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7章 才女吹箫
洛语嫣脸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辉,宛如出尘的绝丽仙子,高贵而又美艳,开口说道:“今日小女子宴请各位名士贤者,王公权贵到此,除了跟诸位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势,还要向诸位讨教一番,有关史证的看法,或许诸位有所耳闻,小女子不才,愿意以丹青之笔,篆刻战国历史,风土人情,对各国的正史、野史、市井传言,希望经过筛选,以吾之见解,梳理诸侯王国的国命之线。”
众人听到这,都心中一颤,传闻是真的,这洛才女,竟然要抒写历史篇章,做历史的撰写人,何等的气魄和志向,连一些圣子都没这样做过。
百家诸子,学究天人,也都是各作自己言论,对其他家褒贬点述,不着过多笔墨,比如老子撰写《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墨经》,庄子的《逍遥游》,鬼谷子的《纵横捭阖术》,孙武的《孙子兵法》等等,都是自家经典。
迄今为止,也只有《左氏春秋》,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依据孔子曾编制过鲁国历史为纲要,加入了诸侯国的历史。
这也是众人崇敬的原因,一个人要把各国的历史收集起来,进行整编,必然要走遍各国各地,采风记录,并且需要各国诸侯王室鼎力相助,才能完成如此恢弘的巨作。
如果执笔者还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点评,那么作者的阅读量相当庞大,对史书得相当浑厚的笔锋,在这信息交流缓慢的年代,难度可想而知。
辰凌闻言,心里都非常佩服,他在二十一世纪,需要什么资料,直接拷贝下来,任何朝代的信息都能浏览一些,但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交通匮乏,信息交流困难,走遍列国搜集资料,难度太大了。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哪一部巨作,不是作者呕心沥血,穷极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才谱写完成!
“洛才女真乃奇才女子,举世无双,光凭此志向,足以称冠战国红颜了。”
“其它才女玄女,不足以与洛姑娘相比……”
众人议论纷纷,很显然,是这洛语嫣的粉丝,极力吹捧讨好。
这也因为洛语嫣走的是亲民路线,像排名第一的玄女,很少在世间走动,见过他的人更是少有,除了一些诸子贤者、国君或者权贵大人物,普通人很少有机会见到,只有上一次黄河泛滥,澹台清儿治水,解决水患,造福一方,犹如九天玄女,才是她的名气更加深入民心。
通过张仪、苏秦口中传出,这澹台清儿兵法、玄学、纵横捭阖之术,深得鬼谷子真传,学术在他们之上,谁能得其辅助,必能称霸天下。
而那楚非烟,不食人间烟火,是楚地有名的大才女,楚辞的倡导人之一,精通诗词歌赋,音律乐器,一手琴艺,天下难有其匹敌,仿如世外天音,对春秋战国的文辞与文学、各地古文古址古器都有较深的研究,名气不比洛语嫣逊色。
一个文史,一个文学,各领,史学并不具备多少文学价值,对文人墨客的影响力不如文辞和骈赋、诗经等等,但因为在这个战国时代,大争之世,各国君主和贤臣都在关注列国发展,富国强兵,史学更有实用性,因此红颜榜排名,洛语嫣位列琴非烟的前面。
“洛姑娘,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在场的人,都听闻姑娘才学举世无双,而且还有一技,更是名动战国,楚国有辞赋唱道‘瑶琴音韵兮抚战国,一支箫曲兮始踏歌’颂扬的就是洛姑娘的箫与楚非烟的琴并列双绝,今日在场的人,无一不是姑娘的拥戴者,不知能否为我们吹奏一曲,让我等此生无憾。”
“是啊,能听到洛小姐的箫声,我等终生都无憾了。”
“有幸聆听仙曲,那是所有人的荣幸啊……”
“……”众人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地吹捧着,渴望能听上一曲。
洛语嫣淡雅一笑,明艳绝伦,目光扫过一圈,唯独在辰凌的身上多逗留了几眼,跟对方目光接触时,深情款款,明显在放电了。
“多谢各位称赞,语嫣这一手箫技,实在不足以道哉,不过既然有人想听,那么语嫣就献丑一回了。”她一边说,一边对着辰凌方位眨眨眼,神情做的极为自然。
辰凌被她弄得心痒难耐,直到现在,他终于敢肯定,这个洛语嫣与洛俞是一个人,因为那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时婢女青荷递上来一支洞箫,洛语嫣接到手中,环顾一周后,淡淡一笑,以优雅的姿势,握起长箫,香唇轻吹,顿时一股天籁的箫声音韵响起来。
悠扬、清逸、优美、恬淡,给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提天竹之音。
