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猎清 (步枪打蚊子)



为了尽可能多采购些粮食,也为了提前到这里看看情况,刘兴华便带着莫拉乎一行十余人,抵达这座边境地区最为繁华的边城。

看着那条后世的两国界河,刘兴华站在河边盯着河对面看了许久。似乎猜到刘兴华在想些什么,莫拉乎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刘兄弟,时候不早,我们还是先入城吧!”

刘兴华却没听到他的话一般,说道:“莫叔,你知道,看到这条河,让我想到了什么吗?你知道,不久的将来,在这条河里会上演什么吗?”

听到这些庆,莫拉乎叹息一声道:“国微势弱,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我知道你的抱负,可现在我们还要忍着。这里当家做主的,还是城里那帮人,明白吗?”

对于当年在这座城里签定的条约,让大清失去了近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条原本都属于大清的黑龙江,如今却成了两国共有的事情,莫拉乎多少也是痛惜的。

可这种事情,对于他而言,就算再看不过去也无能为力。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是发生在咸丰年间的事情,距离现在也有四十多年了。

听着莫拉乎的叹息,刘兴华却清楚,不久的将来,这座边城将付之一炬不复存在。眼前这条河流中,也将横尸飘流。这种惨绝人寰的场景,不久便会出现。

想到这里刘兴华又答非所问般道:“莫叔,河对面是不是还居住着,很多大清的百姓?”

不明白刘兴华为何问这话,莫拉乎却点头道:“不错,虽然那边割给老毛子。可对面还有不少大清百姓,平时他们买卖东西,都会渡河来这边。你想做什么?”

‘莫叔,接下来怕是要幸苦你一趟。不管用什么办法,尽量将生活在那里的百姓,招揽到漠河或者这边来。实在不行,也必须在那里安插眼线,随时关注形势变化。

有些事情,我真的没办法跟你老解释。可我能告诉你的便是,不出半年时间,那些百姓如果没过来,他们全部都将变成,这条河里的浮尸。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一听这话,莫拉乎同样一脸惊骇的道:“不会吧?生活在那边的大清百姓,至少也有上万人。老毛子真的敢,做出如此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面对莫拉乎的难以置信,刘兴华却苦笑道:“莫叔,你何时见过老毛子,把大清百姓当人看?对他们而言,那些百姓不走,迟早是个威胁啊!

总之,我在这里恳求你老,一定要想办法。不管是骗还是拐,我都希望你能找人,将那边的百姓迁过来。只要他们过来,我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意识到刘兴华怕是知道些什么,莫拉乎最终咬牙道:“行,既然你都这样说,那我便想想办法。实在不行,我就找这里的副都统,让他以官府的名义,将那些百姓迁过来。”

最近刚收到寿山回信的莫拉乎,也有了不小的底气。他恳请寿山,筹建一个团练的申请,如今正在批复当中。这让莫拉乎很感动,身为一方将军的寿山,还记得他这个朋友。

等收到批复,莫拉乎便能以民团统领的身份,跟这里的副都统接触。到时花点钱,让对方迁移河对岸的百姓,相信对方应该会卖他一个人情。

毕竟,生活在那边的百姓,虽说故土难离。可处于老毛子的管辖下,他们同样过的倍受欺凌。总之,这件事情,他既然答应下来,便会用心去做好。

明白有些事情急不来,也不可诸事尽如人意。可只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刘兴华都会尽力去扭转,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能救一命,那也胜造七级浮屠啊!

到了这里,越发感觉时间紧迫的刘兴华,也清楚有些布局要加速。清风山基地的建设,怕是要提前了。等结束这次瑷珲之行,他就要带人二打清风山。

将那里拿下之后,他便有了一明一暗两处基地。而到时新一轮扩充的部队,或许可以让他在漠河与瑷珲接壤的地方,寻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再修建一个军事基地。

只有多做一些准备,他才能在大变来临之时,给入侵的老毛子一记重拳。让老毛子清楚,莫伸手,伸手必被打的道理。给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撑起一片安宁的天空来。

第八十章时刻准备着

做为大清朝护卫北方门户的军事重镇,瑷珲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连接着通往漠河、呼玛的商业交道要道,来往北方行商的商贩,大多都需要入住此城。

就连控制黑河另一面的老毛子,也是看出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才有意逼迫清廷划江而治。吞并了清朝历来的右岸国土,还垂涎着此刻依然属于清朝管控的左岸领土。

