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蚂蚱不吃鱼
- 入库:04.13
“吩咐下去,不要恋战,先救将军要紧。”李毅神色沉稳地说道。
“喏!”手下的二五百主纷纷应道。
秦军的纪律性得到了再一次体现,原本肆意杀戮的秦军生生止住了往魏军两翼冲击的冲动。转而固守通道,让身后的袍泽可以安心钻进魏军厚实的大阵。
卫庆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秦军的目的,他一方面指挥手下的士卒加强了对马车附近的攻势,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性的火速调拨了七八百精锐,意图阻挡住秦军的攻势。
看到“援军”在即,深陷重围的“秦军”迸发出极大的战意,原本有些摇摇欲坠的防线堪堪稳住,他们拼了命一样往李毅的大军靠拢。他们脸上的那股欣喜,那抹激动,让李毅觉得自己的冒险完全值得。
策马狂奔的魏军援军越来越近,而李毅率领的秦军也越来越接近马车,终于,随着间最后一名魏军被射杀,两军成功汇合在了一起。
形势危急,被迫开的魏军发了疯一般,亡命冲击秦军的两翼。来不及查看主将李瑶的伤势,李毅只顾着带领主力,掩护所剩无几的“李瑶秦军”往函谷关方向退却。
只要入了函谷关,魏军只能望关兴叹,主将“李瑶”也就安全了。当然,为了不把魏军带回函谷关,需要留下数百死士断路,但为了救下“李瑶”,哪怕需要牺牲数百名断路的秦军,也是值得的。
被留下断后的五百主当然知道自己的命运,但一想到他们的牺牲可以换来主将李瑶的获救,也就无所谓牺牲。当然,为了给自己留下些种子,五百名秦军是且战且退,如果老天仁慈的话。魏军狼的话,是不会冲进秦军函谷关上弓箭手的射程的。
近了,更近了,这个时候秦军只觉得一阵放松,等入了关,一定加倍羞辱身后那些狗皮膏药般的魏军。城头上的袍泽已做了完全的准备。数百名弓箭手已经准备妥当,只要魏军敢来就休想全身而退!
可就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原本应该是友军的袍泽发了疯一样地杀向自己,他们的位置正好在城门口,头顶的弓箭手射不到他们。而且,随着吊桥的被毁,秦军也来不及关闭城门。无独有偶,后面的魏军杀喊声越来越大。趁着秦军惊慌失措的空当,魏军完全不顾忌伤亡,发了疯的猛冲。如果不是狭窄的谷道限制了魏军可以动用的人数,这一曲秦军肯定掀不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如果这个时候李毅还不知道他上当了,那就真是蠢到家了。李毅显然没有蠢到家,所以在第一时间他下令夺回失手的城门。如果不能在魏军杀到城门口冲进函谷关,李毅明白自己这五千人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于是奇怪的一幕上演了,从函谷关长五里的谷道。依次分布着秦军,魏军。秦军,魏军,秦军想要躲进函谷关,魏军想要拿下函谷关,这是和时间的赛跑。双方都很清楚,被夹在中间的魏军和秦军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哪一方先抵挡不住。哪一方就会失败,再无翻盘的机会。
魏军牺牲了两千多人才换来这样的机会,他们自是不肯放过,尤其是那些为了演戏骗过秦军、忍痛杀害自己袍泽的魏军,更是咬牙切齿。不顾一切地杀向秦军。
秦军也有着自己的骄傲,也想活下去。根本不用李毅动员,秦军知道自己被骗了,自己拼着命去救的“袍泽”,压根就是敌人假冒的。为了救他们,自己这一方为此还搭上了两千多生死与共的兄弟。秦军只觉得自己仿佛被打了一个耳光,深感耻辱和悔恨。魏军摆明了是想将自己赶尽杀绝,自己除了以命搏命,以血还血,不能洗刷自己的屈辱!
双方都杀出了血性,很快,狭长的古道上倒下了无数的尸体,他们的鲜血将脚下的土地染成了血红色。这是钢与铁的碰撞,擦出死亡的火花,死神尽情地收割着人命。
那一曲断后的五百秦军还没等到李毅的援军就全军覆没了,魏军付出的代价是超过一千人战死或者濒死。在这混乱的战场,受伤尤其是重伤往往就意味着死亡,如果你倒下了,后面只顾着前进的袍泽也会生生把你踏做肉泥!
