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的是知道真像。
“首先,我拿不出两千万两银子来。真正能够拿得出的数字,砸锅卖铁也不会超过三百万两银子。这些银两,还包括眼下在京城可能节余的部分。但,我却能吃下价值两千万两银子的货。”
成敬示意白名鹤停下,就在白名鹤的书桌上研磨,准备纸张。
看成敬准备好之后,白名鹤继续讲道。
“货与银子不同。成总管,接下来我说的这个数,请一定保密。”白名鹤很认真,成敬听到后点了点头:“万岁自然是要知道的,金总监与兴总督估计不能瞒,蔡公公就要看万岁你爷的意思,其余的人没有万岁点头,不可能知道。”
“恩!”白名鹤心说,这些人也不可能瞒得住。
“我每年真正能够吃下的货,今年应该是一千三百万两左右。毕竟他们的货不可能一天就运来几千万两银子的货物,肯定是分批次运来的。那么明年,我就能够吃下三千万两银子的货,第三年能有三千五百万两。第四年想再增加,就需要动一些非常的手段了。”
“三千五百万两银子的货,会有多少利?”成敬不愧是饱读诗书的,一下就问到点子上。
白名鹤笑了。
成敬也笑了,他看出了白名鹤脸上的自豪。
白名鹤伸出了三根手指,成敬一下就站了起来。在他看来,白名鹤的意思就是三千万两的利,要知道大明的商人,商利在总成本的三成就是极强了,只有盐业例外,盐能达到三倍的利,除了盐之外铁与铜都不行。
“三千万两,你白名鹤敢说拿下也先,杂家信了。就凭这个数字的银两,足可以踩平草原。再显汉唐之雄风!”
“成总管小看我白名鹤了,我更喜欢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百分之三百!”
分数在大明已经不是陌生的词,读过书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只是百分比出现的晚一些,白名鹤的话成敬能够听懂。
成敬心中也在计算着。
“给商人分两成至三成纯利。运输的费用根据货值占一成至两成。你用海船与广东的军士,粮响与修船的费用能占到两成。你与南掌和暹罗合作,他们也要吞一些利,那么你手上的纯利在三年后,应该接近一年七千万两。”
白名鹤没有接话,他心中说的是纯利三倍,可话不能说得满了。
成敬说完,白名鹤说道:“利会随着时间变长而压薄,但出货总量却在上升。所以总利应该不会减少。丝绸在南掌是非常少见的东西,但一船又一船拉过去,东西多了,自然就贱了,慢慢的会到一个正常的价格,利润也会达到正常值。”
“这话有理,而且也有远见。那么反过来,比如沉香,如果京城非常多之后,自然价也就降下来了,会随着时间将数倍的利,压到正常的利!”
“是,成总管高见,这就是一个慢慢走向正常的过程。”
成敬把白名鹤的话记了下来。
“那么,数年之后呢?”成敬又问了一句。
“还可以再发展,那个时候只有求得万岁给我一些特权,比如让我去收拾一些不听话的小邦,在巨利之下,肯定会有人要卡我的脖子,比如麻六甲的三佛齐,南海东侧的吕宋,还有野心勃勃的倭国!”
成敬没接敢这个话,白名鹤这是要开战呀。
白名鹤却不会放弃:“成总管,想一想。万岁正在吃早餐,有人敢伸手把万岁桌上好吃的东西拿走,只留给万岁一些普通的饭菜之时。万岁如何想,你让我白名鹤如何作,只有收拾敢伸爪子,伸左爪就连他右爪一起砍了!”
“此事,需要万岁爷亲定!”
白名鹤相信这话传到大明皇帝朱祁钰耳朵里,年轻气盛的皇帝敢给自己下一道特旨。
成敬心中却有了另一个担心,他不是怕白名鹤不给内库交银,而是害怕大明的商人,重臣,大族对这巨利动了不好的心思。
ps:今天会有加更
第140节有人告了白名鹤【第二更】
“成总管,总上报万岁。还有一点,我大量采购丝绸,采购棉布,茶叶等。就会引得大明国内大量的种植桑、棉、茶。这会刺激到国内的商业发展,到时候肯定会有人唱反调的,太祖训上是保农而抑商。”
“此事,不用你操心。你只要每年给内库照你那一百二十五石黄金交上来,万岁就会允许你向南京五军都督府伸手,还会给你一个特别的允许,就是十三边镇伸手。万岁只要一个,看到你击败也先的希望!”
十三边镇呀!
(注:九镇的叫法,是在万历年之后了,景泰年边镇的数量不止十三个!)
