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完了!”许龙痛苦地咬紧了牙关,没有了船只,就如同斩断了这个老海寇的翅膀,他的精神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白鸽门海战之后,许龙便意识到明军的水师与郑家是不太相同的。船只在数量上不如郑家,但火炮量大犀利,在远海作战更有优势。所以。他根本没有再与明军水师较量的心思,起码在他自觉实力恢复之前。他不准备再与明军水师交锋。

而他没有留在广州,直接回到老巢,便是打着休养恢复的主意。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明军不仅海战获胜,陆上也是不可抵挡。克新会,破广州。继续东征,根本没给他整顿恢复的时间。

海战败了,陆战更没有信心。想想新会,想想广州,哪个不比潮州城坚壕深。都被明军轻松攻破。得到明军继续东进的消息,许龙几乎便要带着人马去福建投靠耿精忠。直到梅州来信儿,说是闽省援军已至,要他坚守城池,与梅州成呼应之势,抵挡明军。

这样一来,许龙便不能擅自撤退了。把援军扔下,人家可是闽省的,背上坏名声,还怎么去投靠?因此,许龙虽然并没有增长多大的信心,但还是硬着头皮在潮州呆了下来。陆路明军不断逼近,这几天他也是心神不安,忙着加固城防。

没想到,明军陆军尚有一两天的路程,水师已经是突然杀到,给了他当头一棒。

“撤兵回城。”许龙见明军攻势猛烈,海陆配合的火力很强,他仓促之间又没带多少兵将,便很干脆地缩回城去。

这次明军水师出动的还真是不少,补充了大量的人员后,这样的行动也是练兵磨合。行船打仗靠的是听从号令,协同合作,补充的都是沿海地方的百姓,这水性呢,自然是不必再下苦功夫,但操纵大船,战斗厮杀,却还需要熟练掌握。

忠勇侯陈霸止住了追杀的兵丁,虽然想积极表现,但直追至城下,还是过于鲁莽了。被逼无奈投奔南明之后,他便被留任为南海舰队副指挥,顶替了担任长江水师提督的陈上川。尽管职位挺高,陈霸却很低调、谦虚,谁让他是半路来投,暂时还算不上岷藩的嫡系呢!而跟随他的原郑家兵将,也被打散安插,这应有之意,倒也在情理之中,并没有使他感到不满或怨恨。

但在南海舰队里时日不多,已经让陈霸感到了在郑家时的不同。到底是一支新生的力量,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不象郑家那样复杂。而以年轻人为主的部队,总是充满朝气,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渴望。随着不断的扩充,以及讲武堂军官的涌入,南海舰队的战术观念和眼界见识,也和郑家差异很大。

公平,这是陈霸最深的印象。在南海舰队中有很多象段智英这样凭着勇敢和战功而得到提拔擢升的,年龄不大,也没有什么背景,完全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越是这样,越会激起其他人的干劲儿,对战斗充满着渴望,这样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让陈霸感到吃惊。

郑家有些垂暮了。陈霸深知郑家的情况,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金、厦弹丸之地太久,却没有进取大陆的意图和实际行动。而以漳、泉、潮、惠为主的郑家兵将,他们对故土的眷恋也逐渐转化为不满和灰心丧气。

在收复台湾前,郑军由于没有广大而稳固的后方基地,将士们为了亲人的安危,在保卫金、厦时有较高的战斗热情。但当郑军要退往台湾经营,特别是由于清政府实行的迁界、禁海令,海峡两岸基本隔绝,郑军将士对故土亲人的眷恋之情更切。

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陈霸认为自己前来投靠是明智之举。至于后来者,肯定不会少,但自己却占着先到的有利位置。再努力作战,多立功劳,成为岷藩嫡系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后来者的心思

陆军强于海军,这样的推断早就在陈霸的心中形成。但在实际的观察之后,他又有些疑惑,并不敢确定自己的结论。没错,西南明军在陆战上是很强大,靠的是装备上的优势,已经完善的各种考核奖励机制、善后安置办法等等,使将士们无后顾之忧,却有奋发之心。

就算是一个小兵,只要你勇敢作战,再下工夫学习文化,升迁的机会是很多的。即便没那个学习的脑袋,士兵也有一等、二等、三等之分,军饷也领得不同。再加上战功奖励,两、三年便会有几十亩土地,退役后至少算是个小康水平,甚至还有很大的希望得到配发的媳妇儿。

这已经是令陈霸感到惊讶的待遇,土地啊,对于只有金、厦弹丸之地的郑家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这样的大气。而岷殿下,似乎并不担心以后会无法兑现承诺。

