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那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来雁北当然对苏游的行踪感兴趣,但一想到两人的若即若离,不免叹了口气。
“说起来,那天我翘班出来,想起去了好几次都没去成的书肆,然后……”苏游随即边走边说起事情的始末,一时竟与来雁北走到了后院的练武场,此时各种兵器静静地躺在兵器架上,但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兵器是每天都使用和擦拭的。
来雁北无疑是一个好听众,不时插话问几个问题,使得他很有兴致地把故事说下去。
“说起来我初遇裴元庆的时候特别沮丧,再而到他为我出手,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会绝世武功会是怎样?如果我的小娘在身边又会怎样?”苏游前面那几句话的确是真实想法,当他知道有裴元庆后甚至想到了李玄霸和宇文成都,但最后那句话显然就有点光棍了,无非是为了渲染气氛,为拉来雁北的小手做些铺垫罢了。
来雁北倒也吃他这一套,手被他牵着,迤逦而行。两人早已没有了第一次牵手的激动,也不再因为紧张而手心出汗了,来雁北听他如此说,又不免安慰道,“习武终是小道,西楚霸王不是说‘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嘛。”
苏游笑了笑,知道来雁北如此断章取义,也是为了安慰他,不由得更是感动。项羽这话前面还有半句“书足以记名姓而已”,而且项羽是个失败者,或者说,作为失败的典型他很成功,苏游说什么也不会以之为楷模的。
“明晚一起去看灯,可好?”苏游终于向她发出了邀请,尽管此前已经为此计划了无数次。
“好啊,那我等你。”来雁北点点头,两人的手不约而同地紧了紧。
此时夕阳西下,柔软的东风轻轻拂过,枝头上一朵粉红的桃花正在悄然绽放。
由于杨二意外的召唤信,苏游并没有留下来与来氏兄弟共进晚餐,他急匆匆地赶到府衙时,杨二正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那时候柳謇之薛道衡王贞等人都已在座,显然这事非同小可。
“诸位,苏游来迟了,不知殿下为何事忧愁?”苏游也不客气,择席而坐后,自己先倒了杯水,窗外虽是春风遍野,但屋子里的火炉仍烧得正旺。
“内史令杨约年底在长安公干的时候竟然私自拜祭杨公,这事被御史大夫张衡捅到了御前,随后宗正卿杨义臣司隶大夫元文都以及光禄大夫贺若弼等纷纷上表弹劾,看来杨家是凶多吉少啊。”杨二不无担心地说出了小道消息,在座诸人当然知道杨二与杨玄感的密切关系。
“张建平素来便是陛下的心腹,这次弹劾说不定便是出于陛下的授意,杨家的确是功高震主了,不知许国公有何反应?”薛道衡显然也是刚到一会,首先问起宇文述,可谓一语中的。一来,宇文述与杨约关系非同一般,再则是这两人和张衡对杨广都有拥立之功。
“破野头家倒是没什么动静,薛公为何有此一问?”柳謇之平淡地话语明白无误地点明了他对宇文家的漫不经心。
宇文述的祖上,原本叫做破野头,是鲜卑族俟豆归家的仆人。后来是随了主人家的姓,这才改姓为宇文。所以不管宇文述在后来是何等的尊贵,士大夫那一套出身论决定了宇文家永远不被人重视,这也能看出他们对于苏游的友善或许也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尊重。
“我听说陛下在仁寿宫继承帝位的经过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曲折离奇,而见证当初经过的活人已经不多了,陛下是个好面子的人……”薛道衡也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娓娓道来却使得杨二一时色变,终是“嘘”地一声打断了他。
“这事……差不多我知道怎么办了,既然大家今日欢聚一堂,不如一起到太白楼提前过上元节可好?”显然杨二是那天的当事人,但大家从他的转移话题已经猜到薛道衡刚才所说是一个禁忌了,但听说他对目前的窘境有了对策,不免都松了口气。
众人分乘了几辆马车往太白楼驶去,杨二特意招手叫苏游与他共乘一车。
他们已近一年多不单独相处了。
053波斯使者
上元节当天,各部门又是休假,原本苏游计划好早上*地睡到自然醒,然后早点吃完午饭后宅在家里养精蓄锐,下午再去来府蹭个饭,顺便带来雁北上街看灯的。
谁想一大早就有宫人特意来府中传旨,说是让他速去四方馆候驾。内侍找上门来还是头一次,苏游不敢怠慢,抓了一把银豆子给了来人当做赏钱,想问问此行何意时,却只得到个摇头的答案。
“还未请教少监高姓大名,苏游有礼了。”苏游穿戴齐整便上了马车,与同座的宫人搭讪。在苏游的潜意识里,宫人就是小人,而他的处事原则中有一条“宁可得罪君子,莫要得罪小人”。
