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教坊的滥觞,恐怕可以追溯到管仲身上。他曾设“女闾七百”。“闾”是巷口的门,“女闾七百”就是说这条街上住着七百家(户)妓女,真可谓是足疗保健一条街了。不过,那时候的妓女属于公务员,不仅挂牌营业,而且受到政府的特别保护。
齐国是当时的霸主,霸主国所为当然获得了各国争相的效仿。越国随之成为最先效仿的国家之一,《吴越春秋》载:“越王勾践曾经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忧思者游之,以娱其意。”《越绝书》也载:“独妇山者,勾践将伐吴、徒寡妇置山上,以为死士,未得专一也。”这就是说,越王勾践将要攻打吴国,为了“鼓舞士气”而“劳军”,将失去家庭的孤寡女子和有过奸淫劣迹的女子都集中在一个山上,用以慰问军士及一些单身远离乡土的男子。
到了战国时代,城市进一步兴起,许多诸侯国的都邑都设有妓院,名曰“军市”,主要是慰问军队,但谁都可以去。无独有偶,西方正式设置妓院始于古希腊的政治改革家梭伦,只是他比管仲晚了半个世纪。
“横波,起点书院如何了?听说你和颜师古两人在那边弄得风生水起,真是令人欣慰。”杨瑓拍了拍苏游的肩膀,当先领着他和另外一人进入一件雅室内,分主从落座。
苏游当然知道他不可能在乎起点书院,否则也不可能大半年的不回去,谈了几句颜师古,对书院之事也是一语带过,毕竟书院离东都太过遥远,杨二大概无法想象书院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苏游倒是对他的关心表达了感激涕零般的谢意,然后开门见山道,“多谢殿下关心,不知殿下对未来有什么新的打算。”
“恩,对了,差点忘记给你们引荐了,南海苏横波,洛阳乔令则。你们多亲近。”杨二边说着边用肢体语言完成了两人的牵线搭桥,见到苏游乔令则互相拱手致意,又道,“令则是本地的能人,人脉颇广,最近做了很多事。”
苏游本来看着对面的乔令则,脑中有了一个精明汉子的形象,听杨二说得含糊,大抵也能猜出他是做什么的了,洛阳新建,地下势力本来就是一片空白,各方门阀一定会在这一块有所作为,乔令则作为本地人无疑有了先天的优势。想到这,苏游便再次拱手,“那苏游倒要向乔兄多多学习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们一文一武,可做我的左膀右臂。横波最近有没有新作?”
苏游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说了声“不辱使命”,便起身递给他一张图纸。
021两个大波
杨二只看了图纸的标题便大喊了一声“妙哉。”又道,“真是瞌睡了遇上枕头啊,本王正想着在东都开一间酒肆,横波便送来了酿酒之方。”
乔令则不解道,“殿下,赚钱其实不用太麻烦,兄弟们……”
杨二摆了摆手,微笑道,“令则,咱们是正经人家,自然要做正经的买卖,不要整天喊着打打杀杀的,传到宫里好说不好听啊。”
苏游点了点头,道,“游也以为开酒肆不是很赚钱的买卖,但殿下有此想法,必然大有深意,酒肆教坊之类的地方,三教九流,各种形色皆有,管仲当年开妓寨,也有收纳人才,打探消息之意。”
杨二不由鼓起掌来,却听屋门外有人轻叩,杨二叫了声“请”,便见三五个女色过来摆酒上菜来了,比起齐王府的美食当然差得远了,三人也只当这饭菜是一种摆设。直到众女退下,杨二才微笑着问苏游道,“横波一定有更好的买卖。”
“最好的买卖,当然是永远不赔本的买卖。”苏游说完这一句,其余两人一齐点头,乔令则甚至都想过去和苏游烧鸡头喝黄酒了,苏游的话一下就说到了他心里去,想着往日和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车拉女人的快意,又想着如今竟然被齐王一番花言巧语就投靠过来了,或许以后会有更好的出身,可是再不会有以前的肆无忌惮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艰难并且美好。
“当然啦,咱们是正经人嘛,不可能占个山头靠剪径起家不是?但我的想法大概也差不多,如果路上的那些买卖人都有我们的干股,岂不好?……”苏游还未说完,乔令则已经打断了他,“我还以为横波兄说什么大买卖呢,原来是给买卖人入股,咱们要有足够本钱的话还不如自己跑商呢?”
