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朝大老板 (李四探花)



晚饭吃得差不多了,来护儿刚放下碗一会,来弘兄弟几个似乎事先约好似的纷纷退席,来雁北不用说也知道这是父亲要与自己单独谈谈的意思。

“雁北,陪为父散散步吧?”

来雁北点点头,两人往后花园走去。

此时夕阳西下,寒风阵阵,树冠上的积雪不时被吹落到小径上,来雁北此时想与父亲说几句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直到两人走到了习武场。那是后院西边的一处小广场,来雁北常常与几个兄长在此骑马射箭,有时也对阵拼杀,在这里留给她太多的回忆了。

“想跟为父的好好聊聊,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吧?”来护儿此时眼睛正落在兵器架上,虽然没有看向女儿,却似乎知道她想说什么,来雁北被父亲猜到心思,心里一阵难堪,只是点了点头,不过,这也只是她的下意识,原本她就站在父亲的身后。

“女儿啊,听说你已近三月不动刀枪了,岂不闻‘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的道理?”来护儿的声音很平静,虽然有责备之意,却让人感受更多的是关心。

“父亲也讲究非黑即白的吗?”

“非也。为父坚持的是用进废退,无论文采武功,一旦懈怠了,再想补救就得花更多的心力了,比如逆水行舟,你一收起船桨不划了,船就会被水冲到下游去。”来护儿讲的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如果这个时候有了这成语的话,他或许不用那么费劲,不过,也可看成是他此时创造了这个成语。

“女儿知道啦,明日必将重拾刀剑。”来雁北看着父亲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赶紧答应一声,但到底坚持不坚持的也还单说,最近一段时间的确是堕落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一直坚持的又是什么。

“你的事我多半也听闻了,前几日纳言苏威有意与我结为亲家,他家长孙苏灿亦是一表人才……”

“父亲。”来雁北此时听父亲说起苏威家事,却第一时间想到了另一个姓苏的,此时一声呼唤,打断之意明显多过娇羞之态。

“虽然如此,为父的当然不能答应了,至少要回来问问女儿不是?”来护儿这话说的,纯粹是为了取笑女儿,虽然来家不太讲究门阀的规矩,但结亲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传统。至于来护儿对于苏威提亲的答语含糊其辞,实在是因为后者属于关陇贵族,正是目前隋帝杨广着手对付的对象,来护儿久在宫中,这点风向岂能不知?

来雁北一时无语,按理说此时应该答应“但凭父亲做主”的,却又是不甘,一时想到红拂女时,竟不由得有些羡慕,如果自己也一无所有,或许会置之死地而后生罢?只是她没想到离她更远的卓文君,或许她们更相似些。

“听说内史侍郎虞世基后妻带来的继子夏侯俨尚未成婚,弓刀骑射都是极好的,又生得一表人才,更重要的是虞侍郎是会稽人,我想你们应该会有更多共同语言的。”

“虞侍郎是会稽人不错,倒与父亲一路,只是女儿与他什么干系?”来雁北听父亲说此话,怎还不知父亲的心思,所以第一时间指出了他的病句:第一,夏侯俨不一定是南人;第二难道父亲是要把自己嫁给虞侍郎?

“哈哈,我的女儿怎么急了啊?若是父亲急着让你嫁人,还跟你谈什么用进废退干嘛?好好的让你习学女红,相夫教子不就完了?”

“那父亲只是取笑女儿啊?”

“当然不是,我听说有个叫苏横波的孩子很不错。更重要的是,他只是一介书生,丝毫不懂什么叫武功,和谐社会当然喊打喊杀的不太好,可是,难免没有个万一啊。”

来雁北听着父亲的语重心长,心中一时平静下来,眼泪却已流下脸颊,此时寒风凛冽,她却感觉不到寒冷,又不由得轻轻答对父亲: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我会努力的。”

040胡商巴德

世博会是在十月下旬的第一次朝会上讨论通过的,虽然此次朝会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无关大局。

“丫理论基础一套一套的,如果不因此忘国的话,后世或许可以为他出一本书,名字可以叫《隋炀帝思想》。”太常卿高颎此时恶狠狠地想着,不过这的确是胡思乱想,——如果隋帝不因此亡国,谥号怎么能用贬义呢?