白名鹤有苦叫不出。
成敬又说道:“成祖边镇的法子是极好,下面的人却有些乱了。边镇军备民生已经有了乱的兆头,你要杀人立威,万岁没阻止你就是想借你这个手,狠狠的杀一杀这些贪心,却毁了大明边防的人。”
大明代宗朱祁钰,其实还是一个很励志的皇帝。
而且这个时候,大明的清流还不是明中后期那种结党,自己贪了巨财却亏空了整个大明的财政。而且是真正的容不得半点与自己相左的声音,成为了一种儒家的软霸道,眼下的大明儒官们,还有着一些血性,还有着一些正义。
所以,对于那些贪黩之事,文臣们还是支持清除了。
白名鹤却不那么乐观,每一个贪黩的案子都会牵扯到一个又一个的利益集团。自己走了海外的利,没有和任何人有过交集。所以眼下还不知道谁是敌人,等真正有利益触动的时候。怕是现在可以一起喝酒的人,到时也会翻脸。
看到白名鹤沉默不语。成敬却心中清楚。
一个孤臣,注定不会有朋友,或者说周围的人全是敌人,也全是朋友,就看如何自处了。
“白名鹤,关于边镇的事情眼下提及还为之过急。到是有一件小麻烦,你已经粘上身了。”成敬主动将话题转移。
白名鹤一愣:“麻烦,什么麻烦?”
“你听过勘合吗?”
白名鹤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听说过。但不是很清楚这事情。”
“你不清楚也并不意外,勘合一般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才会有一次。倭国这次派人来,就是来求勘合的。往简单里说,勘合就是一张纸。往复杂里说,勘合就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成敬的语气明显就带着许多不快。
在白名鹤的要求之下,成敬给白名鹤解释了一些。
“对倭国,眼下的勘合就是每三年三船三百人。原本万岁爷的意思是,断了倭国的勘合。可许多官员的意见却是。怕失了大国的威风。不允许小邦进贡,难道就怕那一点赏赐吗?”
白名鹤猛的一拍桌子:“这样说我就全懂了,用我的话说,就是人人都来大明占便宜。拿点破东西。带着许多人过来。破东西就是贡品,大明需要赏赐。然后来的人,人人都有赏赐。这人数再多起来。想想就让人讨厌。”
成敬压低了声音:“土林堡之战,真正的原因就是。也先派了三千人来进贡……”成敬讲了许多细节的部分。有一些并不是历史上记载过的。
白名鹤总结了成敬的话,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来进马。诈称3000,以冒领粮食,太监王振把瓦剌贡马价格削减,激怒瓦剌,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其实倭人也干过种事情,允许他们派三百人,可他们有一次派了一千多人。依杂家来看,就应该给打回去。可当时许多官员认为,不应该为多那些人的粮食小气,这是大国的脸面。”成敬也是读儒家书的。
当他受了大难,进了宫之后,许多事情上心态也已经有了变化。
“勘合什么和我有麻烦,有关系吗?”白名鹤这才想到正题。
“有,就是来求勘合文书的倭人把你告了。他们倒是聪明,在京城把你的事情一打听,倒是不敢说严惩你。只是求给一个补贴,把勘合的船增加了八条,八百人。如果礼部不同意,他们就会去刑部递案子,或者在鸿胪寺求面君!”
白名鹤摸了摸下巴:“倭人的使节呀!”
“倭人眼下是由一个叫足利义政的将军控制着整个倭国,这个义政只有十六岁,眼下真正掌权的是他的堂兄义和,你杀的那个就是这个义和的儿子,抓的那个也是这个义和的女儿,原来两个人想去南掌摆一摆威风的。”
“有意思,不过他们没有经过我的允许,怎么能摆威风呢?”
成敬对白名鹤这一句狂妄的话只当没听到。
继续给白名鹤讲道:“讳彦仁,是倭国这一任所谓的‘天皇’。今年三十多岁,他的权势甚至比不上那个十六岁的小孩子,伸一伸手指。”
“我能不能去随便欺负一下倭国!”白名鹤很小声的问了一句。
“万岁的意思,你别把大明的士兵不当命!”成敬很严肃的瞪了白名鹤一眼。
白名鹤却笑了:“如果不死人呢?”
“这个,杂家的意思是,不要让沿海倭寇太乱。”成敬没办法回答白名鹤的话了。
“那这样,把那个勘合送给我怎么样。让他们去广东进贡,然后好东西我送到京城来。要是差的话,就乱杖打回去!”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风流 (大苹果) 纵横VIP2015-5-1 穿越历史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外忧内患,纷纷扰扰。 身为...
-
南宋军神 (卷风) 创世VIP2015-05-08 两宋元明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