随着断后的五百秦军战死,秦军算是被咬到尾巴,局面显得更加被动。李毅被迫分兵一千,好延缓身后魏军主力的逼近。
望着城门口越杀越少但苦苦硬撑的数百魏军,李毅的怒火就气不打一处来。明明自己是两面夹击,明明他们的一开始的人数不过是一千出头,怎么可以坚持这么久。今天自己这一方即使侥幸守住了函谷关,伤亡肯定也会十分惨重,后续的魏军源源不断,完全没有尽头,时间拖得越久,秦军的牺牲就越大。
“不能再僵持了,哪怕用人命堆也要把魏军挤出去。”李毅暗暗想道。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刻钟你若是还拿不下城门,你就给我提头来见!”李毅叫传令兵喊过主攻的二五百主,吼道。
收到都尉这样命令,胡更也是火大,当即带着手下的一千人再次杀向城门口的魏军。一刻钟后,秦军终于砍翻了最后一名魏军,但秦人也悲催地发现,他们的城门被破坏得差不多,已经关闭不上。
李毅得知这个消息后知道事情再无转机,他有些悲壮地说道:“都退到城门口阻击魏军吧!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还没战死,魏军就休想踏进函谷关。”
李毅的命令得到了最快的执行,仅余不到三千人的魏军就在函谷关东门口架设了一条简易但坚固的防线,魏军总算成功地避开了一直不擅长的攻城战,迫使秦军回到地面上,跟魏军来一场阵地战。
两个时辰,整整两个时辰后,一切归于平静。偌大的函谷关再无一个活着的秦军,长长的谷道堆满了两军的尸体,有秦军的,更多的是魏军的。
在整个漫长的历史上,只有项羽带兵攻克过军心涣散的函谷关,自建关伊始,函谷关就屡屡令山东各国的军队铩羽而归,函谷关也成为了见证秦国欺凌山东诸侯的铁证。魏国是胜利了不假,但为了这个奇迹,魏国付出的代价有些大了——足足两万三千名魏军伤亡,其中死于自己人手下的有三千多人,被秦军所杀得有一万三千人,重伤者四千人,轻伤者三千。
魏国笑到了最后,函谷关的战况在第一时间被卫庆八百里加急传回了大梁!(未完待续……)
ps:求订阅,求推荐,求安慰,五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回来了
第十五章秦国要反击了
当麃公率领的五万大军赶到函谷关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迎风飞舞的数面“魏”字大旗,城头上立着的不再是黑衣黑甲的秦军,而是身着红色服饰的魏军!
“函谷关居然失守了?!”麃公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兵强马壮的秦军怎么会守不住天下第一险要的函谷关呢!但城头上放出的箭矢告诉麃公,这是真的,秦国倚为固若金汤的函谷关真的失守了!
因为不清楚具体的情况,麃公不敢将大军全部压上。笑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是那么好打的吗?只要魏军有三五千人,足以让自己这五万大军望而却步!眼下,还是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之秦王要紧。
趁着这段空闲,麃公也没让手下的大军闲住,各种攻城器械在有条不紊地建造着。只要秦王一声令下,要自己攻城,麃公也只能靠着这些器械用人命来填。无论是哪个将军,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攻城战,尤其是攻打像函谷关这样的坚城。
军中的斥候已经被麃公派出去了大半,所为的不过是找到一条捷径。函谷关的南面靠着秦岭,若是可以找寻到一条山中捷径进入函谷关,那对秦军来说不异于久旱甘霖。
秦国,咸阳。
收到函谷关失守的消息,秦国君臣完全愣住了。秦国君臣的第一个反应是已经稳定下来的峣关防卫战变得毫无意义,秦国的东大门完全敞开了,只要六国愿意,他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从函谷关进入关中,进逼咸阳。秦国这是要亡国的节奏吗?
丞相魏冉一把扯过报信的使者,声色俱厉地问道:“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
使者吓得有些惊慌失措。面对秦国君臣凶狠的眼神,战战兢兢地回道:“回丞相,麃将军知道兹事体大,已经严密封锁了消息,卑职来咸阳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此事。”
魏冉这才松开了手,向秦王说道:“王上!虽然麃公已经很是小心谨慎。但大军出发不过四天,就派使者八百里回咸阳报信,明眼人不难推断出前方战事有变。臣建议,放出风声,就说大军前进的路上遭遇山洪,道路不通,以此隔绝函谷与咸阳的联系。”
秦王这个时候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麃公大军的行进速度已经够快了,但还是没快过魏军的反应。这一次。魏国上下的果断勇武帮了他们。按照推测,魏军至少提前了三天出发。就这三天,改写了函谷关的历史。
这都怪自己!秦王万万没想到,魏国居然敢打函谷关的主意,而且竟然成功了!韩、魏两国抱在一起的时候,秦王以为两国不过是想保住河东、三川两郡,奢望再大一些的话,全歼桓齮的三万大军。至于函谷关。那是谁也不曾去想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绝代军师 (风云山川) 起点VIP2015-06-17 秦汉三国 曹操曰:“孤得思郎,如文王得太公,高祖得留侯!” 刘备曰:“倘诺思...
-
极品兵王 (权心权意) 纵横VIP2015-06-12 都市生活他是战场上的不败王者,回归开起小旅店,因一位落跑新娘而危机四伏,他重现无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