也是清楚这里特殊的军事战略位置,清廷在此常设一位副都统,领兵训练防范对面的沙俄军队之余,也管理着这块苦寒之地的民生经济。

从早上出发,傍晚时分才赶到这里的刘兴华,在江边待了许久之后。终于不再多做停留,跟着莫拉乎走进了这座,看上去还歌舞升平的瑗珲城中。

看着守城的清朝兵勇,那懒洋洋的样子,刘兴华也觉得。指望这些兵勇守城,还不如指望母猪能上树呢!面对他们这一行十余人,带枪入城竟然不管不问。

当然,也不是没管没问。只是打头的莫拉乎,甩出一锭五两的银子,这些兵勇便眉开眼笑般,目送着刘兴华等人入城。这贪钱的素质,令刘兴华更是皱眉不止。

反倒是领路的莫拉乎,显得很平静的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钱买个平安买个自在,也是好事。这年头,当兵日子过的苦,当这种边城兵日子过的更苦。

虽说来往城中,背枪的人不少。可真要这帮兵勇,有意上来找麻烦的话,我们少不了还要上衙门一趟。所以,花钱买路,在这大清朝那里都管用。”

对于莫拉乎的解释,刘兴华也显得很无奈的道:“是啊!整个大清朝的守城兵,都是这种德性。这大清朝,又怎能不亡呢?算了,先找住的地方吧!”

对这话莫拉乎笑笑不作答,此次他们来瑗珲城,想当天离开,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出来之前刘兴华等人就做好,在瑷珲城住一到两晚的准备。

相比漠河城里,大多都是酒肆兼营客栈。这瑷珲城里,却有专门供行商投宿的客栈。里面有吃饭的地,也有住宿的房间,连喂马的都专门备着。

看着莫拉乎一行十余人进店,门口的店小二笑的眼睛都眯起一条缝,打着秋讨好道:“几位爷是投宿的吗?小店有上好的客房,上好的酒菜,还请几位爷里面请。”

望着一脸谦卑的店小二,充当领头人的莫拉乎,很快道:“六间上房,另外置办一桌酒菜,顺便把我们的马好好喂一下,喂精料。伺候好,爷少不了你的赏钱!”

一听有赏,店小二越发的高兴,很快高声唱出莫拉乎所提的要求。店里的掌柜,听到来了一帮不差钱的主,自然也是分外高兴。

随着莫拉乎让掌柜,找了六间相邻的客房,这才丢出十两银子交给掌柜。另外一直端茶送水的店小二,也被莫拉乎赏了二钱碎银子。

有钱就是大爷,这道理在后世管用,到了这个时代同样管用。平时在村里,非常扣门的莫拉乎,到了这里却显得非常大方。这让刘兴华觉得,带他同行真带对人了。

将马上一些个人用品提下来,刘兴华一行人背的枪,也引起不少食客的注意。这种崭新的快枪,很多食客似乎都认不出来。都在猜测,这枪到底是那国产的洋枪!

听着这些人的讨论,莫拉乎也没过多理会,找了一个靠窗的大桌子,一行人便坐了下来。看着陆续端上来的酒菜,众人也觉得有些口水翻涌。

就在这时,莫拉乎却将端菜的店小二叫住,询问道:“小二,爷想跟你打听几个事。这城里那家粮铺的粮多?如今城里的粮价又是多少?”

先前得了赏钱的店小二,一听莫拉乎的话,立刻笑着道:“几位爷,想必是做贩粮买卖的吧?这城里最大的粮铺,自然是李家粮行,从来就没听他们铺子缺过粮。

至于如今城里的粮价,倒比往年贵上不少。前些日子,一石粗粮要卖二两五钱银子。这个时候,怕是涨到三两左右一石吧!具体多少,小的还要问一个掌柜才知道。”

听完店小二的话,刘兴华也稍稍有点皱眉。按他所了解到的情况,这粮价比漠河确实便宜些。可真要算上运输的费用,其实也没便宜多少。

一石粮食,换算后世的公斤,差不多是九十公斤。九十公斤粗粮,换成一个五口百姓之家,只怕最多吃上一个多月。可三两银子,普通百姓一月怎么赚的到呢?

这次刘兴华他们来瑷珲城,带了将近五千两银票。如果全部用来买粮,连二千石粮食都买不到。这多少令刘兴华觉得,这粮价确实有点高。

这年头银子值钱,普通百姓买个东西,大多还是使用铜钱。所以,五千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到了如今,只能买这么些粮食,刘兴华多少觉得粮价有些高了。

而且这年头粮铺所售的粗粮,大多指的是玉米跟高粱之类的粮食。而大米跟面粉,一般都会被称之为细粮。而普通百姓,大多都以粗粮为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