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东北军区立即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努力拼凑出了40万大军,虽然其中很多人还拿着猎枪,未成年的士兵也不在少数,但这么多人渡过松花江第二次包围了东北重镇哈尔滨之后,还是令rì本关东军司令部大惊失sè,连忙派出1个军10万多人前去救援,结果却没想到朱可夫第1集团军的装甲部队竟然也悄悄地开到了松花江以南(这个时候松花江还未解冻,冰面上是可以开坦克的,但为了防止敌人的炮击破坏冰面,只能夜间偷偷过河,话说东北的冬天真是太冷了),并利用伪装避过了rì军飞机的空中侦察。当那10万多rì军逼近哈尔滨的时候,他们快速运动到敌军的侧面发起了出人意料的突袭,以轻步兵为主的rì军又如何能够抵挡?不过几个小时的工夫,rì军10万多人就已经全线溃败,而朱可夫第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也适时地开过松花江协同追击(注2),将这十万多鬼子几乎尽数歼灭
注1:东北冬天太冷,田地都被冻硬得跟石板一样,加之越冬的庄稼十分矮小,破坏起来并不像内地那么方便,因此鬼子很快就放弃了,否则损失更大。
注2:rì军的飞机第一目标是苏军坦克,因此不会有余暇阻止苏军步兵炮兵过河,而当rì军机群出现后,苏军的坦克装甲车首先要做的事是找地方躲起来自保,因此追击无法持续,只能靠这些过了河的步兵。
第四百一十四章捷报频传(上)
PS:感谢书友“泉城人”的再次慷慨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而rì军的机群也因此分散了目标,虽然炸毁了苏军百余辆坦克和装甲车,却终究没能令其伤筋动骨,苏联第1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威慑力,以致于关东军司令部一时间竟然不敢再派部队离开城市和据点,直到华北的增兵全部到位之后,才在rì本陆军的参谋本部的严令下准备再次发兵救援哈尔滨,但这个时候赤sè党华北军区收复了平津之后还不满足,居然派兵大举杀出关外,以至少二十万大军将锦州团团包围
这下关东军司令部登时急了,锦州是东北的门户,一旦落入赤sè党之手,那么他们在关内的两百万大军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杀进东北,再加上本就已经让关东军头痛不已的抗联和苏军,绝不是现在纵然得了增援、兵力也仅有60多万人的rì本关东军所能打败的。而且以赤sè党各大边区加起来几乎两倍于rì本的恐怖人口,理论上他们至少可以动员出上千万人的庞大部队,而rì本现在国内的兵源已经濒临枯竭,若是没了城防坚固的锦州咽喉之地,在开阔的东北平原上,越打越少的关东军哪儿还能拼得过杀不完的中**队啊?..
可是真要向锦州派出援军的话,rì本关东军司令部又担心中国人像再一次地围点打援,尤其据他们所知,赤sè党现在仅仅华北军区就有百万大军(包括地方部队),同时由于民兵体系完善而又深得民心的缘故,他们并不需要留下太多的兵力驻守城市,因此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占了总兵力的相当大一部分,少说也有六七十万兵力。可他们打锦州却只用了二十多万人,其他的部队在哪儿呢?
越想越怕的关东军司令部不敢大意,他们咬牙凑出了三十万大军开往锦州。还特别要求他们不可贪功冒进、路上一定要步步为营以免陷入敌军的包围。而对包围哈尔滨之敌,则主要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派出大量的轰炸机进行空袭,同时严令哈尔滨的两个大阪师团死守城市。并勉励他们再现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时的雄风
可是rì本关东军司令部却没想到,华北军区这次是真的下决心要拿下锦州,之所以只派出二十多万人。是因为这次军区所有150mm以上口径的重炮和大部分75mm口径以上的火炮与迫击炮都派来了,因而后勤补给的压力大增,实在无力再支持更多的部队进入一线作战。
自从侵华战争形势逆转之后,忧心忡忡的rì本人就不断加固锦州的城防工事,使之几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要塞,但是华北军区的林司令员这次几乎拿出了全部的家底,一口气集中了超过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以不惜将库存打光的架势对着锦州城狂轰滥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大会战胜利之后,胡卫东考虑到兵工厂的新式152mm加榴炮已经有成品出厂,威力更大的203mm加榴炮也将在一个月内开始批量生产,因此将十五集团军之前缴获到的rì式大口径重炮统统送给了八路军。其中包括**垂涎已久的九六式240mm重榴弹炮与九六式150mm重加农炮。当初只有2门240mm重榴弹炮的时候,林总就已经敢于攻击坚城,何况现在军区重炮旅有了整整16门之多?另外,收复平津之后,两地的机场很快就被修复和利用起来,虽然暂时轰炸机还无法进驻,但是对场地条件要求较低的苏式战斗机却是没问题的。也正是有了这300多架苏式战斗机的保驾护航,林总才敢放心地炮击锦州。
