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蚂蚱不吃鱼
- 入库:04.13
荀旷皱起了眉头。是啊!天下人这么多,总会有一小拨分子不思进取,投机取巧。如果真的废黜严法,自己所指望的谆谆教诲到底能不能教化这小拨人呢。荀旷有些没底气。如果教化不了,长此下去,风气迟早会被带坏。毕竟由坏变好难,有好变坏可是很容易。
“所谓强国必先强军,先生以为当如何治理军队?”太子然却是接着问道。
“当以礼仪教化。”荀子心思不定地说道,明显还没有从刚才的打击中回过神来。
“先生之道我懂了。”
太子然呵呵一笑,说道:“若天下太平,君王贤明,自是任用贤臣教化百姓,所谓法先王,隆礼仪。何愁天下不治!但先生亦言,若君王不贤,朝堂充斥阿谀逢迎之辈,国将险矣!如商汤之贤者也有纣王之后,教化乃万世之功,先生怎么保证历代君王贤明?一旦昏君上位,教化岂非毁于一旦?”
“当然,君王多是中人之资,少有大贤如商汤,大恶如商纣者。如此一来,朝堂多半贤者、不贤者皆有之。在这种情况下,先生以为当如何教化百姓呢?”
荀旷彻底愣住了,莫非自己追寻的道一直就是个笑话。这不应该啊!
太子然却是接着泼冷水,说道:“先生肯定是没去过军队,才说出礼仪教化军队的话。军队中多是庶民子弟,少有学问。其家贫,喜逐小利。富贵如商宦之家,亦爱逐利。此天下人之共姓也,少有如先生淡泊名利者。然国之基石正在于这些喜爱逐利的庶民,晓之以理莫如诱之以利,动之以情莫如许之以利。军队为国浴血厮杀,非爱国也,乃为情、为利。”
“我欣赏先生轻徭薄赋,广施仁政的想法,此乃立万世基业之本。但诚如先生所言,人姓本恶,如果真以绝高的道德标准选才,非贤德之士不可用,对百姓宽松妄图以礼仪教化,恐怕国将无可用之人,而百姓亦将不得而治。”
“那太子殿下认为何道可治国?”荀旷放下姿态,虚心求教。之前楚王、齐王对自己的治国之道皆是不感兴趣,但从未像太子然一样明言为何不喜。
“今诸国混战,民风败坏,实为战国!我韩国处四战之地,内忧外患,不动刀兵不以求生存。即使我请父王广施仁政,以礼仪教化百姓,但他国加以刀斧,挑起事端,我韩国能退乎?所以必须奖励军功,激发士卒斗志,方有一线生机。只有先一统天下,让四海升平,方有机会施展王道。”
“那太子的意思是以霸道征战天下,统一天下后再施以王道?”荀旷一脸惊喜地问道。如此一来,自己还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非也!”太子然却是摇头,说道:“无论霸道还是王道均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以我来看,霸王之道方可。”
“霸王之道?”荀旷疑惑地问道。
“所谓霸王之道,内修仁政,外立法度。既然人姓本恶,君王不能世代贤明,那就以法来规范所有人的准则。以利诱之,但凡于国家有功者,赏之;以刑罚警之,偷歼耍滑,于国有损者,罚之。仁政、法度两者皆不可缺。只修霸道,刚不可持久;只修王道,柔失其脊梁,一旦国之有变,悔之晚矣。”
“霸王之道,霸王之道。”荀旷喃喃自语,原来自己的道错在这里。
“太子之言振聋发聩,旷受教了。”荀旷起身深深作了一揖,就欲离去。
“先生要去哪里?”太子然惊道。完了,莫不是自己打击到对方了,一不小心没收住啊!
荀旷凄凄一笑,回道:“多谢太子殿下今曰的盛情款待,旷要回去好好想想。”
太子然心说千万别被自己打击得太厉害,宽慰道:“普天之下,对于王道熟悉者莫如先生。先生如若不嫌韩国弱小,待想通后,我愿为先生求得新城令一职,以供先生实践霸王之道。”
荀旷当下一喜,拜道:“多谢太子!”
(还是求一下推荐、收藏,虽然我知道很多人无视我。呜呜!)
