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久仰久仰,当日杨公所言的‘神仙童子’,果然名不虚传。”苏游还是赶紧施礼,杨素当众赞美过王绩这事,还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同样被杨素夸为神仙童子的还有李靖李密和颜师古,后面三人现在都混得不太好,或许是神仙很难适应凡人是生活吧。
王绩听苏游这么一说,也是狂喜,只是又叹道,“只可惜杨公已经仙游,无缘与之再唔,甚憾啊甚憾。”
“这位是巨鹿……”侯君集接着又给苏游介绍起那个道士来,“魏征,魏玄成。”
“原来是玄成。”苏游当然听说过魏征,如果按照正常历史的发展,这位仁兄先后参加过瓦岗山王世充等五个反抗势力,最后投降李唐委身在李建成帐下,而太子不很在意他的意见以致有玄武门之变,最后李世民不计前嫌收下了他,而后,魏征在谏议大夫这个工作岗位上干得一丝不苟,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不过,魏征的性格显然不适合现在的官场,或许出家求道躲避现实才是更聪明的选择吧?苏游为魏征的身世感叹,又想起了一个有关于他的小故事,“苏游亦听过玄成的故事,却不知是真是假。”
“先生博闻强识,定然是真的。”小九不失时机地插了句嘴,几人却没在意这个不懂事的下人,一齐向苏游点头,显然也想听听魏征的故事。
“世传孔北海让梨事,然,分梨最均者,莫若玄成也。”苏游先用孔融让梨事做了铺垫,又继续说道,“玄成少时,有公正平和之盛名,一日,有僧携二梨而来,问,‘你能把这两个梨公平地分给家人食用吗?’,玄成不语,将梨剁成泥,放入锅中煮成了一锅汤。”
魏征听苏游说起自己的故事,只微笑不语,真的是一个合格的听众,而王绩听说,已经大呼“善哉”了,侯君集以及小九等人亦是点头不已。
“说了这么多,你却忘了介绍自己。”
“在下苏游,表字横波。”
“横波是楚人?”魏征客气地拱手作礼,王绩却问了句。
苏游有些疑惑他为何有此一问,继而想到了李白的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过,显然不适合吟出来,要不自己就变成了“嫉人有笑人无”的刻薄之辈了。
“无功怎知?”苏游还是有疑问代替了默认,毕竟,南海之地在古代亦是楚国故地。
“岂不闻三闾大夫有歌曰:‘腼鳖炮羔,有拓浆兮’。”王绩哈哈一笑,指着马车上面的甘蔗笑道。
这句话出自《招魂》,看名字就不合年味,不过,此处的“柘浆”便是甘蔗汁。此时他故意用屈原的典故,而不是顾恺之,既是表现了自己的才华,亦是称赞了苏游的优雅。如果用后者的话,显然有效颦之味,所以效法古人还是模仿时尚,在文人眼中还是有所差别的。只是,为何到了他自己身上,还能写出以《五斗先生传》为名的文章呢?
苏游微微一笑,并不过多解释甘蔗的用途,只是道,“这会去太白楼有些迟了,不如一起到舍下小聚一番,如何?”其他三人都不是拘泥的人,况且王绩本是嗜酒如命,大家又都属于寒门阶级,自然没有过多的假意,只是马车实在坐不下这许多人,于是苏游又让小九快去雇了一辆,众人聊着天,太阳便也慢慢地下山了。
苏游是个食不厌精的人,生活稳定以后,也常常自己下厨,但家中的菜宥多半还是青荇亲自捉刀。青荇的厨艺得自苏游亲传,如今在这大隋的厨艺界估计也能排上些名次,虽然一些名贵的大菜做得少,但家常小菜还是色香俱全令人回味的。
冯凌波见苏游带回了朋友,自然也是卖力招呼,毕竟苏游带朋友回家喝酒还是头一次。于是王绩很快便在苏游的招呼声中尝到了美食,看到了美人,又喝到了美酒。
几杯醉生梦死下肚,王绩话便多了起来,并且开始吟诗做赋,或感叹身世,或非议官场,这也是文人的通病了,所以苏游并不在意,倒是魏征看着放浪形骸的王绩,就像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般,对于社会的不公自然感同身受,而后,酒亦越喝越多。
喝了大约有一个多时辰,侯君集便起身告辞离去了,魏征与他原本就好,自然也随他而去;却留下半醉的王绩,尤在那拉着苏游不放,一定要听他念诗,后者也不好推辞,只好强撑着精神不时为他鼓掌叫好。
后来实在出于无奈,也做了几首诗出来,王绩听着不断称善,又举酒相庆,这才醉了过去。苏游赶紧让冯凌波与青荇把他扶到客房,这才起身去洗澡,谁知洗完澡却来了精神,于是又点起了灯,回想着做蔗糖的程序,磨了墨一一落于纸上。
苏游写完后去看王绩时,却见他早已睡得迷迷糊糊,被子已经有一角触到了地上,还好屋子里因为有了炉子而不显寒冷。苏游进来帮他盖好被子,却为王绩与魏征的前途操起了心,尽管晚饭时候听他们说起将来打算时并没有片言之语希望留在东都之意。