240mm口径的炮弹威力何其巨大,rì军的城防工事再怎么坚固,也根本抵挡不住。自认为坚不可摧的城防被敌军轻易摧毁之后,在炮击中已经伤亡大半的锦州rì军愈发士气不振,第十八集团军(原来的八路军有一部分人马分到了西北军区,因此这里不称为八路军以示区别。)的攻城部队只花了3天时间就已经占领了全城,毙敌将近2万,还抓了1万多战俘。而这个时候,关东军司令部派出的援军才走到半路上
得知锦州已失后,本就走得磨磨蹭蹭的鬼子愈发不敢向前,关东军司令部当下也不敢追逼,而只能求海军派出舰队掩护一个陆军野战师团在秦皇岛登陆,直接威胁到锦州我军的侧后,试图以此逼迫其从锦州撤军或者分兵,以便rì军趁机夺回。但是林总却根本不为所动。区区一个野战师团,全靠有舰队保护才敢如此猖狂,否则自己麾下随便一个军分区都能够轻松收拾掉,而且这个野战师团其实也面临着一个无解的难题,想要真正断掉锦州中**队的后勤补给,他们就必须深入内陆,可那样的话,指定分分钟就被人家包饺子了,而如果他们不敢进来的话,林总直接无视他们就行了。结果,那个rì军师团果然不敢冒险,不但没给林总制造出什么实质xìng的麻烦,反倒将一大票海军的战舰给毫无意义地拖在了秦皇岛外海
而这几天里,围困哈尔滨的中苏联军已经对哈尔滨发起了多次进攻,虽然没有制空权很是吃亏,但是朱可夫与徐高两位首长都注意到哈尔滨rì军缺乏远程重炮的弱点,因而大量使用shè程虽近但却极易转移和隐蔽的迫击炮作为主要的支援火力,令rì军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却根本无法有效地反击和压制。同时,迫击炮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炮弹生产的设备与工艺要求较低,即使是东北军区的简易兵工厂也能制造,因此不必完全依赖苏联国内远道运来的弹药补给,作战的可持续xìng也因此大为加强。
大阪兵虽然擅于守御,但却一向都打不了硬仗,现在不到一个星期就战死了上万人,如此巨大的损失是他们从未遇到过的,大家不禁纷纷心生怯意,暗自议论说再打下去也毫无胜算,与其白白战死、还不如干脆投降算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捷报频传(下)
话说大阪兵也是奇葩,他们与敌国交战时jīng于算计,对付起自己人来却很坚决,在兵变的威胁下,不久前才刚刚因功升任一军之长的北野宪造被迫同意向抗联投降,成为了最后一个因为大阪师团而“坏了名声”的rì本将领,不过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能够因此保住xìng命的他反而应该算是一个幸运儿才对
之所以rì军特别要求是向抗联而不是苏军投降,一方面是由于抗联这些年来艰苦卓越的奋战深受rì军上下的尊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赤sè党武装的“优待俘虏”政策虽然未必像其宣称的那么好,但总比被苏军送进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好得多
虽然抗联将士无不恨rì军入骨,但敌人主动投降的话,也没谁会蠢到拒绝,即使是打起仗来不怕伤亡的徐向前,也不会让部下无谓地牺牲。何况相对来说,大阪兵已经算是rì军各地士兵当中对中国人民危害最小的了,出于商人“赚钱要细水长流”的思想,他们很少会将驻地民众往绝路上逼,虽然常有类似强买强卖之类的事情,但怎么也罪不至死。再说了,当年抗联最困难的阶段,如果没有大阪兵们偷偷卖出的武器弹药,能不能坚持到高原出关而迎来转机都很难说,双方也算是薄有交情了,既然对方现在如此识相,抗联自也下不去死手..
不过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阪是rì本思想最活跃、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大阪兵的文化水平也普遍要比其他地方的rì本兵更高一些,同时所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也相对轻得多。前者令大阪兵改造转化过来之后的价值更大,而后者则更是令思想改造的难度大大降低,早就在老领导胡卫东那里学到jīng髓的高原自然不会浪费这些“上等”(注1)的rì军战俘了
对于敌军向中国同志而不是自己投降,苏军上下多少有些意见。但在东北作战,他们终究离不开抗联的帮助;而即便第十八集团军夺取了锦州,若没有苏联远东方面军的参战。全靠赤sè党两大军区对付rì本陆军当中实力最强的关东军,也还是太过勉强。因此双方虽然有些小小的不快,但大体上还能够继续jīng诚合作。当然,这也因为现在的苏军还未像历史上二战后期那样因为损失太大而什么人都往部队里塞、导致军纪大幅下滑。更有仍在进行中的大清洗的巨大威慑(二战末期苏军进入东北的时候大清洗早已结束,但因为违反军纪而被枪决的苏军官兵依然多达一千余人,如果在大清洗时期)。因此普遍还算规矩,扰民的事件不多,否则以高原的脾气,难免不会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统帅天下 (四关) 17KVIP2015-03-18 架空历史 是乞丐又能怎么滴!照样要争夺天下,照样要抱着美人,照样要让你们这些官老爷知道厉害...
-
殷迹 (拉风的树) 17K2014-10-08VIP完结一部明代的游记,一块商朝的玄鸟雕像意外关联,指向文明毁灭周期的秘密。风雨如晦,当预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