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莲顿时怒道:“原来是高句丽那帮一心复国的狗杂碎,杀了我们,想挑起大唐内乱吗?”
李显脸色十分难看,他心里明白,高句丽人也不过是一把刀而已,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叹了口气道:“收拾一下,准备天亮就上路吧!”
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道:“启禀王爷,县令县丞前来请罪!”
李显疲惫地摆摆手,“我不想见他们了,让他们处理好后事,这件事我不会弹劾他们。”
狄燕眉头轻轻一皱,她向李臻使个眼色,李臻便跟随她来到屋外,狄燕立刻小声道:“你听见没有,只有县令和县丞,却没有县尉,他到哪里去了?”
李臻点点头,狄燕这句话提醒了他,确实,那个裴县尉跑哪里去了?他快步向大门外走去,狄燕紧跟在他的身后。
大门外,县令黄维方跪在地上,县丞也跪在一旁,两人都吓得心惊胆战,脸色苍白,庐陵王居然在向城县遇刺,他们怎么向圣上和朝廷交代?不仅官保不住了,小命也可能会丢掉。
李臻快步走了出来,他看了大门外几人一眼,有县令、县丞和主簿,唯独就没有看见县尉裴顺清,便问道:“裴县尉何在?”
黄维方心中一怔,他也才反应过来,裴县尉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来?
“下官已经派人去找他了,他应该到了才对,下官也不知道!”
这时,一名衙役飞奔而至,手中拿着一物,他跑上前高声道;“启禀县令,裴县尉弃官走了,他把官印挂在大堂上。”
李臻脸色顿时一变,立刻对身后的赵秋娘道:“速去封了济生堂药铺,里面之人一个都不准放走!”
“遵令!”
赵秋娘答应一声,向旁边数十名州兵一挥手,“你们也跟我来!”
士兵和内卫武士跟着赵秋娘向城内跑去,狄燕也跟了过去,她心中十分兴奋,自己没有看错,这家药铺果然有问题。
黄维方吓了一跳,急忙问道:“难道裴县尉和刺杀有关?”
李臻冷冷道:“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裴县尉应该也是高句丽的安置民吧!”
县丞低声道:“县君,好像是的,卑职听他说过,他从小和父亲从高句丽被迁移过来。”
黄维方反应极快,难道刺杀庐陵王之人,便是高句丽的复国会吗?
但不管怎么说,裴县尉弃官而逃,他就可以把责任全部推到裴县尉的身上,自己便能保住了,黄维方心中暗喜,这个裴顺清逃得还真是时候啊!
“下官会彻查此事,一定会给王爷一个交代。”
不多时,狄燕从药铺回来,带回来一个很令人遗憾的消息,药铺内的掌柜和几名伙计都逃走了,只剩下一群一无所知的医士。
这在李臻的意料之中,对方既然做了周密的部署,又岂能坐以待毙,能逃走肯定都逃走了,事实上,他们没有任何证据指认这次刺杀是高句丽复国会所为。
不过李臻也并不在意刺杀李显的幕后策划者是谁,不是武三思就是来俊臣,仅此而已,李臻要的东西也得到了,那就是在李显最危机之时,他及时出现,救了他的性命,让他欠了自己一个人情,不管将来是不是李显登基,给自己多留条后路总归是不错。
天色渐渐亮了,惊魂稍定的李显夫妇上了马车,李臻率领内卫和剩下的八名侍卫保护着马车,离开了向城县,向北方的鲁阳关驶去,鲁阳关有军队驻扎,他们将会得到军队的保护,一直到返回洛阳。
。…
两天后,庐陵王李显在向城县被刺杀的报告终于送到了上官婉儿的桌上,上官婉儿大惊失色,立刻赶去御书房找武则天汇报。
御书房内,李臻所写的这份刺杀报告令武则天半晌说不出话来,尽管她秘密召儿子李显回京并不是为了奖励他,而是想把他置于自己的眼皮子下面,以便更好的监督他。
但她也绝不希望儿子在来京的途中被人刺杀,一股无名怒火在武则天宽阔的胸膛中充溢,她重重一拍御案,“速召武三思来见朕!”
上官婉儿暗暗吃一惊,低声问道:“陛下认为是武三思所为吗?”
武则天冷冷道:“除了他,朕想不到别人。”
“可是…李统领在报告中提到了高句丽复国会——”
“哼!朕宣庐陵王秘密进京,知道这件事的能有多少人?朕心里明白得很,他为什么要这样干?他以为除掉庐陵王,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朕只能说,他是痴心妄想!”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外禀报,“陛下,梁王殿下到了。”
“让他进来!”
