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殿下,卑职的工作还有疏漏,rì后定当努力。”蔡明躬身拱手,口中应着。

“不是疏漏,而是不太得法。”朱永兴摆了摆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要记得你是工部主事,不是工匠,你现在负责的是整个工房,以后会是一个大工厂,再往后会是很多工厂。虽然你读过天工开物,但论实践经验,你不如那些工匠。所以,你不必事事躬亲,和工匠们混在一起,而是要站得高一些,把整个工房协调好,让工房象一个整体似的高速运转。”

蔡明有些似懂非懂,迷惑地望着朱永兴,等着他的继续解释。

“象这个发shè散弹的事情,你把要求和规格定下来,就交给工匠们去做,你负责跟进、监督和汇报。遇到问题你懂的,可以照着书中所说的指点,指点不对也没关系。”朱永兴拿过茶壶给蔡明倒了一杯,蔡明赶忙恭敬地双手接过。

“工房rì后要进行分工,比如说炼铁车间,玻璃车间,制药车间,炮弹车间……每个车间选出负责人,如果不出问题,你管理的就是这些负责人,而不是直接管那些工匠。抓总,懂吗?就是负责的是总体,而不是和工匠一起装药裹扎炮弹。”朱永兴笑了起来,指着蔡明说道:“智华,瞧你弄得,这才当了工部主事多长时间,倒象是吾把你发配到矿坑里作苦力一般。”

蔡明不好意思地咧嘴苦笑,说道:“殿下,卑职明白了。卑职确实是轻重不分,过于率xìng了。”

“体察下情是没错,可天天如此便不对了。”朱永兴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有自己的偏好,那就多读些这方面的书,多关注某个车间的事情,可总的工作还是要协调好。至于这个悬赏,虽有效果,但吾细细思之,也觉得颇有弊端。每个工匠都想独得银子,自己的感悟和进展便不想告诉别人,有时倒容易误事啊!”

“殿下所忧甚是,百两银子,或是几十两,对于升斗小民,都恐是难以想象的财富,敝帚自珍,独得赏金,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蔡明附和着点了点头。

“那就这样,把悬赏的事项进行细化。”朱永兴已经有了主意,开口说道:“比如这自发火铳,板机联动,弹簧动力,击砧燧片……把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个都摆出来,解决一个问题就得一份赏金,早来早得。或者组织攻关小组,把技术出sè的工匠集中起来,共同研究解决,赏金归这个小集体平分。”

“这个办法好。”蔡明轻轻一拍大腿,说道:“其他项目也可照此运作,定能大大加快速度。”

“你回去再斟酌细致,定下章程。”朱永兴只做些口头指导,事情还是要放手交到属下手中,这也是种锻炼,说着他拍了拍桌上的小箱子,说道:“还有这个,吾给你讲一讲大概的原理和规格,你回去整理后就发到工房,加紧研制吧!”

…………

对于新武器的研制开发,朱永兴现在想急也急不得,因为即使搞出来了,按照现在的条件也不可能大量制造。但这种研发的氛围,以及运作的程序却必须先建立起来,以备将来扩大生产。

而对于短期内能够装备的,比如手榴弹和轰天炮,朱永兴自然要着力关注,加紧生产。至于燧发枪,有样品在,而且燧发枪机的机制尽管是一项令人惊异的创新,但它所采用的应该都是当时已有的工具和技术,研制成功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可现在物资匮乏,资金短缺,人员不足,想从头到尾生产枪枝有很大的困难。朱永兴是寄希望于改造手中现有的火绳枪,哪怕是只有部分可用,象枪管什么的,也比生产全新的枪枝要节省很多。

有新武器更好,没有新武器也得打下去。毕竟新武器也不能成为决定胜败的绝对因素,自己对历史的熟知,才是最有威力的武器。而人心,则是朱永兴最为看重的。人心齐,泰山移;人心若散,自己就算再怎么努力,也是无力回天。

夜深沉,朱永兴送走了蔡明之后,还是难以入眠。李晋王啊,明天就要会面了,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第一百四十一章宗室留守与假黄铖(求收藏

前世我崇拜你,今世我尊重你。但要擎天逆转,重复华夏,我却要占据主导,这,就是宿命。

朱永兴摆出低姿态,出城迎候李定国,但在心里却反复提醒自己,今日要表现得不卑不亢,可切勿让别人看轻了自己。

……………

“岷殿下谕令,晋王随行将士矢志不移,忠诚果敢,可堪嘉慰。见面之时勿需大礼,军礼即可。”

李定国看着前来通传的汝阳王马宝,轻轻摇头道:“岷殿下仁厚,但却不能让将士失了礼数。”

