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蚂蚱不吃鱼
- 入库:04.13
半个时辰后,燕王召集了群臣议事。将渠将赵国的威胁仔仔细细地道了出来,引得燕国君臣眉头紧锁。
中郎将王方率先说道:“王上!赵国若是真的和我们燕国鱼死网破,我们的计划可就落空了!”
燕国的计划是让韩、赵两国死拼,燕国坐享渔翁之利。但很明显,赵国不愿意自己的近邻“获益匪浅”,为了逼迫燕国改变初衷,不惜和燕国死拼,成全共同的敌人——韩国。这倒棘手了!如今的赵国颇有输红了眼睛的赌徒风范,不能以常理较之。赵国疯了,燕国可不能陪着赵国疯下去!
对于自己的心腹的看法,燕王深以为是。即使这只是赵国的威胁,也不能小觑。(一点前修改好)
吕不韦的建议似乎和很多秦国大臣的想法一致,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大臣只看到了背后的利益,却看不透事情的本质。经过吕不韦这么一分析,秦王已然明了,燕国声势虽大,但很快就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赵国,赵国无需担心自己。赵国的大敌一直是,也将永远是韩国!出兵攻打赵国太行山以西的城邑势在必行,但欲速则不达,缓一缓,对秦国更好!
秦王在次日召见了赵礼,宣布了自己的决议。对秦王要求割地的要求,赵礼自然是断然拒绝。赵国在汾水以西已经没有了尺寸之地,再割地,就是汾水以东的土地。哪怕是数十里的土地,也足以让秦国在汾水以东立稳脚跟。日后两国爆发战事,赵国可就完全处于被动。
好在,赵王对于割地的希望并不是那么迫切,被拒绝后,赵王又要求赵国送出二十万石粮草作为对秦国的补偿。作为回报,秦国将严守中立,绝不介入韩、赵两国的战事!
这并没有超过赵国的底线,虽然二十万石粮草对赵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能换取秦国严守中立,对赵国也算值得。毕竟,赵国一开始对秦国出兵襄助自己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如今的秦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叱咤风云,天下谈秦而色变的秦国!秦国若是救赵,兵力少了没用,兵力多了则守备空虚!
不过,赵国当然不傻,不会轻易相信秦王的许诺,所以。赵礼代表赵王表示,只会先付出五万石的粮草,剩下的十五万石,分三个月还清,每月五石粮草!没有歃血为盟,只是君子协定。
秦、赵两国对于达成这样的协议。显然都很满意。秦国可以有足够的时间为伐赵做准备,赵国可以暂时摆脱来自西方的威胁,集中全力打退韩军的攻势。
和秦国的情况类似,面对赵国的使者,齐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那就是对韩、赵两国的战事不闻不问,不理不睬。不过,不同的是秦国是疑兵之计,齐国是真心实意不想惹事。
随着韩国攻占卢县、聊城,齐国已然不和赵国接壤。攻打赵国即使占据数百里的土地也是飞地一块,与韩国为敌,襄助赵国,齐国又鼓不起这个勇气。虽然愤恨燕国攻占了自己的百里之地,但齐国君臣也清楚,现在不是斗气的时候。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旁观这次大战,笑看韩、赵、燕三国的成与败,未尝不是一种满足!当然。如果燕国大败,齐国不介意自己举全国之兵。从燕国手上夺取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百姓!
燕国,蓟城。
平阳君一路急行,终于在第八天赶到了燕都蓟城。对于这个略显简陋粗鄙的城邑,平阳君提不起半点兴趣。燕国的伐赵直接让赵国腹背受敌,这些时日以来,雁门、云中的大军已经南下。眼瞅着就要抵达巨鹿郡,却被赵王下令,前去抵御燕军,而不是南下挽回岌岌可危的邯郸。燕国趁火打劫毫不掩饰,要怪就怪赵国太过托大。怪赵王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没有察觉到燕国的野心。
不过,平阳君心里虽然愤恨,也清楚,燕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左右赵国前途的存在。如果赵国还有十万精锐的话,完全可以从代郡出发,奔袭蓟城。但可惜,如今兵力充沛的是燕国,燕国在武阳一带集结的十万大军更像是无声的威胁。只要燕国愿意,随时都可以南北夹击巨鹿郡,让邯郸成为彻底的死敌。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平阳君在燕王面前就需要低声下气。在临出发时,平阳君和蔺相如交换了意见,得出了结论就是燕国此时对赵国大动干戈,只会白白便宜韩国。燕国得到的土地越多,损失就会越大。韩国完全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费吹灰之力从燕国手中夺取这些土地。燕国不可能不去清楚这个道理!这也是平阳君游说燕国的最后依仗!
