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泥的人?
陆皓山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释然了,自己是小小的一个县令都知道,像都司府,不知在民间有多少暗探,哪能不知,看来想和自己“抢功”的人还不少呢。
也好,这是一个露脸的机会,陆皓山心里激动得大叫:这个赵敏还真是旺夫,刚刚嫁过来,自己就和从二品的官员结交上了,现在还有一个露脸的机会,说不定还有另一番际遇。
想归想,陆皓山连忙说:“回大人的话,下官不仅知道不沾泥的人在这里活动,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每一步行动,下官都了如指掌。”
说到正事,二人都正经了起来。
“哦”韩文登有些意外地说:“你快说是怎么一回事?”
陆皓山应了一声,就把自己安排刘金柱混进不沾泥的事说了一遍,当然,不会傻到自己有心“养虎为患”再一举把这功劳摘了的事说出去,只说先了解他们内部,找个机会连根拨起云云,听得韩文登记连连点头。
待陆皓山说完,韩文登摸着胡子说:“哈哈,不错不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皓山,你真是老夫的福星,哈哈哈哈.......”
168讨价还价
明末灾害连连,天灾**,卖儿卖女不是奇闻,易子相食也不是罕见,正正印证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平时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员害怕了,不仅怕暴民杀死自己,出了问题也怕皇上秋后算帐,对于这种失职的官员,崇祯皇帝从不手软,有了陕西的前车之辙,一众官员自然底下的百姓非常在意。
这不,一听到境内有暴乱分子,都司府的第二把手都亲自出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一切不安因素都扼杀在摇篮中。
“只是尽地方官的责任,没想到大人也在关注这事,还真是碰巧了。”陆皓山一脸谦虚地说。
韩文登一脸郑重地说:“这些乱民贼子关乎到国家的安危,岂能等闲视之,千里堤坝,毁于蚁穴,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陕西之乱,就是一开始不够重视,这才壮了那些乱民的声势、锻炼了他们的勇气,为此整个陕西的官场差不多撸了一遍,这年头,这官不好当啊。”
陆皓山连忙送上一记马屁道:“在这么冷的天,大人还心系国事,真是令下官佩服。”
“应了你那句,食君之禄,担军之忧”韩文登话头一转道:“听说你在江油成立一支约三百人的纠察队,就是为了这帮乱民贼子?”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纠察队的事还是传到韩文登的耳里。
不过听他的语气,好像并不是很在意,细想一下,四川与西蕃相接,为防那些不听教化的西蕃东进,朝廷在四川布下重兵,区区三百什么纠察队,自然不会引起韩文登的重视。估计他的私卫都不止这点人,一些大的家族或地主,家丁护院都有几百人,一个二品大员,如果要查这三百人的纠察队,派心腹亲信来就足够,根本没必要亲自来查看,可是现在特意提出来,到底什么意思呢?
突然间,陆皓山灵光一闪:这三百纠察队。根本就不是问题,也不值得韩文登看重,估计在他眼中,那三百所谓的纠察队,不过是乡勇一类的乌合之众,而真正让他动心的,是剿匪以后的功劳和名声。
试想一下,别的省暴民成灾,可是四川一有异动。马上就被镇压下去,传到朝廷、传到皇上耳中,那绝对是大功一件,现在用人之际。说不定一个机会就会再进一步,陆皓山那个计划一出,马上就引起韩文登的注意,刚才那句话。明显是要抢功劳的节奏。
陆皓山权衡一下得失,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
“大人,那三百纠察队。那是从各乡抽调的乡勇,主要是安稳民心用的,大人也知道最近有白莲教出现,老百姓人心惶惶,就成立一支队伍安稳民心所用,有勇无谋,空有一身蛮力,却苦于没有装备,到时真要派上用场,那是死的份,再说下官初入仕途,没有经验,还想找一个有经验的人来指点一下,免得任差踏错。”陆皓山说完,偷看了一下韩文登的脸色,只见他没有反应,继续说道:
“大人贵为同知,阅历丰富,对那些乱民贼子又比较熟悉,要是有大人来掌控大局,那些跳梁小丑注定不会成功。”
聪明啊,自己只是稍稍透露了一点点意思,眼前这个年轻的县令马上就能意会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一点就明,不用自己费这么多口水。
再说那么多也没用,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文登点点头说:“这些乱民贼子非常狡猾,皓山你年纪尚轻,只怕难以应付,再说你的权限不足,有可能某些突然的因素而功亏一篑,本官就摘了你这个桃子,替你掌舵吧,不过你放心,本官绝不会亏待你的。”
“谢大人。”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下官和江油县衙上下,唯大人马首是瞻。”
陆皓山让刘金柱打放潜地龙的内部,开始的目的是用这帮乱贼提升自己的威望,用这些反贼作留在江油的借口,不过得到军师李念后,改变主意,决定走一条文职转武官的道路,无论怎么样,都需要人脉和运作,这个功劳落在韩文登的头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自己也趁机抱上这都司二把手的粗腿。
要是不识趣,得罪这个只手遮天的人物,只怕功劳被人拿走、说不定还被陷告为和外敌有勾结呢。
“很好,以后有什么事,你可以直接派人到都司找本官,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本官。”
“是,大人”陆皓山应了一声,眼珠子转了几下,继续说道:“大人,那些暴民人多势众,下官的那些手下,多是酒囊饭袋,不堪重用,纠察队还有二分血性,可惜武器简陋,所以......”
