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珠轻轻摇了摇头,又眨着眼睛若有所思地盯着朱永兴。
“呵呵,这句话对咱俩不适合。”朱永兴赶忙摆了摆手,讪笑道:“咱俩感情深着呢,你别想歪了啊!”
素了这么长时间,朱永兴那真是脆弱得象一张纸,如果梦珠再主动一些,他肯定就会变身为月夜人狼。
梦珠眼睛乱转,狡黠地笑了起来,低声说道:“这话可别乱说,要让龙儿听到了,哼哼——”
小可爱儿!朱永兴无奈地点头,真想伸手掐掐梦珠的脸蛋儿,再在香唇上亲上两口。虽然自己开解过,可梦珠还在与看不到的、未来的汉家正妃做着斗争准备。内典宝嘛,以后成了王妃自然是不能当了,把龙儿拉来替补,免得别人趁虚而入。龙儿呢,是摆夷族的,岁数也比自己小,算是同盟军,两个对付一个,总会有些胜算吧?
其实也怪不得梦珠有这样的心思,做这样的准备,在那个时代,家境不错的,有妻有妾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更别说象朱永兴这样身份尊贵的皇家宗室,若是只有一个老婆,说起来都没人相信,流言蜚语的压力恐怕都要集中到梦珠身上了。
一路上朱永兴等人行进得并不慢,只在大的府镇稍做停留,小的村寨则穿行而过。但视察和考察却并不是走形式,朱永兴通过观察路过之地的建设情况,以及民众的jīng神面貌,还有百姓对路过明军的态度,也能够得出比较接近真实的结论。
荒地的多少、道路状况、民众的脸sè,以及姑娘们的反应,这些小的方面往往比长篇的夸夸其谈的报告更可信。
荒地已经大大减少,几万俘虏的劳动效率不错;田间、地头、村寨,能看到女人的踪影,而且还远远地好奇张望,治安状况只能说是稍好而已;繁华还远远谈不上,但与刚入安南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朱永兴边看,边记,在心中作着判断。越往北走,则情况越好,这里的滇省移民安置得更多,对路过明军的态度越好。特别是在秀丽和申渊,这里已经是划给猛山克族的地盘,梦珠见到了亲人,朱永兴一行人也受到了族长思威和寨主们的热烈欢迎。
因为追随投效最早,出力最多,猛山克族得到了安南莱州和山萝两个省的各一部分,足有一个省那么大。尽管安南的省区域不同于中国,但地方也比原来在缅甸时扩大了数倍之多。人口少,地盘大,也有给朱永兴捧场,顺便给梦珠涨脸的原因,思威在管理政策上采取了折中的方法。那就是猛山克族以各个小寨子为单位集中居住,依旧用原来的方式,其他民族的百姓则依照安南都统使司府颁布的法令进行管理。
在朱永兴看来,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安南都统使司府对这些授地只收很少的赋税,而猛山克族按照法令收取的话,则可以有很大一部分盈余。也就说,猛山克族光靠治下百姓的劳作,就能过得衣食无忧。
本来朱永兴还有些担心猛山克族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来治理,当看到郑砚北也在这里,又看到了一个政务学堂的时候,他知道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了,人家有自己招揽人才、培养人才的办法。
只是——郑家与猛山克族如果联手,以后会不会尾大不掉呢?朱永兴不免生出这样的担心,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此时并不是胡乱猜疑,引起内乱的时候。况且,经历了几次战阵后,猛山克族战士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武器装备也大有改善,还担负着防卫山萝郑氏的重任呢!
