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徽商天下 (寄奴)



莫非是联姻的事情黄掉了?

知府大人后来专程拜会了一趟,他同如今把于家的族长于广私交甚密。因此,见到的是见了,随后一通会晤出来之后,有些摇头叹气。但是终究不曾说什么。依照众人对知府大人的了解,既然他不想说的事情,那么即便再旁敲侧击也没有大的用处了。

而在杭州的一众才子当中,有一个说法倒是开始悄悄流传开来了。据说那个叫李贤的年轻人被人殴打成重伤。不知道是什么人做的,胆子真是包天了。虽然对这样的消息持怀疑态度,但也不耽误众人有时候真的会去想一想这件事情背后的可能性。

另外有些反常的还有邓家。

原本每年节庆,杭州邓氏张灯结彩,炫富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流水席,发红包……这些事情每年都会成为杭州众人事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当然,连带着也会极大地提高邓家的名气。

作为商贾之家,用来提升名气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见效最快的莫过于用钱来砸了。

但是今年正月初一的早上,人们期待已久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原本以家资雄厚著称的杭州邓氏,似乎遇到了什么事情。有心探究的人们从邓家一个不方便透露姓名的下人口中知道了,似乎遭了巨大的损失。

……

正月初三的早天空灰蒙蒙的,随后有雨落下来。

于家。

于广在窗前的地方,伸手在纸页间涂抹。丹青是他比较擅长的东西,每次画出来,很多人都会抢着要,因此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交际的手段。但这个时候,纯粹是为了舒缓一些内心烦闷的情绪来做这些。

自己有个孙子,早些年疏忽了,在外面流落了很多年。后来费劲心思找回来,还不大愿意姓于。奈何这个孙子相较于其他的子孙而来,算是比较出色的。后来联系了一桩亲事之后,他才勉强同意回归于家。爷孙俩要说有多深的感情也不尽然,但是总归是血浓于水的。原本以为有了那桩亲事作为纽带,改变他大概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但是,在出去一趟之后,一切都变了……

草丛中朴实的猛虎,这是他画过很多次的东西,但是今日一连画了几张,都觉得像猫。随后气闷地将笔狠狠朝身边的笔架上一掷。

“来人!”

这般说了一句之后,身后拿起湿润的毛巾擦了擦手,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清濛濛地打在房前的院落内。

“爹……”

外面传来呼唤的声音,随后有中年人的身影在外面等了等。于广在里面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嗯”之后,那边才走了进来。

“贤儿的事情……”中年人一袭青衫,表面看起来有些文弱,进来之后开口便这般说道。

于广闻言,伸手在桌子上重重地点了点:“徽州府那边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短时间,还未曾回报回来,但是通过之前于家、邓家人的说话,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读了几年书。”

“普通的生意人?”于广闻言微微重复了一句,随后摇摇头:“若真的是普通的生意人,哪里值得刘守义那般保他?”声音说这里停了停,随后伸手在桌角的一叠信封里抽出一盏,扔在桌上:“信……都写到家里来了。”

“刘守义……”中年男子闻言,脸上露出几分不忿:“哼。”

于广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缓缓地将身子陷入宽大的太师椅上:“贤儿的事情对苏州那边不要隐瞒,如实禀报便是了。眼下所能做的,便是换取同情了……至于徽州府那边,老夫并不担心刘守义,但是他身后的人……”声音说道这里顿了顿,才继续响起来:“总之,他也已经要离开徽州府了,新赴任的知县是哪位?”

“这个……”中年人闻言,稍稍迟疑了一下。

于广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冷意:“有你这般做父亲的,难怪儿子会出这样的事情……”说完之后,慢慢的将眼睛闭起来,过的片刻的时候,再次睁开。发现中年男子依旧愣愣地站在眼前。

他伸手重重地在书桌上拍了一下:“告诉给严知理去信,让他到岩镇赴任后,替老夫做一些事情。

中年人闻言愣了愣,随后猛然点头。

“是、是……”

新年的脚步一直朝前,正月初三的时候下了一场雨,天气凉了一阵,雨整整下了三天,然后又是阳光普照。

许宣是在正月初九这一天,知道了许安锦即将嫁人的消息。

第335章非礼(一)

