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那年那兔)



不过,很快胡卫东就发现自己将问题想得过于严重了,美国毕竟是个商业帝国,追求利益才是美国政府首先要考虑的,多年以后可能的威胁固然不能不管,可是眼前的利益同样不能轻易放弃,获得来自于中国的大量订单之后美国经济已经开始了强劲复苏,尝到甜头的美国人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与中国彻底反目的。而罗斯福固然是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但也同样注意到中国的工业化才刚起步,想要威胁到美国,少说也得再过半个世纪,未雨绸缪固然没错,但搞得太过头的话就是因噎废食了。

因此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扶持,目的并不是要彻底与赤色中国为敌,而只是不想让中**队登上日本列岛罢了。罗斯福看得很清楚,虽然按这两年的发展势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与主要工业品产量用不了多久便能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但基础却还是十分薄弱的,或许仅仅在几年之内,中国的发展就将因为受教育人口的不足而明显放缓、甚至陷入困境;可一旦中国真能反攻日本本土并将其吞并消化,就将获得至少接受了基本教育的数千万人口,其中还不乏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现代企业管理者,再加上中国本身堪比二等列强的综合国力,恐怕只需短短十年就能成为第二个苏联,这是罗斯福与美国政府绝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必须说明的是,在西方人眼里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融合起来应该不难,加之**意识形态天生就是民族主义思想的克星,因此罗斯福与他的高参智囊们普遍认为中国占领日本后将其完全消化融合并不是一件难事,殊不知事实并非如此。何况若真的吞并了人口众多而且需要大量进口粮食的日本,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这对目前尚未摆脱饥饿的中国人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可以轻忽的小事,因此即便解放军真的攻上了日本岛,也绝不会选择将其直接并入中国版图,虽然即使只卷走日本的高中端人才、中国依然会获利匪浅,但基础薄弱却难以改变,别说十年,二十年内都很难成为第二个苏联,可问题是,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西方人却想不到这些......

第四百七十一章列强的态度(下)

ps:感谢书友“大维”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其实一开始包括罗斯福在内,都认为以日本海军的强大,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将战火烧到日本的本土,甚至连甲午战争后失去的台湾与澎湖都很难夺回,能够收复包括东三省在内的全部陆上失地就很不容易了。但他们却没想到日本当局竟然不顾国内的经济状况而穷兵黩武,以致于战争还未完全失败、国内的经济就已经先崩溃了,再加上日共这两年里简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使得日本国内的群体性暴力事件日渐频繁,甚至日军之中也多次出现了哗变、甚至还有几次很明显是有组织的武装暴动,这顿时令美国人想起了当初的十月革命,其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沙俄国内经济崩溃导致军队离心,结果革命爆发后很多军人都站到了革命者的一边,而使得沙俄政权迅速倒台。如果类似的情况出现在日本,那么即便中国没有强力的海军,也可以里应外合攻占日本本土,而这是美国人绝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美国先后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与订单,在南洋航线被中国海军的特遣舰艇编队一度切断后美国政府更是直接以赊账的方式从本土向日本输送了大量急需的粮食(之前日本国内粮食的缺口主要依靠进口泰国的大米来填补),至于那些陆军武器倒并非是美国政府有意卖给日本,而纯粹是在美国势力极大的军火巨头们看到农场主赚翻了(即便日本不还钱。亏的也只是美国政府,农场主们则早就从美国政府手里拿到货款了。)而挤兑美国政府从而获得了出售许可罢了,不过罗斯福和美国政府也未必没有借此对赤色党进行心理恫吓,让其见好就收、不要得寸进尺的想法......

对中国反攻日本本土强烈反对的还有英国和苏联,其中英国心态与美国类似,虽然现在英国的国力已经远不能与一战之前相比,但在被小胡子打醒之前,英国人自己却还普遍以世界霸主自居,有美苏德三家挑战他们的“世界霸权”已经够头大了,他们又怎么能够容忍再多一个中国呢?何况中国人还是黄种人。这就更令骨子里保有白人至上思想的英国佬们无法容忍。此外。在解放军收回租界等列强在华特权的行动中,英国人的损失最大,这使得他们愈发敌视赤色中国,自然也更不想让中国成功复兴......

