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问鼎天下 (林半峰)


  “这倒未必。”顾雍抬起头对虞翻说道:“举荐任官,乃朝廷定制,君不见还有各司官长品评择任之语?”
  张昭点头道:“以吾观之,这官学之设也并非针对诸家,应是荆州这几年成效不错,征南将军才会有意在江东也推而广之。说起来对于各家,未尝不是件好事。”
  “哦?此言何解?”虞翻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张昭问道。
  张昭笑道:“仲翔岂会不知?”
  “既如此,翻就如长史所言行事便是了。”虞翻转头看看顾雍,问道:“元叹以为如何?”
  顾雍捋着短须,沉吟半晌,最终点头道:“雍也有此意,只是不知这江东学官可设祭酒?还是说,所有的江东学官,都要听令于荆州主掌官学的祭酒?”
  “这个……”张昭回忆了一下,摇头缓缓道:“却不曾有江东祭酒。”
  虞翻和顾雍彼此失望的对视了一眼,虞翻苦笑道:“罢了,没有就没有吧。只要我等族中子弟多些,想来也当无妨。”
  祭酒之称,若非有军师加为前缀,则主掌教育之事,扬州不设此官职,显然学政教育任听命于荆州,对于顾、虞二人来说,感觉肯定很不爽。但现在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即便有此意向,也要等以后有了官学,方可因事而议,请立江东祭酒。不过被刘琮接受的可能性,并不大。对此座中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好在正如顾雍所言,即便学生完成学业,甚至已在各级官署中实习之后,最终是否能够得官,还要看各司官长的品评。
  江东各级官署中,官长多为世家大族之人充任,所以这一条,其实就是刘琮对世家大族的变相妥协。
  至于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制度,那就要看双方的合作是否一直愉快了。
  既然无法抗拒,那就在妥协中相互磨合,各取所需。江东世家大族与刘琮的合作,就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全面展开了。对于世家大族而言,安宁稳定的江东才是他们利益的最大保证,舍此之外,官员的任命、政策的推行乃至其他方方面面,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的战争已经让世家大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旁的不说,曾经人才济济的陆家,不就是因为庐江皖城一战,而变得人才凋零,到现在实力都未曾恢复吗?
  正事商议妥了,虞翻便笑嘻嘻的对张昭说道:“长史这些日子忙于政务,只怕难得清闲,元叹过两日便要返回会稽,恐届时无法辞行,依翻而言,不若今日设宴即可!”
  张昭含笑道:“就知道仲翔惦记着那斛亮剑,汝非善饮者,此酒性烈易醉……”
  “好了好了,以翻的酒量,难不成还能给长史喝光了?”虞翻摩挲着下巴说道:“时辰也不早了,这便令厨下准备宴席?”
  顾雍与张昭相对摇头苦笑,做客做到这个份上,整个江东只怕就他虞翻能干的出来。
  好在张昭深知虞翻为人,对此并不介意,吩咐厨下整治酒席,三人起身移至堂上。
  不多时菜肴端出,置于食盘之上,与食案一起端了上来。张昭令取好酒,由侍女奉铜卮请酒。
  “征南将军已令人试造新钱,仿五铢一文,欲造百万之数。”张昭浅浅的抿了口酒,以铜匕割了一小块炙肉,夹了一箸略沾了点酱泥,对顾雍说道:“若能得钱百万,则市中所用当可足够。如此一来,荆扬通行新钱,江东各郡应不会受此冲击吧?”
  虽然张昭不认为刘琮会借铸钱之事敛财,但他也想知道江东各家族对此的看法。毕竟这件事实在关系重大,多听听各方意见,总是好的。
  顾雍尚未回答,虞翻便抢先说道:“当不至于!征南虽年少,却非贪鄙之人,其志非小,断然不会做出这等固泽而鱼之事。”
  “以雍看来,征南将军似乎还有鼓励商业之意。”顾雍不紧不慢的放下银丝漆箸,抬眼看向张昭:“铸钱百万,统一物价,皆为此预作准备也!”
  张昭蹙眉道:“商业?可是征南将军却从未提及啊。如今币制混乱,小民多受其害,物价不均,以至各郡财货难以流通……”说到这里,张昭已反应过来,但还是觉得有些拿不准。
  但凡战乱之年,商业最受摧残。无论是行商也好,座商也罢,道路不通则货物难以流通,除非像全柔那样以部曲护送贩卖粮食,自然可以谋取暴利,否则的话,普通商人是断然难以生存的。
  如今江东平定,盗匪虽然还有,但比之从前已经谈不上有什么气候。发展商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有百万新钱用以交易,物价统一之后,何愁商业不发展?当然君子耻于言利,有些话他们现在还不好说,但心中已经开始暗自盘算,若是刘琮真有意发展江东和荆州的商业,自家家族,怎样从中谋取利益?

