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逆流伐清 (样样稀松)



三辆马车已经在府门等候,朱永兴微微摇了摇头,走到中间一辆,钻了进去。车轮滚滚,蹄声杂沓,百余名亲卫保护着三辆马车,昂然出了南门。

朱永兴虽然不愿乘坐没有减震的车辆,但属下的官员们却对他骑着马与亲卫们一起来来去去感到担心。身份只是一个小问题,安全却是最重要的。朱永兴要是出了事情,谁还能号令群雄,令人钦服?

这三辆马车的厢壁都加装了铁板,虽然不厚,但就目前的火枪和弩箭来说,却是绝对能够抵挡的。而且朱永兴坐的哪辆车,事先都不透露,只在出门前才由亲卫队长杨国骧随机安排,更增加了袭击的难度。

车辆出了蒙自,来到野地后,朱永兴便急不可待地出了车。在他想来,又没打扮得跟孔雀似的,混在亲卫当中,哪能把他认出来?但官员们的劝谏也是好心,他不胜其烦,只好虚应故事。

风儿拂面,田野泛黄,眼看又快到了收获的时节。与郑成功联络完,再消灭南阮水师,回来能赶上过年吧?朱永兴再次计算了下时间,觉得还算充裕。

“殿下,等收完这一季粮食,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些了吧?”兵部尚书张煌言将陪同朱永兴前往下龙,因为鲁王在那里,与朱永兴的唔谈有他在场,应该能方便很多。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军粮应该能够保证,便暂不借粮于民,让百姓们过个好年。”

暹罗与大明的关系越来越好,每当有新产品出来,比如镜子、墨镜等,朱永兴总要拿出一些送到暹罗,结交皇室近臣和帕碧罗阇。由于暹罗这几年风调雨顺,有大批的剩余粮食能援助大明。朱永兴又用滇省的雄黄、茶叶等商品加强了与暹罗的商业来往,可以从暹罗民间收购价格比较低廉的粮食。

湄公省自移民开发后,今年能够收获两季,再加上占城的就近援助,粮食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可能还会略有赢余。

滇省占领区和安南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大大好转,曾经荒芜的田地重新开垦种植,再有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如果按照正常的赋税来交,百姓们也能够家有余粮,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这样计算的话,虽然朱永兴还需要进口粮食保证军队的供应,但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能够节省下不少金钱以作他用。

明年,如果湄公省开发得好的话,粮食进口也可以停止了。便能集中财力加强军备,扩充军队,逐步开始反攻。哦,明年顺治也该完蛋了,主少国疑,清廷恐怕要有一段时间的整顿适应,才能大举兴兵。

时间对朱永兴来说,依然很宝贵,很紧迫。他要理顺各支抗清武装的关系,使他们能同心合力,协调行动;他要加强军备,扩充军队,与清军继续战斗,并且光复国土;他要建立起自己的班底,建立起更高的权威,以与永历和小朝廷抗衡……

第一百零三章用间——扩散效应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啊!岂止是不好过,简直是要有杀身之祸啊!

吴三桂的心情在接到吴应熊从北京派人送来的密信后,陡然堕入了冰窟,手足冰凉,头脑晕眩。

“……终守臣节,保全禄位……事机不秘,岂可轻与人言?今朝廷已生疑,如之奈何?”

吴应熊信中劝说父亲不可妄为,要谨守臣节,拒绝了逃出北京,前来云南的“建议”,并且疑惧非常地告诉吴三桂,他联络督抚重臣有“汉家有圣人出,难忘故国,望联络声气,共图举事,恢复中原”内容的秘信已为清廷所知,朝廷大为猜忌,不知要如何处置?

完全是子虚乌有,造谣诬篾。吴三桂刚刚升起这个念头,突然心有所悟,不禁大吃失色。

伪造书信?没错,伪宗室已经用过这招儿,现在还在用,而且手段更为阴损、毒辣。吴三桂不知道假书信都送给了哪些人,但却知道肯定有不少人和自己的关系不睦,肯定为了邀功请赏,或者落井下石,把书信上呈朝廷,揭发自己的“逆谋”。

又惊又惧又恨,吴三桂心中惶急,却失去了主张,赶忙把方光琛和刘玄初请来,共同商议解决之道。

一件本来完全可以辩白的事情却在很合适的时候造成极严重的影响,方光琛和刘玄初听到事情的经过,以及吴三桂的猜测后,也是震惊异常,一时都面色沉重,久久不语。

扩散、发酵……谣言可畏啊!离间计,很普通,却很有效,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时候。

“离间。安能离无隙之君臣?岂能间互信之文武?”刘玄初好半晌才无力地摇了摇头:“先有缝隙隔阂。后离间计可用焉,如王爷与朝廷的关系是周瑜之于孙策,或是关张之于刘备,那就不叫用间而叫自取其辱。但今时,却——”

吴三桂自然知道刘玄初话中的意思,在滇省连战连败。已经退缩至一隅。虽然并不是他不卖力气,但结合谣言,却使他有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感觉。

“满兵在水西遭到败绩,指责李本深和吴之茂胡乱调动,不加策应。”方光琛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李、吴二人尚没有辩白书信送来,依在下猜想,怕是与伪造王爷书信、假传王爷军令脱不了干系。若是如此,怕又是雪上加霜,更令朝廷疑忌啊!”

