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斜侧着坐在椅子上,膝盖处搭着一块毛毯,正是夏季,本因天气炎热,可他总觉得有些发冷,额头上渗出的汗水,都是凉的...
咳嗽了几声,众人抬头望去,诸葛亮目光有些低沉,道:“他是如何平息将怒的...”。
费祎看着周围沉默不语的众人,看来大家都不想惹他不高兴,但是,既是重要军情,即便对己方不利,却还是要说的,费祎深呼一口气,踱步从侧面走出,道:“回丞相,传言说司马懿以‘千里请战’之策来平息众怒,自此,魏军中再也没人敢提出兵之事了...”。
诸葛亮深深的蹙起眉头,一连咳嗽了七八声,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费祎、杨仪等人纷纷上前要扶住他,却让诸葛亮的一个手势断然回绝...
帐内的氛围有些怪异,这时,廖化与杜祺二人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单膝跪地,满脸颓丧道:“回禀丞相,司马懿早已派遣重兵占据了北原对岸,我等急攻不下...只得退还...”。
蓦地,诸葛亮原本苍白的脸,突然微微涨红,紧跟着剧烈的咳嗽,身躯有些佝偻,诸将突然紧张了起来,纷纷上前问安,而诸葛亮脑中却愈发的空白,甚至听不到众人的呼唤声,他感到无比的愤懑,倒不是司马懿抢先占取北原重地,而是联想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很可能再无机会与司马懿交锋,再无可能见到梦寐中的长安城...
鲜血...染红了掌中的手绢,可他却将它攥在手中,揣进袖里...
“丞相...”,魏延突然单膝跪地,一脸的关切神色,众人放眼望去,魏延又说:“丞相...您的身子关系大汉匡扶功业,还请万万保全身子,末将想,不如丞相暂且返回汉中修养,至于五丈原这里,末将愿全权担当”。
刹那间...众人的神色大变,帐中骤然鸦雀无声,似乎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诸葛亮自顾自的喝下一口茶水,吃力的深吸几口气,缓缓睁开眼,正好与那魏延目光交汇,大约几秒钟时间,魏延移开视线,目光向着地下,跪倒在地...
不知为什么,他不敢正视诸葛亮的眼镜,虽然诸葛亮对自己非常器重,但似乎天生对他有一种畏惧感,仿佛见到他的目光,自己的内心就会被他看穿一样。
诸葛亮不说话,魏延的额头竟渗出几滴汗水...
“文长...你的心情,我理解,当年追随先帝纵横征伐的老臣,如今只剩你我,你是该多多帮衬我,但我的身子骨我了解...没大碍的”,诸葛亮缓缓说道。
魏延不曾作答,邓芝道:“今早军医官已经瞧过了,丞相只是风寒中了一些,只要稍微调理几日,就能康复,诸公不必太过焦虑”。
说完,又对着地上的魏延笑道:“文长,五丈原前营重地还需值守,离不开你,我看,你还是快些返回吧”。
邓芝不说,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如今司马懿坚守不战,五丈原前营根本不会有战事,催促魏延离开,意在jǐng示他注意言辞,魏延的话含义很明白,他觉得他可以代替诸葛亮主持北伐大计,然而,这样的僭越之语,必然让诸葛亮感到如坐针毡...
半晌,魏延仍旧没有开口,这让场面更加的紧张,姜维等几位将军的资历,都不如魏延、邓芝来的深,也不好出言说些什么,只得远远的站在一侧,静静的看着。
突然...魏延又道:“丞相,末将只是担心您的身子,不过听邓将军这么说,末将也就放心了,末将这就回去,丞相您多多保重...”。
说完,魏延缓缓起身,风风火火的转身离去...
一边的杨仪实在看不过,出列说道:“丞相,这魏延的言辞,太过放肆,他竟然不自量力的想替您总领北伐大军,依臣下看,应当治其不敬之罪!”。
诸葛亮正在闭目养神...邓芝的脸色刷一下冷了下来,心中的怒火陡然升起...这个杨仪,竟然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帐中还有许多跟魏延关系亲近的文臣将领,就不怕这话传进魏延的耳朵里?!万一引起魏延的激烈反应,恐怕要生出什么变故来。
显然,诸葛亮知道其中的意味,故作谴责的说:“威公此言差矣...文长只是求胜心切罢了,想来我与文长相识二十载,他的品行我还是了解的,绝非你想象的那样”。
杨仪还想说些什么,可边上邓芝暗暗使了个眼色,杨仪这才闭口无言,沉默的退到一旁。
半晌,诸葛亮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关统、徐戍,这二人到了没有??”。
姜维答道:“回丞相,他们刚到不久,正在西营帐中候命...”。
诸葛亮的心中,闪过一丝欣慰,欣慰之中却夹杂一丝悲怆,想来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关张,都能独挡一面,倘若他们在,北伐可能根本不是现在这幅模样...
如今洪流滚过,英雄独孤,这是多么的寂寥与悲凉...
“末将关统!”
“末将徐戍!”。
“拜见丞相....”。
听到两阵铿锵有力的声音,诸葛亮不禁振奋了一些,缓缓睁开眼睛...
