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羊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已经快没有利润了。
“多谢柳先生给名鹤带来家书,名鹤敬柳先生!”白名鹤举起了杯,柳直笑着陪了一杯酒。白名鹤放下杯子,将家书收在怀中,却是只字不提家书的事情。
“名鹭,商公大才,你要用心学习。他日入朝为官,也有一番大作为才对。”白名鹤认为没必要有提家书的事情,好久不见自己的弟弟,那么关心一下白名鹭没什么不对。
既然是家书,白名鹤就没有必要主动回答,要回答也是写信回家。除非你柳直主动开口,可柳直主动开口了,这事情就不再是白家柳家的事情,而是白名鹤与陕西商帮之间的问题了,这也是清荷出主意,回避!
如果白名鹭不在场,那么白名鹤不可能与柳直干坐着,很容易就能扯到家书的事情。
听到白名鹤的话,白名鹭赶紧站起来:“兄长说的是。商公大才,弟受益匪浅。当尽心学习,以图三年之后乡试有所作为,也不辱没了商公的名声。”
“学习是一回事,吃好,休息好,身体强壮才有足够的力气学习,将来也有足够的力气为大明,为百姓作些事情。”白名鹤一举筷子:“来,多吃一些。这些都不是我们关中可以见到的美食。”
招呼完白名鹭,白名鹤又说道:“柳先生也请!”
柳直明白了,白名鹤就不想理会他们这些事情,怕是其中的一些秘密白名鹤知道并不比他们少。
这些边市都是镇守的总督、太监偷偷进行的,很明显白名鹤不想粘上这些事情。
要不要再开口呢?
柳直心中也没有了一个主意,原本来找白名鹤也只是权益之计,并没有把希望放在白名鹤身上,毕竟白名鹤只是一个正七品的官员,而且还是广东的县令。纵然有些手段,却也未必能影响到边镇。
吃过饭,白名鹤带着三人去了旁边原太子府的花园。
白名鹤在入院的时候,暗中将自己的家书交给了华梅。
而华梅则将这封家书送到了成凯那里,同时也将重要的内容给清荷抄了一份。
清荷思考之后,来到白名鹤的书房,隔着窗户问道:“成大人,你认为此事应该怎么办?原本妾身的意思是让我家少爷回避,可现在看来却关系到白家全族的收益,已经不仅仅是陕西商帮的事情了。”
“夫人想的没有错,只是其中有些隐密之事。各镇私下作的这些事情,并不光彩。成凯不敢妄言,但事实上换镇之事,却让屯田被监军、镇守等各人强占的极多,边镇如果没有边市的收入,也难以维持。这是朝廷的事情,不是白大人的事。”
成凯也不想让白名鹤粘手边镇,大同与宣府是个例外,其余的各镇可没有这么简单。
清荷又问道:“成大人有何高见?”
“我不知道白大人手上有多少可用的银两,我的想法就是白大人可以接手一部分茶、布等货物,减缓其压力。当今万岁英明,过上几年边镇之事可能有所改变。所以能缓上几年,或许另有出路也难说!”
清荷知道,白名鹤已经动了关系,想让成凯去合浦作县丞,那么有些话可以讲。
想到这里,清荷说道:“陕西商帮有多少茶、布。有多少,我家少爷可以收多少,再加上十倍也能收得起。”
“既然如此,那清荷夫人已经有了主意!”
“谢过成大人!”清荷道了谢,快速离开给华梅传话,让她暗中去告诉白名鹤就是了。
屋中的成凯隔着窗户与清荷对话,这是必要的礼数。因为清荷已经是白名鹤的内妾,面对面就是失礼。
虽然是隔着窗户,看不到脸。成凯却也能感觉到清荷的那种自信与骄傲。
有多少收多少,加十倍也收得起。好霸气的话呀!
成凯心中也在感慨万分,这话就是大明的户部都不敢说,可白名鹤的内妾却敢。如果换成白名鹤呢,这样的话白名鹤会如何回答。看来白名鹤运到京城的这价值几百万两银子的钱粮货物,只是白名鹤手上掌握财富的冰山一角。
此时,白名鹤已经领着三人入了侧园。
在亭子里坐下,有侍女送上了茶与点心。
华梅则在白名鹤耳边低语几句,把清荷与成凯对话的内容告诉了白名鹤。
请三人府下,倒上茶后白名鹤这才说道:“名鹭,代为兄写封家书。只说为兄一切安好,请母亲大人安心,让奶奶也不要记挂,在朝为官自然是要用心作事,顺便让家里收些茶,再有一些棉布运到合浦来,有多少运多少。”
白名鹭点了点头,让侍女拿来纸笔就写。
白名鹤又对柳直说道:“柳先生,原本我不想提那件事情。可想了想,你专程过来我要是一直回避怕失了礼数,我表一个态度,此事等两年再说。眼下你们有多少货,给我送来就是了,这样你们也不怕羊不值钱了。”
第134节迷离夜【第一更】
听到白名鹤说,有多少收多少。
柳直带着一种自嘲的笑意:“白大人,你知道我们陕西商帮一年的仅茶有多少量?”
