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枭 (炮兵)



鲁定中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刘金柱每天都是悠闲自在,花天酒地,醉卧美人膝,可以说快活不知时日过,可是不是人人都像他这样好运气的,大明内忧外患,后金虎视眈眈,把大明当成自己的狩猎场,经常带人来掳人掳物,带给大明无尽的伤痛,有后金已经头痛,再碰小冰河气候,连年灾害,对以农业立国的大明来说那是致命的打击,而大明的财政也非常脆弱,钱银还不够填辽东那个无底洞,无力救灾之余还加紧剥削农民,以至暴乱四起。

天府之国四川还要勒强裤带挨饿,重灾区陕西就更不用说了,早就吃草根、啃树皮、卖儿卖女卖妻,甚至易子相食,最后实在没办法,逼得只能造反,可就是造反日子也不好,饥民就像蝗虫一般,所过之地把钱财抢光、把粮食抢光,被官兵逼得四处流窜,碰上那些名将,更是只有挨揍的份,像张献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眼看队伍一天天壮大,正高兴时,没想到遇过洪承畴这种猛人,在清涧被揍得找不着北,最后被迫向山西转移。

队伍不好带啊,自视甚高张献忠看着身后的队伍,不由皱起眉头,队伍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小,说有二三千人,实则那是二三千吃饭的嘴,有的骑马,有的骑驴,还有的只能靠双脚走路,其中还有一些别的队伍的人,一时失散暂时跟在队伍,看似人多,实则能战斗的人只有几百人,其余的全是炮灰。

不过,张献忠并不怕没人,百姓已经对官府没了信心和耐性,去到哪里都是一呼百应,队伍一下子就大了,问题就是怕其中有官府府的细作混入其中,所以时刻要提防,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要行动,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平时抢到东西,都是优先分配给跟自己的人,没有丢弃妇孺的原因是:平时可以烧火做饭,女人可以稳定军心,打仗时可以充当炮灰,逃跑时又可以作为拖延官军的弃子。

此刻,队伍就在一座不知名山脚下休息,吃饭。

吃的很简单,有什么就吃什么,抢到大户的时候放开肚皮吃,牛、羊、鸡、肉随便吃,要是没了粮食,野果、草根、树皮等到也吃,不过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作战能力的人可以吃多点,妇孺老幼只能一些残茶剩饭,谁叫他们是弱势群体呢。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

十岁的李定国,长得高高壮壮,浓眉大眼,虽说只有十岁,不过那身架子和十三四岁的少年无疑,父母都在饥荒中饿死,后来遇到张献忠,张献忠无意中看到他力大无穷,性子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沉稳,一时好奇就收他作义子,想看看他能成长到什么程度。

不过,别的才能李定国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吃的方面早早就表现出来了,他不仅能吃苦,更是特别能吃,一碗冒尖的米饭,他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一顿少说也能吃五大碗。

简直就像饿死鬼投胎。

如果粮食富足是,没人有意见,可是粮食不足时,就引人诟病了。

154挑拨离间

在逃跑过程中,大部分的辎重和粮草都已经丢失,仅有的一点余粮,也不能一下子吃光,以至吃饭的时候,张献忠和队伍中的精壮可以吃得上饭,而老少妇孺只能的采一些野菜喝稀粥,不多,一人一碗,不至于饿死。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李定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说走一天的路也饿了,坐下来吃盛了一碗又一碗,那大海碗足足吃了六碗,这才有些意犹未尽地擦擦嘴,因为那锅里的饭吃光了。

他是吃痛快了,可是一旁的老少妇孺却不乐意了:

“这家伙是不是怪胎来的,也太能吃了吧。”

“就是,顿顿吃五六大海碗,金山银山也不够他吃呢。”

“和官兵打仗时,他就会躲在后面,又没出力,凭什么吃得这么好,我们还帮忙扔石头呢。”

“嘿,谁叫他是首领的义子呢。”

“真是不公平。”

“凭什么他吃得那么多,我们连粥都喝不饱。”

“他不仅自己吃,带装了一大碗给那个拐脚的糟老头,据说那个是他的一个叔父,又老又多病,他们倒是找了一个好靠山,要不是八大王庇护他们,早就饿死了。”

“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他们有饭吃,我们这些出了不少力的却半口汤也喝不上。”

众人看着李定国指指点点,多是不满,不过他是张献忠的义子,只是小声发泄不满,这八大王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队伍中有不听话的,都让他杀了不少,再说他会收拢人心,在队伍中心腹众多,很难动摇他的地位。

李定国耳尖。听到那些尖酸的话也有些委屈,可能是力量大的缘故,那饭也吃得多,这几大碗下去,感觉还没有吃饱呢,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吃饭就特别来劲,就是不吃菜也能吃个几大碗,要是吃不饱,两眼就想放青光一样。