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前,他还在兴致勃勃地逛着岩镇的庙会现场。心中想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并且遇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岩镇的“上九”庙会,是徽州府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庙会之一,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初十,为期三天。在整个庙会期间,会举行一些游神、祭神的活动。搭台唱戏,各地商贩亦前来赶会。在十里长街上摆设摊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和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在眼下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一年一度的聚会,其实带着某种民众狂欢的性质。人们除了大年三十之外,其余最具期待的,便是这一天的到来了。

赶集……

原本历史上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岩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起初的意义大抵是这般的,后来随着时间过去,初衷被人遗忘掉,但是热闹却依旧保留了下来。

最初的局面是怎么样的,眼下已经不可考了,但如今的“上九”庙会,已经成为徽州最具传统影响力的物资交流大会。期间,各方商贾云集,买卖兴旺,生意红火。

庙会的地点选在十里长街,沿河铺开一道道繁荣的景致。这三天之内的经费支出颇为庞大,大抵来自一些大族的支持,工商富贾的捐献,以及一些地主富绅的解囊。不过也不能说是乐善好施,这些出了钱的人,一般能够抢到最好的几处位置,吸引最多的人流——花出去的钱,终究是能够翻倍再赚回来的。

河边拂堤的杨柳已经抽出新绿了,还有几日才到立春的,但是万历三年的春天似乎提早来到了。前几日雨水之中水面有些浑浊,但是这个时候晴了两日,因此又清澈起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繁荣的生意景象也映在柔波似的河水中。

虽说是十里长街,但是其实远远不到十里的路途,古人么,说话、做事都喜欢往大里闹。就许宣眼下的判断,约莫能有五里多路。

顶天了……

但虽然是五里多路,但是按照眼下的规模而言,也很客观了。庙会结合商集,饭、面、点心、酒水和日用百货、竹木铁器等产品,算得令郎满目。为了能够在今日的庙会之中能有一席之地,争夺在很多日子之前就已经开始。眼下的小贩们,都是胜利者了,至于所用的手段,也已经不重要。

稳赚不赔的……

毕竟不用愁客流,只要摊子摆在那里,生意就会有。若是态度好上一些,服务周到热情一些,那么就会红红火火。至少能够保证接下来一年的生活无忧,若是更好一些的,攒了钱在乡下置办几亩天地,家业的积累就可以慢慢起来了。

当然,在许宣眼中看似热闹非凡的“上九”庙会,所买卖的东西,同后世自然没有可比性的。在那个时代,物质条件已经极为丰富,上九庙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变得可有可无起来。如果不是作为传统的一项,或许也早就已经被人忘记了。

卯时才过半,长街上就已经很热闹了。十里八乡,很多的人在晨雾里赶过来。不同的口音汇在一起,热闹中夹带着几许光怪陆离。有些离的远的人,甚至是几个时辰之前,就已经冒着天星赶路过来了。总得来说,为了这样一个日子能够赶上热闹,费些气力什么的,横竖都不是问题。

太阳出来的时候,许宣在人群中随波逐流,原本要去什么地方,已经忘记了。这个时候随着涌动的人潮,朝前走着。左边的地方有人在杂耍,引起了围观,喝彩声音一阵一阵地传过来。右边好吃的食物前飘着香气,铜钱撞击的声音。除了这些,锅、碗、瓢、盆等日常用具,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办个超市的话……或许可以。

许宣边走边看,心中一些想法有一茬没一茬地往外冒。近旁有个老汉,不知道多少日子不曾洗澡……他掩着鼻子稍稍退开一些。随后在路过一个摊点的时候,遇到熟人了。

想了想,他努力地挤进去人群里。那边是一个卖铁器的摊点,所卖的东西也是日常所见的,锄头、铲子、铁犁、镐……在眼下的时代,对于管制刀具的控制也很严格,因此,摊位是哪个所能见到的铁刀具也就镰刀和菜刀两种。

那边也见到许宣了,先是怔了怔,随后笑着摇摇头,继续转过头同身边一个老汉就着一柄菜刀讨价还价。

菜刀的价格从两百文钱一直被压下去,闹到后来,对方大概觉得在许宣面前有些没面子了,于是脾气上来,将刀从对方口中夺过,口中狠狠的说道:“这刀不卖了!”

老汉骂骂咧咧地离开,许宣笑着摇摇头,才冲对方拱拱手:“牛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