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蚂蚱不吃鱼
- 入库:04.13
“本将准了!”李牧笑呵呵地说道,韩腾大喜,但李牧又加了一句:“好钢用在刀刃上!你们羽林军可是全军精锐中的精锐,若是伤亡太大的话,即使胜利了,本将也轻易饶你不得!”
“喏!”韩腾大声保证道。只要能够带兵出去。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各种条件,先答应下来再说。
秦国,峣关。
“六国联军”攻城已经整整十余日,每一日里,双方的伤亡都在四位数以上。峣关就像海岸边的礁石,“六国联军”如同一波又一波的海浪!虽然海浪声势浩大,可以漫过礁石,淹没礁石,占领礁石。但就是无法击碎礁石,征服礁石。每一次,六国联军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留下满地的死尸。
双方在战斗中斗得有些麻木,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活着的人,醒来用过早饭,就是提着利剑或戟或弩。奔向未知命运的战场!
韩国重分发挥了他们“劲韩”的作用,强大的攻城器械生生扭转了局势。如果不是韩军的压制。韩、魏、楚联军一定会付出更惨重的伤亡数字。
截至到目前,秦军战死者过万人,与之对应的是韩军战死者六千,魏军战死者八千,楚军战死者六千,合计两万余人。
对于“六国联军”的疯狂。王翦很是诧异,如果再这么下去,再过一个月,秦国屯驻在蓝田、峣关的秦国官兵怕是要全部战死沙场了。但六国一定也会得到数倍于己的损失,到头来。两败俱伤,大伤元气。
咸阳方面,一直很关心三线的占据。北线方面,廉颇邀约白起一战后,赵国铁骑名扬天下。双方各自出动五万兵力于两营之间鏖战,白起的大范围穿插包抄战术为廉颇识破,双方僵持不下。秦军一万锐士冲阵,赵军不敌,千钧一发之际,万余赵国铁骑打破包围圈,赵军方能缓缓而退。
此战,秦军战死一万五千余人,赵军数量更多些,足有一万八千人。双方算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因害怕后路被断,廉颇领军沿着洛水缓缓南移大军。在频阳县东北七十里处,“六国联军”被白起大军坚决地挡了下来。
两军自此陷入小规模战事当中。白起打着切断“六国联军”补给的想法,第一时间切断了“六国联军”的粮道。
东线战事,李瑶大军抵达函谷关后,桓齮即命副将领兵两万前来支援河东战场。同时,将函谷关的守卫工作交给了远道而来的李瑶。
四月十一日,辛桓衍领军两万抵达渑池,发现渑池已为死城,大怒。遇秦军斥候八十余人,悉斩之,于河水南岸垒成“京关”,恐吓对岸的桓齮万余骑兵。
四月十二日,桓齮发现一夜未归的斥候丧命于辛桓衍之手,大怒。领兵绕道陕县,过河水,夜袭之。魏军假装不敌,退往河水北岸。
四月十三日,秦、魏两军大小交战不下十余次,秦军伤亡两千余人,魏军伤亡三千五百余人。直至天色大黑,两军乃罢战。
四月十四日、十五日,因之。两军伤亡数字倍涨。秦军战死者愈四千人,魏军伤亡过六千。魏军且战且退,过吴县而不入。
四月十六日,安邑方面派遣两万大军前来支援辛桓衍,桓齮担心寡不敌众,乃退!
四月十八日,桓齮副将领兵两万抵达吴县,桓齮底气充分,乃发兵围安邑。
魏国,河东郡,安邑。
辛桓衍望着城下得意洋洋的秦军,露出了一抹得逞的笑容。自己没想到,无意识地一个举动居然就成功把函谷关的“主力”军队“勾引”了过来。说起来,自己还真得好好谢谢副将孔尚,他的做法彻底激怒了秦国,秦军才如此失去狼地来追杀自己吧!
“将军!城下的秦军足有两万五千余人!我们是不是通知韩军那边收网了?”副将孔尚小心翼翼地说道。
辛桓衍点了点头,心情大好地说道:“差不多了!一路上我军歼灭的秦军超过五千人!函谷关本就三万大军,估计现在也就剩下两三千!”
辛桓衍现在当然还不知道,现在的函谷关守将是李瑶,他的手下更是有三万大军!如果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怕就是另一番表情了。
“那末将现在就去准备!”孔尚恭敬地回道。
“好!现在安邑还有大军四万大军!留下五千大军守城,其余三万五千都带出去吧!”
“那守将的人选?”孔尚问道。
“就给魏郡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他带兵留守吧!”辛桓衍想了想,说道。
“末将明白了!”