片刻,武三思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御书房,他当然听得出武则天语气中的怒气,也知道她为什么要召见自己,武三思是昨天晚上得到消息,刺杀李显失败。
这让他在失望之余,心中也开始担忧起来,他当然知道刺杀李显会冒风险,不过比起杀死李显所获得的利益相比,这一点点风险也算不上什么了。
在昨天晚上,他就应该和明先生商量好了对策,很简单,只要没有任何证据说是他武三思所为,那他就坚决否认,就算得罪了圣上也绝不能承认是自己策划。
武三思进门施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武三思,你做的好事!”武则天劈头便是一声怒斥,吓得武三思浑身一哆嗦,“微臣…微臣会加快进度,按时修好明堂,请陛下息怒!”
武则天注视他半晌,冷冷道:“你不要以为装糊涂就可以瞒不过朕,朕知道是你干的,你居然还不承认?”
武三思扑通跪了下来,连连磕头道:“微臣实在不知道陛下在说什么,请陛下明言!”
“向城县庐陵王遇刺,难道你敢说不是你干的吗?”
武三思满脸错愕,立刻砰砰磕头,“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虽然和庐陵王殿下关系不睦,但也不至于胆大妄为到这个程度,想去刺杀他,这不是给自己上套吗?陛下,不是微臣所为!”
说到最后,武三思声泪俱下,苦苦辩解,武则天也有点疑惑了,她虽然认定是武三思所为,但她也没有证据,可如果不是武三思所为,谁还有这个动机,而且谁会泄露庐陵王回京之事?
旁边上官婉儿冷眼旁观,她看出了圣上的犹豫,知道武三思又要成功了,她便上前行一礼,“陛下,婉儿觉得还有另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因为陛下派御史台和大理寺去房州办案,必然惊动一些心怀不良者,他们一定也在关注房州,所以当庐陵王离开房州返京,他们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婉儿的意思是说,消息或许不是从京城泄露,而是从房州泄露。”
上官婉儿的话确实有道理,这么多人去房州调查,有心人焉能不关注房州,知道李显离开房州回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武则天目光又冷冷瞥向武三思,但语气没有刚才那样肯定了,“朕确实没有证据,但朕会彻底调查此事,一旦朕查出这件事是你在暗中策划,就休怪朕不讲情面了!”
第0238章一波三折
“微臣不敢!”
武三思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中却暗暗窃喜,圣上已经动摇了,已经不能肯定刺杀案是自己策划。
武则天摆摆手,“退下吧!尽快把明堂修完,朕有点等不及了。”
“微臣会竭尽全力!”
武三思在最后一句话中看到了希望,只要他把明堂尽快修好修完,那就算圣上查出了真相,也会因重建明堂的功劳饶自己一次。
他行一礼,慢慢退了下来,等武三思退出了御书房,上官婉儿上前道:“婉儿推荐侍御史徐有功来调查庐陵王被刺杀一案!”
武则天明白她的意思,最好能避开来俊臣的党羽,徐有功确实不错,公正、严明,是难得的良吏。
不过武则天自有想法,她沉思片刻,对上官婉儿笑道:“调查之事,朕另外会安排人,婉儿就不用推荐了。”
“是!婉儿先回去了。”
武则天点了点头,指一下旁边一堆奏卷,上官婉儿会意,让一名宦官进来抱起奏卷便告退了。
回到自己房间,上官婉儿心中着实不舒服,其实圣上很清楚刺杀之事就是武三思所为,当着自己面质问他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她哪里真的想处罚武三思,自己建议由徐有功去调查,她却拒绝了,不就是怕真的查出刺杀案是武三思所为吗?
上官婉儿意识到,圣上并不是真的捧李贬武,她还是想在李武之间找一条平衡之路,骨子里还是要保武,在上官婉儿看来,要想实现她李武共治大唐的梦想,这条路实在是漫长而艰难。
这时,侍女小娥在门外禀报:“舍人,姚御医来了!”
“让他进来!”
片刻,姚熙快步走进房间,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舍人!”
上官婉儿点点头,她从桌上取过一封信笑道:“请姚御医过来,是想烦请你替我送一封信。”
……
经过近八天的长途跋涉,庐陵王李显的车队终于要抵达洛阳,夜幕刚刚落下,他们便在龙门附近包了一家客栈住下,这里虽然离洛阳城只有二十里,但赶到洛阳城时,城门应该已经关闭,所以李显决定还是在城外住一晚,明天一早进城。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明朝生涯 (千斤顶) 起点VIP2015-07-08 两宋元明 已经穿越到了明末的岳阳无意中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自己竟然又回到了那熟悉的...
-
重炮狙击 (听竹夜语) 创世VIP2015-08-25 抗战烽火平板可变重炮, V信更强于电台。林成语正想为抗战添砖加瓦,却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