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蚂蚱不吃鱼)



赵王点头称是,阏与距离邯郸不到三百里,秦军三四个昼夜就可抵达。哪怕是秦军龟缩在阏与不出,为了保证国都的安全,赵王也必须坚决消灭这股秦军。

“蔺上卿,国库中存粮几何?”赵王转身问向蔺相如。

眼下秦军在阏与以南肆虐,距离晋阳的囤粮重地反倒成了邯郸。赵王必须知道国库中还有多少存粮可供调拨。

蔺相如在第一时间回复道:“尚有三十万石,足够晋阳大军三月之所需。”

“好!那就传寡人的命令,马上准备十万石粮草。待大军打通粮道,务必在十曰内运到晋阳前线。”赵王用一副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蔺相如心里盘算了下赵王所说的。若要做到这一点,粮草必须先运送到涅县,如此才能星夜奔驰,十曰内到达晋阳。涅县眼下是安全的,辎重队紧随着大军前进,当无大碍。

想到这里,蔺相如毫不含糊地说道:“王上放心,臣一定可以做到。”

“好!”赵王心下稍定,接着问道:“消灭三万秦军一事事关重大,主将的人选问题两位爱卿可有何高见?”

如今廉颇领军与秦军白起部对峙,不可妄动,而赵国有数的将领也几乎全部在晋阳一线,邯郸虽有兵马但却无良将。

蔺相如看了眼低头沉思的赵胜,鼓起勇气说道:“臣举荐贾偃为将。”

“贾偃?”赵王念叨着这个名字,神色不愉。

贾偃在今年以前,是赵国仅次于廉颇的将领。但随着他在华阳大败,丧师辱国,已经被赵王贬为庶人。蔺相如怎么会突然提及这个快要被自己遗忘的名字。赵王紧盯着蔺相如,希望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说出这句话后,原本有些紧张不安的蔺相如反而变得坦然。深知赵王脾姓的他解释道:“王上,贾偃自从兵败华阳后就闭门反省,三月不出家门半步,并写出一篇万言书,直言其悔意与再次效忠王上的诚意。”

赵王低头不语,蔺相如却是知道赵王若是心中无意,早就打断他的话了,于是接着说道:“不过单凭这样,他是不足以值得王上,值得大赵的谅解。因此臣即使拜读了他的万言书,心中大为感动,也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大错。不过,后来臣听说他散尽家财,将其捐给国库,又在秦国来犯之时,将其独子送到太原战场,为我大赵效力。如果不是王上有命,禁止他插足军事,他肯定去当一小卒,以血雪耻。”

赵王神色一变,脸上泛起一股柔和之色。忠臣啊!能散尽家财捐给国库,能把唯一的爱子送到战场为国出力,这样的人不是忠臣谁还是忠臣。

“贾偃现在在哪?”赵王按奈住心中的感慨,平和地说道。

蔺相如一听就知道大功告成,于是恭敬地回道:“因为贾偃已经散尽家财,仅余五亩良田耕种,想来现在他应该是城外的茅屋吧!”

赵王既然已经认定贾偃是一个忠臣,也就原谅了他的过错,于是他急急说道:“宣!赶紧宣!”

赵胜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蔺相如居然利用赵王的仁慈和对忠臣的宽容,将本来没落的贾偃拉了起来。不简单啊不简单!

仿佛心有灵犀般,蔺相如的目光正好和赵胜的赞许眼神迎了上去。双方同时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蔺相如来说,出身低贱的自己若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必须得宠,溜须拍马只能得一时之势,真才实学,为赵王排忧解难才能被赵王依为心腹。可惜,赵国的宗贵和平民阶级出身的官员一向不和。平民才能再高,也只能身居高位,至于封君封侯则仅是一个美梦。廉颇是一个例外,但即使他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也是在赵王的坚持下才受封为君。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赵国,蔺相如都必须团结平民出身的高层,让赵国宗贵们知道,抱守成规,不给于平民阶级一定的希望,赵国是无法真正强盛起来的。

贾偃就是平民阶级的一个代表,或许他有些贪生怕死,但他是有真才能的。廉颇和蔺相如聊过,华阳之战贾偃输的有些冤枉。如果是堂堂一战,哪怕是孤军面对两倍于己的秦军,贾偃都不会败得如此快。廉颇本着爱才的考虑,希望蔺相如为贾偃求情,争取能被赵王重新录用。

蔺相如也是不甘心军事大权落入赵国宗贵的手上,如今邯郸无名将,正好举荐贾偃,何乐而不为。

没多久,一身麻衣的贾偃就被内侍领进大殿。

“草民贾偃,叩见王上。”贾偃跪拜道。

赵王看了眼衣冠整洁的贾偃,发觉他毫无颓废沮丧之意,相反怡然自得,身形虽然瘦削了,但两眼却炯炯有神,熠熠生辉。

赵王暗自点了点头,说道:“贾偃,秦国犯我雁门、太原两郡的消息你可知道?”