一时又想起了魏征的感叹,遂不由得一阵苦笑。
“东都像个淘金场,个个觉得自己是龙胎凤种,太闹了。”
诚如斯言。
047除夕夜话
除夕夜,东都城内火树银花,皇城之中更是喜气洋洋。
隋帝杨广赐宴大业殿,五品以上官员以及二十三国使节全数列席,苏游因为年前进献的两项发明也破例在列,不过,在座的诸人中,除了杨广外,最尊贵的客人要算启民可汗了,其次则为高句丽的大对卢渊太祚,剩下的使者除了扶桑国的小野妹子有正式拜表外,其他二十余国来的基本都是商人,但他们的商人身份在这个夜宴中被杨广选择性忽略了。
众臣深知其中缘由,自然不会傻到问及这些朝贡者的官职。苏游忝陪末座,也就凑个热闹,旁边正好坐着宇文化及与贺若弼长子的贺若怀亮。苏游本想着多条朋友多条路,有心与他们结交,却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心中大是愤恨,心情也就郁闷起来,只想着早早出去看灯才好。
宴会上人多,敬酒之人此起彼伏,杨广也是海量,竟是来者不拒,两个时辰下来,看看天色将晚,杨广亦有些倦了,夜宴这才散席。期间苏游只与杨二薛道衡以及巴德等人用眼神交流数次,本来也想跟来护儿说上几句话的,却一直没有机会,只好怅然出来。
隋帝杨广回转观文殿,便叫王义快些把百官的贺表呈上来,显然,一边叼着牙签一边听人拍马屁便是这除夕的保留节目,想不到隋帝杨广有这样的恶趣味。
按惯例,百官都要在这一日上疏贺万寿,权作是给皇帝拜年。年节上下谁也不说丧气话,全都捡好听的写,所以隋帝杨广最喜欢的便是过年过节。
此时,闹心了整整一年的杨广,决定好好看一下这些贺表,以求身心愉悦,更好的沟通五帝。但再甜的蜜糖,吃多了也会腻。‘圣寿安康’、‘万寿无疆’看多了,也会让他觉着无聊。
杨广把手中的奏本随手一扔,道:“千篇一律的东西,就没有点新鲜的?”
边上侍奉的王义赔笑道:“这正说明,百官对陛下敬仰无二。”
杨广笑骂道:“嘴上抹了蜜一般,罢了罢了,不看了。”用脚一蹬那高高的几摞贺表,便把这些花花绿绿的奏章踹了一地。王义正要收拾,却看到其中竟有一个黑色封皮的,不由皱起眉头,心道:“什么人如此不懂事?”
王义有心要把那本奏折收起,却被杨广发话阻止了,他哪里还敢捣鬼,只好乖乖拿起来,双手举着趋向杨广。
隋帝面沉似水的接过来,扫一眼封面上的名字,乃是‘御史大夫张衡。’张衡最初仕北周,隋文帝时为太子右庶子,当时就是杨广的心腹,自大业以来,先拜黄门侍郎,再迁御史大夫,可谓恩宠无加。而两人在长久的合作中,除了上下级的工作关系之外,也算是知根知底的,所以杨广此时拿着他的黑色奏折,却也大概心中有数
直到打开看时,他的脸上果然泛起了笑容,宽慰道,“建平真是朕的知心人也。”
王义却在猜想着,这张衡到底是要弹劾谁呢?
隋帝杨广在暗自高兴的时候,苏游也到了家中,虽然此刻东都市民家家都挂起了灯火,府尹也下令放灯三日,同时取消宵禁,但更多的人还是习惯于与家人围在炉子边上,毕竟这是传统,更重要的是,这鬼天气真是太冷了。
苏游下筷之后,年夜饭也宣告开始,一家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对了,大家等等,我去拿酒。”苏游忽然想起了什么,起身离席。
“先生,这两坛醉生梦死还不够咱们喝的?”小九喊着话,还是跟着他走到了门口,却见苏游用手小心地扒开积雪,取出一个黑色的陶罐来。
“先生,这不是齐王特意送给您的上等三勒浆吗?我等下人,怎敢与你共赏此种美酒?”
后世很多以为三勒浆是胡人专用的烈酒,其实不然,三勒浆是一种果酒,入口微甜。在这个时代,三勒浆更类似于后世的香槟。
“不敢痛饮齐王送的三勒浆,怎又敢饮先生造的醉生梦死呢?来,大家同饮一碗。”苏游把那浅红的酒给每个人都斗了一碗,豪气干云地劝酒,并且还唱了几句后世的京戏,“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志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相似小说推荐
-
猎清 (步枪打蚊子) 起点VIP2015-08-20 清史民国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甲午的硝烟尚未散去。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再次迎来多灾...
-
赝医 (望平安) 起点VIP2015-10-05 架空历史 杨泽,一个现代小医生,在吃方便面时,不知怎么的,灵魂竟然被吸入进了碗里,重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