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蒙山军 (wanglong)



这件事,除掉龙谦,蒙山军高层一无所知。

江云带着田书榜等人秘密离开老营的时间是阴历二月二十,仗还没开打。一切都显得很平静。对于龙谦交代的任务,江云很平静,但田书榜则稍微吃惊了。临走之时,龙谦见了六个派出去的人。

“这次任务很重要,一切的行动,听从江科长的命令。最重要的,是你们自己的安全。到达北京后,立即传信回来,这边的接应人手,将会按你们的要求启程。所有的准备工作,必须在五月底前完成。”龙谦最后叮嘱道。

江云和田书榜是从张前庄出发的,江云扮作富商之子,田书榜是他的管家,四个士兵则是车夫和随从。

他们先到了邹县,这里一切正常,没有看到大队的官军。江云视察了邹县站,那是一个小客栈,交代了一番,通过情报站拿到了路引,然后一行人向北到了兖州,入城便受到了严格的盘问,好在江云准备充分,未露破绽。进得城来,几个人大吃一惊,因为兖州街上,随处可见成队的官兵!

“啊,科长,”田书榜吃惊道,随即看到江云冰冷的眼神,将后半截话咽到了肚子里。

江云虽然年轻,但久在此位,已有上位者的威严,田书榜内心是敬畏自己的顶头上司的。

“老田你不要急,我们先找个地方住下再说。”江云低声吩咐。

好容易才找了间客栈,检查路引很细,兖州府的衙役连续来了两拨,都是查行旅客商的。他们手里的路引是邹县开出的,没有问题。

“这绝对是进攻咱们的官军,要想办法将消息传回去!”站在客栈的院子里,田书榜焦急道。

兖州站尚在筹划之中,想传回情报必须派人回去。但邹县开出的路引是六个人的﹍﹍江云紧张地思考着,“别急,咱们先摸一摸情况再说。”

是啊,即使回传情报,也要有点内容才行。总不能只告诉家里说,兖州发现官军吧?

客栈档次比较低,江云将四个护卫留在客栈,带着田书榜上了大街,随便打听了一下,问清楚兖州最好的馆子,俩人直奔酒店而去。

一顿饭吃下来,江云便从酒店老板的嘴里,将自己想要的情报套了个七七八八,其人情之练达,令田书榜大为佩服,同时也更加佩服龙谦,选定不满二十岁的江云做自己的情报主管,真是慧眼识人。

俩人结了帐,施施然回到客栈。江云问过四个士兵已经吃过饭了,便吩咐结账,一行六人便离开了兖州,从北门出城,朝济南方向而去。走出七八里,叫过一个士兵,将自己探听到的消息简要地告诉了他,让他复述无误,“现在,我要你立即抄小路返回司令部,将这份重要的情报报告龙司令。能做到吗?”

这是一个蒙山老兵,人很可靠,因文化程度太低,到现在还只是班长,听了江云的吩咐,“放心,我一定送回去。”

“你怎么走?”江云问道。

“沿来路回去。”

“不成!必须走小路,”江云蹲下来,在地上用树枝画了一副地图,详细交代了回去的路线,并且细细地交代了如果被官军拦截盘问后的应对方法,“人手紧,我不能再派人了。你必须独自完成这个任务,事关咱蒙山军的生死,责任重大!明白吗?”

“明白。”

江云再一次交代了路线和注意事项,给他带了足够的盘缠,打发他上路了。

目送那个班长消失在树林里,江云对田书榜等五人说,“走吧,咱们这就去济南府!不要担心家里了,有龙司令,官军绝对讨不了好!”

田书榜也不清楚此行的真正使命,但三个士兵很兴奋,对于济南府,只是听说过而已。没想到此生还能进省城挂一圈。他们根本不知道,江云不仅带他们进济南,还会到天津和北京!对于蒙山军,他们就是探路者。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六节沂州军议

二月十九,在沂州,王士珍主持了针对蒙山军的军事会议。

参加会议的都是武卫右军的一时翘楚:冯国璋,曹锟,卢永祥,李纯,马建勋,都是从天津武备学堂,小站新军走出来的精华人物。

袁世凯明确委派王士珍为此战的总指挥,所以,几位地位不次于王士珍的将领只能赶至沂州,参加王士珍组织的军议。

这里面,地位最高的自然是武卫右军先锋队总办冯国璋了。

袁世凯率七千武卫右军南下山东,第一件事便是扩军,袁世凯将此事就交给亲信冯国璋。一年来,冯国璋四处奔波,改编了二十个营的旧军,因为武卫军有其固有的编制,袁世凯便将新编的部队叫做武卫右军先锋队,其最高统制官便是冯国璋。

