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二年。五月甘七。
船队已经把暴风雨造成的损伤修补的差不多了。漏水的船都被临时修补了一番,至于那三艘桅杆被吹断的海船,牛将军下令弃船,那上面的将士都是挥泪弃船,毕竟这些大船陪大家航行了这么远,早已经有感情了。
弃船之后,其余几艘的海船上面更拥挤了,而且物资也越来越紧张了。我记得三天前一天每人还是一个饼,现在已经缩减到了半个,而且味道已经差了很多,经常遇到饼里面生虫的事情。
舰队里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暴风雨提供了大量的淡水,我在锅炉房的一些同乡经常开玩笑说至少不用喝尿。
淡水的量很足,暴风雨来的时候,尉迟将军身先士卒,一个人捆住了十几个大桶,现在那里面基本都接满了水,可以说我们喝的淡水都是他一个人拼命换来的。
今天的天气很晴朗。主将下令将所有潮湿的被褥都拿到甲板上挂着晒一晒,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的舱室现在总是一股霉味,能晒一晒晚上总算就能好好休息休息了。”——摘自《张全蛋航海日志》
..........
“贞观二年,五月甘八。
几天发的饼明显要小许多,我昨天是被饿醒的,肚子里一阵火烧火燎的难受,虽然饼的口感很怪,而且里面多了很多白色的小虫子,但是这个时候我感觉吃什么都很香。
今天傍晚的时候,我一个同乡偷偷拿来一块腌肉,当时看的我眼睛都直了,他告诉我说是从南美洲从哪些土人那拿的,一直藏在柜子底下,现在饿的难受,拿出来跟我一起分着吃掉。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这个同乡为人小气,可是没想到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他还能记得我,当时我就感动的热泪盈眶,许他回到大唐之后一定保他一个荣华富贵,我那个同乡也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分肉的时候还故意躲给了我一点。
那天晚上,锅炉房熟悉的嗡嗡声停了,我以为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跑到了楼下,看到的是十几名端着铲子有些茫然的站着的煤炉工人,我的那个同乡也在其中,他告诉我锅炉房的最后一块煤也烧完了。”——摘自《张全蛋航海日志》
...........
“贞观二年,五月甘九。
锅炉房的煤烧完了,这个消息如同瘟疫一般在船队中蔓延,我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仿佛度了一层灰色,用面若死灰这个成语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今天是最后一次分发伙食,这一次居然是新饼,口感非常好,虽然只有区区一小块,但是如同吃到天上的美味一般,最后一次的掉头饭,不能寒酸了。
锅炉房的许多工人吃着吃着就哭了,很多都说自己不想死,家中还有妻儿老小。
牛将军亲自来视察,看着他消瘦的脸庞,我觉得舰队里最应该哭的人是他才对,历经千辛万苦,可是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我想他的压力与绝望比我们任何人都要大。
舰队里不应该哭的人哭的撕心裂肺,最应该哭的人却咬紧牙关坚持着。”——摘自《张全蛋航海日志》
.........
“贞观二年,五月十日。
今天没有分发干粮,大家只好自己想办法,我们将衣甲的的兽皮给解了下来,然后将屋子里的一些木质装饰之类的全都拆碎,当成燃料,煮了一锅兽皮汤,味道非常怪,兽皮嚼起来非常有嚼劲,但是很压饿,我吃了一块兽皮,就觉得不是那么饿了,肚子里面也没了那种烧火的感觉。
舰队的人很多,还有很多人今天没有吃上饭,他们只是喝了一些水,他们看起来很虚弱,脸色苍白,他们的胳膊上起了很多斑点,牙齿也开始松动,航海守则上说的很清楚,他们患上了坏血症。
只要吃一些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c便能治愈,可是我们现在连食物都没有,到哪里能弄到水果呢?我很同情他们,可是没有丝毫办法。”——摘自《张全蛋航海日志》
.........
“贞观二年,五月十一。
舰队里患有败血症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患病的病人脾气变的暴躁。
我觉得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下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会很好,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好脾气,可是这时候也也很想骂娘,肚子里没有食物,饥饿、寒冷、绝望,到底陆地在哪里?我们究竟到了哪里?已经五天了,我一想到我们都会死在这个苍凉的大海上就会不寒而栗,整个人都会浑身发抖。
陆地啊!你在哪!!”——摘自《张全蛋航海日志》
.........
