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鹤看了一下神色有些紧张地四人,笑着说:“诸位请放心,这里地处偏僻,四周都是卢某的亲戚,没有隔墙之耳,有什么事尽可畅所欲言。”
“坐在这里,哪个不是被李贼迫害、被阎王祸害的,卢大人,你领个头,我们都听你的,直接把这些泥腿子杀了。”一旁的推官李赞明一脸愤慨地说。
赵继鼎皱着眉头说:“反了大顺,我们能怎么办?现在李自成拥兵百万,我们不是其对手,满清八旗嗜杀,那阎王虽说容易对付,只怕引来大顺军的疯狂报复杂,这太危险了,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
众人口中的阎王原名叫阎杰,因为嗜杀所以得到一个阎王的绰号,阎杰是大顺设在山东的武德防御使,这人原是一个安份守己的百姓,不过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之下跟了李自成,由于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从而被李自成派到这里作武德防御使,他和德州牧吴征文意气相投,对侍乡绅地主特别狠,在德州可以说无恶不作,利用追赃这股运动,哪个不顺眼就追赃,动辄把别人弄得家破人亡,阎杰好财,恨不得把别人的祖坟都翻了;而吴征文好色,特别喜欢玩那些官家、豪门大族家中的女眷,这两人可以说成了德州士绅阶层的灾星,看上哪个就是哪个倒霉。
在场的人,或多或少都跟阎杰还有吴征文有仇,看到卢世鹤邀来共商大计,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来了。
“若要求得富贵,自然要火中取粟”程先贞在沉着声说:“当年李自成说不纳粮,我们就觉得不靠谱,他又不是天兵天将,也不是点石成金的神仙,那么多人马吃什么?现在和大清相比,简直变得可耻,那满清虽说是外族,可是他们也懂礼数,进京第三天就下令给皇上举起隆重下葬仪式,全城服丧三日,下令赦免前朝官员和大顺接触的罪,稳定局面,还宣布凡被大顺军没收的田产,一律归还给本主,这可是天生的好消息,诸位想想,要是我们能拿回祖下传下来的田产,那重振家业,也就不远了,就是死了九泉之下,也有脸面见见先人了。”
“什么?”李赞明一脸吃惊地说:“那满清八旗这么好?不仅没追查那些官员投靠大臣的罪责、安葬我前朝旧主,还要把被泥脚子分走的田产物归原住?这,这不会是虚言吧?”
“李推官,这事是真的”这时一直很少说话的谢陛附和道:“学生不才,在京城还有一点关系,据我所知,京城确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举动或屠杀,多尔衮在洪承畴和范文程的协助下,大搞收买人心的把关,厚敛了皇上,还贴榜号召征讨大顺军,反大顺降清的,重重有赏,各地风起云涌,依学生之见,大顺已是日薄西山、昨日黄花。”
卢世鹤点点头说:“没错,此人食言而肥,当初若不是我们,大顺那能这么顺利拿下这里?这下可好,还没站稳脚就用追赃的运动来洗劫这些昔日助他的人,还说不纳粮,可是为了购买火器,又向百姓索要税银,要是交不出还得责骂、有的比前朝官府还要狠,也是时候收拾他了。”
“反吧,这日子没奔头,还不如拼一把。”
“有道理,大丈夫就应顺势而起。”
“为了抗击凶悍的满清八旗,这是的兵力调了大半,正好让我们起事。”
“从地形来看,山东的位置不错,这里离湖广远,李自成一时来不了,就是有事,我等也可以从海上从容撤退。”
“要是夺回田产房舍,那么真是太好了。”
“这些人,得势便猖狂,还不如投靠满清呢,至少家业可以保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不过卢世鹤突然说道:“这个想法是好,可能我们用什么名义呢?师出无名,干什么事都不顺啊。”
谢陛眯着眼说:“这个好办,前朝宗室朱帅炊还在,我们就推他为济王,有他的名义,肯定一呼百应,而前朝太子已经落在满清手上,到时太子一招募,我们就有台阶下了。”
392满清迁都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就像李自成,大顺军势如破竹,很多百姓、官员望风而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中原大片地区,一时间风头无两,但是扩张得太快了留下很多隐患,如控制力不足、人手短缺等问题,很多地方都是换个名号,但是控制地方的还是原来那批官员,只是由明朝的官员转身一变,变成大顺的官员。
换汤不换药。
这是大顺军的一个短板,李自成手下多是低层的士兵、目不识相的百姓,这些人打仗还可以,但是说到管理,那可是一点经验也没有,而华夏自古以来都敬重读书人,觉得他们有文化、有知识,理应高人一等,人们也愿意服从他们的管理,大顺军每攻下一地,也愿意让前朝官员、有名望的人担任新官员,因为这样可以最快速度让当地各项事务运转正常。
