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鳌拜擅权欺上,视朕如无知顽童,若迁延时日,必是操莽之辈。”康小三气呼呼地推开面前的点心盘,“朝廷大事都由其自决,朕只是个聋子的耳朵。”
“鳌拜已经坐大,急切间难以制之。”孝庄摇着头,沉吟着说道:“四大辅政已去其二,遏必隆又党附鳌拜,这就是个难题。有祖制在,皇上未亲政时,朝政由辅政大臣全权处理,这也是名正言顺。”
“等到朕亲政,那鳌拜羽翼更丰,更难制之。”康小三愁眉不展。
“多尔衮摄政时也曾权势滔天。”孝庄点到即止,毕竟这也牵扯到不少有关她的风闻,“皇上要学会隐忍,汉人叫韬光养晦。暗中呢,身边人慢慢撤换,都变成能够信任的。对外,一些失意大臣也要拉拢,比如索额图。”
“隐忍啊!”康小三以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语气低沉地重复了一遍,无奈地叹了口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孝庄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外敌才是最重要的,内部纷争只能是自取灭亡。明朝越来越强大,那个皇帝,是叫昭武吧,实在是个极厉害的人。”
“不过是年纪比朕大,侥幸因时成事罢了。”康小三脸上是不服气的神色。
孝庄笑了起来,说道:“我的儿,若是只年纪大,那还怕他作什么?”停顿了一下,孝庄的脸色郑重起来,“满人以不足百万而能席卷天下,皆因汉人不团结,一盘散沙的缘故。崇祯、弘光、隆武、绍武、永历,这些汉人皇帝都不行,都不能拔乱反正,收拢人心。而这个昭武帝,光凭他能把大西军、大顺军、原明军统合起来,步步壮大,迫降吴三桂,就岂是易与之辈?听说汉人都传他是天降圣人,这话呢,倒也不过分。他呢,因时际会,也因为他的能力,成为中外所望,也并不全是侥幸。”
“这个人,朕琢磨不明白。”康小三皱着眉头,“有些举动让人匪夷所思,不是未卜先知,断不能如此准确。可若说是有神灵相助,朕又不大相信。”
“据说汉人几百年出一个圣人,也许就着落在他身上。”孝庄沉吟了一下,说道:“现下的形势很危险哪,精壮都在前线,一场大败便足以伤筋动骨。若是不能战而胜之,光对峙就能耗尽满人的力量。所以,退缩其实也不失为长远之计。”
“退缩,退到何时是个头儿?”
“退回建州,实在不行就退到宁古塔。”孝庄绝决地说道:“现在的大清唯有韬光养晦,最好与明国议和,以待东山再起,先祖,不是这样过来么?明军水师强大,几番失利皆是难以抵挡其突袭。退到内陆,明军便形同断了一条腿,越深入,其粮道越长,运输越难,破绽越多。关键是要保存住实力,有与明国长期周旋的本钱。”
康小三眨巴着眼睛,他慢慢明白了,这是要回到几十年前的节奏啊,龟缩于建州。实在不行就再后退,一百年够不够,真要回到十三副遗甲起兵的状态吗?
……………
“虚言以诈,布尔尼当我等是三岁孩童吗?”议事厅中,鳌拜和亲信们正在商议着军国大事。
对于布尔尼派来的秘使,以及索取传国玉玺的要求,鳌拜是嗤之以鼻。现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更不是察哈尔部凭虚声恫吓和几句谎言便能使大清屈服的时候。
“秘信竟不署名,可见布尔尼毫无诚意,他还要依靠明国,所以不想落下什么把柄。”班布尔善带着嘲讽的神情,手指叩击着桌案,冷笑着说道:“传国玉玺白给他?这梦做得挺美呀!”
“给他还不如给明国,争取能够议和。”泰必图皱着眉头,“明国逼迫得太紧了,根本没有喘口气的时间,更抽不出人马去支援依附咱们的蒙古部族。布尔尼敢这么嚣张,估计也是看到了咱们腾不出手收拾他。”
“科尔沁等部都是废物,竟挡不住布尔尼的乌合之众。”鳌拜忿忿地骂道:“俄尔哈也是蠢货,那么多的火炮,就让明军这么一步一步地压到锦州。”
“鳌公息怒。”济世陪着笑脸安慰了一句,沉吟着说道:“现下最要紧的是把部队尽可能安全地退回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离海呀、江河的远些,明军便无法施展什么登陆绕袭的把戏,这亏呀,咱们吃了好几回了。退到内陆,四野茫茫,明军便要花大气力建立粮道并确保无虞,而八旗骑兵,便又有了用武之地。”
“退是肯定要退的。”鳌拜重重叹了口气,刚才不过是气急发泄,现在的形势他比谁都清楚。
锦州一败,盖州的清军集团也不能幸免,整个战局便如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连锁反应,从沿海一直到沈阳,清军的整个布防都要调整应变。而明军下一步是休整,还是趁胜直取沈阳,这又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单看明军一直以来不依不饶的架势,恐怕沈阳很快也要成为攻击的目标。这还真是喘口气的工夫都不给,也不知道明廷哪来的那么多财力物力来支撑持续不断的攻势,也不知道明军最后打到哪里才算满足。
……………
第一百四十三章枪枝合法,移边实边
乞和,没错,由议和变成乞和,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显出满清集团的日益颓丧之势。
去国号,称臣归建州,献传国玉玺,送质子,岁岁朝供……满清提出了新的乞和条件,希望借此缓一口气。但实际上,明军的军事行动却还有持续,没有一丁点的延误。前线将领只是把使者看押起来,派人给朝廷送信,然后又象什么也没发生似的,继续挥军猛攻。
很简单,满清已经不了解明廷政治、军事结构,以及处理事情的程序。军人嘛,你就执行命令,按照计划打你的仗,是不是议和,什么时候停火,那不是你们关心的事,也不是你们能管的事情。在接到朝廷的新命令之前,你有什么权力更改军事计划?或者擅自停止进攻?
