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返大隋 (木子蓝色)



来自于淮南寿州寿春县的一千余人,最终被安置到了辽北省的扶余川,就在原来扶余国都扶余王城西五十里路,在那里设立了寿春屯堡。按朝廷的计划,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按来时的故乡,一县或者一州的移民设立一个屯堡,这样一来大家来自同一个地方,说同样的话语,多少有个照应,能更加团结一起,互相照应。而且按朝廷计划,移民们最先的三年,是要一起共同囤田垦荒的,待三年之后,才能按计划均田授地,自己耕种。一开始,他们要一起建立一个屯堡,共同居住,共同垦荒。

开始垦荒这三年,朝廷会借给他们种子、家具、耕牛等,并提供一笔安家费和无息贷款,助他们渡过这最初的三年。

当然,朝廷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个大福利,那就是为那些没有妻子的到达已婚年纪的小伙子们,提供相亲机会,为他们安排辽东土著未婚适龄姑娘成亲,然后他们并不需要支付彩礼,由官府帮他们解决了。当然,如果自己愿意再给的,官府也不反对。

总之,这是一个让所有移民们都兴奋不已的好消息。

寿春屯,这里暂时还是一片临时营地,没有房屋没有围墙,什么都没有。到达这里后,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不过幸好有官上的人过来帮忙,指导他们如何打水井,如何盖房子,立围墙。按官府的计划,寿春屯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移民居住点,但却也得有自己的围墙,有自己的民兵队,屯堡建立后,得有人专门站岗值夜,按官上人的话说,虽然辽北驻有朝廷大军,但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得防止一些盗贼或者一些不死心的高句丽的贵族地主等等。

通过解释,赵煊才知道,在原来高句丽统治这里的时候,这里绝大多数的土地其实都是属于极少数的贵族以及地主豪强们的,大多数的高句丽人其实只是他们的佃农甚至是奴隶。朝廷收复了辽东之地后,对于这些原高句丽遗民,采取的是不同的政策待遇。所有的贵族豪强地主们,经过审查,如果是那种做威做福,为恶一方的,那么直接按轻重判刑,送去服劳役,挖矿修路筑城,其家产没收。而对于那些并没什么劣迹者,则将他们通通迁往中原,他们的田地山林等产业,被朝廷折价收购,最后在安置地给他们一些土地田产。

而对于那些普通的佃农和奴隶,则要好的多,奴隶们都被从原来的主人那里分离出来,他们被安置到各个屯田或者矿场,只要为朝廷役满五年,就能获得自由身份。然后再为朝廷服役五年,就能从一名雇佣工转为正式的大隋帝国百姓,能够获得均田授田的资格,分到自己的土地。这些奴隶,第一个五年为朝廷服役,朝廷只供他们吃喝,及少量的津贴。第二个五年,则可以得到雇佣的薪水,再然后,他们就是自己的主人,有自己的田地了。

对于那些佃农,或者有少部份土地的自耕农们,他们基本上维持自己的处境不变,财产得到保护,但他们得支持朝廷的政策法令,得向朝廷交纳税赋,得向朝廷服兵役,还有须让适婚年纪的未婚女儿到官府登记,参加相亲,与汉人移民成亲,他们的未成年的孩子得进入官府建立的学堂,学习汉人的文化,成年人也得学习汉话,同时得更换汉人的衣冠制度等。

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能让朝廷长久的稳固统治辽东辽北,对于土著们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拉拢绝大多数人,打击少数人。更确切点说,就是要打压那些贵族头领地主们,既是为了政治上消灭高句丽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夺得高句丽的土地山林矿产等资源。要不然,移民们来了,拿什么均地,难道给高句丽地主们佃田。

这种政策是指向分明的,高句丽的这些上层阶级有些人在隋军的强大武力下臣服了,他们选择了迁移去中原,虽然如此一来以后日子肯定没那么好过了,可起码能保存家族。而也有一些不甘心反抗的,他们绝大多数被驻扎在辽东各地的驻军们强势镇-0压了。然后有一小部份豪强,拿出自己的钱财,带着自己的家奴佃户招揽了不少的亡命徒,开始叛乱,虽然大多数很快被剿灭,但也有一些人伏着地形熟悉,开始在山里面当起了山贼盗匪,狠了心要跟隋朝对抗到底了。

第563章相亲

正因此,朝廷对于移民有特别要求,要求移民点都要建有堡墙,要组织民兵队,要站岗值夜,总之就是各城镇等地驻有军队外,移民们还得有自己的防卫力量,得能应对那些各种各样的盗匪,起码能够遇敌后支撑到军队的到来。