“笃”此时远处有二骑急奔而来。众人看了一下又懒洋洋地坐下,来人是队伍中的斥候,负责探路和警戒。

负责探路的人叫赵雄,另一个最赵多田,两人是堂兄弟,本来赵雄是一个驿卒,因脾气暴燥、做事不会转弯得罪驿丞,于是老是给他“小鞋”穿,对他百般刁难。后来一气之下就驿丞杀了,然后带上堂弟投靠张献忠,做了起义军中的探马,刚才他是奉命查看前面的情况。一是看没有官军追堵,二是打探一下哪时合适的城市镇或村落可以抢掠,补充一下物资。

赵雄和赵多田先向张献忠禀报正事,完了出来准备吃饭。没想到一看那饭桶,早就空空如也,马上就气得一脚把饭桶给踢翻。然后一把抓起做饭的人说:“该死,老子在前面出生入死,替你们打探消息,你们在这里当大爷不说,连半粒饭都没给老子留,是不是看不起老子还是老子不配吃碗饭。”

那做饭的厨子吓得脸色都白了,连忙喊冤道:“好汉饶命,小的虽说是做饭的,可是到现在一口稀粥都没喝上,准备喝点刷锅水,真的不关我的事。”

“那快给老子烧饭,饿死老子了。”

那厨子哭丧着脸说:“好汉,不行啊,八大王有令,每顿最多只能做五百斤粮食,要是做多了,小的脑袋就得搬家。”

看到赵雄想打人,厨子马上小声地说:“好汉,本来把饭留给你的,可是那小子二话没说全吃光了,他是八大王的义子,小的也.....也不敢说啊,你还是找他算帐吧。”

这赵雄的坏脾气是出了名的,那厨子生怕挨揍,眼睛一转,决定祸水东引,把责任推在李定国头上。

赵雄一听,马上就气了,在外面跑了大半天,饿得肚子都贴着后背了,回来什么都没得吃,心里窝火,也不管他是八大王的儿子了,放下厨子走在李定国面前大声质问道:“是你把我的饭全吃了?”

李定国被他指着,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说道:“义父说我可以随便吃,我才吃了六碗,还没吃饱呢。”

什么?

吃了六大碗?自己跑了一天,一粒米还没下肚呢,赵雄气得一脚向他踹去:“妈的,全给你吃好了,以后有官兵来,你吃了老子的饭,以后你替老子打头阵去,妈的,老子不干了。”

说完,也不看被踢倒的李定国,骂骂咧咧地走了。

毕竟是八大王的义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发泄一下不满还可以,真下毒手赵雄还真不敢。

此时李定国还是一个孩子,被踢倒在地上,一脸委屈地哭了,一个粗汉欺负一个孩子,围观的人那么多,可是就没有人帮他说一句好话,没有阻止也没有人安慰,这让他有一种委屈的感觉。

“胡闹”张献忠在临时搭帐蓬内看到这一幕,本来想上前的,最后还是放弃了。

很简单,现在名声不够响亮,队伍也不够庞大,忠诚度也不高,说到底就是为了吃饭而聚在一起的乌合之众,靠的就是不停给众人许诺,带着众人找到吃的、找到穿的,有可能今天还是首领,今天还是八大王,也有可能人一走,明天就成了光棍司令。

张献忠令心腹把自己珍藏的一些糕点等物给赵雄兄弟送去,然后重重坐在一张简单的椅子上。

“八大王”帐房里一个精瘦的老头小声地说:“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啊。”

“一个孩子吃几碗饭也闹事,还真小家子气。”张献忠眯着双眼,一脸不爽地说。

瘦老头名为周文,原是一个教书先生,被张献忠掳了后,就做了他的军师,闻言小声劝道:“八大王,这些人本来就是星斗小民,目光短浅,眼睛只是盯着碗里那口食,哪有八大王想得那么深远,都说贫贱夫妇百日衰,没粮没饷的队伍也不好带,一个小小的孩童吃几碗饭不是什么大事,最怕就是有人借题发挥,离间八大王与队伍的关系,然后取而代之。”

“这......”张献忠一下子不知说什么了,皱着眉头说:“周先生有所不知,此子天生神力,性格中带着坚韧,日后必成大器,留在身边,日后肯定是一大助力。”

周文摇了摇头说:“八大王,只怕此言差矣,定国这孩子只顾自己吃,不顾全大局,可以说目光短浅,被人踢一脚就哭了,坚韧更算不上,再说八大王收他作义子,每天让他吃好穿好,可是他一直还是叫李定国,而不是主动随大王姓张,小的劝过他一次,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不能忘宗叛祖的话,拒绝我的建议,除此之外,他的那个叔父,老是鼻子朝天,好像看哪个都不顺眼,简直就是目中无人,这两人不堪重用,还拖累八大王的名气,现在外面都说八大王偏心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