贞观二年,五月十二。
这是我们最后的挣扎了吗?舰队里已经有数十个人饿晕了,牛将军下令将历经千辛万苦得到的海外种子取出来一些,熬成粥给大家分食。
几个史官抱着牛将军的腿请求不要吃那些种子,那些都是大唐百姓的命。
牛将军当时眼角泛着泪花,说我们的命也是大唐百姓的命。
正当我们大家都准备下跪,以谢将军表心志的时候,就听到一阵熟悉的号角声,然后就有一名小厮飞一般的冲了下来,大吼着发现陆地。
当时我听到那句话的时候,一股巨大的喜悦感就冲上了心头,接着就双眼一黑,不省人事了。
........
徐阳今天照例到海边等待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现在在海边的等待时间也越来越长,从一开始的半个时辰,到现在每天都要在海边等待三四个时辰。
“大哥,他们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啊。”程处默有些疑惑的问道。
徐阳此时的脸上也是愁云遍布,他担忧的看了看那一望无际的空旷大海,轻声道:“也许他们只是遇到什么耽误了一下吧。”
“哦”程处默便不再多问。
徐阳习惯性的抬起手中的望远镜,想再看一看那个海面,虽然已经有无数次的失望,但是徐阳仍抱着那一丝希望。
缓缓朝海面望去,望远镜中,突然出现了数十个黑点.......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不知道这样的写法合不合各位大大的口味。
第五十九章璧合联珠
黄海。
风和日丽的大海上,五艘新罗风格的海船正张满了风帆,驶向大唐。
“姐姐,此去大唐,犹如狼入虎口,我新罗,恐怕是躲不过这一次的灾祸了。”
只见一名衣着华丽,白肌粉黛的女子站在船头,她的语气有些凄凉,海上的风将她雪白的长袍吹的咧咧作响,犹如天上下凡的仙子,气质出尘,美的不可方物。
“妹妹,这一次天降灾祸,为了新罗国的所有百姓,我只能这样做。也只有求助大唐,我们才有一线生机。”
说话的是另一名身穿华贵锦衣的女子,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脸庞居然和那名白衣女子一模一样,那白衣女子是她的双胞胎妹妹,真德公主;而他她正是新罗的国母:善德女王。
海风吹拂,她雍容华贵的衣衫也被海风撩起,露出胸口处迷人的白皙。
那白衣女子眼神有些迷茫,只听她轻声道:“姐姐,已经船行九日,想必前面不远就快要到达大唐了。”顿了顿,她才缓缓道:“姐姐,我不明白,为什么当初我撕心裂肺的求你,你都不愿意带我一起来到大唐面见他们的皇帝,后来为什么突然愿意带上我?”
身穿锦衣的女子深情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又转过身去看那远处波澜不惊的大海。
“砰。”一声轻微的手刀声在她的背后响起,白衣女子应声而倒。
锦衣女子缓缓的转过身去,只见一名身着盔甲的男子扶着已经晕倒的妹妹站在那里。
锦衣女子慈爱的看着妹妹清新白皙的面容。语气有些心酸与无奈的轻声道:“只有这样你才能心甘情愿的回去啊!”
“女王大人。末将现在要不要将真德公主带回新罗?”那名身穿盔甲的男子瓮声瓮气的问道。
华服女子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有些不舍的说道:“回国后,宣布立真德公主为下一任新罗女王,妹妹她从小聪慧,又一直在我身边处理政事,想必对国内的事务不会太过生疏,国内如今必须团结一致,共抗我新罗百年之灾。”
“末将知晓。”那魁梧男子答道。
“国内的五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不过对于号称所向无敌的十万高丽百济联合军。还是未免有些杯水车薪。这一次,只有大唐出兵,才能就我新罗于水火...”
锦衣女子说罢,又回头朝天水相接的地方看去,那里,是大唐的方向....
..............
长安,东宫,御书房。
御书房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桌子,上面山川草木、海岸长城。竟是一巨大的沙盘。
“这里,诸位将军请看。是李靖将军情报中东突厥防守最为薄弱之地。”只见秦琼手持一根长木杆,指着沙盘中一座城池自信的说道。
“李靖现在已经驻扎在三百里外。若要趁大雪偷袭此城,胜算至少有九成。”秦琼的眼睛里充满了欣喜,仿佛那座城池已经是他囊中之物。
“此鲁城一破,牵连恶阳岭守军,我们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猛攻定襄城,定襄城便岌岌可危,想必突厥定将大乱,此时只有一条逃生之路,那边是这。”秦琼将长木杆指向了沙盘上一个狭小的山谷。
相似小说推荐
-
猎杀鬼子兵 (归七) 起点VIP2015-07-20 清史民国 “犯我中华者,虽怜必诛之!”特种兵出身的李强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他没人...
-
宰辅 (尹三问) 起点VIP2015-07-30 两宋元明 陈桥兵变夜,重生小和尚一枚,赵铮的大宋之旅由此开始。 汴梁波云诡谲,江南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