寿春屯有一千多人,算是规模很大的一个定居点,周边二十里地都划分给了他们,不过熟地不多,扶余本来就是个半牧半耕的地方,尤其这里是高句丽的西北角。不过这块地南北各有一条不小的河流经过,是那种四季都有水的河流,看着这河流从淮南水乡来的赵煊等人都很高兴,满足。用赵煊父亲的话说,这里可以种稻子。熟地不多,有千余亩地,原来基本上属于土著贵族的,但如今这些地都归了寿春屯,还有少量原来属于一些自耕农,现在这些自耕农被迁到了北面,那里建立了一个百余户的高句丽聚居点,他们的土地也整合到了那里。官府现在这种把汉人移民和土著分开来,也是为了避免一开始就有太多矛盾。一千多亩地,平均一人只有一亩多点。不过赵煊的乡亲们没有失望,这里有大把的好地可以开垦,官府划给他们的这块地方,完全可以开垦出个几千顷地来,尤其是这里还有两条河呢,水源足,地也肥。

“这些地都不用施肥的,你看这黑的,手一捏都能挤出油来,插根筷子进去,都能发芽。”说话的是县里来的驻寿春屯的官差,据说是家技员。专门指导他们这些江淮人如何在辽北种地的。“官上的意思呢,你们初来。对这里的土地还不太熟悉,种稻子现在肯定不行。没掌握好这土地,不好种。上面的意思是你们先种大豆和高粱,这两样东西在辽北最好长,好种好活还好收成。”

赵煊家因为人丁多,一家十六个男丁,有三十余口人,算是屯里最大的家族了,因此公推他的伯父做了这屯长。赵老汉满脸的褶子,黝黑的很。可却很精壮,拥有八个儿子的他,其实今年还不到五十岁,说话总是一口大嗓门,平时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谁家哪里有点小纠纷,他总会第一时间去帮忙说和,尤其是这一路行来,他还是护卫队的队长。因此在屯里已经很有威望了。这时他站出来笑着向官上来人道,“长官说的是,只是,我们以往都只会站水稻。没种过这高粱大豆啊,而且若只种高粱大豆,那咱们不能都拿高粱大豆当口粮吧。向来都是用高粱大豆做饲料的。”

农技员不以为意,笑了笑。“赵屯长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你不用担心。朝廷早有计划。是这样的,官上计划呢,咱们扶余这一片呢统一种植高粱和大豆,这些收获之后统一由官府收购,是要用来做驻军战马的饲料的,另外这大豆还可以榨油呢。至于大家的口粮嘛,也不是问题,官府会向大家提供粟麦口粮。至于刚才屯长提出水稻之事呢,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们不如先在河边先少量种一点水稻,也算是摸一摸清楚这边土地的脾气,等咱们摸清楚了,以后就再大量推广种植水稻或者种麦种粟,大家说呢。”

“还是长官考虑的清楚,既然官府都考虑的这么妥当详尽,我们自然是都听官上的。”赵老汉满意的笑道。

农技员笑笑,“以后我就长期驻在寿春屯了,大家就不要跟我客气,我不是什么长官,只是个搞农业技术的,奉朝廷官府的命令,来帮助大家搞生产而已。咱们现在呢有一千来亩熟地,今年我们要把这一千多亩地都种上高粱和大豆,但是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垦荒,不过大家也放心,按官上的文件,我们屯马上能得到一百头牛和二十匹马,再加上各种铁制的上好农具也会马上运到,咱们今年可以垦很多的土地。大家一起开垦,年终到时按收成以各自的工分拿口粮和收益,等三年后,每个男丁都能分到二百亩地,每个男丁的媳妇也能分一百亩。好日子就在后头等着我们呢,大家努力干吧。”

移民们的热情都被挑动起来了,晚上一家人吃饭时,赵老汉给家里九个还没有结婚的光棍子侄们宣布了一个命令。

“官上今天来通知了,明天就是咱们县里第一次相亲大会,你们哥九个都去,把头发理一理,胡子修一修,好好洗个澡,再修修指甲,刮刮面,把最好的衣服拿出来穿上,明个一早都进城去相亲。我告诉你们,别挑挑拣拣的,找媳妇,最注意的不是相貌,好看又不能吃又不能喝。要找,就得找那种一看就本份老实的,还有一个,就得身体结实的,最好是胸大屁股圆的,胸大才有奶水,屁股大的才好生养。这次全拖圣天子皇帝陛下圣明仁德,朝廷已经替我们安排好了,那么多的姑娘让你们相,还不用家里出财礼,这是多好的事情啊。可得抓住机会了,若东拣西捡的,万一都被人挑没了,以后再想要有这种机会说不定就难了。”赵老汉说到这里的时候,一脸的感叹,对皇帝陛下也是感激不已。若没有这移民令,他们一家还只能给人佃地扛活,更别说十四个子侄适婚,却只有五个成了亲,九个还在打光棍。如今,官上帮忙给他们找媳妇,这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到的好事啊,哪有不抓紧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