这次袁世凯启用了他手下最得力的两位大将,春节前将王士珍派至沂州接替被免职思过的李纯,春节后又将冯国璋派至曹州主持曹州军事。同时将在武卫军中与李纯、曹锟地位相当的卢永祥派至了沂州协助王士珍,因为袁世凯觉得王士珍政事娴熟,在军中威望亦高,但性格中缺了为将者的坚韧冷血,还是有个擅长军事的协助好一些。

这两个多月来,官军埋头做着一件事,那就是进攻蒙山军前的准备。现在,综合各方面的消息,王士珍认为进攻的条件终于成熟了。于是通知在曹州的冯国璋与曹锟前来沂州,共同商讨进剿大计。

身为王士珍参谋官的司徒均蒙允许,列席了这次绝密的军议。

司徒均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参加了会议,对于作战方案,他感到了无新意,庸劣不堪,且存在着重大漏洞。但由于大的方略是袁世凯亲自确定的,王士珍并无推倒重来的勇气和能力,只能细化。说起来征求了他的意见,但并不愿意听他的分析,所以,司徒均在沂州的这段时间里极为悠闲,甚至是无所事事。

这段时间里,司徒均对有新军三杰之首的王士珍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感觉到这位名声显赫的人物更像是一个政客而不是军人。比如,他不愿意穿军装,总是着便衣;不跟随部队操演,总是呆在自己的办公室研究处理公文;身上没有军人的杀气,而有一股文人的酸气,总是喜欢找当地的文人吟诗作赋,一副名士派头﹍﹍如果大清帝国最精锐的新军将领都如他这般,部队的战斗力就不用想了,难怪国家的正规军竟然连续败于一股土匪﹍﹍

司徒均不止一次建议,要派大量的谍报人员深入匪区全方位侦察,但王士珍认为那样会泄密,万一所派的人被匪军捕获,我军的情况就暴露了。

王士珍教育司徒均,你不懂农村,那些农民一辈子不和外乡人来往,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陌生人会引起高度的关注。贼人占据郑家庄一带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了,他们已经控制了十几个村庄,贸然派出斥候是危险的。

这叫什么理由?难道所有的对手消息都来自于逃回来的官兵的叙述?难道连知彼知己也不懂吗?司徒均倒是利用自己参谋官的权力,找了几十个参加过两次进剿作战的官兵详细了解了对手的东西:装备、兵力、战术、作战的意志,以及那一带的地形。他找被免职回家的郑诚至少三次,反复核实了郑家庄的人口地理和寨墙工事。

综合判断,司徒均认为,官军面对的是一支兵力至少在一千二百人以上,装备不次于官军,训练精良,讲究战术的部队。其作战意志坚决,指挥灵活,绝不可小觑。对付这样一股敌人,必须高度重视,仅靠着兵力优势怕是不行。

司徒均对王士珍提出了几种设想,假如敌人获知了我们集结的情报,提前发动突出包围转入流动作战呢?集中兵力攻击我军一路呢?袁省长的计划建立于敌人不动的基础上,我认为这是危险的。

王士珍说,不用高估贼寇的能力,虽然他们确实凶悍善战。要知道,他们是从蒙山上下来的,现在所居的地方比原先强了不知多少,哪里还愿意离开老巢再去流浪?而且,官军马上就堵死了他们的几个出口了,每一路官军都是大兵团,他们集中兵力打一路的战法并不可怕,我们稳扎稳打,一路受敌,两路来援。要我看,他们主动出击求之不得,那样他的老巢就空虚了,而他们一旦丢失老窝,军心必乱。如果他们龟缩老巢,也不可惧,就算那个郑家庄深沟高垒,我们有七生半大炮在手,几炮就轰平了﹍﹍李秀山之败,在于过于急切了些,反为敌所乘,现在我们三路进兵,稳字当头,贼军就黔驴技穷了。

听上去也是有几分道理。但司徒均总觉得敌人没那么简单。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看一看此战的结果,就离开新军回美国去。几个月来,他已经有些后悔了,这是自己的祖国,但不是心目中的祖国。在这里,自己所热爱的军事指挥毫无用武之地﹍﹍

几位陌生的军官鱼贯而入,听了王士珍的介绍,司徒均打量着几位他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军官,满脸横肉的冯国璋,据说他对于教学很有一套。留着两撇俄国式胡子的卢永祥,像个商人般的曹锟﹍﹍这些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的军官据说是当今中国最有才华的军人了,但他们都缺少军人的严谨,没有质疑上级的精神。难怪,武备学堂和柏林军事学院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学制过短,更主要的,是没有一种氛围﹍﹍将兵学作为科学的氛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