了郢都,离开楚国的权力中心,而他所制定的新法,自然也沒有在楚国实施。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商鞅变法大体发生在战国中期,这时各国的利益集团基本形成,而变法革新,首先自然是会伤害到这些利益集团的权利。由其是由法家主导的变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官职、爵位不能世袭,一切都以军功为奖励。因此在商鞅变法之后的近百年时间里,竟然再没有发生过一次由法家主导的变法。就连法家学说都陷入了低潮中。一直到战国末期,出了李斯、韩非这两个法家代表,才使法家重新抬头。不过这一次,法家仍然还是在秦国兴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