吴三桂颓然长叹。暗自悔恨当初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只在滇省通报了情况,并加了私章密记。如果发现对手能伪造自己的印信后,便通知各方,兴许就不会造成目前的困境。

“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正在滇省,或许事情尚有转机。”方光琛见吴三桂颓丧的神情,只好搅尽脑汁替恩主想办法,“王爷可重金拉拢。并出示敌人之前伪造的军令信函,再领其校阅军队。陈说钱粮困难,只要饷粮充裕,王爷便领军与伪明决一死战。另外,可称派一军进剿水西,以息满洲兵将怒气。如能在水西获胜,亦可稍解朝廷猜忌。”

清廷派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前往云南。同三桂“面商机宜”。清廷现在最大的难处是兵马钱粮,并不能满足吴三桂所开列的数目。麻勒吉、石图本来已经与吴三桂商量出解决的办法,首先责成吴三桂“设法措办”,再是尽量由户部调拨本年度饷银,作为接济。

但现在伪造书信、联络天下督抚、蓄谋反叛等罪名一下子扣在了吴三桂的头上。之前的商议肯定便做不得数了。没有足够的钱粮,又不愿与滇省明军死磕,方光琛的意思便是先捡软柿子捏,多少打消一些朝廷的猜疑。

“吴之茂、李本深擅自调动,策应不力,当降罪处分。”刘玄初突然沉声说道:“王爷当派得力将领替换二人,以便顺利剿灭水西。”

吴三桂的目光一闪,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滇省形势不利于己,之前已经有了弃滇入黔的计议,现在掌握黔省兵权更是重要。一来可以有安身之地,二来也能让朝廷有所顾忌。

放弃兵权以求朝廷相信自己的忠心,这个念头在吴三桂脑海中一闪而逝,立刻被他否决。如果真的那样,有朝一日,朝廷会以任何借口把他斩草除根,他却没有反抗之力,只能引颈受戮。他一想到这个后果,不由得全身不寒而栗!

而且,就算他想这么做,他周围的一群核心人物,无论如何也不能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受人宰割。清朝大军气势如虹,横扫西南时,没人产生异样的心思。但形势变化,不断的损兵折将之下,一些“心怀故国”的部下便出现了。其中竟然有他的女婿胡国柱,这令吴三桂感到无奈又伤心。

“本王要上奏折,解释清楚,洗脱嫌疑。”吴三桂心乱如麻,抚着光光的额头,喃喃地说道。

“王爷不可。”方光琛和刘玄初几乎同时出言制止,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由得苦笑,方光琛伸手示意由刘玄初向愕然的吴三桂解释。

“王爷可上奏折,但不可解释此事。”刘玄初缓缓说道:“朝廷尚未追究,王爷身在云南,是如何知道的?世子探听朝廷动静,王爷能尽悉,不可为人知也,此其一。朝廷未下旨令王爷自辩,此时解释,反倒令人怀疑王爷做贼心虚,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吴三桂醒悟过来,连连点头,说道:“玄初、献廷此言甚是,本王心乱智昏,差点误了大事。”

“王爷可迁移家眷及兵将亲属。”方光琛沉吟了一下,继续建议道:“可令麻勒吉、石图知晓。王爷若蓄反谋,岂有将家眷后迁之理?虽有畏敌之嫌,但比之图谋反叛,显然不值一提,且更能令朝廷放心。”

“王爷可宽心。”刘玄初劝慰道:“此时朝廷哪里敢动王爷?必然是温言安抚。时日一长,王爷便能慢慢证明自己。”

“但愿如此吧!”吴三桂苦笑连连,不断摇头,两头不讨好的处境,哪里是那么好熬的。

…………………

第一百零四章广西,水西

雨季结束了,是清军重新开始大的攻势,还是明军展开反攻,这在广西、对于汝阳王马宝来说,并不是一个还不确定的问题。

在崇明县周边,明军主力依托大青山、公母山和十万大山余脉,抵挡住了广西孙延龄、马雄的清军进攻。在阵地战不断的消耗下,清军呈现出了颓势,退回崇左进行休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