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球殖民 (落爷孤独)



崇祯只要银子和名声,所有的坏事都是杨廷鉴干的,不关他这个圣天子什么事情,如果杨廷鉴办砸了差事儿,那所有的黑锅都是杨廷鉴自己背。

杨廷鉴看着崇祯的表演,心想。你这小子演戏都演不好,既然是诉苦嘛,怎么也要来点悲伤的表情吧!而崇祯就是一只准备偷鸡的小狐狸,一双并不大的眼睛,滴溜溜地在杨廷鉴身上乱转,杨廷鉴可不想和崇祯有基情。连忙说道:

“陛下,不如这样,前次微臣就启禀过陛下,大明亿兆百姓,每人一年吃十斤盐,那就是十亿斤以上,按照大明现在赋税是每斤十文,那么大明收到的盐税大约为一千万两每年,而现在陛下收到的盐税才一百万两。其余的被贪官,奸商,私盐贩子共同侵吞了。如果让微臣来管理盐政,微臣可为陛下每年提供五百万两银子。

另外还有市舶司,自从隆庆开关以来,月港市舶司的收入只有区区的两万九千余两,如果让微臣来打理市舶司,微臣可为陛下每年交纳一百万两银子。”

崇祯内心很惊喜。但是杨廷鉴提出的职位太大了,崇祯并无法满足他。但是这个可以心平气和地商量吗?崇祯立即用商量的口吻说道:

“爱卿啊!内阁一定不会同意把天下盐政交给你,其中的关节我想爱卿定然是清楚得紧,朕看不如这样,扬州知府出缺,无数双眼睛都盯着这个天下肥缺,朕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帮爱卿抢下这个扬州知府,爱卿就以扬州知府的身份帮朕清理盐政吧!市舶司朕也一并交给爱卿,可爱卿每年必须向朕上交一千万两银子。”

崇祯可是贼精得很,一个扬州知府和市舶司就要杨廷鉴上交一千万两银子每年,这简直比抢八大汉奸还来钱。这坐地起价,落地还钱,杨廷鉴可不会这样好说话,这该争还得争。

“陛下啊!这太多了,微臣没有办法,两淮的盐只占天下五分,就算微臣把两淮盐业整顿好,也搞不到那么银子,在说扬州还有两淮盐运使这个部门,两淮盐运使可是从三品的大员,微臣这个扬州知府怕是会被掣肘的。

要不这样,陛下顺道到把两淮盐运使的职位也给微臣吧!这没有人掣肘微臣,微臣也许可以勉强完成任务,另外关于市舶司,微臣也是这个意思,不能有掣肘,不然微臣真是没有办法完成陛下的任务。”

崇祯也为难啊!这杨廷鉴是新科状元,当上翰林院编修也没有几天,要不是有几件泼天的大功,是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提拔的,当然崇祯想用杨廷鉴去当爪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提拔就是自己要爬,上面还要有人提才行,杨廷鉴刚好两样都占了,不然杨廷鉴不可能从一个六品编修直接当扬州知府。

翰林院编修在国泰民安的时候很吃香,那是国家未来的储相,可是现在北方却是烽火不断,很多人翰林院的官员已经不想呆在京城了,而是想外放南方做官。

崇祯说什么也不把两淮盐运使的职位给杨廷鉴,这可是从三品的大员,但是杨廷鉴就是不松口,没有办法的崇祯最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爱卿,不如这样,朕把两淮盐运使召回京师就是,而两淮盐运使就由爱卿暂管,爱卿意下如何。”

这两淮盐运使一般是都是朝廷派遣的盐科御史担任,任职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和巡抚的性质一样。杨廷鉴指定这是崇祯最大的让步了,便点头答道:

“那微臣领命,每年向陛下上交一千万两银子,但是今年只能算半年。”

崇祯见杨廷鉴答应下来了,立即笑颜如花地说道:

“当然,这个当然,现在已经五月份了,爱卿上任后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这时间紧迫,希望爱卿立即起程。”

……

慈庆宫的议案皇后此时也是春情荡漾,可是她却不能随便见到杨廷鉴,这外臣要见懿安皇后可不是那么好办的。

懿安皇后张嫣已经策划了一个惊天的计划,这守活寡的日子她再也不想过了,他想去追寻自己的幸福。

杨廷鉴前脚离开紫禁城,懿安皇后的惊天计划也开始实施了,这不懿安皇后让春花去见崇祯,她想回家祭祖。

而崇祯对懿安皇后是极为敬重的,但凡懿安皇后的要求,都不会拒绝,但是这次崇祯皇帝担心懿安皇后的安全,让懿安皇后待建奴彻底退出京畿后才起程。

懿安对于崇祯的这个安排,当然也是认可的,再说她的这个惊天计划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懿安皇后的堂妹春花,第二天就先行出宫省亲去了。