理所当然,这一次提出反对声音的依然是高颎,倒不是因为高颎喜欢和杨广唱反调,实在是如今这年轻的皇帝做事太过理想化,且不计后果。没错,他似乎永远只坚持两条原则:一,朕的想法于国有益,于大业有益,朕说的话永远‘伟光正’。二,如果你不同意皇帝的想法,那么请参照第一条。

“此乐久废。今或征之,恐无识之徒弃本逐末,递相教习。”当他在朝堂上说出此番话时,隋帝并不接话,其他朝臣也都鸦雀无声,君臣一时之间都对这位重臣不约而同地做了冷处理。

重臣吗?或许应该在这两字前面加个“曾经”。如今的高颎已经老了,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朝廷里的虚与委蛇,于是官也越做越小,从纳言变成了太常卿,而且,他也感觉到了自己越来越被边缘化,他甚至都看不懂那些因他推荐而占据要职的同僚,比如苏威,比如宇文恺,等等等等。

更可气的是,如今这世博会主要工作还是得太常寺来做,可他却不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提出反对意见。如果赞同是大违心意,那么反对就是逃避责任,于是在他说出那番话后心就死了。

哀,莫大于心死。

悲哀啊!高颎颓丧地坐在马车中,有那么一刻竟然想到了隐退,可自己当初为何还要响应他的征召回朝呢?又自叹道,“周天元以好乐而亡,殷鉴不远,安可复尔。”一时他又想起了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当然已死有年,可是她曾经的规劝就如同孔子听完雅乐,弦犹在耳,但高颎又岂是不知肉味而已?

也许回乡是个不错的打算,大约去乡下做个教书先生也是一种选择。齐郡的起点书院怎么样?毕竟离家乡不远。可是,瞧这倒霉名字……

正在高颎悲催地下朝,失魂落魄地吟咏着五柳先生的“胡不归”的时候,白明达已经坐在天上人间的大堂上对前来应试的姑娘们进行着海选。敢于用“海”字,当然说明数量不少,事实上,隋帝杨广还在朝堂上讨论世博会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计划,这除了说明他势在必得的决心外,还证明了这个帝王并没把臣子们的意见放在耳中。

大业二年东都的冬日,显然是一个可以用浓墨重彩涂抹的季节。随着朝堂上的讨论尘埃落定,各地乐人从各地浩浩荡荡地往东都方向飞奔,而两京人民也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纺织工作以供应乐人的彩服,丝绸缎带很快被采购一空,由此又衍生出粮食价格的高涨,地价的高涨,当突厥人民战战兢兢走过火树银花的过道进入东都的时候发现的是一个高消费的虚假而繁荣的都市。

击水,不起浪花,也泛涟漪。

高消费意味着高税收,意味着幸福指数,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当然,或许这只是于杨广而言。可他不知道的是,具有雄厚势力的门阀商贾同样兴奋不已,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一潭死水,死水里投机获利太过微薄,平时他们看着平静的市场时都恨不得冲进去兴风作浪,如今搭上了政策的顺风车,哪还不力争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人呢?

只是社会的财富并不是一块无限大的蛋糕,不是出手快的人抢大块的出手慢也能抢到小块的。而是,掠夺。双方对等的合作可能出现双赢,或者,双输。而革命的本质,无非就是掠夺。——或者抢别人的妻女财货,或者自己的妻女财货被人抢去。

世博会的开启并没有革命那么严重,但无疑是一场变革,由此带来的物价飞涨使得某些权贵富得流油,而更多的人则无家可归。难得的是,下了两场大雪之后,年前的天气终于毫无征兆地好了起来,所以表面上东都的集市依然繁华,街道依旧太平,而更多的人则习惯了报纸这种新生事物,同时也习惯了跟着报纸追随时尚。

最近《东都新闻》刊出的一篇强烈谴责扶桑国对天朝大不敬的文章就引起了东都市民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酒肆里那些爱国人士更是慷慨激昂,酒肆老板当然喜闻乐见,毕竟,慷慨激昂需要喝更多的酒。

“只要朝廷给我三千执鞭之士,我一定去扶桑灭了丫的!”

“切,还日出之国天子致意日落之国天子呢,真是无知者无畏,好像那个使臣叫小野妹子还是什么来着?瞧丫那破名字。”

“是啊,那岛国不过是石器时代,不知他们如今是否穿上衣服了。”

……

乐坊酒肆里面谈论最多的竟然是远离自己的遥远的国度,却无人关注大雪之后洛口仓的修建进度或是物价飞涨后东都人民如何过好这个年;真不知他们是好高骛远还是喜欢逃避,但报纸引导舆论,把国内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的做法显然卓有成效。

苏游此时亦在市集中闲逛,今年的世博会显然应该是全民运动,好像自己不参与进来就融入不到这个主流社会似的,于是他可耻地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以证明自己的确“来过,见过,以及……尝试着征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