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球殖民 (落爷孤独)



“姜总兵,本官送你一句话,不管将来局势如何危险,千万别投降大明的敌人,否则本官屠你满门……驾……出发。”

杨廷鉴说完后,就翻身上马疾驰而去,留下一脸惊愕的耿如杞和姜瓖两个人,耿如杞只是吃惊,而姜瓖整个脸都被气得乌青了,这杨廷鉴实在太不给面子,实在太狂妄了。

只要姜瓖投降了大明敌人,这杨廷鉴就要屠杀了他姜瓖的满门,姜瓖能不急嘛?

“狗日的……杨廷鉴,你……你要屠杀老子满门……你也配……老子手中有……十万……十万大军……每人吐一口唾沫都淹死你狗日的。”

姜瓖说道自己手中有十万大军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是中气不足了,姜瓖手中的战兵和卫所军,按照名册加起来的确有十多万,可那都是数字,当不得真,那玩意儿就是用来忽悠崇祯皇帝的。

耿如杞惊愕片刻,若有所思地看着姜瓖,耿如杞可是山西巡抚,掌管山西的所有军政,这姜瓖当然算他的手下,现在才崇祯三年,还没有发展到文官完全对武将失去节制的时候。

现在大明的敌人不外乎就三个,流贼、蒙古鞑子、建奴。如果姜瓖投降了,那么首先要杀的就是他耿如杞,耿如杞能不上心吗?

杨廷鉴可是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锦衣卫的情报系统,耿如杞还是有所耳闻的,耿如杞此时就在怀疑是不是杨廷鉴杨廷鉴故意漏口风给他,让他防备着点姜瓖。

这可是冤枉姜瓖了,杨廷鉴指的今后十多年后,姜瓖投降李自成的事情,姜瓖在投降的时候,就把山西的巡抚等所有文官杀戮一空,这货同样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

等李自成败逃后,姜瓖又投降建奴,然后把李自成留下的所有文官也一股脑儿给杀了,最后这货又反清归明,结果被自己的部下给宰了。

但此时的姜瓖的确没有和大明的敌人有任何的勾结,耿如杞看着姜瓖的眼神,让姜瓖心里不由得一阵慌张,连忙跪下磕头如蒜:

“巡抚大人啊!卑职可没有与任何大明的敌人有所勾结啊!卑职冤枉啊!如果卑职和大明的敌人有所勾结,那杨阎王会饶过卑职吗?那杨阎王没有杀卑职,那就说明卑职没有勾结外敌啊!请大人明察。”

……

第133章内阁的算计

“哼……你好自为之吧!”

耿如杞说完就拂袖而去,末了还丢下一句话:

“本官打算扩编抚标营到五千,本官不日就到你军中挑选精锐之士。”

“卑职遵命……砰砰……”

姜瓖又连忙地磕头,等耿如杞走远以后,姜瓖就立即从第三爬起来,直接就开始骂道:

“耿如杞,你想要在老子的军中挑选精锐之士……没门,狗日的杨廷鉴,老子又没有睡了你女人,干嘛坑老子啊!真是冤枉死老子了……我的妈耶……狗日的杨廷鉴。”

十多年后,当李自成秉承大同城下,姜瓖才明白杨廷鉴那句话的意思,而那时的杨廷鉴更加强大,这种情况下姜瓖还敢投降李自成吗?这且是后话。

几天之后杨廷鉴带着车队到了虎峪口,木乘风现在管理着这个部落,杨廷鉴前次留给了他几百人,现在杨廷鉴又拨给他火枪兵和重装步兵、骑兵各三百人,外加神威火炮六门,这下木乘风指挥的可是一个满编的合成千户队了,总兵力一千五百人。

另外杨廷鉴还给木乘风留下了三十万银子,有了这笔银子,木乘风就可以从容地把虎峪口修筑成一座不错的防御堡垒,而那些参加劳动的蒙古人,也可以出劳力来赚取银子。

对于这些蒙古人,杨廷鉴告诫木乘风,不能太苛刻,最好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听话的就有胡萝卜吃,不听话就是用大棒伺候。

杨廷鉴在离开虎峪口的时候,单独还交代木乘风,如果情况情急,一定要把手中的神威火炮给炸毁了,炸毁的方法也简单,就是往炮口里面填石头,填满塞紧就可以了,然后点燃子铳就可以把神威火炮炸毁。

那五千多名加入锦衣卫新军的蒙古战俘也跟随杨廷鉴一起回京,杨廷鉴对这些蒙古骑兵的家属和他们本人可是不错的,安家的银子和军饷完全和锦衣卫新军一样的待遇,就连平时吃的也是一样。