况且朱永兴早就透露过自己的底线,除了投降,就是灭亡,满清没有别的选择。朝廷也断不会有什么议和之举,乞和嘛,虽然离投降近了一步,但仍然是不可接受的。
原因很简单,绝不给满清喘息之机,也绝不给蒙古诸部以为满清能够存在的可能。而一旦议和,或者说是朝廷有了这样的意思,蒙古诸部对满清的打击就会松懈,甚至停止。
只有表现出彻底击灭满清的决心和意志,蒙古诸部才不会首鼠两端,而满清的不断失败,也将使反清阵营的力量越来越大。历史上,也正是明军的连连失败,才使得亲附满清的蒙古诸部越来越多。站在胜利者的一边,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最现实的考虑。
消息传到北京,毫不意外,朱永兴根本连见使者的兴趣都没有。只是通知前线诸将,满清的使者放回,大明只接受无条件投降,没有什么议和、乞和。而朝廷的邸报上却刊登了此事,借鞑虏的卑言乞和来提振民心士气。
名为中兴,实为再造。大明帝国的名字虽然没有改。但同每一个新兴王朝差不多,缺的不是活力和自信。经历过苦痛战乱的人们,无论是官吏,还是普通百姓,几乎都希望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鞑虏这个大祸患。尽管财政紧张,尽管生活还不是特别好,但对于战争的心气却是非常足。
当然,这与明军的连番获胜。与朝廷并未滥加赋税有很大关系。要是象崇祯时,边饷、辽饷等加个不停,却是打一仗败一仗,还被鞑虏在畿辅之地数次肆意劫掠,时间长了,民众自然会生出抵触情绪。
其实对于国家,从自身所拥有的能力来看,普通百姓比那些家财万贯的缙绅豪富付出更多。就象在异族侵略的时候,很多妓女要比士大夫更有节操。也就是说。老百姓虽然读书少,甚至大多是文盲,但在其朴素的观念中,更希望能够抵御外侮,能够安乐生活。
也正因为老百姓的生活本就不易,他们的要求也就不高。也就更知道感恩。就以现在的北地而言,政府的赈济是尽力了,老百姓虽然吃得粗糙,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但只要没有动乱。饿不死,有希望,便对朝廷、皇帝感恩戴德。
但就是这样的老百姓,就那么点小小的要求,在历朝历代,也总不会满足他们。相反,流民、乱民、暴民、刁民等等称谓倒是五花八门,尽是贬斥之语。好象老百姓稍有不满,便是给朝廷、国家添麻烦,却很少去解决产生不满的根源,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对老百姓是堵,是防,是愚弄,是钳制?还是疏导,教育,宽容,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而不是惧怕民众的力量?
“昏君才什么都害怕,害怕有人造反,害怕有人篡位,害怕——”朱永兴用力挥了下手臂,说道:“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也都从没有禁止过老百姓拥有武器,民用火枪合法化,也只不过是刀剑的升级而已。况且,这也将首先在某一地区试点,然后再视各省情况逐步实施。”
“万岁,火枪乃国之利器,流之民间恐多生事端。”郭之奇对此是反对的态度,躬身谏道:“国家初定,社会稳定至为重要。”
“郭卿之言有理,但却未真正明白朕的思路,以及逐步推行民间火枪合法化的步骤。”朱永兴伸手向下压了压,斟酌了下字词,缓缓说道:“民间火枪合法,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其中还有很多限制。比如申领枪枝要经官府审核,身家清白、无犯罪纪录等等,还要宣誓遵守法律,才可能取官府颁发的持枪许可证。而对某些人禁止持有枪枝,同样也要有严格的规定,以尽量使枪枝不落入坏人之手。”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那年那兔) 起点VIP2014-06-23 抗战烽火现代军工专家意外回到了1934年底的兴国,却遇上还 乡团残害无辜群众,为了保护乡亲...
-
吕氏外戚 (维伤) 起点VIP2015-03-14 秦汉三国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