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扬明 (下官00)


  “卫所制”渐趋崩坏,朝廷如今已经渐渐开始施行募兵制。有的新上任到一地的将军甚至宁愿在当地招募旷工壮丁也不愿用卫所官兵,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这样的精锐部队,作为先锋。
  而杨明所在的这一支部队组成的卫军居多,作为预备队,是后路军,当然还是由行军总督项忠统领。
  杨明这一路人马虽是有各地卫所军抽调上来的士卒和锦衣卫汇编而成,但是整个部属架构也是齐全的,千户、曹尉、参军,一应俱有。一路下来,杨明和几名部属都已相互熟悉了,这时正一边赶路,一边信口谈笑。
  胡百户笑道:“小小太平军,竟劳动这许多名将、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朝廷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杀鸡也用牛刀!”
  郑龙劝道:“胡百户不可大意,听说那太平军兵卒骁勇善战,襄阳城曾经被他们一攻即克,再加上咱们的军队有多少能真正使上力气的……哎,总之太平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胡百户不以为然地道:“郑兄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太平军人攻无不克,那是因为守军无能。我朝守军,除了宣府军善战,其他各方边军根本不堪一击。他们平时维持一下边地治安、抓抓走私的边民还成,打仗?他们差得远啦!”
  胡百户身边的士兵深以为然,马上附和起来。
  明朝的边军系统采取的是世袭军户制,第一代都是能征善战的军士,定居该地,建立军户,朝廷免除他们的税赋徭役,但是作为代价,他们每户必须世代出丁,进补上代边军的缺额。
  这样的军队,几代之后就退化了,像宣府地区年年打仗,边军的战斗力还非常可观,而内地地区自建国以来很少发生大的战事,很多边军士兵自打接过父辈传下来的兵器,就压根没打过仗。
  再加上世袭的将领吃空饷,兵员不足,有些人家父辈疼惜儿孙,迟迟不肯交班,以至兵员老化,各种问题不断,所以根本谈不上多大的战斗力。因此,现在朝廷的各个军队系统中,是京营瞧不起募军,募军瞧不起边军,边军瞧不起内军。
  杨明听了部下们的议论,说道:“太平军人甲胄不全、兵器残破,固然不假。可是他们悍勇好斗。如今聚而成军,战力不可小觑。须知骄兵必败,小心为上!”
  杨明是一团主将,身居钦差之位,必要的时候还能上战场,可堪一战,众将官不好反驳他的意见,于是纷纷称是。
  百户胡一刀笑道:“末将听说,杨大人曾经于宁波抗倭,大败倭寇,如此精通军事。我等有幸在杨大人御下,此翻剿贼,必可建功立业!”
  杨明自家事自己知,哪敢以精通兵法的百战之将自居,连忙摆手,谦逊地道:“那都是以讹传讹,当不得真。倭寇凶悍不假,可是我们人数众多,占了人和,我们偷袭时间得当,占了天时,又在大明境内作战,占了地利,这才小挫倭寇啊。”
  “如今上面有各位久经战阵的大将军统领全军、调兵遣将,咱们这支预备之兵,份内之事只是在项大帅的统领之下。明号令、严军纪,奋勇杀敌便是。说到建功立业,以我朝廷兵威之盛,你我袍泽同心协力,却也不难!”
  众将都很乐观,齐齐应声。
  这时,鲁青峰忽然把手一指,欣然道:“快看!项大帅来了!”
  杨明等人回头望去。就见帅旗飘飘。上书斗大一个“项”字,仿佛突兀的洪流当中。骤然涌进一股新水,于行进的军队当中,劈开浪涛滚滚而来。行进中的官兵纷纷闪向驿路两旁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杨明见状,忙也拨马闪到路旁,与麾下众将一起策马肃立,恭送项大帅的人马过去。
  这才是一支真正的精兵,军旗猎猎如火,足有八百名铁甲骑士,骑在雄健无比的高头大马上,甲胄鲜明,鞍鞯整齐,佩刀挂盾,高执红缨长漆枪,银亮的钢枪尖刃,寒光闪烁,十分威武雄壮。
  胡一刀,郑龙等人都很羡慕地看着这支项大帅的亲军,他们统一身着铁铠,外罩半臂战袍,肩上挎着战弓,腰佩短刀,牛皮箭壶,鞍侧挂着一面黑色生漆的牛皮骑盾,绘着猛兽的图案,一杆红缨长枪血槽宛然,闪着狰狞的幽光。
  和其他的卫所官兵而言,那就完全不可比了。
  他们牵的马有高有矮、有肥有瘦。马背上挂着自备的粮袋、灶具、毡衣、睡袋。刀剑和弓箭、甲胄制式混乱,并不统一,有的人根本没穿皮甲,有的人虽然身着半身甲,但皮甲很久没有上油保养了,漆光已经磨去,皮甲已经皲裂,肩头还开了线。
  威风凛凛的前导亲军过去,“钢铁侠”就金光闪闪地出现了。
  全套的簇新的明光铠,由头到脚把项大帅包裹起来,他的脸,只看到了那只鹰钩鼻子。
  许多新兵啧啧赞叹,艳羡不已,有些打过仗的老兵牵着他的老马,却在不屑地吐唾沫:“呸!一看就是些没打过仗的新兵蛋子,神气是么。离打仗还他娘的远着呢,一个个身披重甲,看着威风,用不了多久就得人困马乏!”