第七十四章齐国的算盘
临淄,齐王宫。
当今齐王田法章本来只是齐闵王的一个普通儿子,跟他父王一样,好大喜功,喜欢享乐。与他众多兄弟相比,他地位不显,但这反而救了他一命。五国伐齐,齐闵王国破身死,众多王子跟着他陪葬。只有田法章成功逃到莒城,为了避祸,他改姓换名,在太史敫家中当佣人。
太史敫的女儿正直花样年华(说白了就是花痴的年纪),见田法章如此英俊不凡,谈吐潇洒,大为倾心,就与之私通。
这个时候,整个齐国被燕国打得只剩下即墨、莒城两座城池。即墨没什么大臣,就由百姓选举了在逃跑过程中展现极大才能的田单为城守。莒县有很多逃亡的齐国臣子,就想找个王室继承下王位,至少给莒县百姓一点精神寄托。于是,本来没有一丝继位可能的田法章就这样登上了王位。又运气极好地碰上了田单这个名将,火牛阵大破燕军,田法章一下子由一个困守孤城的“城守”华丽转身成为千乘之国的国君。
对于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一系列战事,齐王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置身事外的。毕竟,齐国复国未久,还没恢复多少元气。去年,赵国还派燕周率军越过河水教训了下齐国,夺下昌城、高唐两邑。要知道,高唐乃是齐国四个陪都之一。但胳膊拧不过大腿,齐王咬咬牙也就认了。
最开始,韩军大破赵、魏十五万联军,这让齐王大跌眼镜。韩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生猛了?居然能把赵、魏两国打得屁滚尿流!不过,齐王很喜欢,恨不得自己化身吃了兴奋剂的韩国,单挑群雄。但接下来韩国居然“不知廉耻”地“求和”,对,求和,齐王就是这么想的。韩国你都打赢了,干嘛不叫上你大哥秦国胖揍赵、魏两国啊!这样才热闹,齐国才能一边跟燕国周旋,一边休养生息!
韩、赵、魏联合就联合吧,想必秦国不会放过背叛自己的小弟韩国。接下来正如齐王预料的那样,秦国气势汹汹地来犯,三晋抱成一团反抗。齐王又开始纠结,不知道该支持谁。这里面赵国刚欺负完自己,秦国在五国伐齐时充当了急先锋,两个国家没一个好鸟。齐王开始希望他们两败俱伤,至少让秦国感受下当时自己一挑五国的壮举,让赵国体会下被人压着打的刺激。
但像上一次一样,齐王总是猜对了开始,猜不到结局。义渠进犯,秦国大败,不得不退守函谷关,函谷关以东仅余南阳一郡之地,外加安邑几个坚城。
这不禁让齐王严重怀疑秦国的战斗力,要知道,想当年秦国一挑九国,何其风光,怎么这一次那么不禁打呢!在看到韩、赵、魏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大片国土,就连楚国都白白拿回了郢都,齐王心动了。
明摆着,现在的秦国是一个软柿子,齐王打算给秦国放放血,弥补一下五国伐齐的损失。齐王把主意打到了陶郡身上。
五国伐齐的时候,秦国主将、都尉斯离在归国时候趁势拿下了齐国还没焐热乎的陶郡。陶郡虽小,但地处天下中心,齐鲁魏卫之间,商业繁荣。齐王现在就想趁秦国国力衰减,无暇东顾的机会趁势夺回陶郡。
于是,这一曰齐王召集了众大臣,商讨出兵陶郡一事。
听闻齐王的分析,丞相田单皱眉不语。如今齐国国力虽然在慢慢恢复,拿下陶郡也不成问题,但为一个陶郡而得罪秦国是否值得呢!田单内心在权衡着。
田单尚未出声,就有九个佞臣齐声拍起了马屁。
第一个说,“大王英明,陶郡富庶,拿下了等于平添三个郡的赋税。”
第二个说,“大王神武,陶郡东面就是鲁国,拿下陶郡可两面夹击鲁国,一战灭鲁。”
第三个说,“大王睿智,陶郡北面就是卫国濮阳,也可一战而下。”
第四个说
田单厌恶地望着身后的九个跳梁小丑,却也无可奈何。自己凭借大破燕军的巨大功勋,在齐国建立了极高的人望。这让齐王对自己既爱又恨,为了防止自己有不臣之心,总是时不时敲打自己。九个喜欢在齐王面前说自己坏话的就成为了齐王的宠臣。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叫貂勃的小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田单的不满。田单就宴请了貂勃,问询原因。貂勃解释说他身为齐王的臣子,自是心里向着齐王。并打比喻说,**的狗遇到好汉之所以叫,并不是就认为好汉的人品有问题,而是由于它天天吃着**的饭。如果让他选择当一条狗,那么他愿意当好汉的狗,去咬**的大腿,而不愿当**的狗,去咬好汉的大腿。
田单自是一下子读懂了貂勃的意思,于是把他推荐给齐王。貂勃凭着善于钻营的本事很快取得齐王信任,为田单抵挡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这一次,貂勃一看田单的眼神就知道又到了自己出场的机会。
“臣有本请奏!”
齐王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宠臣貂勃,于是高兴地说道:“貂爱卿请说。”
貂勃却是正色言道:“敢问王上,与宣王相比,王上才能如何?”
“不如多矣!”齐王有些不明所以。宣王可是差点就灭亡了燕国,齐王自认为比不上战功赫赫的宣王。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绝代军师 (风云山川) 起点VIP2015-06-17 秦汉三国 曹操曰:“孤得思郎,如文王得太公,高祖得留侯!” 刘备曰:“倘诺思...
-
极品兵王 (权心权意) 纵横VIP2015-06-12 都市生活他是战场上的不败王者,回归开起小旅店,因一位落跑新娘而危机四伏,他重现无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