刚刚把一个大功劳让出去,趁热打铁,直接跟韩文登要好处,反正他管练兵和军器,手里有的兵器,这个时候不要白不要。
韩文登眉毛一扬,也懒得说再说那些废物话,径直问道:“你要什么武器?”
“铠甲和火器。”
“什么,火器?”韩文登吃惊地说:“你那纠察队,不过是地方军,不对,最多算是守备队,怎么还需要用到火器的?”
陆皓山苦笑着说:“就是他们太不堪了,教其它的没耐性,还不如用火器,方便快,有什么突发时件,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还不如退而求之,多购一些武器装备,比较稳妥。”
韩文登淡淡地说:“现在是本官掌控,在本官在,几个乱民贼子还翻不了天,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样吧,军器最近要清理一批废掉的鸟铳和七眼铳,皓山,你要不要?”
鸟铳?七眼铳?
这些都是好东西,陆皓山也想不到眼前这个韩文登这么大方,闻言马上说:“要。”
韩文登好像听不到,还是在低头喝茶,尼玛,这家伙还真是现实,本来还想从他身上多要点好处,没想到一到关键时候,这老小子那是不见兔子不撤鹰,不看到好处想到他手上拿一点便宜,比登天还难。
陆皓山太了解这种人了,这种人骄傲之余很自负,对下属非常苛刻,但对自己却很放纵,别看二人相谈甚欢,陆皓山并没有幼稚到两人可以深交的地步,前些日子自己策划的蜈蚣岭劫银案;默许梓潼县令吴魁勒索百姓措筹银两,而事后,这个韩文登也分了一份好处。
“这些废弃的火器,也花费了不少原料,大人,不知一杆火器需要多少工本费?”陆皓山马上问道。
ps:心情烦躁,这章写得不好......
169洞房花烛
陆皓山算是领教了,像韩文登这种人,面子也要,银子也要,最好是别人都明如镜、清如水,自己可以大捞特捞。
做将领的,克扣士兵、吃空饷这些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像韩文登掌握着练兵、军器两大要害部门,更是肥得流油,陆皓山把一个大功劳让给他,想乘机弄点好处,没想到这样还是要索要好处。
韩文登淡淡地说:“七眼铳十两一杆,鸟铳十八两一杆,不过看你是用作御贼之用,每杆饶你二两银子吧。”
陆皓山知道,七眼铳的成本是三两银子一杆,鸟铳的成本高一些,大约是七两银子,好家伙,卖了自己的人情,价钱还得翻一番多,像他这种掌握军器的,哪里的需要付帐,一个操练损耗再加一个贮藏损耗,那帐就抹平了,那些火器,在帐上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
不仅贪,还黑。
一个国家强盛富强,就要做到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可是到了明朝却是例外,大多武将都是由文官转成武职,明末出了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三个军事人才已经很高产了,不可能每一个都能成功,这就成了大部分文武百官贪钱又怕死,不乱才怪呢。
火器啊,禁制品,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就是买得到也得遮遮掩掩,不敢轻易拿出来示人,如果借镇压这些乱民的机会,从韩文登手上购得,那么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拥有了。
“大人,下官可以买多少杆?”就是价钱翻一番,陆皓山也咬牙忍了。
别说有一大笔现银,就是没有,就是借也要借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最强兵魂 (问天孤独) 起点VIP2015-05-26 异术超能 陆浩刚大学毕业,无意中得到邪恶版兵魂系统,这系统会布置奇奇怪怪的任务,只要完成...
-
三国之刘备军师 (轩逸) 大厦将倾天地乱,汉失其鹿天下逐。群王并起谁为帝?昭烈中兴承大统。重温热血三国,顶级谋士对决。且看陈逸如何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