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夏翔总算知道了杨廷鉴绝对不是什么穷鬼了,这败家子只好独自先走了,夏翔绝不是死心了,而是打电话通知周炳这个官二代,至于他们有什么阴谋现在还不得而知。
其实,夏翔注定要百忙一场,华国现在全国性的反腐,周炳这个官二代很快就和他老爹一起被送进监狱。(落叶本来想继续写周炳这个人物的,但是怕踩到红线,因为涉及到大老虎了,所以就到此为止吧!兄弟们理解,落叶也无能为力。)
杨廷鉴和夏梦琪买好车以后,就去阿玛尼西服专卖店买了几套顶级的西服,最后两人又去买了一套别墅,这套别墅距离夏梦琪家的别墅很近,同时还把夏家租给杨廷鉴的那件仓库也一同买了下来。
晚上的时候,杨廷鉴回到了仓库屋,就通过网络,在海上市种子公司订购抗盐碱杂交种子,比如抗盐碱交杂棉花,大豆,番薯,小麦,玉米,海稻86公本和母本等,杨廷鉴一共订购了三十吨抗盐碱作物的种子,普通高产杂交种子二十吨,这五十吨杂交种子,花了两百多万。
这些抗盐碱作物只有水稻类需要自己用公本和母本育种,其他的作物都不需要育种了。
第141章倒运物质(求收订支持)
前次带到大明的钨钢材质的无缝管钢已经不多了,这一次杨廷鉴又订购了一些,总数二十吨,其中造火枪的无缝管钢十五吨,造炮的无缝管钢五吨。
第二天中午,杨廷鉴订购的种子和无缝钢管全部送来,他们这么快把货送到,因为杨廷鉴全部选本市的公司订购的。这次订购物质比较多,那些装卸的工人到傍晚时分才把所有货物搬进仓库。
杨廷鉴现在有钱了,对待工人师傅也是十分大方,每一个参与装卸的工人被领到了一千块的辛苦费。
当然晚上杨廷鉴就用“时空之戒”把这些物质运回到了通州,然后杨廷鉴就接着穿回现代,白天和夏梦琪卿卿我我,晚上回到已经被他买下来的那个仓库屋子,上网订购各种物质,钱不是问题,夏梦琪已经把卖掉汝窑瓷器的几个亿划到杨廷鉴的卡上。
首先订购的就是抗生素生产线,杨廷鉴一问,结果没有被吓死,一套年产一千吨抗生素的生产线就重五百吨,再一问工艺,那更是复杂得不得了。
最后杨廷鉴没有办法了,只好订购了几罐各种抗生素的孢子原液,杨廷鉴打算用土办法自己搞,这方法也是杨廷鉴从网上搜集来的,就是像发馒头一样。
先用煮几大缸用浆糊,等浆糊冷却后,在把抗生素的原液倒在浆糊里面,接着搅拌均匀,然后密封。
青霉素就在浆糊里面发酵了,等十五天后。就把浆糊倒一大半,小半留着继续添加浆糊,进行第二次发酵。倒出来的浆糊先蒸煮去毒,然后搓成小丸子晒干,这原始的抗生素药就算成了,当然效果肯定没有现代的好。
最后订购的就是纺织机了和蒸汽机了,这次杨廷鉴全部订购的国产货,一台三万瓦的蒸汽机大约可以带动十台一百八十滚筒的纺织机。
一台纺织机大约一吨重,一台蒸汽机大约重四吨。杨廷鉴一口气买了三百台纺织机和三十台蒸汽机,这总重量就是四百二十吨了。再加上杨廷鉴已经使用掉的九十吨,那么杨廷鉴只剩五百一十吨的运送份额了。
“时空之戒”的运载量只有一千吨。到不前为止,杨廷鉴已经用掉了九十吨的份额,等造船厂和纺织厂一建起来,那需要的机器可就多了。这运载份额杨廷鉴绝对不敢浪费的。
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业开始的。杨廷鉴打算沿着别人成功的路走,这样也少走弯路。
因为杨廷鉴这次订购的纺织机和蒸汽机比较多,所以需要等待几个月才能提货,经过协商双方约定五个月后提货,最后生产厂家要求杨廷鉴还付了两百万的预付款,杨廷鉴毫不犹豫地把预付款给了。
翌日,杨廷鉴就穿回通州,然后请自己的兄长杨廷枢回老家一趟。当然要带上杨廷鉴买回来的种子,关于种植方法。杨廷鉴也用繁体打印好了。
红娘子带着几千流民去了海盐县,杨廷鉴的家乡,那里有数不清的盐碱地,距离大海几十公里的范围内,都哪种冲积形成的盐碱地,光是海盐县就不下五百万亩,整个中国有十五亿亩这样的盐碱地。
这些种子就是杨廷鉴为红娘子准备的,想来他们应该到了海盐县,红娘子走的时候带着十多万两银子,这些银钱足够他们开荒支出了。
杨廷枢已经放弃参加科举考试了,现在已经在打理四轮马车作坊,现在四轮马车作坊的生意可红火了,根本就供不应求。但是杨家兄弟离家这么久,总要派一个人回家去看看,杨廷枢就是最好的人选,还有那宝贵的抗盐碱种子也需要运去。
杨廷鉴在送走了兄长后,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这武器的打造,蒙古骑兵的纪律训练都不能放松,怀柔前安岭铁矿的生产情况也要关心下。
杨廷鉴最关心还是武器作坊,在回来的一件事情就是去武器作坊看看,王大牛听说杨大人来视察了,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小跑到杨廷鉴前来汇报情况和聆听指示。
杨廷鉴已经在火器作坊走了一圈了,几百个工匠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看来王大牛把这个火器作坊管理得不错。
“卑职王大牛参见大人……”
王大牛的心里那是万分感恩他们的杨大人,王大牛本来就是一个饿得快死的纤夫,结果被杨廷鉴看中,提拔到这火器作坊坊主的位置上,他的年薪比一个七品文官都高。
一个七品文官的年俸才六十两银子,而王大牛已经是一百二十两的年俸了,在这工匠地位低下的大明朝,这是不可能想象的,现在王大牛的一家人,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王大牛能不对杨廷鉴感恩载德吗?这个是必须的。
“王百户,前次运来的无缝钢管可使用完毕?”