……

第234章微服扬州

杨廷鉴的任职文书,出奇的顺利,大多数想着那些无主之地的官员,巴不得杨廷鉴立即滚蛋,所以崇祯在早朝上一说起此事,所有大臣纷纷表示赞同。

对于杨廷鉴的任命,说不上的升职,也说不上是贬滴,毕竟扬州知府都是从四品的实官,但是杨廷鉴也远离了朝堂,成为储相的机会也就更加渺茫了,这就要看当事人的追求是什么了。

反正杨廷鉴对自己职位那是非常的满意,复社的另外两个魁首张溥和吴伟业就非常替杨廷鉴惋惜,两人也到龙门客栈来劝过杨廷鉴,让他继续留在京师,留在翰林院熬资历。

杨廷鉴好言谢绝了两个兄弟的好意,收拾妥当后就启程。其间还有还有一个人来投奔杨廷鉴,那就是和杨廷鉴同科的黄素朗,黄素朗这人特别正直,敢于言事,其实这也是一种才能,杨廷鉴就把黄素朗安排到了军法处。

杨廷鉴可不是单身赴任,而是带着虎贲军和大量的物质,四轮马车肯定不够,好在通州就是大运河的边上,直接用船运输就是了。

虎贲军需要搬迁全部由总管粱财负责,武器四轮马车作坊肯定要搬迁,怀柔铁矿肯定无法搬迁,今后怀柔铁矿的出产,也主要是用来销售,如果运到扬州,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虎贲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搬迁,而杨廷鉴则带几个亲卫乔装打扮,率先向扬州出发。

……

“公子,前面就是扬州城了。”

“不错,这扬州到底是天下繁华之地,这川流不息的客商实在太多了。”

杨廷鉴一身士子打扮,带着四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风尘仆仆都来到了繁花似锦的扬州城。北方哀鸿遍地。然而扬州城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依旧纸醉金迷。

“大人,咱们是先去见老太爷呢?还是找个客栈暂时住下来?”

杨廷鉴的父母就在扬州,这次杨廷鉴做了扬州知府,就必须履行对崇祯皇帝的承诺,把自己的父母送到京师去奉养。好在金镶玉还在京师,可以早晚服侍二老,再说杨廷鉴还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妹妹杨廷美,今年刚好十四岁,两位老人到不缺天伦之乐。

“恭喜发财,咱们先去大东门关老街,去那里找客栈住下吧!”

恭喜发财就是杨廷鉴带的四名亲卫,他们分别叫恭顺、喜来、发达、财运,连起来刚好叫恭喜发财。

“公子。咱们为什么要去大东门找客栈啊!不如就近找一家好了。”

“你知道个屁,大东门紧靠运河,大多数的盐商都聚集在大东门一带,你忘记本公子这次微服私访的目的了吗?”

“卑职……哦……小的明白了。”

杨廷鉴随即带着恭贺新禧在扬州大东门一带找了一间客栈居住,这大东门的一带全是盐商的铺子,而且都很大,有山西和陕西的盐商,也有徽商。

这家客栈叫“客来居”。这里地处大运河,又是繁华地段。所以在此歇脚的全部是商贾之人。杨廷鉴在安顿好后,就来到“客来居”的大堂吃饭。

整个大厅全是南来北往的客人在用餐,杨廷鉴带着恭喜发财找了一张桌子后,就随便叫了几个菜,而与杨廷鉴邻座的几位商人,听口音好像是山西。

这几个商人一边吃饭一边交谈着:

“你们知道吗?山上的晋商和徽商两家又搞起来了。”

“此话怎么讲?”

“兄台。你这可就寡陋寡闻了啊!晋商想在扬州落籍,而徽商却是竭力反对,前任知府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怪了,这晋商在从大明开国起,就在扬州城经营了。这几百年下来,也是算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了吧!晋商把户籍落在扬州也是情理之中的啊!”

“兄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晋商想落籍扬州,是想让自己的子弟可以在官学里面读书,同时科举考试也要在扬州考了,你想想扬州本来是人文荟萃的地方,科举的名额向来万分紧张,这晋商想抢占徽商的科举名额,徽商怎么可能让晋商如愿。”

“原来是这样,可现在扬州知府出缺,也不知道这两家又会搞出什么幺蛾子了来。”

“不外乎是比两家钱多吧!或者是看哪家的背景更深厚。”

杨廷鉴一边吃饭,一边听他们交谈,这晋商和徽商的户籍之争,说来话就长了。

明太祖朱元璋率义军推翻元朝后,败走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仍对中原虎视眈眈,伺机反扑,西北一带少数民族离心倾向也不断增长。新兴的明帝国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花在西北边防建设上,沿长城设九个边镇以拱卫关中,保护京师,其中固原、宁夏、延绥、甘肃四镇便在陕西境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