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汉子一叠声道:“信得过!俺们自然是信得过的!不瞒公子说,俺那四弟如今就在军中,现在已是百人将了!赶明年俺家大小子再长高些,长壮些,也送去军中!”
“也是,如今去投军却比在田里伺候庄稼有出息!”有人羡慕的看了眼这汉子,却也不想想,那战场上刀枪无眼,军功岂是那么好博的?江东之战荆州军伤亡近两万人,虽然有很多将士伤愈之后还能留在军中,但对于荆州军来说,这样的损失也是很大的。
若非如此,刘琮也不会制定先消灭较为弱小的交州,然后再攻取益州的战略。
刘琮听了却想起徐庶所言,若是将后备役士卒的年龄放宽,或者亟需兵员补充时,荆州至少还能提供二十万从十八岁到四十八岁之间的男子。当然这些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刘琮也没想过一下扩充这么多军队。否则精壮都去当兵,谁来种田?谁来做工?
不过民众对于投军已经不再抵触,甚至引以为荣,这是刘琮所乐见其成的。
待回到城里已是傍晚时分,刘琮刚进了内院,就听吴宽求见,转身便到了前院书房,方在木榻上坐下,吴宽就匆匆进来。
“将军,北边的兄弟探查出些消息,似乎曹军有集结南下之意。”吴宽呈上一叠密信,肃手立于几案旁边。江东之战中,特卫营进行了大量的渗透、潜伏、煽动、散播流言、策反敌将之事,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由于保密需要,明面上的封赏并不多,甚至吴宽本人都已经逐渐淡出众人视线,除了贾诩等人之外,很少有人知道他和特卫营所做的事情。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没有让刘琮大惊失色,他借着几案上的烛灯仔细看了一遍,又将其中的两份放到一旁,这才转头对吴宽说道:“此事倒未必是曹操要对荆州不利,我看防守的意图要更多一些。你看关于调兵的这份,很明显是要加强颍川的防御。还有派兵往阳城的这份,只怕曹操防备的还不止是咱们荆州,或者说,他现在最想对付的,还不是我们。”
吴宽眯了眯眼,这一层他也是想过的,但总觉得如今南阳空虚,万一被曹操趁虚而入那乐子可就大了。不过刘琮这么一说,他也反应过来,迟疑道:“将军是说,曹操同时也在防着刘备?甚至有对刘备用兵之意?”
“是啊!咱们这位皇叔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如今已经深入关中,占据了地利,接下来恐怕最头疼的,便是曹。”刘琮微微一笑,将密信收入手边的匣子之中,喟然道:“若不是我军经过去年这场大战实力损失不小,我又岂会放过许都?不过既然刘备已在关中站住脚,我想是时候与其结盟了。”
虽然刘琮很想看到曹操和刘备在关中死磕,但事实上如果现在就袖手旁观,隔岸观火的话,以刘备目前的实力即便不会全军覆没,至少也会相当凄惨。对于刘琮来说,这样的结果自然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所以刘琮不但打算和刘备结盟,还准备在军事上给予配合,在物资上进行帮助。
至于人才方面嘛,那就想都不要想了。
之所以对曹操此次调兵遣将有所警惕,是因为一个人名出现很频繁的出现在这些密报之中。
曹仁,字子孝。这位仁兄也是被演义黑的不轻的受害者,实际上他的才能、韬略都是曹营中的上上之选。历史上他死后被谥曰忠侯,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故当魏一朝,“忠”实为大誉之谥,只有夏侯惇同焉。
在曹操的阵营之中,曹仁很少出现在主力对决的正面战场,却总是默默地为正面战场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意外风险。他是曹操的战略清道夫、布局大保镖、曹军每战必买的太平洋保险,是围棋里的一手补棋。要知道,补棋这种事,很少石破天惊,不显山露水,不激动人心,但却是裨补阙漏的重要手段,绝对必要。它的作用不在于做出了什么事,而在于防止什么事的发生,将隐患压灭于未然。曹仁不能确保胜利,但却可保证曹操的棋形在最坏的情况也不致崩盘。
比如曹操打陶谦的时候,曹仁别领一路,负责钳制陶谦的大将吕由,一路袭破诸县,夹击彭城,给主力制造机会。要知道,曹操打完彭城以后,战场形势一片大好,但他没粮食了,只能退兵。可见曹军当时也已经接近极限,如果没有曹仁扫平诸县,万一哪路出点妖蛾子,迟滞了曹军退兵,说不定胜败之势就会逆转。
这样一员足以坐镇方面,独当一面的大将领兵进驻阳城,距离洛阳不过一个轩辕关,要说曹操没有对刘备动手的打算,刘琮是绝不会信的。
不能眼睁睁看着刘皇叔被赶出关中,刘琮在南阳就必须有所策应。否则的话刘备指不定还会从原路退回南阳,赖着不走。这可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刘琮摩挲着下巴,心中念头急转,帮肯定是要帮的,但又不能养虎为患,这中间的度怎么把握,可得好好寻思寻思。
☆、第一百四十五章 借刀杀人名结盟
实际上南阳防守并不空虚,刘磐率陌刀营及数千南阳劲卒坐镇叶城,陈登领三千兵在宛城,加上王威、邓济等将,据险而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刘琮既然打算和刘备结盟,那么军事上就不能完全采取守势了。
派人请来贾诩之后,刘琮将密报取出,贾诩阅后对刘琮问道:“以此观之,曹操似有对刘备用兵之意。不知将军对此,有何打算?”