杨廷鉴一点都没有歧视这些蒙古骑兵,而当成自己的兵来养了,为了养这五千多骑兵,杨廷鉴的花费也是巨大的,当然杨廷鉴收获的也是那些蒙古人忠诚和效死。

但杨廷鉴还是有两手准备,他们如果不忠诚效死,不光他们本人要被砍脑壳,他们的家人也会被宰了喂狗,银子和威慑双管其下,外加锦衣卫新军严格的军纪约束,这些蒙古骑兵除了效死,别无选择。

现代人的阴险程度,尔虞我诈比古人可要厉害多了,杨廷鉴这个后世穿越来的现代白领,已经算得上烂师爷级别了,腹黑的手段那叫一个顺溜。

整个车队又连续行了几日,到达八达岭长城关口,突然夜不收带回来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人,他说自己的宫里出来的公公,要求见杨廷鉴。

杨廷鉴看着眼前这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当下心里就确定此人的确是一名太监:

“你说自己是宫里出来的太监,求见本官可有什么要事?”

“请杨大人屏退左右……万岁爷有口谕给你……”

但杨廷鉴还是让人验看了追命太监的腰牌,在确定无误后,杨廷鉴屏退了左右,然后塞给那名太监一张百两的银票,杨廷鉴送银子给这名传达崇祯口谕的太监,到不是想巴结于他,而是不想给这名太监下跪。

前来传达口谕的太监在见了银票后,自然是眉开眼笑,杨廷鉴没有下跪接口谕的事情也就被他自动给过滤了。

稍许,那名太监模仿崇祯的口气煞有介事地说道:

“杨爱卿,奏章朕以收悉,卿忠勇勤勉,朕心甚慰……朕之里库空虚,爱卿速押抄没返京,以充里库,为要。”

大明的内府诸库分别存放不同的物质,他们都由各部把握,皇帝的小金库叫里库,里面的银子叫内幣。

崇祯让太监假扮平民前来传达口谕,就是崇祯不愿把这些银子落到户部去,而是直接掌握在他的手里,但崇祯又不想做得太明显,所有就让太监假扮平民来给杨廷鉴传达口谕。

对于崇祯的这个要求,杨廷鉴没有拒绝的理由,崇祯作为皇帝,绝对喜欢的是天下太平,不希望官员贪污,但是大明那些官员,可是人人贪污受贿,这么大一笔银子,如果落到户部,又有多少会用于实事呢?其实就算崇祯掌握了这笔银子,大明的一些制度不改变,这些银子同样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最后只能成为唐僧肉。

杨廷鉴整个队伍绝对没有一名士兵是步行的,全都是乘坐马车和战马,所以速度很快,差不多每天可以进行百里……

京师内也听到了杨廷鉴在山西诛杀八大奸商卖国贼的事情,民间传说纷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内阁和六部尚书眼睛盯着了这些银子,所以这帮人连忙召开了一个小型的秘密会议,会议的地点就是周延儒的家里面。

大明朝廷的岁入才四百万两,而开支高达一千多万两,很多支出只能一拖再拖,大明现在到处天灾**,边关战事频繁,可大明那点可怜的岁入,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大明这个烂摊子的家并不好当,今上又是求治心切的人,这没有银子如何能办事啊!这不,天上突然掉银子了,崇祯居然下旨把山西的八大商人抄家灭门,光抄没的银子就有两千多万年,内阁不打这些银子的主意那是绝无可能的。

不管这些商人到底有没有卖国,他们给鞑子和满清走私那是一定的,杀他们也不冤枉。内阁和六部尚书这次聚会,当然不是想去和崇祯争辩这八大商人是不是卖国贼,他们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想把抄没的两千多万两银子收入户部。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内阁的五位大佬,还有六部的尚书,总共十一个人。别看这些文臣平时都斗得死去活来,但是他们在对待皇帝的问题上,那是惊人的一致,这些文臣最喜欢的皇帝就是万历那样的,几十年不上朝,也不过问政事。

这些文臣的意思就是皇帝就应该在深宫里面闭门造人,治理天下的事情就由他们包办了,可崇祯明显不是这样的君王,所以崇祯与手下这帮文官矛盾还是蛮大的。

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关门闭户在周延儒的家里面密谈了一上午后,就各自散去,看来他们已经商量了方略,那就是如何把这些银子给截留下来。

【求喜欢本书的兄弟们收藏,生死存亡之道,不可不求啊!!!】

……

第134章算计开始

话说杨廷鉴一路风尘仆仆,于十二月十一日到达京师,装着黄金的马车悄悄地离开整个车队,绕道去通州。

五千多加入锦衣卫新军的蒙古人,全部下马,然后相互帮忙捆绑一下手腕,再用绳索穿成长长的一串。这些蒙古人当然是当俘虏的,杨廷鉴这次回京可不光是给朝廷送抄没的银子,另外还有一个要紧的事情就是献俘阙下。

等杨廷鉴到达京师永定门五外的时候,就被惊呆了,那简直是人山人海,整个官道两边彩旗飘飘,还有无数的百姓挥舞着手中的彩纸做的小旗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