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洛夫显然早就知道了吴畏的大名,当然说实在的,以吴畏在叶卡捷琳堡的战绩来说,俄国南北两方高层不知道他的人还真不多。
马卡洛夫还是从高尔察克口中才知道了吴畏的详细情况,按高尔察克的说法,吴畏是俄国南方政府最可靠的朋友,如果马卡洛夫在远东有什么困难,这个人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高尔察克当然不会告诉马卡洛夫,他只所以如此相信吴畏,是因为吴畏拒绝了叶卡捷琳娜下嫁的提议,还以为是因为吴畏曾经担任过南方政府陆军总司令的缘故。
不过这些并不耽误他相信吴畏。也就是因为坚信这一点,所以他才在从鄂霍滋克赶到黄海来。
于是他用俄语说道:“吴,我需要你的帮助。”
吴畏眨了眨眼睛,问道:“怎么了,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你的人。”马克洛夫说道。
吴畏看了他一眼,心说老子的样子像基建团的吗?再说你这个样子我得多重口才能答应啊。
马卡洛夫当然不知道吴畏脑子里转的龌龊念头,接着解释道:“我需要一支步兵去占领鄂霍滋克。”
吴畏一直在研究远东战事,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想了一下,向刘步蟾问道:“司令,有地圈吗?”
刘步蟾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示意两个人跟着他走。
邓世昌刚刚听吴畏起了个头,就被打断,自然有些不舍,但是刘步蟾是他的顶头上司,而且很明显这个马卡洛夫应该有事情和吴畏说,所以很识趣的停住了脚步。
吴畏看了他一眼,向刘步蟾说道:“叶将军和邓将军也来吧。”
刘步蟾看了看吴畏,他倒是不怀疑叶邓两个人的可靠性,只是不明白吴畏为什么要拉上他们。
既然吴畏已经提出来了,他当然不好拒绝,于是带着几个人出了宴会厅,左转右转,进了一间小屋子。很快就有人送来了一幅远东地区的地图。
共和国海军使用的地图上当然不会标识俄文,但是马卡洛夫对这份地图很熟悉,不用看名字就能知道画的都是哪里。
因为保密的需要,所以双方都没有带翻译,反正吴畏的俄国水平不错,临时客串一下翻译毫无压力。
马卡洛夫指着鄂霍滋克的位置说道:“我们必须切断日本人的后勤供应。”
吴畏点了点头,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刘步蟾皱眉说道:“这件事恐怕我们做不了主。”
日军第三师团要想使用西伯利亚铁路线运兵,在鄂霍滋克登陆后,就必须翻阅外兴安岭,这并不是一段容易的路程。
但是因为更合适的海参崴现在在共和国的手里,而且离三十二师驻地太近,在那里的话,很可能刚刚上岸,就得和国防军大打出手。
日本人这几年在东北挑起的两场战事中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自然更加谨慎,所以才转而选择遥远的鄂霍滋克,就是欺负俄国人在远东的兵力不足。
以刘步蟾看来,夺回鄂霍滋克,威胁第三师团的后路是任何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的办法,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事实上即使马卡洛夫不说,如果叶知秋想动的话,也完全可以派出一支军队越过黑龙江,向鄂霍滋克挺进,甚至越境追击第三师团都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现在叶知秋一直按兵不动,任凭日军第三师团深入西伯利亚,二十八师和三十一师两支部队在鸭绿江边也和日本人打得有气没力,双方不约而同的摆出一幅磨洋工的架势,当然是不想救援俄人,在这种情况下,和马卡洛夫谈论出兵的事就很不合适。
没想到吴畏看起来一点都没有理解刘步蟾话里的意思,一面点头称是,一面向马卡洛夫说道:“夺回鄂霍滋克后,如果日本人不撤退呢?”
马卡洛夫一愣,若有所思的看着地图说道:“你是说,日军从来就没有想过保留这个港口?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保卫那里?”
说到这里,他啊了一声,恍然说道:“是这是给我们看的。”
“没错。”吴畏笑道:“将军的判断应该就是真相。”
马卡洛夫可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皱眉说道:“皇后殿下正在与北方军激战,根本派不出士兵去阻止日军,如果不能迫使日军回援,那么整个战局就会变得糟糕起来。”
吴畏点了点头,然后向马卡洛夫说道:“按照我的判断,日本人更多的是给皇后殿下带来压力,离真正决定胜负的时间还早。”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可以打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
马卡洛夫等人都低头去看吴畏的指的地方,邓世昌一愣,说道:“仁川?”
