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镇很多的酒楼,明面或是暗里的举动,都是针对临仙楼而来的——这是已经知道事实。但随着这些天对街上传单的研究,以及去了各大酒楼吃了那些已经变了模样的八大菜系,和没有辣子的川味火锅……他还是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布置的。虽然这也是已经知道的事情,但是关键在于,布置这些东西的人,对这些酒楼有着全盘的掌控。
这些菜肴明显是经过有心人事先的整合之后,分配给个大酒楼的。虽然不知道背后的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但是从许宣的角度,其实反倒觉得有些松了口气的感觉。
最怕的其实就是各大酒楼各自为战,这样一通乱拳打过来,根本无法应对——没有丝毫轨迹的麻烦是最麻烦。但现在有人在背后指挥这一切,那么就有了章法,有了章法,一切就在游戏规则之内了。只是这样一来,所承担的压力也相应地要大的多……
许宣走出玉屏楼的大门,觉得这家酒楼里的石锅鱼似乎比前几天更好吃了一些。
李贤……
他望着东去的流水,笑了笑。
……
第二日晨时,临仙楼门前放起了鞭炮。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些人里面,更多的是小孩子。他们穿的鼓鼓囊囊地在一边蹦蹦跳跳,等待着响声过去之后,去捡拾一些还未曾燃尽的鞭炮。
临仙楼里又一次开张了。
因为这些日子以来生意被很多人抢走,临仙楼已经很久没有太大的经营了。虽然每日也有人来,但是大都是吃一碗面就走。临仙楼快要流落到要依靠早晨卖馒头、包子以及咸菜粥来维持了。
这个同先前的热闹比起来,寒碜地让人难以接受。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菜肴泄露出去,眼下很多家都有了,临仙楼的独特性就受到了影响。更为麻烦的一方面,是因为有专门的人会对在临仙楼消费的人们进行一些危及到人身安全的威胁和警告。早些时候,听说还有性子暴烈的人因此造了袭击,受了些伤。
知道许宣的人,对于有人敢针对临仙楼做出这样的举动,表现了极大的好奇。墨展那日来的那些大人物,很多人都看在眼里。这些人有意无意地,之后都被认为是临仙楼的背景,因此眼下有人居然不惧这些,悍然出生将临仙楼生生整到这样的地步,内里的某些东西,就让人很吃味了。
……
“这个叫面包……”许宣在临仙楼里,冲被他派人请来的方元夫解释道:“你吃吃看。”
方元夫闻言,面色古怪地看了一眼他手中的东西。这个被许宣称作面包的物事,看起来其实像极了眼下街边随意能见到的馒头……
他心中这般想着,随后拿起来咬了一口。
一股古怪的味道之后,感觉到几分香甜的口感和奶味……
“加了鸡蛋,但是没有奶油,牛奶也很难找……因此只好先用羊奶代替。”
“最麻烦的是烤炉,如果不是脑子里还有点印象,怕是很难搞出来的。”许宣低下头又拿了一块面包,随后将头抬起来的时候,微微怔了怔:“呃……”
方元夫在他的对面,口中鼓鼓囊囊的模样,手里的面包已经不见了。只有声音含含糊糊地传过来:“好吃……汉文,好吃!”
面包的碎屑掉在地上。
许宣见到他的样子,失声笑起来。
随后方元夫口中又叼了一只面包,似乎意识到声,于是皱了皱眉头:“汉文,这样的话……似乎颇耗钱财吧?会不会有问题?”
许宣拿了一直面包,神情有些感慨的看着。在听闻方元夫的话后冲他笑了笑:“是有问题……但是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其实都不叫问题。你可别忘了,眼下我们最不缺的,其实就是钱了。原本还在为怎么花而苦恼,现在不用了……”他说到这里,声音顿了顿:“不过眼下所用的倒不是那些钱。”
“本才子略施小计,刚刚赚了三千两……”
第266章争端起(三)
二人随意的说着话,临仙楼里,小二们已经开始忙活了。将一些东西从后院厨房里搬出来,摆开在临仙楼前已经准备好的桌子上。
自从危机开始之后,他们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没有正式的事情可做,因此,面色上还是带着几分喜悦的。毕竟马上就要年关了,能多做些事,那么就能过一个充实的年。临仙楼在工钱方面,向来慷慨。
晨雾渐渐稀薄,露出城市的轮廓。
元盼盼也来了。这些天她无所事事,至于母亲被人杀掉的事情,凶手到底是何人,眼下的情况里横竖也有些看不到希望,因此她让自己忙起来的理由便是来临仙楼帮忙。当然,许宣有时候也会开着玩笑说起让他嫁人的事情,不过她似乎不屑一顾。
因为来的早,她也成为了面包早期的试吃者之一。相对于方元夫的大口咀嚼,女子的动作显得要文雅一些,但是表情上露出的意外和惊喜,比起方元夫也并没有少到哪里去。连续吃了几个面包,她摸着微微有些鼓起来的肚子问道:“这个东西,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要叫面包?”