陆军已经是这样令人羡慕,海军的待遇则更令人吃惊。就拿海军陆战队来说,因为既能海战,又能陆战,老兵的军饷竟然比同等级的陆军多拿五六成,而升迁的机会明显比陆军更多。因为海军的扩充比陆军更猛,财政投入更多,海战人才很容易便崭露头角。

如此发展下去,海军之强势必超过陆军,陈霸对此感到很欣慰,也对岷藩的眼光更加钦佩。毕竟,他是海军出身,水涨船高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前程远大啊,对于陈霸来说,这句话或许是最能体现他的心情的。

“侯爷,末将觉得应该以水寨为营,以抵挡敌军可能的进攻。”一个军官很恭谨地向陈霸提出建议。

“这正是万全之策,便由你去安排吧!”陈霸回答得很客气。痛快地将工作交给了属下。

低调,谦和,这是陈霸要禀承的行事办法。别看这些军官都没有他位高爵显,可人家都是讲武堂出身,可算是朱永兴的学生,说是嫡系亲信也不为过。从陆军到海军。讲武堂出身的军官越来越多,朱永兴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也越来越大。

其实,不光是新来的陈霸有些觉悟,原有部队中的那些老将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不同于新人,还要顾着脸面,没有争着抢着去讲武堂。但朱永兴也早有安排,消息已经放出,待到战局放松的时候,讲武堂将要开将校高级班。这样一来。那些老将也自满意,觉得朱永兴念旧仁厚,不会那么无情无义地用新人把他们这些老家伙顶掉。

很高明的手段啊,一个书院,一个讲武堂,但几乎把文官、武将都握在了手中。陈霸把工作都交给了属下的军官,很是大度,却也避免了因为自己不熟悉明军的战术打法而露拙。

“陈侯爷。”杨彦迪带着几个亲卫赶了过来。笑着说道:“战阵厮杀还用得着您身先士卒?身为指挥,这可是违反条例了。”

“杨将军啊!”陈霸回身打着招呼。杨彦迪与他同是南海舰队副指挥,还是刚刚授的伯爵,比他还差了一级,可人家是实打实替岷藩效力得来的,与他却是大不相同,“我初来乍到。可要快点熟悉战术打法。否则,这指挥一职,可是不敢胜任。”

陈霸说得客气,杨彦迪却也不是骄傲自大之人。各人有各人的长处,陈霸及带来的郑家兵将。对于东南海域的熟悉,可比他们要强很多。便是这奇袭潮州的行动,若没有他们提供风向潮汛等信息,又哪来的如此顺利。

“陈侯爷觉得潮州清军会再前来反攻吗?”杨彦迪很客气地询问道:“我军是在岸踞守,还是在船上更稳妥?”

陈霸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道:“许龙这个家伙向来很小心,亏本的买卖不做。我觉得,就算是反攻,他也不会孤注一掷,而以试探为主。若是稍有不顺,我估计许龙便会知难而退。”

杨彦迪赞同地点了点头,这是海寇通常的打法,捞一把就跑,尽量不打硬仗。许龙具有很丰富的海战经验,但陆战却很一般,且没有与明军作战过,并不了解明军的战术。而明军多层次的火力协同,会令多数清军措手不及,无法适应。

“既是如此,那咱们便在岸上设置阵地,水师亦可以提供火力支援。”杨彦迪按照陈霸的分析做出了布署,“便以一个团的兵力作战,两三倍的清军也不足为虑,另一个团在船上作为增援。陈指挥,你看如何?”

“杨将军布置得周到。”陈霸附和着,“如此可攻可守,真乃万全之策。”

杨彦迪传令下去,又与陈霸聊了起来。对于陈霸的心思,他还是有些理解的。当初他一念之差,落了后手,被朱永兴训斥一番,也曾小心谨慎了一段时间,终于用实际表现挽回了印象。

………………

广州城外,划拔的商馆之地已经开始兴工建造,最积极的当然是以郑家为首的商团。或许有人还担心形势有反复而暂时观望,但商团却必须表现出信心,这是给朱永兴捧场,就算是有所损失,也不能迟疑犹豫。

“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就那么难找吗?”易成和郑昭达单独走在一起,皱着眉头问道。

“岷殿下眼界高,这个赏美的标准又有些独特。”郑昭达苦笑着解释道:“前前后后也寻到过几个,只是担心殿下不喜,没敢冒昧献上。先生也知道,殿下对这采买女子之事并不热心,暹罗、安南所献的美女,已是绝色,他却毫不动心,都打发安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