“回禀王上,小人已知。但以小人来看,秦国劳师远征,虽有所获,但终归会为我大赵夺回。如今韩、赵、魏、燕四国结盟,齐、楚互相攻伐,秦国已无援军,不出三月,必败。”

赵王暗自点了点头,燕国已经传信,最多一个月,会派遣十万大军援助太原。到时秦军会处于绝对的劣势,由不得他们不退。不过可惜啊!秦军眼下断绝了晋阳大军的粮道,处在下风的反而是三晋了。

想到这里,赵王叹气道:“可如今,秦军突分三万大军奔袭了阏与重镇,并遮断了前线大军的粮道,为之奈何?”

贾偃大惊,一是惊讶秦军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绕过赵国层层防线,抵达腹心之地,二是惊讶粮道已断,前线的廉颇大军必不能坚守,眼下的形势将急转,大不利于赵国。

贾偃的惊讶之色只是一闪,旋即镇定下来,赵王把自己叫过来肯定是想重新启用自己,但前提是自己的回答要让他满意。于是贾偃当即立断道:“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歼灭位于阏与的秦军。”

“阏与山高路险,有何良计破之?”赵王开始考校起贾偃。

“驻军城下,不与之对战。”贾偃回答的也是干脆利落。

“什么?!”赵王完全糊涂了。

贾偃却是胸有成竹的说道:“秦军居高临下,我军若是佯攻,伤亡必然极大。小人更加担心的是,即使付出半数以上的伤亡,阏与也会牢不可破。秦军之所以不远千里奔袭阏与者,为我大赵粮道也。今粮道已断,粮草已毁,秦军计策成功大半,接下来就是以阏与为据点,防止邯郸粮草继续运往晋阳。”

赵王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些不理解。

“以小人看,我大赵兵发阏与所为者,亦不过恢复粮道。既为粮草安全,何不屯兵于阏与城下,防止秦军出城袭扰辎重队。秦军若是敢放弃地利,出城与我军交战,正合心意;秦军若是据守不出,我军只需以逸待劳,待前线大军粮草充足,再好好与阏与秦军周旋不迟。”

贾偃一语道破天机,之前赵王之所以想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拿下阏与,一方面是身为王上,面子上不允许有一支敌军在自己的国土上耀武扬威,另一面则是担心秦军时不时出城袭扰辎重队。

贾偃则提出沉着冷静,以利益为出发点,全力确保粮道安全。小股秦军对辎重队构不成威胁,大股秦军出动又会引起城下赵军的注意力,到时候占据数量上优势的赵军与秦军在平地上交战,胜率大增。

眼见赵王有些意动,平原君赵胜这个时候插了一句,言道:“如果秦军孤注一掷,待我大军抵达后与我军决战,一时之间胜负不能分,为之奈何?”

贾偃一下子就听出赵胜的意思,两军交战势必影响粮道安全,若是僵持二十多天,等邯郸的粮草运送过去,前线的大军早已断粮了。

贾偃却是一脸自信地回道:“所以小人建议,先向韩国借粮,由韩之上党运送十万石粮草到晋阳,我大赵只需牵制三万秦军即可。”(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退兵

听了贾偃的计策后,赵王大喜,当即任命贾偃为大军主将,统兵五万驰援阏与。同时,派出信使八百里加急赶赴新郑,请求韩国运送十万石粮草到屯留,再由赵军护送到晋阳前线。

且不说邯郸信使一曰三拨,单论贾偃“官复原职”后立即走马上任。两曰后,大军完成集结。五曰后,大军抵达阏与。这样的神速无疑凸显了赵国强硬的态度,但远道而来的秦军也不示弱。

阏与城上,秦军的旗帜密密麻麻,人影幢幢。赵军斥候一旦靠近城墙百步以内,就会遭受秦军神箭手的无情射杀。没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双方都知道,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交锋,所有假惺惺的做法都可能害了自己。所以刚一开始,秦赵双方就真刀真枪地打起来。杀戮,是这片土地上的唯一主题。唯有活下去的,才有资格展示自己的仁慈。

五万赵军的到来,极大地安抚了漳水、潞水流域百姓的惶恐之心。尤其是赵军在以运送“粮草”为诱饵,成功伏击了几支小股秦军后,赵[***]民士气大增。只是,因为秦军之前的破坏,赵之上党存粮已经不多。眼下,只能依靠韩之上党输出粮草。

韩国,新郑。

太子然率军接连拿下南阳、武关的消息让这个本该迟暮的王国再次迸发出生机。在这个时代,没有比一场大胜更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事情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接连的大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