“如果你愿意,当然也可以叫馒头。”
“呵……馒头可不是这个样子。”
“反正都是麦子做的啊……面食。”
许宣笑着说道,因为时间还早的缘故,很多的事情都还在布置之中,因此几人便就着面包、馒头之类的进行了一些讨论。
“麦子一直都用来做馒头,或是面食,如果是面包的话……很多人大概接受不了吧?”元盼盼这般说道,手中的动作丝毫不慢,将桌子上最后一个面包抢在手中。
“谁说一直吃馒头的?”许宣笑着摇摇头,他在这些事情上是最有发言权的:“唐宋之前,可见不着馒头。”许宣说道这里,声音顿了顿:“其实不只是馒头……最初有麦子的时候,都是当做米来吃的……”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麦子和面食是同步的。在许宣的印象里,中国似乎是个例外。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许多世纪以来,古人食用麦子的方法和食用谷子、稻子是一样的,即所谓“粒食”。将麦子整粒蒸煮熟化之后,制成“麦饭”——或者也可以叫“麮”——,用筷子挟食。
但麦饭又粗又硬,口感并不好。于是人们便想到用磨来加工,变成了碎粒麦屑,使其更象北方的小米。紧接着再按小米的蒸煮方法加工成“麦饭”,这种麦饭虽然比整粒的麦饭要好吃一些,但仍然算不上是面食。真正的面食的兴起时间大抵,而普及却是在千年之后的唐代。
唐宋以后,虽然面食开始普及,但古人并没有象其他以麦子为主食的民族一样靠烤面包来养活自己,而依然是采用自己所惯用的方法,将面粉加工成馒头、包子、面条之类,蒸煮而食,故有笼饼、蒸饼和汤饼之称。
麦作的推广和面食的普及是分不开,只是这种面食也已是本土化后的面食。本应伴随麦作传入中土的烤面包,其实是在明末清初才由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带入中国,眼下还不到时候。许宣的作为,不知不觉中,又将原本的历史朝前推进了一步甚至更多。这些举动,眼下也只是新奇一些,其影响也只有随后人们从后往前看的时候,才能够发现。
元盼盼吃完面包,可爱的舌头将五指间的一些面包屑舔去,看起来挺没有形象的,不过她也不在乎。随后见到一旁在指挥着小二们的柳儿,兴冲冲地跑过去。留下方元夫同许宣二人在说些话。
“那些五峰遗宝里获得的东西,也到用出来的时候了……”
“你指的是……”
“呵。”
……
鞭炮一阵一阵地放着,引来众人的注意,但这样的注意里,人们的情绪变得古怪起来。看临仙楼的架势,今日怕是要开张,只是没有顾客,这样的雷声随后会下多大的雨,也并不知道。
倒是听闻那个叫许宣的书生回来了,知道书生过往的人们,心中难免会有些期待——这可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主啊——临仙楼眼下面临这样的局面,原本对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有猜测的人们,心头就有些热络了。
日头从天空中过去,日光从容,暖冬已经是没有疑问了。城外的人们从很多地方来到岩镇,随后走过一个十字街口,人便分流出一部分。但是这样路过几个街口之后,人流并没有明显的减少,由此也能知道人数之多。
这样的人流带来热闹,热闹发生在岩镇的很多地方,菜集、当铺、酒楼、茶馆、布行……
一直到了日晒三更的时候,临县楼里除了一些被吸引来的看客之外,只有很少的人进入到其间,但也只是随意看了看,就退出去了。元盼盼冲那些离开的人背影看了一眼,伸出舌头吐了吐,满脸厌弃的样子。
许宣同方元夫在一旁喝茶,从容的模样,似乎并不为门前的门可罗雀的现状而担忧。柳儿在临县楼里指挥着小二门忙活,许宣偶尔插着双手过去指指点点说两句,模样看起来像前世的领导视察。也就在很多人觉得临仙楼此次举动所造成的影响也不过如此之时,方元夫放下手中的酒杯。
相似小说推荐
-
民国大军阀 (南极光芒) 创世VIP2015-05-13 军旅生涯一个平民穿越在民初,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强军队,建军工,惩军阀,灭日寇,最终成就一代枭雄...
-
锦衣风流 (大苹果) 纵横VIP2015-5-1 穿越历史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外忧内患,纷纷扰扰。 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