按照朱重八定下的制度,普通百姓地位再高也无法和朱家的人相比,哪怕只是个旁系再传的镇国将军、甚至中尉之流,只要是朱家的人,官员见了就得磕头,即使是阁老、尚书也不例外。更何况朱永兴是岷王世子,兼有朝廷留守之名,如果李定国不是假黄铖的话,也应该是大礼参拜的。

“无妨,无妨。”马宝见李定国似乎有拒绝之意,赶忙解释道:“王上有所不知,岷殿下在腾冲之时便下谕令废了军中跪拜,乃是感念军中将兵值此国家危难之时,依然忠心朝廷,为大明中兴而浴血拼杀。”

“是这样啊!”李定国沉吟了一下,展颜笑道:“岷殿下有抬高军中将士地位之意,本王也受惠其中,就依岷殿下好了。”

见命令传下,马宝稍松了口气,落后李定国一个马头,在旁陪行。李定国却笑着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说话。

虽然已是郡王,但比李定国还矮了一级,而且李定国多年的积威依然令马宝等人心存敬畏。所以,马宝执礼甚恭,催马上前两步,微微欠身,等着李定国发问。

“岷殿下初至腾冲后,便派人送信,所授除瘴治病之法也颇为有效,救吾军中将士极多。”李定国面色已复平静,缓缓说道:“听闻岷殿下得神授之能,也不知是否确实?”

“末将觉得,应该无疑。”马宝低声回答道:“不只是除瘴医病之法,岷殿下还能用阳门阵助火炮之威,方有我军一日拔三寨,穷追近百里之大胜。”

“哦,你且详细道来。”李定国眼中精光一闪,开口催促道。

马宝整理了下思路,开始讲述腾冲大战的前后经过,退守腾冲前说得简略,之后他曾亲身参与,说得便详细起来。

“线国安久经战阵,仓促间能摆出阴x门阵应对,也算不错了。”李定国边听边插嘴议论,“岷殿下所言:‘替天伐罪,百无禁忌’,似乎有些托大。此乃军中常识,想是殿下并无此种经验。”

“王上所言甚是。”马宝附和着说道:“若不是末将等殷盼,岷殿下怕是也不会拔剑祷告,使火炮更添威力,一鼓而破敌。”

“剑是尚方宝剑?”李定国又开口问道。

“王上一猜便中。”马宝也不明就里,只好随口敷衍。

那或许是御赐尚方宝剑的威力,只是自己手中的黄铖也没见有何助阵功能啊?李定国心中依然是疑惑不已,但对朱永兴敢于亲临战阵,还是十分钦佩。朱家子弟,除了隆武、邵武两帝曾御驾亲征,以鼓舞士气,怕是再没有如此英勇之举了。

想到永历入缅弃国,李定国不禁暗自叹了口气,如果陛下稍有点担当和勇气,又何须宗室留守以挽人心。

“岷殿下可曾说过救驾归国之事?”李定国抛开那一丝突涌而来的感慨,幽幽地开口问道。

马宝犹豫了一下,说道:“岷殿下曾言,不复昆明,无以迎驾。又言:缅乃葺尔小邦,若我军强行入境,必惊惧而拒战;若杀伤其众,必与其为仇,与陛下无益。而我军若能击败鞑虏,兵势大涨,缅惮我军,便可与其相议,于何处迎銮出险。”

李定国沉吟了一下,这倒与他的想法有些相似,虽然不尽相同,可也不失为一条稳妥之法。只是要收复昆明,谈何容易?

马宝见李定国不语,又补充道:“岷殿下有意于九月雨季过后再次大举发动,介时三军精诚协作,未必不能收复失土,重挫清军。”

三军?李晋王稍一皱眉,便明白过来。赵王白文选在滇西的腾冲、龙陵,自己领军在滇中磨乃、景东,岷殿下率部在滇东及安南,如果同时发动,再联结诸土司,确有可能使滇省清军首尾难顾。

只是这三军该以谁为首,听谁号令呢?李定国想到此处,不由得苦笑了一下。想必岷殿下已经与白文选商议妥当,有了默契,如今就等着自己表态吧?如果自己依旧拿假黄铖说事,虽不致刀兵相向,内讧火拼,岷殿下和白文选也会甩开自己,两军联合行动了。再者,陛下派宗室留守滇省,难道不是有怪责自己之意?

从白文选的信中,李定国已经看出白文选对朱永兴的态度,恭敬而又钦佩,虽无明确言语,但唯岷殿下马首是瞻的意思已经表露无遗。什么英武果决,天眷神授,中兴之望……溢美之辞,毫不吝啬。

要顾全大局,要精诚团结。李定国心中反复提醒着自己,也压制着心中的一丝不满。贵阳是怎么丢的,又是怎么被清军赶出了昆明,滇、贵两省的兵败如山倒又是怎么造成的,教训历历在目,李定国不由得长长地吐出一口闷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