剥削百姓的通常是这些官员、读书人,可是打下天下后,还是请这些官员、读书人继续管理,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不仅是讽刺,还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山东德州的大顺武德防御使阎杰、德州牧吴征文就切切实实体会到这种隐患,可是等他们发现这个问题时,为时有晚,因为他们是用自己的性命得出这个结果的。
前朝御史世鹤、前德州通判即是现任德州主事程先贞、大乡绅谢陛等人经过密谋,觉得大顺没了前途,而在满清各种利好条件的引诱下,决定发动叛乱,别投明主。
经过精心的准备,以聚会为命诱阎杰、吴征文到城中最豪华的迎宾楼赴宴,宴会到中途时,突然冲出几十个一早埋伏好的刀斧手。二话不说把二人还有几个亲随全部砍死,阎、吴二人的脑袋还被割下来用作祭奠先皇崇祯,同时推明朝宗室朱帅炊为济王,举起复明的大旗,与此同时,这些反动官员、乡绅的爪牙四处出动,把大顺留下来的人尽数杀死,充满杀戮、血腥的一夜过后,这座大城就换了主人,换成前朝宗室的地盘。
大顺未能信守承诺。慢慢失去了民心,又触犯了地主乡绅的利益,而这些人又是当时富有、最有势力的阶层,在势大的时候还能压制,可是一旦式微的时候,想法的人就多了。
随着山东德州出现叛乱的情况,紧接着,秦安州的前明游击将军高桂杀死大顺政权防御使郭都、涿州前明大学士冯铨、知州张锦、参将朱万祺等人杀涿州牧李都尉、灵寿乡绅李国琳聚乡勇百余人杀灵寿县令郭廉,曲周、沧州、昌平州、大兴、密云、香河、曹州、青州等地闻风纷纷暴发叛乱。而大顺的官员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被杀、有的被这驱逐、有的被惩罚才再给离开,大顺军也不甘就这样放弃,四出镇压。一时间后方大乱。
前线本来就很艰难,身经百战的满清铁骑不是农民军和乌合之众就能打败的,再加上满清多是骑兵,来去如风。又擅长拉拢、诱惑,后方不稳,除了要抽调查军队去镇压。也不利于粮草、兵员的征集,于是,大顺军的日子越来越过得艰难。
李自成丢弃了意义重大的北京,然后大顺军在和满清的对抗中节节败退,这让那些投机者意志动摇,再说满清贵族在洪承畴、范文程等人的建议下,实施了不少拉拢、安抚政策,先是厚葬崇祯,减轻了不少前朝忠心臣民的仇视之心,然后下令被义军夺去的田地房舍归还本主,又下令赦免与大顺有联系官员、乡绅的罪,这样一来非常受乡绅、豪门大族的支持,从而到处发生叛乱。
大顺军腹背受敌,满清铁骑又极为精锐,双重夹击之下,大顺军节节败退,地盘也越来越少。
来得快,去得也快。
实际上,山海关一战已经决定了谁问鼎中原,李自成由于对自己估计乐观,天真地以为能和满清和平共处,准备不足,让满清捡了个大便宜,俗话说一步错,满盘皆落索,现在李自成也只能自己吞下苦果。
就在李自成和满清打得难分难解之际,原明朝沙儿可万户府的万户长,在陆皓山的策略的操纵下,经过精心的准备,借口牧场的马被偷,开始向另一个邻居大日法王发动进攻,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打死、俘获对方二万多勇士,一时气势如虹。
很简单,队伍中多了一万装备了新式火铳的川军,火力一开,那敌人是一片一片地倒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当然,为了尽可能封锁消息,川军化整为零潜到普布的领地,还特地换上普布族的衣服,有了这一万精川军相助,普布自然无往而不利。
陆皓山终于走出了称霸的第一步。
1641年,如果崇祯还在的话,应该崇祯十四年。
这一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抢钱、抢人、抢地盘,就是没有大型的战役,可是在法纪崩败的年代,人的贪欲、野心、暴戾就会无制约地滋长,兵祸不断、匪患不绝,老百姓苦不堪言,不仅中原的百姓苦,就是在苦寒、贫瘠的番地也不能幸免,一个叫普布的万户长,也在陆皓山的操纵下踏上了征服之路。
战争一起,百姓若不堪言,但也有的人例外,局势越乱他就越高兴,越乱越容易发财,因为他发的是国难财,低买高卖,通过垄断、囤积居奇大发横财。
相似小说推荐
-
最强兵魂 (问天孤独) 起点VIP2015-05-26 异术超能 陆浩刚大学毕业,无意中得到邪恶版兵魂系统,这系统会布置奇奇怪怪的任务,只要完成...
-
三国之刘备军师 (轩逸) 大厦将倾天地乱,汉失其鹿天下逐。群王并起谁为帝?昭烈中兴承大统。重温热血三国,顶级谋士对决。且看陈逸如何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