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闻荀适一家逃走,顿时又惊又怒,他没想到这个荀适出身于名门,竟然连孝名都不要了。
这时候有人举报,说是在清理荀府当初的灵堂遗址准备重建之时,却发现了一条密道,这条密道虽然已被填充了大部,但是看起来应该是通往东市。
曹操正在疑惑之际,又听得军士禀报,说是曹仁在颍川战败,全军覆没,曹仁本人也自刎而死。
曹操闻言,顿时大叫一声,猛的吐出了一口鲜血,流泪说道:“子孝离我而去,莫非天绝我曹氏乎?刘琦小儿,竟敢杀我弟,本王定然将你碎尸万段,以泄胸中之恨。”
在曹操的兄弟亲族之中,曹洪为人性躁吝啬,夏侯惇并非帅才,夏侯渊性刚,受不得激,惟有曹仁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帅才,即便是比起张辽、张郃这样的良将都不遑多让,今日竟然命丧颍川,如何能让他不感到肝肠寸断?
而在后来,经过详细的询问之后,曹操方知,原来曹仁之所以战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荀彧、陈群二人动用了颍川各大世家的力量,夺取了北部五县,曹仁无奈之下只好分兵,结果到了颍阴之后竟然遭到了敌军的偷袭,曹仁苦战不得出,最后拒绝了用他交换荀攸的提议,自刎身亡。
这时候在曹操身边的司马懿忽然说道:“主公恐被荀攸老贼所误,请主公想一想,一方面是刘琦如此迫切的想要将荀攸换子孝将军,而几乎与此同时,荀攸竟然暴病身亡,再加上那一场意外的大火,荀府离奇的密道,还有荀适等人的出逃,这一切是不是太巧合了?”
“嗯?”曹操正在对荀适逃走和荀府的地道心存疑惑之际,游艇的司马懿这般说,不由皱眉说道:“仲达这话是何意?”
司马懿对曹操拱了拱手,然后缓缓说道:“请恕微臣大胆,对荀公达心存不敬,微臣认为,荀攸之死乃是金蝉脱壳,真正的荀攸恐怕早已逃走,而并非死亡。”
曹操一脸的不敢置信,失声说道:“你说什么?可是这又怎么可能?那一日本王命郗虑亲自察看荀攸的生死,当时他确确实实已经死了,难道是郗虑欺骗本王不成?”
“不,微臣相信郗公所言乃是实情,当时他看到的确实是已经死去的荀攸,但是微臣后来想起来一件事,就是史上曾经有过尸厥之症,活人会变得和死人一般无二,又闻有医师能够用药事和针灸,让人变得如同死人一般,莫不是当初并非是庸医将荀攸治死,实际上只是助他诈死,然后又借助大火,秘密将荀攸从地道中救出,却又将死尸充作荀攸,故意让其在大火中烧得面目全非,然后荀适再以此为借口,速速埋葬假荀攸,之后又借守制而举家逃走?”
不得不说,司马懿将整件事情分析的入情入理,完全接近了事情的真相,这样缜密的思维确实令人感到心惊。
曹操自然也不笨,他听了司马懿的分析之后,顿时就相信这样的分析的确是合情合理,自己没有理由不相信。
可是曹操之后又说道:“可是即便这样,荀攸想要逃出洛阳也并非那么容易呀,因为本王早已命人严密的监视荀攸在洛阳的所有故旧亲族,他就算再有妙算,也不可能有人能去悄无声息的将他运出洛阳,更何况荀府中的密道实际上只是通到东市,而并非是城外,还有,本王也早已命人在荀攸的坟茔之外安排下探子,这两件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的余党都绝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出城,那他又是如何逃走的?”
司马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微臣料想,帮助荀攸父子逃出洛阳的,绝不可能是他的亲故余党,而很可能是刘琦派往洛阳的细作。”
“什么?你说刘琦在洛阳有细作?”饶是曹操因为吐血而精神萎靡,也不由得跳了起来,失声问道。
司马懿苦笑了一声,点头说道:“看起来恐怕应该是了,主公请想一想,既然密道是通往东市的,那么能够在我们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出城的,恐怕只有商人了,而主公也当知道。如今的商业中心,一般都是在襄阳和洛阳之间往来,微臣恐怕这里面肯定有人是刘琦的细作,主公还记得当初刘备失长安之事吗?微臣后来命人调查过,主要就是因为长安城内早有了刘琦的细作,他才能轻易破城。”
曹操闻言顿时沉默不语,尽管他很不愿相信,到现在他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说的很有道理,一想起在自己统治的核心地带会有刘琦的细作潜伏,他就不由得心中难安。
他是靠拥立献帝而成就的大业,许多将相都是冲着拥护汉室这块招牌而来的,这固然让他治下拥有大量的人才,却也让他辨不明白很多人到底是忠于他还是忠于汉室,甚至连荀彧、崔琰这样的亲信都会为了汉室而反对他,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必须时时防范那些忠于汉室的人的反叛,尤其是在刘琦不断战胜,获得了更高的声望,让兴复汉室拥有更大的希望的时候,甚至连许多原本忠于他的人都在蠢蠢欲动。
本来他在洛阳的统治都已经岌岌可危,如果这里在混进来刘琦的细作的话,那他的危险岂不是成倍的增长?