第124章论战背后
邓芝最先开口,他站在诸葛亮的身旁,笑道:“两位小将军,知道丞相为什么传你们过来么?”。
二人顿首伏地,缓缓摇头,邓芝道:“首先是关统你,成都周边郡县时有匪患,你每次都能顺利平定,做的很好,再者是徐戍,二渡粉水河力斩三将,还能全身而退,做的也很好,言下之意,你们都清楚了吧?”。
二人礼节xìng的装作惶恐模样,纷纷叩谢诸葛亮的升赏,周围的众将眼巴巴的瞧着,心中颇感羡慕,邓芝的话肯定就是诸葛亮的意思,将这两人招来,恐怕是要卓拔他们为北伐所用了。
这时,诸葛亮清了清嗓子,来了些许精气神,缓缓问道:“徐戍...我且问你,开始的时候,你为何深陷敌阵??”。
徐戍木然怔住,却想起了陈式的叮嘱,徐戍本就不想在上司面前多说别人的不是,这样反倒让人觉得自己品行恶劣,于是稍加思索,答道:“回丞相,诸葛诞兵犯巫水河北岸,陈式将军被迫率军迎敌,诸葛诞力战不低,退军至大巴山东山口,我是随后从侧翼跟上策应的,不想诸葛诞突增兵力,再加上申仪从上庸出兵进犯巫溪,使我军左右不得兼顾,所以我才率军牵制诸葛诞,使陈式将军有机会南撤回援巫溪,末将因此被困...”。
听完这话,诸葛亮的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悦,徐戍也清楚地认识到,诸葛亮看穿了自己,他必定知道陈式是主动冒进的,而他之所以不高兴,不是因为徐戍为陈式开脱,而是因为徐戍说谎的样子十分逼真,通常来说这样的人会很圆滑,而这正好不是诸葛亮喜欢的行事风格...
就算如此,这还不足以盖去诸葛亮对徐戍的看重,只是一会儿工夫,诸葛亮又道:“诸葛诞人马比你多上一倍,你是如何突围的?”。
徐戍答道:“末将料定诸葛诞会分拨重兵从南边堵截,为避免全军覆没,末将选择北上迎战许仪,先跳出包围再找办法”。
诸葛亮郑重的点点头,对徐戍的做法表示赞赏,谈及兵法,他的心情似乎好了些,微笑着接着问:“诸葛诞,按辈分来说,可以算是我的堂弟,与他周旋多日,你觉得他这个人用兵如何?”。
徐戍对答道:“浮夸多疑,粗谋短智,同时诸葛一氏,比起丞相来,诸葛诞差的太远太远了...”。
周围众人听了这话,纷纷抚掌而笑,交口称是,只有诸葛亮不曾发笑,这个徐戍,多日未见,言辞之中多了许多阿谀,这有利于保护他自己,这也是自己希望他能做到的,可是另一方面,徐戍的阿谀和圆滑,一旦过了头,很可能发展成浮华不实,这则是自己不愿意看见的,这是种复杂的心境...
众人听到这些,也对徐戍在永安的表现十分好奇,纷纷开始发问,姜维一脸的欣赏神色,道:“跳出包围,算是打败了诸葛诞一次,为何不乘势回军掩杀,直接突破他的围堵返回永安,反而继续东进呢?”。
谈起了军事,徐戍浑身的精神,道:“回姜将军,末将只有三千人马,突破许仪后,新城、襄阳两地分别派了人马围剿,诸葛诞新败,我想下次必然不敢怠慢,一旦与之胶着,那等典满、毋丘秀兵至,末将必然全军覆没了,所以末将选择乘毋丘秀懈怠的机会,东渡粉水河,给他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永安汉军本就不多,士卒可贵,万不能覆没在大巴山中,这也是支撑末将行军的信念”。
“好...很好...”,诸葛亮开口称赞道,听到他发话,众人也纷纷附和一阵,姜维则是面露意外的欣赏,今日,他真要对徐戍刮目相看了。
“徐将军,听闻毋丘秀当时只有千余零散人马,麾下高诞、高光兄弟皆死于你手,真是让你逮了个正着啊,呵呵”,吴班笑着说道。
显然,吴班这是在否认徐戍的能力,高翔站了出来,道:“吴将军哪里来的消息?我怎么听说有四五千人,而且还是参加过多次襄阳对东吴的防守战的精锐?”。
诸葛亮闷咳了两声,似乎胸中有些疼痛,面色有些苍白,吴班本想回嘴,见诸葛亮如此,于是闭口不语,现在,大家已经分不出诸葛亮的咳嗽,哪个是jǐng示,哪个是真咳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战国称雄 (任语丁) 纵横VIP2015-7-3 穿越历史战国烽烟四起,看赵括如何秣马厉兵不惜血战长平,得美人,驱匈奴,战强秦,斗白起,霸天下。...
-
窃国贼 (巨火) 起点VIP2015-07-04 秦汉三国 身负朝野海内之望,胸怀席卷六合之志!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