“没错。”吴畏笑道:“西伯利亚太大了,就算大总统想出兵,要找到小鬼子也不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吃掉朝鲜驻屯军,你们猜日本人会怎么办?”
另外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马卡洛夫和邓世昌最先理解了吴畏的意图,马卡洛夫皱眉说道:“但是日本人能够及时得到消息吗?”
邓世昌则担心的说道:“这支部队上岸后,肯定会腹背受敌啊。”
吴畏一笑,摊手说道:“所以我才请大家过来,一同参详啊。”
第264章登陆
实际上从航海技术出现以后,登陆这种作战方式就已经出现在人类历史上了,欧洲人无论是发现新大陆还是开拓非洲,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运送兵员的。
但是相对来说,因为这个时代通讯、侦查和运输手段全面落后的原因,反登陆战反而并不常见,通常情况下,只要运作得当,常常是登陆一方已经上岸集结完毕,反登陆一方才刚刚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庚子年间,大山岩的第二军在重镇旅顺附近,驻守在这里的第二十九师就是因为情报不及时,没有来得及在日军上岸过程中发动袭击,结果急行军赶到的第一团还没等喘过气来,就和日军先头部队的第一联队交火,最终被击溃。
所以当吴畏的陆战第一师第一团登上朝鲜的土地时,除了几个衣衫褴褛的朝鲜渔民在远处探头探脑之外,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吴畏站在致远号的甲板上,看着正在从两艘铁甲运兵船上攀援而下,换乘小艇的陆战队士兵们,沉默不语。
这一段时间他长期不在陆一师的恶果已经显露出来,因为他这个最高主官不在,陆一师和黄海舰队的联系不畅,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进行过一次真正的合成登陆演练,虽然平日里按照训练大纲进行的模拟演练都很成功,但是在实战当中,各种问题立刻就暴露出来。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运兵船并不归陆一师指挥,因为当时水文条件限制,运兵船的船长们拒绝向岸边靠拢,士兵们必须自己驾驶小船划过漫长的水域。
岸边一艘艘装满士兵的小艇正笨拙的划向岸边,一艘已经接近浅水区的小船上,陆战队的士兵们正纷纷跳时水里,举着自己的武器和背包在齐胸深的水里向岸上艰难趟去,好让小船更早一点回去接人。
吴畏看了一下手表,摇头说道:“按这个速度,一团全部上岸至少要二十四个小时,别提奇袭了,日本人要是跑得快点,都能从汉城跑到这里了。”
站在他身边的是致远号的舰长邓世昌,他板着脸说道:“登陆作战从来都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动,这次登陆发起得太仓促,很多条件都不清楚,海船靠到这个距离上已经很冒险了。”
说完这些,他大概也觉得这对吴畏的陆一师有点不公平,又补充说道:“测量船正在测量这里的水文条件,下一批运兵就能靠岸更近了。”
吴畏嗯了一声,皱眉叹道:“但愿吧。”
就像邓世昌的说的那样,这次登陆作战实在太仓促。各个方面都没有准备好。
本来吴畏的计划,是在仁川登陆,那里距离朝鲜都城汉城仅有几十公里,便于迅速展开行动。而且据吴畏所知,美军曾经在那里大举登陆,水文条件肯定没什么问题。
但是总参在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却把登陆地点改在了平安道,理由是那里距离北部日军更近,既然登陆是为了打击日军有生力量,那么当然要挑有日本兵的地方去。
吴畏正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也就没有对这个命令提出异议,事实上以他现在的军衔和地位,能够给总统直接提建议已经很出格了,也就是叶知秋比较看重他的意见才会这样,就算是王启年这样战功卓著的师长,面对总参的时候也只能接受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份。
但是直到登陆行动开始后,吴畏才知道国防军居然对于朝鲜太平道附近的水文条件一无所知,整个登陆行动和摸着石头过河没什么两样。
亏得吴畏还以为共和国身为朝鲜的宗主国,又曾经拥有一支亚洲第一强大的舰队,对于朝鲜周边的水文条件都已经门清了。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黄有为说总参“上花桥现扎耳朵眼”的意思。现在共和国上下,其实对于长远的发展方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点打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
但是现在肯定不是后悔的时候,吴畏也只能祈祷日本人不要反应得太快,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现在他开始有点理解当初大山岩的心情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一骑闯天涯) 起点VIP2015-09-29 秦汉三国 这是一部由三国迷兼吕布武力崇拜者写的三国类穿越小说。 主角穿越到白门楼吕...
-
民国响马乱 (响马乱) 创世VIP2015-07-02 清史民国当一个疆域过千万平方公里、人口超六万万伍仟万、常备军数百万,爆出的民兵海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