所以,经过了一番的沉吟之后,曹操决定对洛阳的商户进行清洗,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一定将刘琦在洛阳的细作彻底清除。
而这项任务,他自然就交给了目前最信赖、也最有办法的司马懿来执行。
于是,刚刚有些平静的洛阳再次陷入了一番腥风血雨之中。
第四百零六章荀攸出逃
其实早在决定动用洛阳的细作的时候,刘琦就已经做好了他们暴露的打算了,所以刘琦早就命令他们分批撤离洛阳,只留下了那些真正的商户,那些商户虽然与细作们有着各种合作关系,也对他们的长相比较熟悉,可是这些细作的履历都是蒯如玉为他们假造的,根本无从查证,甚至他们的名字也都是代号,根本无从查找真实的姓名。
所以,这一次司马懿注定会劳而无功,他绝对连一个真正有用的习作都抓不住,更不用说会由此得知蒯如玉所领导的那个神秘的间谍结构“无间道”的情况了。
不过这也不能说刘琦就没有损失,最起码他精心安插在洛阳的这些细作们目前也只能暂时撤回襄阳,从此让他失去了对洛阳的全盘监控,虽然他正在苦心经营另外一个间谍组织“曼珠沙华”,但是这却需要时间,估计等到这个组织像“无间道”一般渗透到各处的时候,洛阳早已被刘琦的大军给攻下了。
好在因为“曼珠沙华”成员的身份特殊,曹魏的那些官员们也绝不会轻易将他们抛弃的,所以就算洛阳被攻下,这些间谍也一定会被带到魏国的王都邺城,然后继续发挥各自的作用。
却说荀攸早在当初被那个叫淳于海的医士用银针刺得昏迷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可能上了对方的当,但是苦于自己不能发出任何动作,甚至连眼都不能睁,也只有静静的等待着事态的进展了。
然后他就发觉自己被当成身死来看待,他能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被抬到了灵床上,然后他亲耳听到他的小妾阿婺,儿孙们围着他的“遗体”痛苦。也能感受到御史大夫郗虑在查探自己是否死亡之时的触摸,甚至到后来柴房起火、他被人用机关转移到密道的时候,意识都是清醒无比。
直到来到地道之后,他才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兄长,小弟乃是阿恽,今日实在是迫不得已。所以才让兄长‘死’一回,因为在家父的组织下,在七爷爷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将颍川献给了楚王,如果曹操得知消息的话,兄长以及家眷肯定会性命难保,所以,经过楚王谋划,七爷爷以及小弟配合。我们才用此金蝉脱壳之计,帮助兄长脱身,请兄长放心,嫂子以及二侄子他们也都有安排,不出三天就会离开洛阳,而且根据他们的速度,一定会在我们之前赶到襄阳。”
荀攸自然知道只是从父荀彧之子,也就是自己的从弟荀恽所说。虽然他并不想就这样背叛曹操,可是听说在关键时刻。自己这位从弟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到洛阳来救自己,也不由得有些心安,原本的怨气顿时消散了不少。
后来荀攸便感觉自己被悄悄的运到了一所宅子之内,然后就感觉到自己的皮肤一阵麻痒,随即便睁开了眼睛。抬眼一看,自己确实在一座屋内。而将自己用银针刺醒的人物,赫然正是那个之前将自己给刺昏迷的淳于海。
“你到底是何方高人?”荀攸看了看眼前的“淳于海”,轻轻问道。
“不敢,下官的名字确实是淳于海。不过却与仓公没有任何关系,下官乃是楚国宫中的太医丞,师从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乃是襄阳学院医学部第一批学员,奉大王之命前去搭救先生,幸喜先生无恙,下官也就松了一口气,请先生放心,先生之疾虽然急切难愈,但只要用心调理,下官敢保证只要一年,先生便能恢复如常。”
“呵呵,淳于大人真是神技,令人叹为观止。”荀攸也没有怪罪,挤出了一抹笑容,对淳于海夸赞不止。
紧接下来,荀攸便又将目光看向荀恽,缓缓问道:“阿恽,我们现在是在哪里?”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枭 (炮兵) 起点VIP2015-08-14 两宋元明 一个精通造假工艺大师穿越到崇祯二年, 这是大明帝国最黑暗的岁月, 内有饥民暴...
-
穿越之唐时明月 (莫三变) 17KVIP2014-05-08 历史穿越 命运起伏,剑问天下,宿命何处?冲天一怒,只为红颜! 且看他如何笑傲、如何嬉笑怒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