其时掌管内廷起居的机构称为殿内省,这个机构内的长官官名为“殿中监”,叫“中监”是对他的尊称,而其他的小卒子,则一律尊称为“少监”,发展到后世后则成为了“太监”。
“小人王得志,如今已是废人,不敢不敢。”王得志自卑中还有些局促,竟然不敢受苏游的礼,显然入行不久。
“生活不易啊,不过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你们的前辈就有不少的能人。”
“哦,小的洗耳恭听,请先生指教。”王得志听着苏游表现博学,便以“先生”相称,改了个称呼,便有了尊重知识的意味。
“最伟大的当然是改进了造纸术的蔡伦,还有写出了《史记》的司马迁和权倾天下的赵高……”苏游说得顺溜,本来还想说出郑和与魏忠贤的,但看着王得志有些惶恐的神色,终是停了下来,自己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
“蔡伦一直是小人的偶像,但司马迁并没有做我们这一行啊,至于赵高,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了,不过小的听说先生发明了印刷术,正可与太史公和蔡伦并肩。”王得志显然也是读过书的,这一通比喻搞得苏游一时哑口无言。
“这……”苏游一时无语,看来皇帝身边的人都不简单啊,稳定了下情绪,才开口道,“其实我想说的是,这行业里藏龙卧虎,很多人都有无所不知的大能,比如说王少监你。”
“哦?”王得志刚才反击苏游成功,这会竟有些暗自得意。
“刚才说王少监无所不知,倒是苏游口误了,算起来你还是有两个不知的。”
“只有两个不知?那也几近圣人了,倒要请教是哪两个。”
“就是,这也不知,那也不知。”苏游故作严肃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原来先生是怪我不告诉你皇上宣旨何意,小的的确是不知啊。”王得志知道苏游在给他开玩笑,可是还是一脸委屈的表情,看来真的是对此一无所知了。
苏游坐着朝廷的马车来到四方馆门口时,发现候驾的官员已经来了不少,高颎薛道衡刘炫刘绰等老人苏游总是见过的,此外还有宇文述父子三人,裴世矩裴蕴裴元庆三人,杨二的人里面只来了柳謇之,反倒是鸿胪卿杨玄感和内史令杨约没见出现。
“横波。”苏游下了马车正不知何去何从,却见柳謇之远远地向他招手。
“少卿。”苏游赶紧过来招呼,柳謇之之前官拜黄门侍郎,后来做了齐王的长史,但职称属于光禄少卿。
“内史令和鸿胪卿已经向陛下提交辞呈,先由謇之暂代鸿胪卿,尔后我向殿下要你过来先做我的副手,此事已向陛下报备,你是接了圣旨后赶过来的吧?”柳謇之先是对苏游一番低语,而后指着身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说道,“我给你们引荐一下,这位是文林郎裴世清,这位是将作监苏游苏横波,你们暂且为我的掌客,帮我度过此多事之秋。”
两人自然先表示“不辱使命”,然后互相行礼致意,通过交谈,苏游发现眼前这货竟然通晓包括日语在内的七八国外语,柳謇之的能力就不说了,英俊潇洒的外表以及能喝会道的特殊才能似乎天生就是外交家,还有包括送两次公主出嫁的许多出使经历,如果要写简历的话,相比于人家金光闪闪的镀金生涯苏游可算一片空白。
毫无疑问,苏游是这个梦幻三人组里的短板……
“皇帝驾到。”随着一声公鸭嗓子的呼喊,喊声层层递进,从紫薇城传到端门,又从端门传到太微城,又传到这四方馆门口。眼看着隋帝杨广的仪仗由远及近,众人如同巨镰割倒的麦穗一般,纷纷倒地,山呼万岁。
“诸位爱卿都平身,且随朕去看看各国所陈贡物。”隋帝下了玉辇,爽朗大笑,众人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跟在他身后步入四方馆,馆内的官员和外国使节自然也如四方馆门口的百官一样,早就跪成了一片。
“都起来吧,尔等远来是客,不必拘礼。”杨广双手微抬,豪气干云,苏游恍惚间看到了春哥在向他的信徒祈福,又有一匹长有翅膀的草泥马从马勒戈壁草原飞驰而至。
从腊月中到如今将近一个月是大隋帝国向各国展示文物和百戏,今天却是各国集中在四方馆展示贡品,他们仿佛像是待宰的羔羊等待着灰太狼先生的蹂躏,杨广的心情真是愉快极了,就算是坐在羊车上听着卧倒在侧的十二夫人歌唱《清游夜曲》都没现在这般开心。
相似小说推荐
-
猎清 (步枪打蚊子) 起点VIP2015-08-20 清史民国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甲午的硝烟尚未散去。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再次迎来多灾...
-
赝医 (望平安) 起点VIP2015-10-05 架空历史 杨泽,一个现代小医生,在吃方便面时,不知怎么的,灵魂竟然被吸入进了碗里,重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