  ☆、第一百零三章 起兵缘由

  杨明的耳朵够尖,听见这些老兵不屑一顾的唾骂,脸上不由一热,因为他刚才也在心里赞叹呢。刚刚他还同那些啧啧赞叹的士兵异样,震撼于这支队伍的威武雄壮,此时听那老兵一言,才觉得项大帅似乎也不怎么懂得军伍中事,是啊,大明自古以来的国策就是以文御武,真正文武双全的又有多少呢?
  不过,杨明策马路边,看看络绎不绝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浩浩荡荡,无边无沿,不禁又信心大增。
  也许项总督同自己一样不谙兵法,不过这支队伍还有能征善战、久经沙场的老将,以此雄军,大军到日,叛乱怕不旦夕可平。
  是以,此去平叛,于他而言,不过远游而已!
  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水,静静地淌向远方。河边,有人刷洗着马匹,有人光着身子在齐腰深的河中间洗澡,时而会撩起河水,戏弄同伴,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河边是一棵棵垂柳,袅娜的枝条把一片片新绿湖水般荡漾开去,林中可以看到许多马匹,还有牛羊,许多人也在林中进进出出。
  忽尔,远处有一骑飞驰而来,踏得白细沙的地面溅起一路轻尘。河边有人手搭凉蓬向飞骑来处看去,很快就放松了警惕,继续做自己的事。来人只有一骑,而且穿着和他们一样的服装,显然不是朝廷的兵马。
  那人骑着马,很快来到绿柳丛旁,利落地跃下战马,从马背上扯下那条破旧的皮褥子扔在地上,那马背上没有马鞍,扯下那条皮褥子之后,就光溜溜的只剩马背了。那人拍拍马颈,由着它自行去寻觅鲜嫩的野草,自己快步向柳树林中走去。
  “大王,朝廷果然发兵跟上来了!”
  那个刚刚跑进柳树林的大汉找到了他们的统领,在柳树林中央,铺着几条席子,正有几个大汉盘膝坐在羊皮毡子上说着什么,一听他的声音,纷纷站了起来。
  一个脸颊瘦长的老人,颌下的胡须已经花白,这人就是太平王李原。如今他已揭竿造反,自封太平王。
  在他旁边,站着一个同他年纪相仿,四旬上下的壮年人。这人比李原的身材魁梧一些,一张方正的脸庞,头发胡须皆已花白,浓重的眉毛却仍呈乌黑色。杂乱的眉毛显出几分凶厉之气,这人就是被李原任命为中军元帅的王洪。旁边那几位大汉,都是依附于他们的太平军各部的首领。
  李原解下腰畔的水囊,向那斥候扔过去,沉稳地道:“不急,先喝口水!”
  那斥候接过李原扔来的水囊,咕咚咚地灌了一气儿,一抹嘴巴,说道:“大王,明人发兵十六万,两军之间相隔约两日路程。”
  “我还打听到,他们从京师派出了第二路大军,只不过第二路军还没有出发,现在还不知道第二路军准备派出多少人马。”
  众首领听说朝廷要派出二路大将,先期赶到的就有十六万之众,不禁有些惊慌,许多人露出怯意来。李原将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却丝毫不为所动,只是淡淡一笑,揶揄地道:“朝廷还真是看得起咱们!咱们满打满算,精锐不过三万人,缺衣少甲,器仗不全,朝廷居然派出了这么多的兵马!”
  他霍然转身,看看各部首领,大声道:“明人不拿咱们荆楚老百姓当人看,对待咱们都不如对待他们自己家里的牲口。去年冬天,咱们遭了灾荒,他们是怎么做的?不但不予一粒粮米赈济,反而趁机逼咱们卖儿鬻女。”
  “咱们那些花儿一般俊俏的好女子,被他们欺凌,当牛作马!咱们的土地,被他们廉价换去,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咱们今春甚至没有足够的粮种来种地,怎么办?到了今秋,咱们还得继续被他们敲榨,直到榨干咱们的骨髓!”
  李原一席话,说得那些首领们想起所受的种种欺压,一个个满腔气愤,胸膛起伏,呼吸急促,脸孔都胀红起来。
  李原挥着手道:“咱们太平军军以前的弟兄都是良民,可明人从不曾把咱们当自己人,甚至不拿咱们当人看!除了欺压凌辱,还是欺压凌辱,就算是各位首领,在他们的边将面前,也只有牵马坠镫、为奴作婢的份儿,咱们忍了,一次又一次地忍了,忍得咱们要没有活路了!咱们还怎么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