一味地低声下气只会让燕国小瞧,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才会有奇效!毕竟,如今的赵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输得了,燕国则不然。
燕国丞相将渠对平阳君赵豹的拜访显得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似乎看起来,这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出使活动,似乎,燕、赵两国还是当初相濡以沫联合对付韩国的盟友关系。
平阳君没有时间遮遮掩掩,直接道明了来意,对将渠说道:“韩军已然攻克了葛孽城,邯郸以东,已然无险可守!邯郸援军又困于巨鹿郡,无法南下,今朝廷大臣争议不断,有言与韩国议和者,有言坚守不退者。如果丞相觉得无所谓,那(赵)豹马上就返回邯郸,代赵王出使韩国,将邯郸以南的所有土地割让给韩国,委派长安君质于韩,向韩国称臣,所图,不过是联韩伐燕。想必,韩国也愿意削弱燕国!”
被平阳君这么直白的话语一呛,将渠再也坐不住了,赔笑道:“燕赵本为一体,君上何出此言啊?以渠之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呵呵”,平阳君连连冷笑,道:“本为一体?!从长计议?!丞相是在说笑吗?!当初,燕国想要图谋齐国,我们赵国二话不说,立即发兵秦国,为燕国吸引韩国的注意力!如今燕国夺取了济水以北的百里之地,是不是我们赵国失去了作用?!所以燕国就背信弃义,拉拢韩国,伐我赵国?!早知燕国是这种品性,我就该劝住赵王,也免得受今日的羞辱!”
“君上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平阳君动了怒火,将渠连连安抚道,继而摆出苦涩难为情的面容,长叹一声,道出了其中缘由。
“伐赵一事,实非(将)渠的本意,奈何王上被小人蒙蔽,只看到背后的利益,却没有看到燕赵相互扶持的情谊!赵国若是将邯郸以南的土地割让给韩国,韩国将更加肆无忌惮。以韩国的国力,随时可以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只能低声下气!所谓君辱臣死,赵王血气方刚,以君上的贤明,怎会不知道其中的风险?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啊!”
ps:三更!
第四十二章赵国之危
赵国向韩国服了软,韩国要不要接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稳重的人以为,当初伐赵不过想要达成两个目的,一是救秦,二是教训赵国。如今,秦国派遣使者,告知韩国秦军已经败退,第一个目的也就达到了。赵国愿意割让土地,以求韩军退兵。至少,漳水以南的大片土地将为韩国所据有,因此这第二个目的也达到了。
既然达到了目的,那自然可以见好就收。毕竟,赵国还是太大了些,邯郸也太过坚固,韩国并没有做好灭亡赵国的准备。再打下去的话,韩国想要攻城略地,付出的代价可不小。
另一派则认为,截止到目前,三十万韩军伤亡不过五万人,就已经兵临邯郸城下。在邯郸,云集着李牧、蒙骜、王翦、白起这样的名将,加上韩军士气正旺,正是趁胜追击的时候。廉颇的大军是在赶回邯郸的路上,雁门、云中的赵军精锐也不容小觑,但他们的数量虽多,却依然不及韩军,想要救援邯郸,就必须和韩军野战。就野战而言,韩军怕过谁?!至于邯郸城,坚固是坚固,但韩军可以改强攻为围困。时间拖得越久,赵国越是着急,韩军完全可以围点打援,硬生生吃掉赵国的有生力量!
当然,想要灭赵,仅仅凭借邯郸城下的二十多万大军是不够的。为了毕其功于一役,韩国必须征召更多的大军,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拖垮赵国。韩国可以在天下各国反应过来前,解决掉赵国这个心腹大患。赵国一旦灭亡,诸国之中,最强大的燕国将与韩国近在咫尺。而且。少了良援,燕国也会独木难支。不得不说,这个胃口很大,但前提是韩国发现,赵国如此的外强中干。
丞相张平、御史大夫范睢皆是老成稳重之辈,自以为得到漳水南岸的数百里之地已经可以满足。真要是把赵国逼急了,赵国多半会鱼死网破。但韩王却对此不以为然。没有人比韩王更清楚赵、楚两国的韧性,一旦打虎不死,很有可能会反为虎害。虽然赵国看起来没有了招架之力,但很多时候,胜败不过在一念之间。秦国与赵国势不两立,齐国被燕国打怕了严守中立,楚国最近又蠢蠢欲动想要再对付越国,燕国则是墙头草。这样好的时机,韩王是绝对不愿意放过的。
所以,这一次,韩王决定一意孤行。即使三公当中,没有一个人支持自己继续伐赵,九卿之中,支持继续伐赵的也不过五人,也丝毫改变不了韩王的决断。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绝代军师 (风云山川) 起点VIP2015-06-17 秦汉三国 曹操曰:“孤得思郎,如文王得太公,高祖得留侯!” 刘备曰:“倘诺思...
-
极品兵王 (权心权意) 纵横VIP2015-06-12 都市生活他是战场上的不败王者,回归开起小旅店,因一位落跑新娘而危机四伏,他重现无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