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蒙山军 (wanglong)



在未见面之前,袁世凯的大名已经“如雷贯耳”了,对于这位已经位列当今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位军事强人的新军统帅,司徒均在他的日记里流露出了复杂的心情:他是一个小个子的中年人,刚满四十岁。如果不是近年来局势的恶化,使得军事领袖们更受朝廷的重视,以他的资历和出身,他不大可能在这个年龄担任一省之长。他是个不大注意仪容的军人,只有一米五出头的个子无论如何也显不出应有的威武。他保留了一些落后的习俗,比如在饭后用袖子去擦嘴巴,尽管雪白的餐巾就摆在面前。他的部下很尊重他,而他也流露出对国外局势的关切,谈话间有着难以掩饰的精明,而且,有一种目空天下的感觉。不知道他倚仗着什么。对于这位军事将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可以担负起重任来﹍﹍

山东省是德国势力最为强大的一个省份,德国人已经超越了英国人成为了山东的半个主人。两年半前,巨野发生的教会冲突导致了德国对于胶澳的占领。中国人像以往一样,对于列强的侵略依旧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不仅丧失了山东一个优良的港口,而且,德国人的势力日益侵入了山东腹地。现在,胶济铁路已经开始修筑,一但筑成,山东半岛将变成德国的殖民地。

这个局势,司徒均不相信袁世凯不懂得。但他几次提起,袁世凯都采取了一种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这种中国式的深沉令司徒均十分反感。而他对于新军几支部队的“视察”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据说这些部队就是当今中国最为精锐的陆军部队,这让熟悉德国陆军现状的司徒均更觉失望。

好在很快有了具体的差事——袁世凯派他到沂州,一座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山城,地理上接近江苏了。那里正在打仗,正规军竟然败给了一帮土匪,而官军——袁世凯领导下的正规军正在谋划着报复性作战。袁世凯给他的任务是了解上次失败的情况,并且帮助驻军将领制订新的作战计划。

沂州之行给司徒均极大的震动,不仅是公务上的,更多的是对当今中国现状的认识。在北京和济南,司徒均看到的和沂州完全不同,自己母国幅员是如此的辽阔,一个山东省就堪比统一后的德意志了。而她又是如此的贫困和落后,一州之首府,不过是杂乱无章的一堆平房的集合,依赖看上去可笑的城墙来保护。没有任何的现代工业,只有寥寥的几间商铺和酒馆。见到的男人就是一个印象:灰、黑为主的衣衫,脑后一根可笑的辫子以及永远不变的木讷神情,仿佛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毫无关系。

司徒均当然不是做社会调查的,他的目的还是军事问题,这也是他兴趣所在。因为有袁世凯的亲笔信,沂州镇守使李纯将军对他还算客气,但他们制订的作战计划他不能赞同。在详细了解了地形和上次进剿作战失利的情况后,司徒均指出,对手并不简单,其兵力、战术都值得重视。应该采取两路甚至多路进攻的方式,再不能采用从沂州单路攻击了。从军事上讲,从沂州所辖的费县出兵是最下策,地形局限了变化,主要的攻击点应选择在兖州,沂州驻军只能做疑兵和策应之用。但李纯不听,而袁世凯也不听,他们骨子里都瞧不上盘踞在大山深处几个村庄的土匪。进剿更多的是挽回面子,其间还糅杂了许多他不理解的因素。

果然,仗打输了!而且败得很惨。逃回沂州的部队不足三成。

现在,袁世凯指名见他,大概还是这件事,司徒均希望这位手握军权的省长大人能够采纳他的意见。

袁世凯承认他低估土匪的实力了,李纯将军的无能是另一个主要原因。袁世凯告诉司徒均,李纯已被撤职,他已委任在武卫右军地位很高的王士珍将军暂代沂州镇守使,稳定那里的局势,绝不能让占领费县的土匪继续发展。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尚不知攻占费县的土匪已经撤走了,当然将他们认为有用的物资全部带走了。袁世凯问司徒均愿不愿意去沂州协助王士珍将军处理军务,当然,会给他一个相当的职务。

司徒均指出,如果决定用武力彻底消灭这股土匪,时间是最重要的。绝不能等,应当立即组织兵力展开进攻。

袁世凯表示可以考虑,但这要等王士珍将军去了沂州后才能决定。马上就要过年了,各级官府的事情很多,节前不能再在军事上出现任何问题了。王士珍将军已经接到通知,正在从青州赶回济南的路上。如果可以,你就跟他去沂州吧。