以各族土兵为主力,配以少量明军,防卫安南占领区,明军主力才能抽身进取滇省和广西,这是朱永兴的既定战略。所以,他才对各家土官,以及猛山克族采取颇为优渥的政策。
思威虽然是朱永兴的准岳父,但态度还是很恭谨,酒过三巡之后,试探着问道:“殿下,安南郑氏占据山萝城池,对我族构成威胁。大批族中jīng壮都需在巡教驻守,加以防备。此对我族襄助殿下颇有阻碍,非是长远之计呀!”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委婉地说道:“安南郑氏yù从南阮手中夺回兰江七县,已派出宗室郑根带兵南下,短期内不会惹起战端。吾明军近期亦要入滇作战,后方稳定方是大局。借新占之地,学习掌握治理办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既是积蓄力量,也是对安南郑氏所占之地的一种政治宣传攻势。rì后呢,开疆拓土兴许不必刀兵相向,水到渠成也未可知啊!”(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正妃虚悬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郑砚北击节赞叹,“北郑南阮势不两立,越打得久,越需钱粮支应。再加郑氏骄奢淫逸,治下民众岂有喘息之机?他待民以残苛,我待民以宽善,天长日久,人心归附,定能收兵不血刃之效。”
“正是这个道理。”朱永兴点了点头,佩服郑砚北的思路,竟与自己不谋而合,笑道:“待民怨沸腾,人心向我之时,取其地如探囊取物,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呵呵,殿下深谋远虑,下官万不能及,受教了,受教了。”思威恭维着,把这个话题岔开了。
其实安南郑氏集兵南下的事情,思威是知道的,他就想借此机会把猛山克族的地盘再扩大一些。但朱永兴已经把话讲明,他也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梦珠明年就要成王妃了,为了女儿的地位和宠爱,他也不能惹朱永兴不痛快。
歌舞是不可或缺的,梦珠好久没这么放松过了,和族中姐妹跳得高兴,象一只快乐的蝴蝶。朱永兴含笑鼓掌,又想起刚刚认识梦珠的时候,她也是这般欢快,还咬了自己一口呢。
“殿下。”郑砚北向前倾了倾身子,说道:“下官已经派人通知所熟茶商茶人,集齐货物,即可沿红河南下出海。另外,下官正在招募人手,准备先行前往庯宪设立商馆。具体的章程措施已经准备妥当,酒宴之后下官便呈给殿下过目。”
安南郑氏在十六世纪中叶特辟交州城东南的庯宪(今越南海兴省兴安)为商贾集中互市的商埠。1637年(崇祯十年),郑主郑梉准许荷兰人在庯宪设立商馆,日本人、暹罗人也随之大批进入庯宪,各国商人约计两千家。而和约中除了红河航行权,还包括了设立商馆的条件。
史载安南城市“京畿居首。庯宪次之”,说明庯宪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而且,很多广东、福建商人在那里从事中介业务,经营中药、布料、香料、蜂蜜、丝及丝织品等生意。因为这里是中国生丝和熟丝的唯一来源,所以,荷兰人、英国人在这里都建立了商馆。经营丝绸贸易。在当时,中国商人基本上操纵了庯宪的商业贸易,直至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庯宪衰落为止。
朱永兴点了点头,夸赞了几句。
贸易是必要的,不仅要把滇省茶叶销往海外,还要争取在滇省反攻作战后打通与蒙藏的茶马交易线路。滇省虽然动乱,但普洱茶产地多在三江之外,受到的影响较小,如果再出台鼓励政策。产量应该有所保证。
但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九、十月份以元江起事为契机的反攻作战能够取得胜利。朱永兴轻轻吐出一口长气,真是步步艰难,不得松懈呀!
朱永兴本不喜酒,郑砚北又说要在宴后呈上经商的章程,他便喝得更少,只是点到即止。
宴会结束,朱永兴便单独召见了郑砚北。梦珠则带着龙儿和族中姐妹们相聚玩耍去了。
“先探路,尽快掌握与西夷商贸的方法技巧。”朱永兴知道郑砚北没直接和西洋人打过交道。手下也没有这样的人才,所以表现得很谨慎,“先少量,再逐渐加大,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毕竟,在安南的地盘上做生意不是长久之计。风险不可忽视。”
“另外,除了商贸,还要多打探消息。北郑、南阮、占城、真腊的消息都需要,西夷方面的,也要尽量打探。”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继续补充道:“国内沿海地区的商人也不少,比如福建、广东,从他们口中也能得到不少的情报。如果有出海的机会,还要打听几个人,人名是……”
郑砚北一一记下,又询问道:“殿下,商贸收入是否要买些货物回来?这样两头不走空,赢利更易。”
朱永兴想了想,说道:“硝石、硫磺,目前还是以军需为主要目的。至于其他的,你若有建议,可呈上来吾看。”
“容下官回去想想。”郑砚北点头答应着,神情明显有些迟疑,停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斗胆,请殿下为了兴王图霸的大业,虚正妃之位,以免群情汹汹。”
朱永兴垂下眼睑,沉默了片刻,才无奈地叹息道:“吾知道了,明年只立阿珠为妃,不言正侧之事。”
“殿下英明果断,不为私情所扰,国家之幸也。”郑砚北躬身施礼,告退而出。
郑家是怕自己这棵大树倒了吧,可自己到底还是要向世俗和传统低头啊!朱永兴把身子缩在椅子里,觉得自己无助又可悲。自从郭之奇上书进谏后,他便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全面的检视。朱明王朝是汉家的天下,这是一个对民众的鼓舞和宣传,对自己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那年那兔) 起点VIP2014-06-23 抗战烽火现代军工专家意外回到了1934年底的兴国,却遇上还 乡团残害无辜群众,为了保护乡亲...
-
吕氏外戚 (维伤) 起点VIP2015-03-14 秦汉三国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