“禀报大人,还未使用完,因为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生产板甲。”
杨廷鉴前次带了十五吨无缝钢管,也不知道王大牛生产了多少武器出来:
“你先说说这造武器的消耗情况?然后在说说你这段时间生产了多少武器?”
“是的大人,造一支火枪需要十斤无缝钢管,造一支骑兵用五眼铳需要十五斤无缝钢管,造一门神威火炮需要无缝钢管一千斤,打造一套板甲需要三十五斤炒钢。
这段时间卑职总共造了三千多支火枪,一千多支五眼铳,一千多套板甲。”
“不错了,钢铁可否够用?”
“大人,钢铁足够了,怀柔前安岭那边已经炼出钢来,咱们现在已经有富足的钢铁。”
“怀柔钢铁厂炼出钢了?”
杨廷鉴一直没有去关心怀柔那边的钢铁厂,把银子和账房丢给段金生后,就没有在过问了,想不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炼出钢了,实在让人惊讶。
“是的大人,我亲自去看过,段金生按照大人给的图纸建造了一座土平炉,在加上有蒸汽机帮着鼓风,一天出四炉钢不是问题。”
“不错,本官抽空就去看看怀柔钢铁厂。”
……
ps:本书终于上架,求兄弟们支持,恰恰过度章节上架,实在悲剧,过度章节不是很热血,很快就过去。
第142章崇祯的阳谋
“大人,这富裕的钢铁放着也是浪费,不如咱们打点农具来卖,这样也可以减轻大人的负担不是。”
“当然可以,生产农具的作坊也由你负责吧!需要多少人手你自己拿主意,回头写个呈条给我就行,记住一定要和咱们的火器作坊分开,火器作坊禁止任何闲杂人员进入。”
“卑职明白了。”
杨廷鉴以为视察完火器作坊,就可以安心下来读书,好迎接即将到来的会试,现在又泡汤了,怀柔那边的钢铁厂必须要去看看,如果土平炉真的有效,杨廷鉴必须扩大钢铁厂的规模。
钢铁是工业革命的基础,这个毋庸置疑,没有钢铁搞个毛的工业革命啊!那个不是扯淡吗?
正当杨廷鉴准备去怀柔的时候,一个内侍又来传达崇祯的口谕,意思就是让杨廷鉴进京议赏。
议赏就是说对杨廷鉴的封赏还没有定下来,看来周延儒没有少放烂药,既然崇祯心里过意不去,杨廷鉴为国立了如此大的功劳,说什么也应该表示下,所以才有内侍前来传达崇祯的口谕。
杨廷鉴在接到崇祯的口谕后,二话不说,就直接跟着传达口谕的内侍回京。其实杨廷鉴也正想找崇祯商量购买龙江造船厂呢!现在杨廷鉴算是看透了大明这帮官员,就算是誓死不降的清官,也是毫无作为之人,之乎者也救不了华夏。
杨廷鉴打算自己动手,先把战船造出来。然后在夷洲站住脚(夷洲就是台湾),不要担心没有人,现在大明无地的流民实在太多了。
有了基地。才能发展,夷洲这样的化外之地,才可以任意挥洒,不会有太多的约束,才能最快地壮大自己的实力,等自己的实力足够的时候,就可以去殖民其他地方和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和美洲,那可是海阔天空的好地方啊!
当天下午,杨廷鉴就在乾清宫见到了崇祯皇帝。只有王承恩陪伴在崇祯的身边。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问鼎天下 (林半峰) 创世VIP2015-06-25完结重生汉末,逆天改命。在乱世中生存,只有强大,更强大,比所有敌人都强大!“碰到比你强大...
-
我的东北军 (飞星骑士) 铁血VIP 军事科幻这部小说讲的还是一个穿越回到过去的老故事:一个普通当代大学生的意识穿越时空阴差阳错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