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并没有向狄燕隐瞒他和李显及李旦的关系,也没有隐瞒他这次来扬州的真实目的,这一点让狄燕很满意,她愿意和李臻共患难,但前提是李臻必须对她坦诚以待。
狄燕笑了起来,“我知道你一定会说是来俊臣所为,来俊臣威胁武懿宗,不准他插手兴唐会,是不是?”
李臻刚刚正是这种想法,不过此时他有点迟疑了,“你刚才倒提醒了我,今天的刺杀很像一桩栽赃案,因为我首先就想到了来俊臣,相信武懿宗也是这样,说不定有人在故意激化武懿宗和来俊臣的关系。”
“那你准备怎么办,和那个恶心的武懿宗分析案情吗?”
李臻却笑了笑道:“如果武懿宗和来俊臣因这次刺杀而关系激化,那么最高兴之人应该是我才对。”
…
一次小小的刺杀风波使船队更有理由停泊在烟镇不走,也渐渐深了,船队的人都已入睡,五十名武懿宗的亲兵和三十名内卫武士在岸上戒严放哨,他们分布在两里长的岸上,分别守卫各自的船只,泾渭分明,互不干涉。
这时,一名黑影慢慢靠近了后面内卫的船只,一名内卫士兵立刻发现了他,举弩喝道:“是谁!”
“是我,二营韩勇,吕校尉派我来送信!”
赵秋娘带着几名内卫武士立刻围上去,她认出了此人,也是他们内卫武士,是吕晋的手下,这时,赵秋娘看了一眼南面,二百步外巡逻的武懿宗亲兵没有发现这边的动静,她低声道:“不要声张,跟我来!”
她带着报信武士走上了李臻的坐船,此时李臻还没有入睡,他船舱的灯还亮着,他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等待扬州的消息,这次南下扬州,虽然李显和李旦都对他抱以厚望,但李臻自己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劝说李元嘉以大局为重,不要起兵,可哪有这么容易,连李显的劝告都没有什么作用,李元嘉会听他李臻的意见?
这次武则天的用意十分明显,要武懿宗去扬州宣旨召李元嘉进京,如果李元嘉愿意束手就擒,跟随武懿宗进京,那当然最好,可如果李元嘉不甘束手就擒,那娄师德的三万精锐大军就会杀入扬州,李元嘉的几千乌合之众又能支撑几时?
但最让李臻担心的是,一旦爆发战争,像当年李敬业和李贞起兵一样,武则天就找到了屠杀李氏皇族的借口,彻底让武氏夺取李唐的江山,这就是她把李显招入洛阳软禁的真正的目的。
利用马球大赛的机会,表面上放松对李旦和李显的控制,准许他们组建马球队参加比赛,显得皇恩浩荡,实际上是麻痹了李旦和李显的警惕,然后把李显召回洛阳软禁,把两人都控制在洛阳,实际上就是为她彻底铲除兴唐会做最后准备。
李臻也深感武则天的手段老辣,深谋远虑,她步步为营,用来俊臣抓捕李德昭、苏味道等人是明修栈道,吸引朝野关注,派武懿宗去扬州才是暗度陈仓,逼李元嘉造反。
但高延福又告诉李臻,其实武则天心中也有一丝矛盾,不希望事态失控,所以才会有他李臻护卫武懿宗南下的微妙选择。
这时,舱门外传来赵秋娘的声音,“启禀统领,吕校尉派人来!”
李臻大喜,他就在等吕晋的消息,他连忙道:“快请进来!”
门开了,赵秋娘领着送信武士快步走进船舱,单膝跪下行礼,“韩勇参见统领!”
“有什么情报?”
韩勇取出一份情报,双手呈给李臻,“请统领过目!”
第0255章含糊其词
李臻看完了吕晋写给他短信,沉思片刻又问:“现在扬州城内情况如何?”
“回禀统领,现在扬州城表面还算平静,不过市面上已经有商人在抛货了,但影响不大,关键是扬州人都不知道朝廷军队已经在向扬州逼近,只有消息极为灵通之人才知晓。”
这时,狄燕也得到消息,悄悄走进房间,赵秋娘握住她的手站在一旁,李臻走了几步又问道:“你一路过来,发现什么异常情况了吗?”
韩勇摇摇头,“卑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好吧!辛苦了,赵校尉带他先下去休息。”
赵秋娘把韩勇领了下去,这时狄燕问道:“扬州怎么样了?”
“扬州目前很平静,不过李元嘉现在在江阳县。”
江阳县紧靠长江,狄燕眉头一皱,“难道他想从长江逃走?”
“李元嘉逃不逃走其实并不重要,我更关心他私募的几千军队现在在哪里?这才是影响整个大局关键,现在吕晋也没有能找到这些军队的下落。”
狄燕低声道:“要不我去一趟长安,扬州长史赵文初是我父亲的门生,从他那里或许我能得到一点消息。”
李臻想了想,“我和你一起去。”
“不用!我自己一人就行,不会有什么危险。”
李臻摇了摇头,“不光是你遇到危险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除扬州隐患,我担心女皇帝就要下决心以武代李了,她让武懿宗出使扬州,就隐隐有这一层意思了,我必须要尽快了解李元嘉军队的情况。”
狄燕不再反对了,她又低声道:“可你怎么向武懿宗解释呢?”