刘琮皱眉道:“原本以为曹操会乘胜追击,现在看来他对刘备立足关中也很是担心啊。我打算与刘备结盟,如果有需要的话,派一支人马北上应援。只要刘备一天不从关中败退,曹操一天就不可能睡得安稳。只是如此一来,刘备会不会趁势而起,殊为可虑!”
对于他这个担心,贾诩也颇为认同:“刘玄德非常人,一旦有机会肯定会被他抓住。然而目前来说,他留在关中对于将军很有益处。唯有如此,曹操才不能安心平定北方,而我方则可致力于荆扬二州。至于将来嘛……”老头的三角眼闪烁着微微的寒芒,消瘦的脸庞上,流露出只有刘琮才能读懂的含义。
“只是现在既然已经决定对交州用兵,恐怕南阳方面的人马不敷使用。何况江东新定,留驻在扬州六郡的人马亦不可轻动。”刘琮沉吟道:“去岁征伐江东,民力虽未枯竭,但连年征战总是有违修生养息之本意。再有益州孔明部,还不知其下一步将作何打算。以先生之见,之前所定之战略是否要进行调整?”
贾诩思忖片刻,缓缓摇头道:“目下形势未明,倒也不必急于决策。以老夫看来,对交州用兵,有万人足矣。至于南阳方面,可先调派五千精锐,由大将统帅坐镇宛城,若形势有变,则令其出叶城,或佯攻许都,或北上入关中。只要我军出动,想来曹操必会退兵以保守许都。如此便可解刘备之危,而我军亦不必劳师动众,虚国远征。”
地盘大有地盘大的好处,但地盘大了相应的驻军需求却也随之增多。扬州虽已设江东三营,但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保证其战力?倘若用来剿灭盗匪应该轻松自如,不过万一发生大规模叛乱,是否能将其镇压?这些都是刘琮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江东三营目前是不能用于对外作战的,而此次对交州用兵,刘琮也没有因为对方兵微将寡就起了轻视之心。不但以文聘为讨夷中郎将,还任命庞统为治军从事,行军师之职,加上从山越营中抽调的两千余精锐、江东三营中的一千余人马,其余的都是此次征讨江东中的精锐悍卒。
在刘琮之前的计划中,是准备五、六月间派兵南下攻打交州的,因为除了转运粮草之外,刘琮还打算先让这支征南军到桂阳郡熟悉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不过现在既然要和刘备结盟,并为起站台助威,那么整体兵力布置自然就要做相应的调整了。
“先生心中,谁来坐镇宛城合适?”刘琮对贾诩问道。关于谁来坐镇宛城的人选,其实刘琮心里已经有了,之所以这么问,一半是出于习惯,另一半就是想知道贾诩所想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贾诩捋着稀疏胡须,眼皮一翻,似笑非笑地说道:“张辽张文远如何?”
“哈哈!先生与琮不谋而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刘琮无耻的自夸一句,摩挲着下巴说道:“张文远足堪大用,不过五千精锐只怕一时抽调不出来啊。”
此次随同刘琮返回荆州的,除了直属将军府的一千五百余明光骑之外,还有赵云所领的一千余骑,张泉、胡车儿及其所部。另外则是水军大部,不过水军主力多数留在彭泽、夏口水寨。而文聘那一路人马非但不能抽调,反而还要陆续补充。魏延、黄忠和刘虎领军驻在扬州各郡,按照之前的计划,是要过几个月才返回荆州的。
目前荆州内部除了郡县守备军外,适于野战的精锐并不多,五千人马即便勉强凑出来,可刘琮手中就无兵可用了。
“这也无妨。先让文远节制南阳郡内诸将兵马,待大军自江东返回之后,另行布置即可。不过以老夫看来,只要将军与刘备结盟之事传出之后,曹操必然会以防守为先。所谓上兵伐谋,正在此间矣。”贾诩信心十足的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戍 (弛野) 起点VIP2015-08-24 秦汉三国 后三国,这是个容易让人忽视的时期,谁说蜀汉无大将? 时值蜀汉凋敝,世家大族坐大...
-
三国之江山美人 (毅铭情) 起点VIP2015-07-01 秦汉三国 妖异的日食,诡异的穿越! 面对波澜壮阔的汉末江山,名震千古的英雄美人,强劲而神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