柳直的意思很明显,你白名鹤虽然有钱,但你可能不了解情况。很委婉的告诉白名鹤,你应该了解一下,陕西商帮有多少茶叶。
陕西的茶,自从唐代以为就成为西域最主要的茶产品来源地,各式的砖茶,以及到了宋代之后的绿茶,还有汉中等几处非常有特色,可以算上了天下十大名茶的巅峰好茶,先不说品种,仅说数量。
陕西以及周边被陕西商帮控制的茶园,就超过了百万亩,这个数量何其惊人。
“这样吧,那么是我白名鹤狂妄了。”白名鹤语气放低,柳直正准备说几句客气话之时,白名鹤口气一变:“这样吧,按一个数量来。每年我吞下陕西商帮一千万两银子的茶,一千万两银子的布。”白名鹤对柳直说罢,又对白名鹭说道:“就按这么写。”
白名鹭的笔悬在半空没有没有落下。
他曾经给家里帮过账房的事情,整个关中白氏一年的货,茶与布两项,全部的货值也就是不到七十万两。
柳直拿着茶杯的手都在颤抖。
两千万两,大明一年的赋税正统十三年的数量柳直大概知道。粮三千万石,铁九万斤,盐一百四十万引(注,一引大约有三百多斤盐),纱八百万锭,茶二百万斤。其他各类细节也有不少。比如丝、朱砂等,还有全**队屯田约有二千万石的粮食收入。
也就是。大明在正统十三年,全部折成银。也就是二千万两银子。
(注,有些地方说,明朝一年只有四百万两的税收。以上数量是在正史中查到的,可能有些差错,但是明前期,土地兼并不能和明后期相比,而且明前期卫报还没有糜烂到不可救药,所以以上的数据,应该准确。出自:明英宗实录!)
大明是银本位经济。可是商人却不一定用银子交易。
珍宝、粮、帛、盐、铜、铁等全是硬通货。
“二千万两?”柳直呆呆的重复着白名鹤所说的这个数字。“白大人,您当真?”
“信与不信在你,宁波商会眼下有银子收却没有货交。我要二万担丝绸,他只有七千担,我用黄金交易,他才给我又多挤出二千多担。不过,倒是介绍了一个实力不错的供货商行,可以再提供给我一些上等的好锦!”
柳直想不出来,连宁波商会都没有足够的货物了。那谁还有。
一万担丝绸,也不过就是三百万两银子封顶,除非是苏绣,但绣品的数量有限。也是提供不了多少的。
“这个。白大人,陕西商帮一年可以供货的极限全部加起来,应该在五百万两银子之内。”柳直有一种被打脸的感觉。可他不得不说一个实情,要是真的按白名鹤所说。白名鹭将原话写回去了,整个陕西商帮所有的脸上都不好看。
白名鹤就知道是这种情况。也没有再说什么。
白名鹭把家书写好后,白名鹤说道:“本官下午还有客人,不能相陪了。不是的我白名鹤不近人情,而是眼下我的京城之中身处峰头浪尖之上,和我走得太近未必是件好事。”白名鹤说的是实话。
柳直能理解,白名鹭得到商辂的教导之后,自然也懂这个道理。
只有来自江西白家的白英杰不懂,不过他不会有什么想法,以他的身份不敢有什么想法。
华梅带着两个侍女,捧着几只盒子过来。
给柳直的一块龙涎香,淡黄色的。大约有四两。托柳直带回家去的是几块红宝石,来自安南的特产,最大的一块按现在来算就是四克拉最左右,最小的一块也有半克拉,一共是六块,至于家里怎么分,白名鹤也不想管。
给白名鹭与白英杰一人一套文房四宝,不是那种大明最贵重的,却也是很精致的。
“你们还在读书,学问最重要,不要追求奢华。”白名鹤说罢,又给了每人二十两银子,不是白名鹤小气,而是白名鹭还小,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生活费给他。
最后一盒是白名鹤早给商辂的,一套真正名品级的文房四宝。
送自己的弟弟出门,再回到后院之时等着门内的清荷对白名鹤说道:“他不象你的亲弟弟。因为在你眼中,少了那种对弟弟的疼爱。”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风流 (大苹果) 纵横VIP2015-5-1 穿越历史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外忧内患,纷纷扰扰。 身为...
-
南宋军神 (卷风) 创世VIP2015-05-08 两宋元明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