魏国,焦县。
焦县与陕县紧邻,乃是出函谷关后的第二座城邑。只要拿下焦县,秦国如今屯驻在吴县的大军就面临着后路被断的危险。秦军可能的活动范围将仅仅剩下渑池至首山、河水以北的小片区域。如果想要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的话,只能进入崤山。
此刻,暴鸢的大军就将这个民不过五千户,军不过两千的小城包围得严严实实。自己带兵一路潜行,过樵水,入焦县。手头上的三万大军是暴鸢的底气,对于眼前的这个小县,暴鸢的兴趣实在不怎么大。
他感兴趣的其实是身后百余里的函谷关,拿下焦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吞并陕县,剩下的是曲沃。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等待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
(给十多分钟修改过来,大家请刷新,已经订阅的免费)
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等待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
辛桓衍点了点头,心情大好地说道:“差不多了!一路上我军歼灭的秦军超过五千人!函谷关本就三万大军,估计现在也就剩下两三千!”
辛桓衍现在当然还不知道,现在的函谷关守将是李瑶,他的手下更是有三万大军!如果他知道了这个消息,怕就是另一番表情了。
“那末将现在就去准备!”孔尚恭敬地回道。
“好!现在安邑还有大军四万大军!留下五千大军守城,其余三万五千都带出去吧!”
“那守将的人选?”孔尚问道。
“就给魏郡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他带兵留守吧!”辛桓衍想了想,说道。
“末将明白了!”
魏国,焦县。
焦县与陕县紧邻,乃是出函谷关后的第二座城邑。只要拿下焦县,秦国如今屯驻在吴县的大军就面临着后路被断的危险。秦军可能的活动范围将仅仅剩下渑池至首山、河水以北的小片区域。如果想要逃脱被歼灭的命运的话,只能进入崤山。
此刻,暴鸢的大军就将这个民不过五千户,军不过两千的小城包围得严严实实。自己带兵一路潜行,过樵水,入焦县。手头上的三万大军是暴鸢的底气,对于眼前的这个小县,暴鸢的兴趣实在不怎么大。
他感兴趣的其实是身后百余里的函谷关,拿下焦县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吞并陕县,剩下的是曲沃。这样的话,秦军将没有一丝一毫的退路,等待他们的要么是函谷关冒险而出的援兵——这是自己的期望,要么就是投降!(未完待续……)
第六章李瑶的窘境
公元前269年,四月三十日,曲沃。
函谷关的秦军,在得知桓齮大军后路被断的第一时间,即发兵两万攻打曲沃,主将李瑶亲自领军。
也许是怕重蹈覆辙,秦军这次很是谨慎,足足留下了一万大军留守。秦国这些年在韩国身上吃得亏太多了,尤其这次领军的是对方的太尉暴鸢,由不得秦国不谨慎。如果大军主力尽出,一直在宜阳方向做出前出姿势的韩军说不定会强攻函谷关。李瑶可不想自己没救下桓齮大军,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暴鸢这次没有玩什么阴谋诡计。反正陕县、焦县城池极小,在破坏了两县的城墙之后,暴鸢干脆将手下两万六千大军全都摆在曲沃一线。至于损失的那四千大军换来了近七千秦军的战死,值了。
两军列于阵前,李瑶原本是很佩服韩军的勇气的,但看到韩军的拒马阵后,包括李瑶在内的两万秦军全都怒了。
在曲沃时,韩军俘虏了一千多名秦军,在此之前,所有的韩军校尉对此争执不休。有人建议直接杀了,震慑秦国;有人建议充作奴隶,苦役,韩国现在正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正需要青壮男子。暴鸢对此都是笑而不语。野王之战时,秦国驱赶百姓攻城,这样的惨剧可是历历在目。大战在即,自己不好好利用就是对不起那些死去的韩国百姓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不过是现学现用罢了!
暴鸢下令将这些秦军俘虏分为十组。每次拉出去一组,绑在拒马阵的最前面,充当肉盾。你们秦军不是斗志昂扬吗,你们的秦军不是靠箭阵名扬天下吗?那我倒要看看,面对自己的袍泽,你们下不下得了手!只要你们敢下手,第一个死的肯定就是你们的袍泽!
这样的主意是恶毒了些,既能杀了俘虏,还不担负杀俘的恶名,就是残忍了一些。不过。慈不掌兵!为了胜利。暴鸢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况且,韩王然也说了,史书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靠和对方相差无几的兵力死拼,韩国还没有这样的觉悟。更何况是为了魏国!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绝代军师 (风云山川) 起点VIP2015-06-17 秦汉三国 曹操曰:“孤得思郎,如文王得太公,高祖得留侯!” 刘备曰:“倘诺思...
-
极品兵王 (权心权意) 纵横VIP2015-06-12 都市生活他是战场上的不败王者,回归开起小旅店,因一位落跑新娘而危机四伏,他重现无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