所有人听到这箫声,镀乎融入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里,忽然间,都忘掉烦恼和恩怨、权力,这会场似乎变成一个自成一国,独立封闭的天地,在这王国边界外的任何地方,再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一曲一世界,音律的至高境界。
特别是洛语嫣才学惊人,思想境界本来就高,加上自身武尊后期的势力,内力精纯,吹动起长箫来,婉转悠扬,荡气回肠,由清淡转为了浓情欢快,似乎才女的心情融入了个人的情感,正对某个人诉说着自己的心事。
辰凌暗暗心境,心想这洛大才女的箫声,只怕已达到了全无瑕疵,登峰造极的化境,情致缠绵,如泣如诉,只可惜我和她,目前身份差距太过巨大了,犹如鸿沟一般,否则说不定以我的知识量,能打动其芳心兜不定呢。
箫声收敛下来,全场寂静,回荡着余韵,所有人都完全投入到箫音的天地里,听到如痴如醉。
洛语嫣一曲奏罢,让诸人诚心赞许后,嫣然一笑,向着众人道:“箫已奏完,接下来就是谈史论政的时刻了,小女子有一论点,请在场诸位名士贤者各抒己见,为语嫣论辩一番……”
第0098章 楚大夫屈原
洛语嫣忽然发问,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都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喘,生怕听不到才女的问题,不能很好回答。
“敢问诸位,何为历史?”
这个问题一出,顿时把众人困扰了,这个问题,只有四个字,关键词只有两个,历史,这个时间的抽象概念,无形而有质,让大家一下子不知如何答起。
沉默了一会,一位中年士子模样的人,拱手道:“历史,历史,经历过的大事迹,有时间,有地点,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
洛语嫣眼眸一亮,发问道:“不知这位先生雅名?”
“在下翟景,精通纵横家之学,让姑娘见笑了。”那士子谦谦有礼,长袖展动,十分文雅有智者谋士的气质。
洛语嫣微笑道:“敢问翟先生,是由人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造就了人。”
翟景微一沉思,回道:“这个……事在人为,应该是人创造了历史。”
“哈哈,非也非也!”一个长衫青年笑着说道:“俗话说,谋生在为,成事在天,历史都是由那些雄才伟略的大人物在引导方向,而这些伟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因此说,历史造就了人,而不是哪个人创造了历史。”
洛语嫣看了这个青年,长衫素白,清秀如玉,正是齐国学宫最近声名正旺的邹衍,今年刚十七岁,自幼在深山中跟随高人修习阴阳五行学说,如此年纪,在齐国学宫舌战百家,一战成名。
“邹衍学弟,这个理论,也跟五行有关系吧。”
邹衍点头道:“那是自然,须知人事之上还有天道,三家分晋,秦国崛起等等,都是因势成事,逃不出五德流转的支配,只有深明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之理者,才能把握天道的运转。”
众人被他一说,都有点找不到北,五行学说,在战国时候已经非常鼎盛,否则各国诸侯也不会把国运、定都和军队服色等等,都哄行扯上关系,只是在这里,诸子百家的士子贤者都有,学说不同,自然水火不容。
“所谓天命,虚无缥缈,难道大家整日都在占卜天机,都在算来算去,而不去真正行动,那么大家都有好处捞,请问邹士子,谁又会去真正劳作?历史的创造,绝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万千的劳动者创造的,既有伟人,也有平庸人,历史是众人汇聚的,而不是哪个人!”楚大夫发话了,众人望去,原来也是一位青年,三十不到的年纪,正是屈原。
“是楚大夫屈原吗?”洛语嫣精神一振,眼眸闪烁,她对屈原的声名,也是有所耳闻,楚国鼎负盛名的才子,据说那楚非烟都是他的知己,在楚地有才男才女并列支撑。
屈原拱手一礼道:“正是屈某,见过洛小姐了。”
洛语嫣同样还之一礼,开口敬佩道:“屈大夫开创楚辞新诗体的先河,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峻洁纯美,《天问》《九章》极具楚国地方特色,有别于《诗经》,几乎与之并驾齐驱,可谓战国文学大师,让我等望尘莫及。”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官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15-04-17 两宋元明 大明成化十三年,历史系研究生方应物穿越成了读书人, 这是一个宅男漫不经心做着...
-
农业中华 (郁榕) 当我们在太空看中国,大半的国土是沙漠、灰色和残缺的山峦、密密麻麻的城市、干枯的河流和湖泊、挤满了车辆的...