“令则,待横波说完。”杨二显然也不相信苏游的智商如此而已。后者果然点点头,给了杨二一个“你很了解我”的眼神,便接着道,“入股当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入股的钱从哪来,下面,我们就开始谈谈‘钱庄’的作用和操作细则。”
苏游虽然没做过银行方面的工作,但至少是懂得金融业“空手套白狼”的本质的,钱庄作为银行的雏形在这个时代出现,还多了仓库的功能,在存和贷两头收钱的前提下再进行投资,如果这都能搞砸的话,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够赚钱了。当然,开钱庄也要有“信誉”和“安全”方面的前提条件,而这对杨二来说都不是问题。
大概苏游太过惊世骇俗的思想震惊了他们,反正是他们听完苏游的想法后便一下愣住了,苏游以为杨二无法理解,想要重新组织语言解说的时候,杨二抬手阻止了他,“我能理解你刚才所言,收取利息和保管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咱们后续的投资需要斟酌。”
“对于投资,我还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一并说出来,大家研究研究何妨?”
“我最先想到的是低买高卖,有什么办法保证低买的东西一定高卖呢?我们需要的东西是当铺,准确点说,当铺就是一个大仓库,我们在有信誉的前提下,低价收取别人急于出手的货物,在限定时间内收取保管费,就是说,等别人想要赎回东西的时候要交保管费和货物收进来时的价格;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货物的主人没钱赎回,则货物归我们处理,可高价卖出,这么做可以保证稳赚不赔。但是需要有独特眼光的人坐阵才好,以免收到假货。”
苏游看见两人点头,又继续说其他的想法,“所谓盗亦有道,我们的财货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才好,刚才的方法就是急人所急,既能利人又能利己,下面说的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咱们大隋既是礼仪之邦,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或者说礼仪之邦教化蛮夷的工具是什么?当然是书。随着当今天子科举制度的推行,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了,可喜的是,我们有印刷术,有了印刷术我们就能为天子为天下的读书人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苏游说到这,又不免腹诽,似乎没有几年就到战乱时代了,恐怕没有几个人再又心情拿起书本了,可是,现在不说自己的想法,难道要对杨瑓问那么一句“杨二兄,您还记得东海之东那片广阔天地吗?”
“然后。说到报纸,报纸是书的衍生物,我们可以在报纸上面写上每日的新闻,比如说朝廷的诏令啦,大街小巷发生的趣人趣事啦,东南西北各方的货物价格啦,对了,还有广告,就是承接商家的广而告之,让商家在上面叫卖自己的货物。因为印刷术的方便,我们可以每日更新,让报纸成为东都人民的每日所需。你说,这样的好东西我们能卖多少钱?两文钱?不,那只是成本,十文钱一份,还不打折。一天就能卖一万份,再加上广告费,您算算到底有多少钱?关键还是影响力,是个人就问,今天看报纸了吗你内?知道报纸是谁发行的吗?再一回答齐王,您说,这多有面子?”
“这……这……”两人听了苏游那像《大腕》里那几个神经病的憧憬,似乎一下子就看到了美好前景。
“就这么办吧。先开钱庄,然后是印书和报纸。”杨二说到这的时候,倒没得意忘形,似乎想到了什么,便问,“横波,你对为朝廷效力有什么打算?”
“离开齐郡的时候我亦与师古谈起这个问题,当时说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做天子的官自然要给天子办事,可是天子和人民所想并不总是一样的,实在是两难啊。”苏游一番痛心疾首,实际则是两可不耽误。
乔令则暗骂“滑头”的同时,杨二也只好说了实情,“我把你发明的‘算盘’和‘活字印刷’进献陛下的时候,他很是高兴,当时就想见你一面,只是一时未便,听说今年科举考试中陛下特设进士科,以求奇才,到时横波必能一鸣惊人。”
“殿下你也知道,苏游散漫惯了,最怕束缚,还有考试什么的最讨厌啦。”苏游说的也是实情,高中以前他特喜欢考试的,可一进了大学校园,就开始讨厌起考试来了,可见喜欢还是有时间性的,比如说小学时候你喜欢学习好的同桌,到了高中你还是喜欢学习好的异性的话,可能脑子记有点问题了。
“一直没问横波生辰呢?心上可曾住人,要不本王替你张罗张罗?”显然,这也是表示关心的一种手段,杨二热心起来,也大有媒婆的潜质。
相似小说推荐
-
猎清 (步枪打蚊子) 起点VIP2015-08-20 清史民国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甲午的硝烟尚未散去。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廷,再次迎来多灾...
-
赝医 (望平安) 起点VIP2015-10-05 架空历史 杨泽,一个现代小医生,在吃方便面时,不知怎么的,灵魂竟然被吸入进了碗里,重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