  ☆、第一百三十三章 欲解症结循旧例

  江南温暖潮湿,是相对于关中、关东等地而言。实际上这个时代仍然处于比较寒冷的小冰河期。正月中旬的天气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天气看着晴朗,但这春风可一点儿也不温柔,吹拂在脸上,很是有几分寒意。
  周瑜望着远处的吴县城头,神思有些恍惚。不过当他看到迎过来的数骑之后,便立即回过神来,对并辔而行的鲁肃问道:“来者可是征南将军?”
  “正是征南将军!”鲁肃定睛一看,笑着对周瑜说道:“将军出城远迎,足见对公瑾之重视。”
  周瑜淡然一笑,翻身下马,缰绳丢给身后的亲卫,对鲁肃说道:“败军之将,何以当此。”
  他这自嘲并非任对刘琮心存恨意,说起来即便两军交锋之时,周瑜也对刘琮没有怀恨之心。只是念及自身遭遇,有所感怀罢了。鲁肃闻言,却正色说道:“公瑾何必如此说?江东归于征南将军之手,以肃观之,未尝不是件幸事!一路行来,公瑾也是有所见闻的,难道在公瑾眼中,如今的江东比之从前,没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自然是有的。只是新政初行,哪儿能看出多少来?当然这一路上盗贼绝迹,农户忙于春耕准备等现象,周瑜也是看在眼里的。
  说话间,对面数骑也行至近前,刘琮板鞍跃下马背,笑吟吟的大步上前,不由分说的抓着周瑜的双手,眼角眉梢都是喜悦:“公瑾,奈何来之迟也?”
  周瑜抽了抽手,没能抽出来,无奈地看了眼刘琮,说道:“将军……”
  “琮盼公瑾来归可是盼了很久啊。”刘琮放开紧握着的双手,对周瑜和鲁肃说道:“琮不为得江东高兴,为得公瑾、子敬而喜!”
  这话偷师于曹操,不过周瑜鲁肃听了,心中都是一暖。得主公如此,夫复何求?想到孙权的刚愎自用,猜忌冷淡,周瑜的感触其实比鲁肃要更多一些。而见过孙权剑伤张昭的鲁肃,也同样有一番难以言说的滋味。
  周瑜轻咳一声,转身示意身后诸将上前。韩当、黄盖及凌操、凌统父子便趋前拜见刘琮,对于这个曾经的敌人,他们其实是颇为佩服的。如今投入刘琮麾下,对于这些武将来说,并没有多少心理障碍。
  “诸位皆世之虎将,勇锐无匹,得诸将襄助,何愁大事不可定,汉室不可兴?”刘琮爽朗的笑声,诚挚的话语,使得黄盖等人都抛去了最后一丝疑虑,对于刘琮也更多了几分好感。
  鲁肃见张宝还等着与刘琮相见,便侧身对刘琮道:“这位便是巢湖张宝,亦为江左豪杰!”
  张宝上前躬身行礼,对刘琮说道:“久慕将军大名,未尝得见,深为憾事,今日能投将军麾下,宝幸之如何!”
  此张宝并不是黄金军那位地公将军张宝,他骁勇果决,麾下聚集了上万人马,和张多、许干等人称雄巢湖,也算的上是一方豪强了。他自称巢湖太守,早就有渡江归附刘琮之心,如今心愿达成,自然很是高兴。
  “真乃豪杰壮士也!”刘琮颔首笑道:“军中多此豪杰,北人岂敢南顾?”
  一句话说的众武将心中热乎乎的,什么荆州扬州之分,立即变成了南人北人之别。
  相见已毕,众人上马一同入城,到了将军府中,稍做漱洗,便被侍从请到正堂入席。张昭等人虽未出城迎接,但这会儿也受邀前来,不多时,偌大的正堂之上便陆续坐满了文官武将。
  刘琮位于主席,自不用说,左边贾诩、王粲、庞统及魏延、赵云、文聘等将,右边周瑜、张昭等人,济济一堂,称得上群英荟萃了。至于黄忠因守九江,刘虎、胡车儿等驻于会稽,未能与会。
  “前者子敬曾对琮言,当务之急,以平稳为要。”酒行三卮,刘琮沉吟片刻后对座中诸人说道:“如今江东初定,新政渐次施行,未知诸位看来,这新政施行于扬州各郡,可有不妥之处?”
  张昭见江东诸人皆看向自己,不由苦笑,拱手对刘琮说道:“新政除清理户籍和设立三营之事,其余皆未全面展开,目前倒也看不出有何不妥。不过既然在南阳、在荆州都已获得成功,想来江东亦不例外。”
  “此言差矣。”刘琮笑道:“江东与荆州虽有相同之处,但也有特殊的地方,怎能以荆州的成功来断言江东就一定合适呢?诸位不必有什么疑虑,也不要有所隐瞒。施政之要,在于体察实情,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必然会遭遇预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我想诸位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