司徒均很快就见到了“新军三杰”之首的王士珍。那是一个面容清癯的中年人,像袁世凯一样蓄着胡子,没有穿军服,而是一袭褐色长袍,脑袋上还扣着一顶瓜皮小帽,一口保定口音。说来也怪,司徒均加入武卫右军已有数月,却从未在袁世凯的司令部见过鼎鼎大名的王士珍,倒是听说了他的不少传说,特别是在进入山东后对付义和拳的传说,颇有些杀伐不容异断的名将气质。但一见之下,觉得这位盛名之下的人物不像是军人,倒像是个商贾。

又过了两日,司徒均陪了王士珍动身去了沂州。一路上,王士珍很认真地听了司徒均对于两次进剿之战的看法。其实,司徒均只参加了第二次战役前的筹划,并未亲自参加战斗。王士珍只是倾听,并未发表自己的看法。

进得沂州,街面上冷冷清清,王士珍不由得长叹一声,“已近年关,市面萧条至此,实乃李秀山之过也。立衡,有什么办法能让百姓们忘却战事,好好地过一个年吗?”

“这个,实非我所长﹍﹍”

“不将民心士气振作起来,仗是没法子打的。立衡,我知道你出兵心切,而且,乘贼军没有得到休整恢复给与重击也有几分道理,你那个出兵方案,我也赞成。可是,你瞧这样子,怕是连民夫都顾不到啊。何况,沂州军更需要整顿啊。”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十二节扩编与扩张

第二次击败官军的进剿,蒙山军进入了新的休整期,也进入一个新发展期。赵家楼、石峁、双楼、秋村以及新占领地区的大批贫苦农民参加了这支朝气蓬勃、纪律严明的新式军队。他们既是冲着蒙山军给的军饷和粮食而来,更是由于蒙山军推出的优待军属和减租免债的政策打动了他们。临近年关,地主债主是肯定要上门讨债的,逼债的程度不同,但参军却可以免受此番苦楚。

被俘的官军出于各种目的只有大约100人加入了蒙山军。龙谦手里有着庞大的战俘队伍,他当然希望这些人都像石大寿张玉林一样死心塌地加入蒙山军,那样部队的战斗力将提升一倍。但龙谦也清楚,现在他没有时间做像在蒙山一样的转化工作,强行吞下去,万一来个战场反水,麻烦可就大了。所以,在研究了战俘们的成分后,蒙山军给出了不同的政策。

第一部分是首次进剿中俘虏的沂州巡防营士卒,这部分人数少,绝大多数都是沂州子弟,战技水平低,算不得职业军人。龙谦承诺他们只要按照蒙山军的指令老实做苦役一个月,便可释放他们。这些人都是农家子弟,干活是不怕的,在蒙山军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后,他们在煤矿和挖渠的工作中都干得很是老实卖力。第二次进剿被粉碎后,龙谦兑现了诺言,给每人发了一两银子,全部释放了。

第二部分是首次进剿战中的武卫军士兵,这部分人数不少,其中还有几十号炮兵。他们不都是山东人,其中有一半是直隶人,尤以天津人居多。龙谦清楚,他们是新军的老底子,是袁世凯武力的基础。龙谦做了分化处理,凡是祖籍山东的,以及炮兵,龙谦给的待遇较好,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比如请炮兵们教授射击和维护技术,承诺在将技术学到手后即可释放。对于那些直隶老兵,政策比较严厉,单独关押,罚做苦力,完不成定额不给吃饭等。龙谦打定主意不放这些人,他们一旦回去,就是官军的骨干。而且,他们在新军中待的时间长,归宿感也强,对于战败,多有不服气者。对于蒙山军的现身说法和诚意招揽,炮兵及山东兵出现了投诚现象,但直隶兵绝大多数都不予理睬,就证明了原先的估计是正确的。

第三批就是第二次战事中俘虏的官军了,蒙山军还没时间做更多的工作,只是初步甄别了军官和俘虏,分处关押。起初那些军官们还以为要枪毙他们呢,又哭又骂的。这也是受了河滩集体枪决事件的影响,后来则安静了。龙谦带宁时俊、叶延冰、王明远等抽空与军官们谈了一次,问他们对打败仗如何看。军官们中最高职务的是青州来的一个队官,姓王,叫王守仁,与明代一位大儒同名。此人操一口唐山话,很不服气,说蒙山军使奸,若是堂堂正正展开兵力对决,绝不是这个样子。龙谦对这位一口天津话的队官所言感到好笑,便细致地讲述了蒙山军的兵力部署。当王队官得知打阻击的只有一个营时,说什么也不相信。他认为当面至少有蒙山军六七百人马,绝非龙谦说的三百来人。龙谦便让将话题交给了王明远,当王队官听了王明远的阵地布置和击溃官军进攻的战术安排时,这位王营官倒是有趣,竟然提出要去看看战场。龙谦答应了他的要求,说抽空可以去现场探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