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高进这个人并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身,但就目前来说,他坐在内政大臣这个位置上,还是比较称职的。其实到了高进如今的这个位置,并不一定要他自己有太多的本事,关键还是四个字:知人善用。
想要依靠高进自身的能力来完成那些事情必然是不可能的。如今高进麾下各部门的办事人员加起来也有一百多号,这些人分别帮着高进处理各方面事务,最终高进只是汇总起来而已。
刘涚想要将整个中央民国从被动防守转入主动进攻状态,就必须要各方面的资源能够跟上,进攻态势一旦展开,就不允许出现中途停滞的情况。
从高进那里,刘涚了解到,攀西高原的矿场在加大规模之后,产量已经进入到良性扩张阶段,每个月运回来的各类矿石数量不断提升,只要攀西高原这条线路不发生任何震荡,相信工业资源并不是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目前火器制造作坊的产量和质量问题。整个中央民国所有的火器研发和生产,如今都是把持在刘涚手中,刘涚倒是很大方的将攀西高原的矿产开采这些行当算入到国家资产之中,毕竟维护这些矿场需要军队的力量,属于国家也是应该的。
而火器研发和制造,不是刘涚贪心,而是因为刘涚不放心,这件事情他也跟高进等人商议过,最终大家还是觉得,刘涚身为中央民国的皇帝,手中把持一些重要产业也是应该的。
而刘涚从高进处也了解到如今一些国家的基础情况。
常住人口、税赋、粮食产量等等数据,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国家,一个建立不过几年的势力,常住人口竟然已经突破百万,应该说这是个重大的突破!据刘涚所知,整个川陕路的常住人口也就在两百万户左右,而中央民国占据的,仅仅是巴蜀一部分而已。
这么小的地盘却集中了川陕路近一半的人口,如果不是因为中央民国这种制度,怕是根本办不到的。人口数量的增加,自然就会对社会发展形成促动,不管是税赋、粮食产量、兵源等等,都是日渐增长。
“刘涚啊,你说你准备转变态势,那你想过从什么地方入手没有呢?”
高进在将所有数据都报给刘涚听过之后,忍不住开口问刘涚。他是内政大臣,对外作战不归他管,但是站在大家是亲戚的立场上,高进这样问也无可厚非。
“岳家军已经撤走了,朝廷还在等着我们诏安,哼,只要那张浚还在我们手中,朝廷就不会对我们有太多的提防,尤其是现在我又让良臣去协防湖北,既然蒙古人都开始行动,那么我就先取西夏,再图残辽好了!”
"网"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第558章露爪牙,谁争风(上)
第558章露爪牙,谁争风(上)
“令中央民国治下,国防大臣韩世忠,领兵五万,屯守湖北。”
刘涚打高进内政大臣官邸返回自己宫中,立刻就向正在开赴湖北的韩世忠,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照理说,这个命令多少有些不合规矩,只以为韩世忠仅仅是国防大臣,而不是领兵将领,无奈如今中央民国的军队体系之中,具备了领兵数万人这种经验的,实在是屈指可数,不,应该说几乎没有。
即便就是曾经戍守大散关的吴璘,其实也不曾单独统领过数万的军队,当吴阶病逝之后,如果不是有杨政等老将帮衬着吴璘,他根本就管理不过来。就连吴璘都不符合这个条件,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胡立这些,兵马上万,那就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
另外还有一个人,具备了这种能力,只不过眼下此人还在路上,那就是征战攀西的高宠。
不愿意跟自己人作战的高宠,对于刘涚调动他回去抵抗金兵,倒是没有半点意见,很快就跟前来换防的柴青源做完了交接工作,然后领着已经成熟的万余人兵马,踏上返回新都城的道路。
在刘涚的计划里,等高宠回来之后还要给高宠的队伍扩编,将一万人扩充为两万人,相信既然有一万多经验丰富的老兵在,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不会下降多少。倒也不是说如今吐蕃那边就不重要了,只是刘涚相信,已经被高宠杀破胆的吐蕃人,轻易是不敢再跟中央民国对阵,而刘涚接下来要对付的,就是西夏。
林英英,暗门,还有西夏之间的关系,当初王重阳并没有来得及向刘涚细说,然而不论林英英跟王重阳之间如今究竟是个什么关系,林英英跟暗门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在刘涚看来那都已经是不重要了。
曾经在西部强盛过一时的西夏,在各方面的打压下,残留的实力已经不多了,当初王重阳揭竿而起的时候,西夏国通过林英英的手,算是给过王重阳不少帮主,只不过那些帮主也都不是无偿。
其实那时候的西夏是想通过王重阳,蚕食中原的土地,从金国和南宋的虎口里拔牙,谁知道最终得了便宜的却是金弹子。这还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经过王重阳之后,西夏国基本上已经死了争强斗胜的野心,只希望能够守住现有的地盘。
恐怕西夏国的统治者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将会成为刘涚治下的中央民国,崛起道路上第一块被踢开的畔脚石!