“没关系,我就说去调查刺客的真相,他会让我去扬州,不过他也要一个理由罢了。”
李臻笑了笑,快步向舱外走去,正好遇到了赵秋娘,他又吩咐赵秋娘几句,这才下船去了。
事情比李臻想象的还要顺利,他没有见到武懿宗,但武懿宗却一口答应了他去调查刺客,只听他在船舱内痛苦地喊道:“李统领,你一定要查到是谁干的,我非剥了他的皮不可!”
一刻钟后,李臻和狄燕翻身上马,韩勇给他们带路,三人骑马向扬州城疾速奔去。
抵达扬州城时,天渐渐要亮了,李臻便没有出示内卫金牌,而是在城外等了约半个时辰,城门才终于缓缓开启,等候在城外的买菜农民们一拥而入,李臻三人也牵马进了城。
韩勇要去向吕晋汇报,便先一步告辞而去,李臻和狄燕牵马向州衙方向缓缓而去。
李臻是第一次来扬州,尽管他知道扬州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商业发达,但眼前的城池还是令他叹为观止,只见广陵大街两边,密密麻麻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见头,整个城池周长至少有五十里,只略比洛阳和长安稍小那么一点点。
扬州虽然商业发达,但和洛阳相比,还是少了一种大气磅礴的王者之气,城门没有洛阳天门的宏伟浩大,街道也没有天街宽阔笔直,到处旗幡飘扬,充满商业的市侩气息。
此时天刚刚亮,朝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起,晨曦青明,大街人不多,不过很多店铺都在拆卸门板,准备开门了。
李臻见不远处一家小面馆已经开业了,已有客人进去吃面,李臻便笑道:“我们去吃点东西吧!估计赵长史现在还没有来州衙呢。”
狄燕也觉得有些饥饿,便点点头,跟李臻来到小面馆前,将马匹拴在门外马桩上,两人走进店内,找个可以看见马匹的位子坐下。
“两位要吃点什么?”
店伙计见他不像本地人,便用一口流利的官话招呼道:“小店有南北面食,山东的鲜肉大包子,关中的羊肉嫩葱饼,中原的肉臊面片,还有本地的肉汤团,大骨头熬的汤,味美价廉,两位要不尝一尝?”
狄燕来过几次扬州,比较了解这边饮食,笑道:“来两盘山东包子,再来两碗肉汤团,要大碗的,其中一碗加两倍肉臊。”
“好咧!请稍坐,马上就来。”
伙计进厨房去了,李臻低声笑问道:“是不是点得太多了?”
狄燕笑了笑道:“你马上就知道了。”
片刻,伙计将他们的面食送来,“二位的面来了,请慢用!”
李臻一下子愣住了,所谓的山东鲜肉大包只如鸡蛋大小,一盘只有四个,而大碗肉汤团和洛阳的最小号碗差不多,狄燕见他瞪大了眼睛,抿嘴笑道:“明白了吧!这里的饭菜份量很小,不过味道不错,做得很精致。”
她将两盘包子推给李臻,自己只吃一碗肉汤团,李臻一夜未眠,早已饥饿之极,片刻便两盘包子一扫而光,不由赞不绝口,“味道确实不错,可惜太少了。”
狄燕又笑着对伙计道:“再来两盘扬州馅汤包!”
“这就来!”
伙计片刻又端来两盘馅汤包,比鸽卵大不了多少,令李臻有点哭笑不得。
“先咬一个小口子,把里面的肉汤吸掉,然后再吃,不过对你无所谓,一口一个就是了。”
李臻吃了几个馅汤包,觉得味道不错,又要了两盘,片刻,狄燕起身笑道:“你慢慢吃,在这里等我,我先去打探一下情况。”
“嗯!当心一点。”李臻正在吃汤团,含糊地答应了一声。
……
狄燕在州衙前稍等了片刻,一名从事快步出来笑道:“让姑娘久等了,我家长史刚到官房,请随我来!”
“打扰了!”
狄燕跟着从事走进了官衙,扬州官衙占地颇大,绕了几个弯才来到长史的官房前。
扬州长史叫做赵文初,太原府人,进士出身,他年约四十余岁,十年前的科举高中第三名,便一直在扬州地区为官,赵文初在当年进京赶考时,走了同乡的关系,拜在狄仁杰门下,成为狄仁杰的门生。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明朝生涯 (千斤顶) 起点VIP2015-07-08 两宋元明 已经穿越到了明末的岳阳无意中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自己竟然又回到了那熟悉的...
-
重炮狙击 (听竹夜语) 创世VIP2015-08-25 抗战烽火平板可变重炮, V信更强于电台。林成语正想为抗战添砖加瓦,却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