而苏联的态度甚至比美国与英国还要坚决。因为中苏之间还有领土等历史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如果中国真的迅速发展成为堪比苏联的世界一流强国。那么国际共运的领导权还能像现在这样牢牢把握在苏联的手里吗?因此无论如何,苏联都不会坐视中国反攻打上日本本土,虽然碍于国际共运老大哥的形象以及解放军在陆地上的强大战力。苏联不可能直接出兵干涉,但他们却充分利用国际共运老大哥的身份,多次对赤色党施压,表示“中国现在还是要争取和平,让人民尽快地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同时号召日共尽量采取和平的斗争方式,而不要沉迷于不符合日本国情的暴动和“兵运”,幸好现在的日共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日共了,否则只怕还真会听苏联的而自寻死路......

与这三个国家相比,德法两国的态度算是中立,但也只是中立而已,毕竟中国吞并日本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其中法国因为盟友英国的态度,而相对偏向日本一点,而德国则出于希望中国助其吸引美苏注意力的考虑,立场上稍微偏向中国一点,但即使疯狂如小胡子,也不会为了中国而同时得罪美苏英日四个列强。

于是,眼见抗战即将胜利,中国却反而在国际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虽说美苏英三国都没有直接介入中日战争的打算,但光是美国提供的大量经济援助让日本国内的饥荒得以暂时解决,就足以令奴性本就极强的日本国民重新变得对天皇忠心不二。而没有日本革命武装的里应外合,就算日本海军的主力被特遣舰艇编队牵制在了南中国海,解放军几乎没有登上日本四岛的可能。而更令胡卫东愤怒和无奈的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的部分舰船还以“维护西太平洋和平稳定”为名开到对马海峡里来回转悠,让解放军“偷渡”的计划还没开始就被迫放弃了......

虽然相信解放军广大指战员为国牺牲的勇气,但毕竟“人力有时而穷”,当年美国第七舰队往台湾海峡里一开,即使是太祖这样的伟人,不也一样只能暂时推迟解放台湾的计划吗?登陆日本遥遥无期,而一直僵持下去对于国内的统一和战后重建也不是十分好事,于是胡卫东等赤色党人虽然心中不愿,但还是不得不再次与日本展开和谈,由于如今中国已经尽复陆上失地,更攻占了朝鲜半岛的绝大部分地盘,理论上解放军的大炮甚至都可以轰到日本的本土了,因此日本纵有三大强国撑腰,中方的态度也较上一次谈判时愈发强硬。如果因为列强的压力,就将无数烈士用自己生命换来的战果拱手让出,那也就不是太祖和中国赤色党了,海上那是确实没办法,但哪怕是全世界的列强全都联合起来,也未必敢上岸与解放军决一死战......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美苏英三国也只是不想中国吞并日本罢了,只要中国放弃登陆日本,他们也未必愿意继续这样全力支持日本,毕竟那可都是要钱的啊!而且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前者考虑到经济因素,后者考虑到政治因素,都并不愿意与中国彻底敌对。为防夜长梦多,三国甚至还不约而同地对日本当局施加了压力,仿佛一夜之间都掉转了立场来支持中国了。然而即便如此,由于中日双方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分歧极大,和谈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第四百七十二章六个条件

中国目前是优势一方,受命担任赤色党代表团团长的胡卫东也就毫不客气地首先开出了和平的条件,主要有六点内容:一,归还甲午战争时侵占的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给中国;二,将侵华的战犯交给中国进行公审;三,战争赔款;四,日本陆军裁减到10万人并废除后备役制度;五,朝鲜及琉球独立;六,日本当局必须承诺不再迫害日共等左翼人士并给予其出版、宣讲、结社等应有的自由,承诺放弃以侵略扩张为中心的长期国策。

结果日方代表一听就炸了锅,当即不顾外交礼仪拂袖而去,这六大条件当中日本当局没有一条能够接受,接下来还谈个屁啊?就拿第一条来说,台湾被日本占据已经四十余年,统治相当稳固,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工农业建设也有了相当的成就,日本人如何舍得将台湾还给中国?何况现在的中国根本没有能力强渡台湾海峡攻占台湾岛,战场上得不到的,却想要在谈判桌上得到,难道中国人以为现在的日本政府是当年中国的满清政府吗?

而惩治战犯就更不可能了,中方列出的战犯名单当中几乎全是日本政权内的实权人物,他们怎么可能同意将自己送上绞刑架?而且还要移交给中国进行公审,这实在是太没面子了,以日本特有的“耻文化”,除非到了灭国边缘,他们是决不会接受这个条件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