高宠的队伍回来,刘涚按照机会对其进行了补充,紧跟着就是向高宠下达进攻命令。
而让高宠惊讶的是,他进攻的目标,竟然不是金国军队。
“西夏?首相大人,不是说,让我回来对付金兀术么?”对金人的仇恨,让高宠心头充满期待。他跟金兀术之间的仇恨,那是不可调和的,如果说让高宠在金国和西夏之间选择的话,那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二哥,如今你可是咱们中央民国的大将军,良臣之下那就是你了!其实良臣就是比你资格更老一些而已,西夏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既然决定要拿下他,那就必须要小心谨慎,正所谓狮子.”
“行了行了,我知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这个差事我领了就是,不过光是火枪兵不行,我还需要一些.”高宠打断了刘涚的话头,结果刘涚也是不甘示弱,一转眼就打断他的话头,抢着道:
“我知道,三千人的炮兵队伍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你随时可以去接收!”
“人数不重要,炮有多少门?”
虽说高宠也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将领,但是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却是刘涚麾下所有将领之中最强的一个,哪怕就是小再兴这个小年轻,在这方面也是不如高宠的。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或许指的就是高宠这种人,在确定将来的战场必然是被火器所把持之后,高宠就极其认真的学习刘涚给他的热兵器战争艺术,不仅研究理论,而且在吐蕃部落身上做实践,不断的总结和创新,可以说,除了一些时代局限之外,在热兵器战术方面,高宠已经几乎不输刘涚,可谓是中央民国的第二人。
“三十门!”
三千个炮兵,竟然只有三十门火炮,一百个士兵伺候一门火炮,这样的比例,在后世是令人吃惊的。在后世,真正现代化的炮团,炮兵和火炮的比例达到十比一,算是比较正常的。
但眼下却是做不到的。
一门火炮想要正常的运转,发射,就必须要大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可没有载重汽车之类的来运输,只能是人扛马拉,对后勤补给的压力异常沉重,加上这年头的火炮,也不具备自行能力,故而一百比一的人炮比例,那已经是刘涚极尽精简之后的结果了。
高宠自然也知道有些事情强求不得,三十门火炮在后世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年代,只要运用得当,可以说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其前进的步伐。当下,高宠也不再多说,从刘涚此处领了命令,等到将补充的兵源和火炮队伍接收之后,择日出发。
送走了高宠,胡立又被刘涚传来,给他的安排,却是领兵会同小再兴,将蜀南一片,重新收入囊中。
在朝廷正式对中央民国用兵之前,蜀南很多地方都已经或明或暗向中央民国投诚,随着岳家军的到来,一些原本归顺的城镇又出现了反复。
不过对于刘涚来说这些反复并不重要,只要中央民国的大军一到,他相信,整个蜀南都找不出一支可以抗衡的队伍。
平定蜀南只是第一步,刘涚的意思,是要胡立跟杨再兴相互配合,从蜀南出川,过恭州,取江南!
恭州一旦被中央民国拿下,那就意味着整个南宋平原都在中央民国大军的俯视之下,到那个时候,就不会是赵构找人来诏安刘涚,就该是赵构向刘涚求和了!
当然,求和是不可能的。在刘涚看来,封建皇朝虽然有其存在的土壤,但既然他已经将中央民国这样一个先进的社会体制建立起来,那么封建王朝这种社会制度,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至于说那些遗老遗少,若是不能接受这种变革,刘涚也不介意送他们归西!
社会制度的改变必然会有牺牲品,试图阻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就要做好被碾压的准备!
身处临安的赵构,还不知道自己的江山已经是危在旦夕,更不知道真正的威胁究竟来自何方,他还死死的盯着长江战场,为岳家军取得的每一次胜利而纠结!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骑 (堕落的狼崽) 创世VIP2014-06-03 架空历史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李信来到了明朝末年的辽东,这个时候大凌河之战即...
-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起点VIP2015-05-08 架空历史 胡风南渡尽草偃,忠肝义胆王入滇。何惧转战千里路,只手欲擎半壁天。 穿越者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